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心得体会>

变迁

发布时间:2022-03-03 08:43:05 浏览数:

乙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甲 您是著名演员!

乙 不敢当。

甲 相声表演艺术家!

乙 您过奖!

甲 李金斗老师!

乙 嗨!谁是李金斗啊,李老师鼻子大,你看我的特征。

甲 哦,知道了!您是李金牙!

乙 我牙大就叫金牙啊?我叫李丁!

甲 我着急啊,认错了。

乙 什么事这么着急啊?

甲 我们村里要搞一场文艺晚会,我想请个专业演员去帮我们辅导辅导,可又找不着,(欲下)劳务费都准备好了。

乙 等会!(拉住甲)还有劳务费?我也是专业演员,我给你们辅导不就得了。

甲 (上下打量)您行吗?

乙 太行了!正好我刚写了一段农村题材的评书,我先说给你听听,水平肯定高。

甲 您要是说得好,我就请您去了。

乙 你听着:话说在公元2018年的某一天,故事发生在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村支部书记老贾召集全体村民开大会。贾书记一心要带领村民走向致富的道路。(甲肯定地点头)只见他不到六十岁的年纪,脸上皱纹刻画着岁月的沧桑。(甲点头)他身穿一件洗掉颜色的衬衣,外披着一件破旧的中山装……

甲 嗯?

乙 他下穿一条破裤子,裤脚沾满了泥,脚下踩着一双破胶鞋。

甲 停停……您等会吧。这贾书记是要带着大伙致富啊,还是带着大伙要饭啊?

乙 要饭干嘛啊?

甲 他这身打扮也太惨了。

乙 你不懂,评书的术语,这叫“开脸儿”,刻画贾书记形象,每句话都有深刻含义。

甲 他怎么穿旧衬衣、破中山装?

乙 暗示他经常冲在第一线,和农民一起干重活。

甲 裤子、胶鞋都是泥?

乙 暗示农村道路泥泞,条件艰苦。

甲 那您今年考察哪个村看见这样形象的呢?

乙 我……哪也没去啊。

甲 没去过您就敢写啊?

乙 你别看我没去农村,农村电影我可没少看过。《秋菊打官司》《秋菊告状》《秋菊当原告》……

甲 行了,歇会吧。

乙 我不累。

甲 秋菊累了!这么会儿打三场官司了。现在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也讲究形象,穿的衣服干净整洁,脚底下那皮鞋擦的,都能照出你牙缝里塞着几根韭菜。

乙 那我也不照!别说有几根韭菜,就是牙上塞了一斤韭菜我也不拿皮鞋照。话说穿那么亮的鞋,不怕蹭上泥啊?

甲 您认为农村还都是土路泥路呢?现在村里都是平整的水泥路。

乙 是吗?

甲 不光村里,您往山里看!山路修成柏油路,出村就能上高速,出门不再靠腿走,汽车开进千家万户!

乙 呱嗒呱嗒令丁呱!您别再是唱快板的吧?

甲 我在村文化站学过几天快板。李老师,您这评书开脸儿不对啊,要不您回头换换词?您先往后说,我听听后面。

乙 行,后面好,后面精彩!就听得贾书记有条不紊地布置着任务:“过几天县领导要来咱们村里考察,咱们一定要把新农村的风貌展示给县领导。(甲点头)张三李四,你们俩把马粪收拾了;王五赵六,你们俩把牛粪收拾了;马七杨八,你们把羊粪收拾了……”

甲 然后带李丁老師吃饭去。

乙 呸!我吃什么啊?

甲 现在村里街道整洁,路边除了花坛就是宣传栏,街头巷尾都有垃圾箱,村里还有垃圾转运站,哪来的这些羊粪马粪?

乙 哦,没关系,这可以换词。这样——“张三李四,你们把公厕掏干净……”

甲 现在都是冲水的厕所,没有旱厕了。

乙 啊,那这样——“张三李四,你们把脏水渠清一清……”

甲 现在生活用水有污水管道,还有污水处理器。

乙 那、那这样——“张三李四,你们把漏雨的房子修好……”

甲 村里都是别墅和花园小区,干净整洁不漏雨!

乙 “张三李四,拿副牌,咱仨斗地主吧。”

甲 书记带着村民斗地主?

乙 我说什么都不对,那贾书记这任务还怎么布置啊?

甲 所以说,搞创作还得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嘛!

