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心得体会>

“十二五”规划与中国食品产业的明天

发布时间:2022-03-13 08:41:01 浏览数:

“十二五”末,每年食品消费将超过10万亿元。这是一个多大的市场,全世界独一无二。

食品产业的“十二五”机遇

“十二五”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十二五”规划贯穿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第一也是最终目标。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实现全面小康,必然对食品产业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得好,吃得科学,吃出健康。

“十二五”规划的预期目标是:GDP将从2010年的39.8万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5.8万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将从2010年的19019元提高到2015年的26810元以上;农村人均纯收入将从2010年的5919元提高到8310元以上;服务业的比重,将从2010年的43%,提高到2015年的47%;城镇化率将从2010年的47.5%提高到2015年的51.5%。现在看来,这些目标,都有可能提前实现。去年底,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了。

民以食为天。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始终把农业和粮食生产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值得骄傲的是,粮食生产连续八年稳定增长,2011年达到57121万吨,创造了历史记录。2011年,农副食品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1%,达到5229亿元;食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1%,达到2386亿元。

更重要的是,“十二五”确立了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十二五”期间,将通过社会保障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全国将逐步构建四大机制,促进新型消费。这四大机制是:居民收入和消费与经济同步增长的机制(箭头:包括以居民收入增长为中枢的居民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联动机制、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联动机制、不同社会群体收入增长的联动机制)、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良性互动的耦合机制、促进消费环境优化的市场监督机制、消费需求结构优化升级的引导与调控机制。

总之,新型消费要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合理消费需求最大化的可持续消费。消费主体大众化、消费产品绿色化、消费行为文明化、消费环境生态化,是新型消费的基本特征。从今年起,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将超过投资的贡献率,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拉动力。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万亿元,其中,食品消费7万多亿元(农村恩格尔系数40.4%,城镇恩格尔系数36%,平均为38%。由此推算,“十二五”末,每年食品消费将超过10万亿元。这是一个多大的市场,全世界独一无二。

“十二五”期间,全国消费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消费结构将进一步改善,消费质量将进一步提高,消费理念将进一步转变。这都为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民营食品企业的贡献

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民营企业,是从民生产业特别是为城镇居民的吃、穿、用服务而发展起来的。芜湖的傻子瓜子、广东高要县陈志雄包鱼塘、杭州的娃哈哈、南京的雨润、大连的韩伟鸡蛋、河南的三全和双汇、广东的健力宝和王老吉等等,都是民营企业做出来的。

表1数据说明,当今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主体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为中国食品和饮料工业的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食品产业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健康发展

中国食品饮料创业的大发展,要建立在科学、法制与可持续的基础上。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行业的最大威胁

2011年全国质检系统“12365热线”接到举报投诉中,食品类投诉数量居第一位,占26.75%。这说明,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而今年“3.15”暴露出来的问题,更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目前假烟假酒泛滥情况严重,目前已有10万支价值4000万元的中外假酒被销毁,而且茅台酒厂声明“茅台特供酒”全是假的。“假”已经成为食品饮料行业最大威胁。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病死猪肉,屡屡成为舆论热点;北京一家麦当劳出售过期食品;家乐福生鲜食品返包出售;国内一家知名牛奶企业被查出牛奶里含致癌物质;最近,又在长三角一带发现,婴幼儿的羊奶粉里添加了高达10%的麦芽糊精;还有“人造鸡蛋”等等。这些都说明,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一大隐患。

治假、打假,要从源头抓起。企业家应当“留着道德的血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切实加强质量管理,每道工序都应把好质量关。有人建议食品企业建立《食品安全道德档案》,这是有道理的。因为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

目前,政府已采取多种措施,让老百姓有钱消费(改革分配制度),让老百姓敢于消费(健全社保制度),让老百姓乐于消费(实行鼓励性的财税、金融政策),让老百姓方便消费(改善消费环境和条件),让老百姓放心消费(加强市场监督)。如果食品安全不解决,食品行业就不可能健康发展。

要在质量、品牌方面下功夫,让消费者放心消费、乐于消费

食品饮料企业应在加强质量管理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品牌。品牌是质量服务的综合体现。今年“3.15”暴露了北京一家麦当劳的丑闻,但当天麦当劳的股价并未下跌,反而上涨0.75美元。什么道理?因为人家的品牌硬(它的品牌价值有355.9亿美元)。尽管它在北京三里屯出售了过期食品,但是不少顾客还是相信它。这与我们国内的某些知名品牌出问题后不堪一击、顷刻间名声扫地的境遇大不一样。

近日传闻,国内两大牛奶品牌在香港超市被下架,此事值得注意。我觉得,我们的舆论不要过度指责国产名牌、国产技术,应当善加呵护,有问题要及时善意批评,但不要乱起哄,更不要一棍子打死。

同时,食品饮料行业也负有引导消费的责任。大家为何迷恋洋奶粉、洋酒等洋品牌?拉菲酒年产只有24万瓶,国内却卖出200万瓶!许多拉菲酒其实是化工原料勾兑的。一些进口红酒,到岸均价是15元一瓶,可是零售价均价达到562元。所有,我们要引导消费者破除对洋品牌的迷信。最近,意大利人到中国来打假,先后向中国知识产权局提交了3批共30多个伪意大利品牌,此外,他们还发现60多个伪意大利品牌(如嘉加梦家纺产品)。

我们当然不能盲目排外,但也不要崇洋媚外,傍洋品牌。中华民族食品饮料源远流长,要大力发掘祖国各民族各地区的宝贵资源,打造中国自己的品牌。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应该有一批全国、全世界都制定的名品牌。

要在规模化上下功夫

现在,全国约有40万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但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仅有十几万家。大部分民营食品企业规模小,平均每户注册资本才200多万元,用工才10多人。规模太小,装备落后,制约了技术上的创新,形不成产业链和价值链,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以次充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企业应当逐步走向联合,通过竞争,优胜劣汰。民营企业要看到这个发展趋势,主动进行体制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行资源整合、兼并重组。

组建行业协会和商会,发挥行业商会的作用

这是防止假冒伪劣和杜绝侵权、促进市场有序竞争的有效途径。行业协会和商业协会应当努力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

我国在1996年曾经颁布《质量振兴纲要(1996~2010年)》;今年2月6日,国务院又颁布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根据这个纲要的要求,到2015年,将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000项,使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如此繁重的任务,光靠政府部门是不行的,行业协会、商会应当参与。

除了参与标准的制定,还要协助政府做好行业自律,对无序竞争进行规制约束。企业要讲究诚信,不打价格战,拒绝潜规则。食品安全,归根结底,还得靠企业、靠法制、不能光靠王海打假。

从今年起,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将超过投资的贡献率,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拉动力。

编辑:潘卫艳 858637569@qq.com

上一篇:数读天下

上一篇:目标明确、理念一致,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