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计划方案>

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结果_刘拓 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22-05-23 14:30:07 浏览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结果_刘拓 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供大家参考。

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结果_刘拓 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护卫着人类的健康,森林

是人类唯一不用人工医疗手段就可以进行一定自我康复的“天然医院”(安启明等,2016)。随着我国逐步迈进老龄化社会、环境污染加重、生活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将卫生、养老、旅游、文化、体育及娱乐等多种跨行业元素集于一身的森林康养,必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健康中国重要的新增长点。

1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

1.1森林康养的概念

森林康养是指以强身健体、恢复健康、延缓衰

老为目的,依托森林景观、森林食品及森林生态文

化等优质的森林资源,将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学有机结合,并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医疗及康体服务设施,在森林中所开展的一系列改善身心健康的活动总称。它是森林旅游的深化,是以保健、养生、养老等改善身心健康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因此森林康养除了要有优质的森林资源以外,还需要有现代医学和养生学的结合,并配备有相应的设施。

根据游客的需求和进行森林康养目的的不同,可以将森林康养分为休闲娱乐型、保健锻炼型和养生养老型三种类型。休闲娱乐型包括野营、垂钓、采摘、户外拓展、森林探险及森林游戏等;保健锻炼

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必然结果

刘拓1,2何铭涛3

(1国家林业局林业产业办公室北京100714;2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北京100714;

3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714)摘要:在我国经济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森林康养产业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森林康养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同时森林康养产业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且市场潜力巨大。可以预见,未来森林康养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促进森林康养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需各部门联动,制定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开展试点示范,出台扶持政策,加强人才培养和宣传工作。关键词:森林康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健康中国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38X (2017)02-0039-05

收稿日期:2016-12-20

作者简介:刘拓,国家林业局林业产业办公室主任,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司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

产业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Forest Health Cultivation Industry

——the Result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Liu Tuo 1,2He Mingtao 3

(1Office of Forestry Industry,SFA,Beijing 100714;

2Department of Rural Forestry Reform and Development,SFA,Beijing 100714;3China National Forestry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Beijing 100714)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of China,the forest health cultivation industry will usher in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opportunity.Given the fact that the forest health cultivation is benefit for people ’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which has been highly valued by our Party and State,as well as having huge market potential.It can be expected to be a new growth poi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the future,bringing hug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forest health cul?tivation industry,it is necessary to link the various departments to formulate the development plan,carry out pilot demonstration,make support policies and strengthe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publicity programmes.Key Words:forest health cultivation;economic benefits;social benefits;Healthy China

No.22017林业经济FORESTRY ECONOMICS ·产业发展·

39

DOI:10.13843/http://www.wendangku.net/doc/7cc5d92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5.html ki.lyjj.2017.02.008

型包括森林浴、森林太极、森林瑜伽及森林冥想等;度假疗养型包括森林特色住宿、森林温泉、森林食疗、森林药膳及芳香疗养等。

1.2国外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

(1)德国。德国是世界上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最早的国家,早在19世纪40年代,德国就在巴特·威利斯赫恩镇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基地,目前德国共有约350处获得批准的森林疗养基地。德国的森林康养重点在于健康恢复和保健疗养,并且作为基本国策,该国公民到森林公园的开销均可列入国家公费医疗的范围,同时还强制要求公务员进行森林康养。德国在推行“森林康养”项目后,国家医疗费用总支付减少了30%(张胜军,2016)。

(2)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森林康养的国家之一,美国的森林康养场所通过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和运动养生体验来吸引游客。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使森林能够保持在适用于森林康养的状态,美国林务局通过投入大量资金和制定严格的标准,并组建森林保健技术企业队来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目前美国人均收入的1/8用于森林康养,森林康养场所年接待游客达到约20亿人次(张胜军,2016)。

(3)日本。1982年,日本引进德国的“森林疗法”及前苏联的“芬多精科学”,1983年发起“入森林、浴精气、锻炼身心”的森林浴运动,开放92处共120万hm2的森林游乐区。此外,日本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森林疗养基地认证制度和森林疗养师资格考试制度,森林疗养场所和参与人员得到了规范化,森林疗养取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日本共认证了3种类型共57处森林康养基地,每年近8亿人次到这些基地进行森林浴(陈亚云等,2016)。日本还专门成立了森林医学研究会,研究会的成立和发展,丰富了森林康养的理论研究,加快了森林康养产业的实践发展。目前,日本已成为世界上森林康养效果测定方面最先进、最科学的国家。

(4)韩国。韩国在1982年提出建设自然康养林,2005年制定了《森林文化·休养法》,并成立了国立自然休养林管理所。截至2013年,营建了158处自然康养林、173处森林浴场,修建了4处森林康养基地和1148km林道。同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森林康养基地标准体系,建立了完善的森林讲解员、理疗师和森林康养服务人员资格认证、培训体系。目前,韩国每年有1/5的人口参与到森林康养活动中(陈亚云等,2016)。

1.3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建立起各级森林公园,其中一些明确设置了森林浴场所,如北京“红螺松林浴园”、浙江天目山“森林康复医院”、广东肇庆鼎湖山“品氧谷”等。2012年,北京率先引入森林康养概念,目前我国已有四川、湖南、江西、北京等省市正在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何彬生等,2016),如四川省林业厅运用森林康养的理念,在洪雅玉屏山国家森林公园修建森林步道与户外拓展等森林康养设施,开展森林医疗与体验互动项目,已取得较大成效。我国目前还积极与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开展国际合作,如中韩合作的“北京八达岭森林体验中心”已获得初步进展(孙抱朴,2015)。此外,龙江森工、吉林森工等森工集团也在积极筹备,准备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业。