乙 他倒教训上我了。

甲 就您这评书,还不如我们农村的标语写得好呢。

乙 你这样说话可有点气人,我这评书还不如标语?就那个“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甲 我明白了。

乙 明白什么了?

甲 您是野生的垃圾。

乙 你是家养的臭水?

甲 谁是臭水啊?

乙 谁是垃圾啊?

甲 您刚才说那都是过去的标语,现在农村的标语可不一样了,朗朗上口,切合实际,包罗万象。

乙 包罗万象?那我问你几个问题,你能用标语回答吗?

甲 只要是农村的事,您问什么都行。

乙 村里的老年人,尤其是孤老户,生活困难怎么解决?

甲 “人到老年需关爱,养老保险全覆盖。”

乙 参保户全员享受养老保险?

甲 生活困难的还有低保。

乙 嗯,生活有保障!那孩子的教育问题怎么样?

甲 “磨刀不误砍柴工,上完初中再打工。”

乙 九年义务教育?

甲 这还是前几年,现在各村都出了很多大学毕业生,除去到各大单位就职的,还有不少选择回到乡村学校任教的。

乙 甘当园丁?

甲 不能再让下一代吃文化低的苦啊!省得孩子们一张嘴就是“清牛粪清马粪清羊粪”。

乙 哎……你这儿说我呢?那医疗方面有标语吗?

甲 “重病请把电话拨,很快就来急救车。”

乙 哦?现在乡村也有了急救措施?哎,你们那环保搞得怎么样?

甲 “农村要环保,青山绿水好。”

乙 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那风景怎么样?

甲 “道路建成风景线,村庄建成景区,庭院建成景点。”

乙 现在乡村建设这么好,大家劳动积极性也高了吧?

甲 “鼓励农民创业,扩大农民就业,富裕农民生活。”

乙 都富了!就没有特别穷的?

甲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乙 比如我在你们村里,人家干活我不干,天天吃饱了就睡觉,对我这种人有标语吗?

甲 有啊,“浑身上下都是宝,养猪致富效果好。”

乙 我是那猪啊?

甲 猪您也是野猪。家猪没有这么大的牙。

乙 我招你了?

甲 废话,人家都撸起袖子加油干,您怎么除了吃就是睡呢?

乙 我就是形容我这人比较懒,有没有针对我的标语?

甲 “人穷志别短,扶贫不扶懒!”

乙 哎……那我就别懒啦,都不管我了!

甲 您听这些标语好不好?

乙 还真好!

甲 我接着给您说评书。

乙 怎么改他说了?

甲 广大的农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他们在致富的道路上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您这只是听听,您要是再亲眼去看看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肯定会有更多的感触,激发更多的灵感,能写出更好的作品来!

乙 那别耽误时间,我现在就跟你走!

甲 您给我们辅导去?

乙 我上农村学习去!

甲 当学生啦!

点评:

相声能有“滋味儿”不容易,这需要内功,刘春山就有内功。

《变迁》是写农村题材的相声作品。近些年农村题材的相声很少。说实话,农村题材的相声不好写,首先是作者及演员对农村不熟悉,而且演出面对的大多是城市的观众,观众对农村也不熟悉,所以演员和观众之间很难产生共鸣。《变迁》就恰恰巧妙地抓住了“不熟悉”这一点,从给村支书“开脸儿”入手,展示了农村的变化,同时,也有了“包袱儿”。这样的“包袱儿”不生硬,用我们的话说,不“硬山隔岭”。“开脸儿”之后,紧接着又一个“不熟悉”,那就是村支书给村民们分配工作任务,这一段对农村变化的描写更加具体了,“包袱儿”也更足了。再后来,作品用农村的标语充实作品主题,这一点也非常好。“标语”在城市和农村都很多,这对观众来说都很熟悉,这样一来,演员和观众的共鸣就有了,“包袱儿”准能响。相声离开“包袱儿”可不行,没“包袱儿”的相声不能叫相声。

好的相声作品,好就好在有“包袱儿”;好的相声作者和好的相声演员,好就好在能创造“包袱儿”。

再提点建议吧:一、甲找人辅导不如就说找人演出好,因为乙一直在說评书,后边也没再提辅导的事儿。二、甲的身份再明确一下。三、从评书到标语的过渡再自然一点。

(点评人:国家一级演员、相声作家 赵福玉)

上一篇:瓒花多在少年头

上一篇:中考话题作文“乐趣”写作指导及佳作示例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