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述职报告>

少年儿童图书馆特殊儿童群体服务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6 08:37:51 浏览数:

[摘要]就特殊儿童的概念和范围进行了探讨,提出少年儿童图书馆应充分重视特殊儿童群体的存在,关注他们的信息需求,并对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几点具体措施。

[关键词]特殊儿童;少儿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2;G258.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41(2011)01-0061-03

近年来,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少年儿童图书馆(以下简称少儿图书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规章制度建设,为小读者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但特殊儿童作为图书馆服务对象中的弱势群体,其阅读权利并没有受到相应的关注和保护,该现象亟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1 特殊儿童的概念延伸

根据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制定的标准,我国将特殊儿童分为5类: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病残疾。但此分类并没有完全囊括我国所有的残疾人。美国于1975年公布的PL94-142号联邦法令《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把特殊儿童分为11类,即智力落后、重听、聋、语言障碍、视觉障碍、重度情感紊乱、畸形损害、其他健康损害、聋盲、多重障碍和特殊学习缺陷。笔者认为,当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对于图书馆来说特殊儿童的定义也应有所扩展。凡是不能正常地享受阅读权力、需要通过帮助才能获得信息资源的少年儿童,都应该属于特殊儿童,其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心理障碍型儿童群体、经济弱势型儿童群体、残疾(患病)型儿童群体、边缘少年群体。

1.1 心理障碍型儿童群体

这一群体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有心理障碍、人格发展不健全,主要包括3种类型: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和孤儿。1)农村留守儿童:他们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父母的关爱,加上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软弱、社会关心不够,许多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不健全、人际交往有障碍。调查显示,80%以上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或偏下水平,部分还存在逃学和厌学现象。2)单亲家庭子女:大部分单亲家庭子女缺少完整的家庭关爱,精神压力大,往往性格孤僻,意志薄弱,缺乏进取心。3)孤儿:或是父母过世,或是被父母抛弃,这些孩子由于亲情的严重缺失,大多都比较自卑、内向。

1.2 经济弱势型儿童群体

家庭经济状况不佳限制了这类儿童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方式。1)民工子女:民工教育水平较低,往往无法享受到城市劳动者的正常待遇,收入水平相对低下,他们的子女常因贫困而失学。对于这个群体来说,知识的贫瘠是导致贫困的主要根源,他们更需要文化知识的学习。2)下岗工人子女:随着我国社会体制变革的深入,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结构调整,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大批职工下岗失业,生活水平降低,甚至基本生活也无法得到保障,他们的子女很可能就此失去良好的学习机会。

1.3 残疾(患病)型儿童群体

残疾儿童主要分为智障和身体残疾两种类型。他们不仅在就学、生活、学习各方面存在着许多困难(而且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歧视),如果缺少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将难以自立生存。

1.4 边缘少年群体

边缘少年包括罪犯子女和少年犯。1)罪犯子女:由于父母犯罪,其子女成为不幸的特殊群体,他们甚至得不到救济和扶助。他们或游荡社会,或寄人篱下,由于心理、智力方面发育还不成熟,很容易产生偏离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2)少年犯:他们大部分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心灵遭受过严重的创伤。他们漫长的青春岁月将在监禁中度过。由于年龄小、文化水平低,学习和改造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2 少儿图书馆应注重为特殊儿童服务

2.1 为特殊儿童提供特殊服务是由少儿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决定的

国际图联制定的公共图书馆标准指出:所有公共图书馆都应尽可能地为弱势群体(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提供便利。因此,关注特殊群体的特征,研究他们的心理,了解他们的知识信息需求,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社会群体提供平等服务,是少儿图书馆肩负的神圣使命和职责。

2.2 为特殊儿童提供特殊服务是由少儿图书馆的性质所决定的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修订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庄严昭示:“每个人都有享有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和社会地位的限制”。

少儿图书馆的公益性、服务性及教育性决定了它必须担当起扶弱助贫、传递文化的社会功能。应该站在特殊儿童的角度,尊重、理解、保护、帮助这些小读者,为他们提供知识支援、心理援助,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尽一份绵薄之力。

