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心得体会>

少年“扬基”之烦恼

发布时间:2021-06-28 10:13:25 浏览数:

zoޛ)j馟i{ݴuuu5^5iy4�4LC5思想完全是一种彻彻底底的纸上谈兵——在时代技术条件下,技术还无法引领战术。实战中,美国军队对于这些坦克歼击车的实际战术运用与坦克并没有什么差异。从资源浪费的角度来看,美国人制造的这些旋转炮塔式坦克歼击车已经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大手大脚的美国人就像是个被宠坏的孩子,肆意挥霍着手中的大把财富。不过,问题还不仅仅在于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事实上,如果视为“薄皮快速坦克”并且的确能够发挥设计用途,作为在反坦克用途上比坦克更“给力”的装甲机械化反坦克炮,如此设计倒也无可厚非。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美国人在欧洲战场上很快发现,自己那些坦克歼击车不但无力对付德国新一代重型装甲作战车辆,而且类似于坦克的设计思路,也使得升级潜力挖掘殆尽。

“坦克歼击车”的设计理念是如此这般,那么“坦克”的设计理念也就可想而知了。值得注意的是,对美军二战坦克研发拥有重要影响的另一因素则是其独特的研发“标准”。任何坦克装甲战斗车辆的研发设计标准有两条,简而言之是“战斗需要”和“战斗价值”。“战斗需要”意思是,任何新武器的开发必须是急需的,不是主观意愿决定的;“战斗价值”则是一种武器应当能满足它所赋予的任务,并且能适应恶劣的战场条件,不需要太多的维护就能保持作战能力。这些标准意味着美军除非预见到了一种新型坦克迫切需要,否则不会支持开发新型坦克;除非前线装甲部队经过实战,向陆军地面部队施压,否则也不会研发新型坦克。这是在诺曼底登陆前美国陆军一直坚持的政策。抛开设计原则上的是非不说,这种论调反应了诺曼底登陆前部分美军将领的自欺欺人和冥顽不灵。也正因为如此,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军直到1945年才开始装备M26“潘兴”这种以“坦克为作战目标的坦克”,而苏德两国早在20年前就开始按这样的思路去设计自己的坦克了。或许这听起来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却是事实。

总之,二战中的美国号称“自由世界”的兵工厂,但这样一个令人感到诧异的现象却实在令人费解:军事技术与工业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美国人长期以来一直缺乏足够的机械化战争经验,包括二战中也没能真正领悟机械化战争的精髓所在,而这一点反映在装甲机械化战斗车辆的设计/制造领域尤为明显。如果说整个战争中美国人制造的坦克大都乏善可陈的话,那么其在战争中设计/制造的那些坦克歼击车则更令人感到匪夷所思,这实际上是一些比“平庸”还要糟糕的设计。很少有人意识到,战争中被广泛使用的M8轮式装甲侦察车,最初居然是按照坦克歼击车来设计的,而M10、M36这两种全履带式坦克歼击车更与苏德两国的同类大相径庭。无论从可生产性、设计思想还是实际作战用途,美国人对“什么是坦克”这个问题的最基本理解,居然都是模糊、混沌和不清晰的,反映出了一种懵懂的茫然。

开始领悟“门道”

二战中,综合国力与军事技术上的脱节是令美国人深感焦虑的一个症结所在。1944年投产的M26,其火力、机动和装甲防护尚且无法全面压倒1942年投产的“黑豹”和“虎”Ⅰ就很能说明问题。不过,作为美国第一种以“坦克为作战目标的坦克”,M26终归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预示着美国人在坦克设计方面正在开启心智。事实上,虽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M26的基本设计缺乏值得称道的“闪光点”和“革命性”,但它的最大价值显然并非在于设计或是技术细节,而在于为美国军方解决了一个最重要的根本问题——坦克是什么?也正因为如此,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此后的美国设计师,甘愿在M26的设计框架内继续耕耘近30年之久。从过渡性的M46、M47到日渐成熟的M48和M60,设计上平庸的“巴顿”系列,撑起了冷战中最艰难的一段时光。

经历了“潘兴”与“巴顿”系列的淬炼,美国坦克的设计理念开始逐渐成形:“在一个足够‘坚韧’的框架内,以先进技术不断进行充填和替换,从而获得综合性能上的质量优势”,这样一个原则在美国军方和坦克工业界初步成为了共识。不过,正如一切成熟的设计理念都要经过质疑和批判一样,美国军方在20世纪60年代初获得了M60A1之后,一度对这种设计理念所蕴涵的保守表现出了不满。客观地说,整个“巴顿”系列的确因其漫长生命力获得了成功,但同时也是一种“应急”味道非常浓厚的装备,这种“应急”不仅体现在其预定的作战用途上,更体现在设计的仓促性上。对于一个和欧洲大陆隔离并在世界范围内自认承担“安全义务”的超级大国来说,其对地面装甲机械化装备重要作用的认识,与对海军和空军相应装备的要求相比,显然是重视不够的。所以,从一开始,美国陆军就将手中的“巴顿”视为一种过渡性装备。然而,过渡性装备的定位也就意味着一种无奈,“巴顿”仅仅解决了有无问题,或许还能因某些子系统的技术先进性而沾沾自喜,但在纯军事意义上,对于“质量型坦克”的需求,却在欧洲的冷战对峙中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强烈了。铁幕两侧,北约对于“前沿防御”、华约对于“短期战争”的强烈军事政治诉求,都决定了这一点。

结果,在短暂的喜悦之后,美国军方沮丧地发现,较之于同时代的苏联坦克,M60A1更大、更重、子系统的技术性也更为先进,但在综合战斗效能上却没有体现出所谓的“质量优势”,这似乎表明在一个旧瓶子中不断注入新酒是一种蹩脚的方法,暴露出了美国坦克设计师思维上的匮乏。也正因为如此,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军方决定彻底跳出“巴顿”系列这个“旧瓶子”,企图以MBT-70这个“新瓶子”来承载他们的梦想。可惜10年后当MBT-70企图以技术引导战术、在设计和技术上同时进行冒进,却遭遇了彻底的滑铁卢时,对美国陆军无异于一盆痛彻心扉的凉水。于是一场深刻的反思开始了,此后的美国坦克设计师开始采取一种看似回到了“巴顿”系列的老路,但实则“背对基础”的设计思想,也就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吸取的经验教训,与最新出现的先进技术进行有选择地紧密结合,由此出现的XM1最终真正体现出了一种成熟而稳健的坦克设计理念。

事实上,与“巴顿”系列类似,XM1的基础设计同样因“保守”而被批评为“平庸”。然而,难能可贵之处在于,XM1在设计伊始就有意将可拓展性和技术升级潜力放在首要位置。火控、火力乃至装甲模块,从一开始就被设计成可替换的。这种设计理念与修修补补的“巴顿”系列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毕竟从军事装备技术的发展角度来讲,展望未来的需求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必须适应预计的国家安全目标以及预计的威胁,而这两者均可能出现突如其来的重大变化。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将XM1的基础设计视为一个框架,那么美国在为这个框架进行子系统技术填充时,表现出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一种成熟心态——在子系统的选择上并不一味追求所谓的“技术先进性”,而是有着更全面的综合考虑。举例来说,XM1在柴油机和燃气轮机之间,虽然抛弃了技术上相对“保守”的柴油机,选择了技术上较有风险的燃气轮机,但这正是将动力系统作为“框架”的一部分加以考虑的结果,也是从“巴顿”系列旺盛生命力中汲取有益经验的一种反映,美国坦克设计师和军方一致认为,只有一个性能上强劲、稳固,技术上又有着一定前瞻性的动力系统作为基础,XM1的设计框架才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设计上强调的可拓展性和技术升级潜力才能得以充分实现。