3 少儿图书馆关于弱势群体服务的构建

3.1 少儿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首先,少儿图书馆的设施(包括场馆、藏书、信息设备等)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均衡和财政支持力度的差别而参差不齐;其次,由于服务理念和当地财政的原因,各地都以成人图书馆为主,而作为专门服务弱势群体的少年儿童图书室,往往处于经费紧张、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的尴尬境地。残障人士的无障碍专门设施,即使在相对发达的城市也基本处于供应不足的状态,更不用说其他落后地区了。再次,还存在专业人员不足的情况。图书馆内服务弱势群体的专业人员(如听障手语人才、盲文人才)很稀缺。同时,弱势群体的服务项目少,有的图书馆曾经设立过专门的服务项目(如盲文图书服务、无声电影和一些读书活动等),但这些服务一般来说都是临时的,缺乏特色和针对性。

3.2 少儿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建设

3.2.1 加强少儿图书馆特殊读者服务的“硬件”建设。

(1)成立“特殊儿童阅览室”

特殊儿童群体性质复杂,成分多样,服务需求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大多自卑、怯弱:敏感,需要我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特别是在心理健康上)。

为特殊儿童服务的工作量很大,如果成立专门的特殊服务机构,需要有专人针对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群体的心理特征和信息需求做好策划和组织工作,以使这项工作收到实效。如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了“阳光电子阅览室”,免费向全市少年儿童开放,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增强他们对“电子毒品”的免疫能力。另外,还与中德心理医院共同设立了少儿心理咨询室,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儿童进行咨询辅导,受到了家长的欢迎和社会的肯定。

(2)努力创造适合特殊儿童阅读学习的条件和环境

少儿图书馆要为特殊儿童营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充分体现平等、尊重的文化环境。因此,少儿图书馆应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关心支持,通过多种渠道添置特殊儿童群体所需的设备(如残疾人专用电脑、盲文语音软件、盲文点显示器、残疾人专用轮椅、无障碍标识等,建立残疾人专用网站等)。如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就编制了第一部盲文与汉字对照

的书本式检索目录,安装了盲人专用软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为特殊儿童服务的网站。在卫生设施上,我们也应该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配备残疾儿童专用马桶、扶手等,确保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精神。同时,也可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如韩国的残疾人电子图书馆就是由SKTele-com与韩国残疾人信息鸿沟协会捐助而共同建成的。

(3)文献资源建设应考虑特殊儿童读者的需求

除选择思想内容健康、艺术风格高雅的文献外,还应根据特殊儿童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增加特殊读物的入藏,如盲文读物、聋人读物等。同时要注意采购法律、科普读物和技能培训类的图书,向边缘少年提供思想品德教育及科技等方面的信息知识。同时,集中搜集一些名人传记和文学名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进取心。

少儿图书馆也应有意识地为特殊儿童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邮寄服务、代查询、复印、代找资料、上门服务、电话预约等。可以建立特殊儿童读者档案,收集、记录他们的详细情况(如兴趣爱好、阅读倾向等),并根据他们各自的需求特点制订服务内容,进行特色跟踪服务。

(4)提高员工素质

少儿图书馆要加强馆员的人文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在为特殊儿童服务时,学会尊重、善待读者,为他们营造一种平等、尊重的氛围。少儿图书馆员工为特殊儿童送书上门;工作人员与特殊读者进行一对一的家访,了解其阅读倾向和心理动态,随时调整服务方案……这些不仅给特殊读者送来了知识和信息,也送来了少儿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一片爱心,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同时图书馆应在充分激励和利用现有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多方式、多途径地引进专业人才,提升服务的层次和效果。

3.2.2 加强特殊儿童服务的“软件”建设。

(1)“请进来”——开展集体阅读活动

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公平、知识平等,少儿图书馆应重视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服务,将阵地读书活动与读者阅读需求有机结合起来。首都图书馆少儿部在读者流量相对较少的时候(非寒、暑假期间的周一至周五)主动把来京务工子弟及社区内残障儿童请进图书馆。2009年开展的集体阅读活动共接待了30余批1300余人次,并为他们量身定做了如“认知阅览室”“共读一本书”“找到好朋友”等系列读书活动,使特殊儿童在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增添乐趣,同时深切感受到了来自图书馆的关怀。