不过,与动力系统上的“冒险”相比,XM1在火控和军械系统上又表现出了一种精明的保守。同当时参加美国陆军坦克选型的德制“豹”2AV坦克相比,XM1与基本型M1的技术层次相对较低,其火控系统是相对简易的“下反式”,火炮则延用了M60系列的M68 105毫米线膛坦克炮,而不是炮口动能更大、初速更高且技术上已经成熟的RH120 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究其原因,在于美国陆军认为,采用了新型弹药的M68 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在有效射程、精度和威力上,与RH120 120毫米滑膛坦克炮差别不大,完全能够应对一段时间内的现实性威胁,更何况M68实际上是基于英制L7 105毫米坦克炮的美国许可证版本,是当时西方坦克的标准军械,无论火炮本身还是弹药,其储备量和通用性都较之新锐的RH 120优势太过明显,对于整辆坦克的成本控制更是至关重要。美军放弃“豹”2 AV的理由正在于此。美军在上世纪70年代的最后3年中,对运到本土的几辆“豹”2AV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后认为,采用这种德国坦克的主要问题是单车成本太高。而参与对“豹”2AV进行技术鉴定的公司更是详细指出,如果要在美国土本生产“豹”2AV,并将其作为美军下一代主战坦克全面替代M60“巴顿”系列,那么其单车价格要比生产XM1高出25%。所以在权衡利弊之后,XM1与基本型M1都采用了较为“低端”的M68 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和“下反式”火控系统,这种“保守”与动力系统上的“冒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国坦克设计理念成熟与否也就由此可见一斑了。毕竟坦克设计的“诀窍”,正是在于“取舍”的高明。

结语

探讨美国坦克设计理念演变的一个启示就是后来可以居上。整体来说,美国坦克设计,走过了一段轨迹曲折的坎坷之路。美国人在装甲战斗车辆方面的“天赋”向来有限,甚至于连“什么是坦克”都没能搞清楚。不过,二战结束时,美国从德国缴获了大量的相关技术,而且很多技术人才最后也流入了美国,同时由于战后初期英国经济困难,美国还得到了大批来自英国的技术移民。美国最大的优势还在于雄厚的一般工业基础,以及没有受到战争破坏的科研环境,加上巨大的财力,这些优势使美国可以不惜工本地用时间和金钱进行大量的摸索。当然,在摸索的过程中,会走一些弯路。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路上,需要更多的不是探索,而是验证。这个过程可以有的放矢,较少无用功,“巴顿”系列就是如此,它们的基本设计笨拙而平庸,毫无革命性和闪光点,但却实用,而且在经过一系列“小步快跑”式的技术改进后,符合了冷战大部分时间的战场现实。

这说明,坦克这类地面装备的技术研究不是巫术,只要方向对头,知其然是可以用时间和金钱堆出来的。但到了接近世界前沿甚至超越之后,“失败乃成功之母”就是更常见的情况。“只要方向对头”是实干结硕果的一个前提,但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技术方向当然是战术和技术的有机结合,但在不同时期,技术方向常常有不同的重点。与战争时期,战术引导技术,战术要求成为技术方向主要动力的情况不同,在和平时期,常常是技术引导战术,技术发展作为技术方向的主要动力。然而,技术引导可能脱离战术需要,事后诸葛亮是容易做的,但是站在技术前沿,常常会被眼前的种种可能所迷惑,最闪光的道路不一定是通向光明的道路,技术上全面冒进的MBT-70,其最终失败就是很典型的一个证明。

不过,经历了MBT-70的失败后,美国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意识到技术引导必须与战术需要高度吻合。此后推出的M1系列,终于以“得当的取舍”和自顶而下的“基本框架”,在设计上大获成功。事实上,今天的M1A2SEP与30年前的基本型M1相比,作战效能提高了几倍,但车体结构和基础部件却几乎没有变化。

上一篇:“越南加强海空战力”等22条

上一篇:能源动力类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