(2)“走出去”——建立特殊儿童服务网点

少儿图书馆应加强与福利院、特殊学校、少管所和儿童医院等单位的横向联系,集社会之力营造共同关注特殊儿童的社会氛围。首都图书馆少儿部积极与顺义儿童村联系,在儿童村建立分馆。顺义儿童村一共收养了70多个孩子,这些孩子大部分由于父母犯罪受到过心理伤害。对于这些孩子决不能只简单地解决衣食问题,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引导以及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首都图书馆在送书到顺义儿童村简的同时,请来教授、作家及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孩子们开展各类专题讲座。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顺义儿童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营造了一种浓厚的人文氛围。这种“走出去”的工作方式,让我们在服务效果和社会效益方面都取得较好的成效。

(3)为特殊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

特殊儿童读者群的性质,决定了服务手段的独特性;而特殊儿童读者群成分的复杂性,决定了服务方式的多元化。如经济弱势型儿童群体经济上有困难,但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和独立性;残疾(患病)型孩子可分多种情况,有的智残,有的身残;而少年犯和罪犯子女处在社会的边缘地带。针对这些读者不同的服务需求,首都图书馆少儿部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

1)开展“爱心大使”活动。为了帮助困难儿童群体,让他们能和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享受到读书的乐趣,首都图书馆少儿部开展了向农民工子女、下岗职工子女赠送“爱心”图书证和图书的活动,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这次活动不仅减轻了农民工和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也使这些“弱势”儿童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2)搭建留守儿童关爱平台。首都图书馆少儿部通过开设隔代家长学校、“代家长”学校以及召开“亲子同乐”留守儿童家教研讨会等活动,引导家长、监护人与学校共同塑造儿童健全人格。如开设“亲子邮路”、开展“留守儿童快乐月”等活动;举办网上家长学校,开展网上教育教学和家教咨询服务活动,实现了网上家教互动;招募关爱使者,成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讲师团和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提供权益保障和法律援助等;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妈妈”“代管家长”等活动,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3)组织边缘少年开展主题为“改过自新,面对挫折,迎接明天”的联谊活动。在北京市“红读活动”知识竞赛中,首都图书馆少儿部在顺义儿童村内开辟专门的赛场,让这些孩子也能一展身手。

4)成立假期青少年快乐成长俱乐部,让单亲家庭的孩子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有一个快乐的假期生活。在残疾儿童中开展“我能行”主题活动,使他们相信自己,勇于面对困难与挫折,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4)营造强势舆论氛围,引起高度关注

少儿图书馆应主动适应时代要求,把对特殊儿童群体的关爱作为牵动人的情感和社会“神经”的有效载体,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图书馆为特殊儿童服务的社会影响力。首先,借助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本着“求广、求实、求深”的原则,联合报社、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开展“关爱特殊儿童”系列宣传活动,拍摄“共有一片蓝天”等专题片,开设“特殊儿童关爱”专栏,展现特殊儿童自强不息、追求进步的精神面貌和留守儿童渴望关爱的迫切心情。其次,加强网络宣传。在图书馆网站开辟“关爱救助”专栏,使社会广泛了解救助程序,关注“关爱特殊儿童”项目的发展,全力营造“奉献一片爱心,倾洒一腔真情,关爱特殊儿童,温暖一个家庭”的社会氛围。再者,借助社会事件进行宣传。对特殊儿童的相关社会事件进行策划,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特殊儿童的高度关注,加大对特殊儿童服务这项工作的政策倾斜。

少儿图书馆在特殊儿童服务中诠释的人文关怀意义深远,充分体现了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程度。少儿图书馆应为特殊教育事业发挥自己的作用,让更多的特殊儿童通过少儿图书馆走入知识与信息的海洋,使图书馆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陪伴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学锋.少儿图书馆为残疾儿童服务中的人文关怀体现[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6):93-94.

[2]刘芳.特殊儿童:少儿图书馆不应忽视的读者群[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8(8):33-34.

[3]柯欢玲.和谐社会视角下少儿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09(6):62-64.

[4]赵凌.给单亲家庭子女一个健康的人生[EB/OL].[2005-07-31].http:///mylunwen/HTML/5822.html.

[5]济宁市妇联.关爱特殊儿童群体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全省“春蕾计划”、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座谈会暨现场推进会材料[EB/OL].[2008-09-24].http://www.jnwomen.org.on/pcontent asp?id=942007.

上一篇:试论城市“边缘人”冲突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上一篇:垃圾桶旁的铁钉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