但总体而言,森林康养对于我国而言还是一项新事物,国内森林康养产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项目规模仍不大,产业化程度也较低,项目内容仍需进一步挖掘拓展。

2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重要性

2.1森林康养对人体的益处

(1)森林能释放出大量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物质。第一,森林能释放出大量负氧离子。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的物质,被誉为空气中的维生素,能降解、中和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负氧离子进入人体后,能调节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活动,防治和改善呼吸系统的疾病,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还能消除人们的紧张情绪,减少心理压力。据研究,森林里负氧离子含量特别高,尤其是在森林里瀑布区,由于森林植被丰富和瀑布水雾冲击释放电子,负氧离子含量能高达10~50万个/ cm3(杜朝云等,2016),处于该环境下,人们会感到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第二,森林能吸收CO2及一些有害物质。研究表明,一棵椴树一天能吸收16kg?CO2,0.4hm2林带,一年中可吸收并同化100t的污染物;柳杉林、梧桐等树种能吸收SO2;珊瑚树、葡地柏、广玉兰等树种能吸收F(陈晓丽,2016)。因此,森林中的空气质量比大城市要优质很多。第三,森林中存在大量的芬多精。芬多精又称植物精气或植物杀菌素,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干花中,由于树木的年龄更久,所以能释放出更强力的成分。植物芬多精能够帮助人类杀死病菌。研究证明,患有哮喘、感冒、肠胃炎、糖尿病、湿疹及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都非常适合进行森林康养(陈晓丽,2016)。人在森林里长时间吸入芬多精,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减缓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产业发展·林业经济2017年第2期40

(2)森林康养能提高人类免疫力,改善人体生理机能。当前城市高强度、高密度、高压力、低质量的生活,使人们时时刻刻都倍感紧张与压迫,而压迫感正是近年来医学界一致认为的引起癌症、高血压、内分泌失调等多种疾病的主要元凶之一。同时,当前城市的生活节奏使亚健康人群快速增加,目前我国至少有8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表明我国13亿人口中至少有10亿人有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这是相当严峻的社会问题。但如果能坚持每年进行和自身需求及体质相适应的森林康养,那么人体免疫力将得到较大提升,亚健康状态也将得到减轻,身体的各项机能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这主要是因为森林康养能充分运用森林中的各种因素提高人体免疫力,对患有循环、神经、血液、呼吸系统等疾病的患者起到了较好的治疗和康复作用(何彬生等,2016;吴兴杰,2015)。1962年德国科学家就发现人体在自然环境中会自觉调整平衡神经,他们认为清新的空气以及树、树干散发出来的挥发性物质,对支气管哮喘、肺部炎症、食道炎症、肺结核等疾病疗效显著。2005年9月,日本在长野县饭山市对在东京工作的37~55岁男性公司职员进行了一次森林康养实验,发现进行森林康养之后,可以显著提高人体血液中自然杀伤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加抗癌蛋白的数量,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癌能力(杜朝云等,2016;孙抱朴,2015)。

(3)森林康养能调节心理,减缓或消除精神疾病。目前我国精神类疾病患者超过1亿人,其中严重精神病患者超过1600万人,精神类疾病成为全社会的“头号杀手”。之所以出现如此严峻的精神问题,根源之一就是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生活压力太大,不幸事件太多,人们受到的打击太大。而森林康养则能从精神层面彻底放松人们的心情,回归大自然的宁静,感受幽静环境的美妙。人们在森林中游憩,普遍感到舒适、安逸、情绪稳定,中枢神经系统得到轻松,全身得到良好的调节。长期生活在紧张环境中的游人可通过森林疗养在身体和心理上得到调整和恢复,许多因环境紧张或者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通过森林的这种功能调节后就会不治而愈。特别是对初期的精神病患者来说,将是精神上的修整,有助于消除本来并不严重的精神疾病(吴兴杰,2015)。

2.2森林康养产业的地位

2.2.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健康养老产业,多次提出要

加快森林康养产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森林康养作为健康养老产业的重要内容,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在不同场合中多次指出要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在江西调研林业改革发展工作指出,要鼓励带动林农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特色产业,让老百姓不砍树能致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调研林业精准扶贫工作时指出,要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农家乐等第三产业有机结合,规模集聚形成品牌效应,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贫困人口脱贫;在局党组会议上指出,东北林区停止商业性采伐后,最好的替代产业就是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疗养。

2013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养生等休闲度假旅游、养老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我国“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强调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森林旅游休闲康养”作为林业产业工程的重要内容,要求构建以森林公园为主体,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沙漠公园、森林人家等相结合的森林旅游休闲体系,大力发展森林康养和养老产业。到2020年,各类林业旅游景区数量达到9000处,森林康养和养老基地500处,森林康养国际合作示范基地5~10个。

2.2.2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市场潜力很大,产业规模巨大

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可以预见对森林康养有需求的人群十分庞大。当前,我国慢性病和精神疾病患者数量庞大,据卫生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其中,70%~85%慢性病发生在65岁以下人群(张东风,2012)。根据我国部分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调查结果估算: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超过1亿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多达1600万人,其余大多数是抑郁症、自闭症等精神障碍或心理行为障碍患者,其中抑郁症患者估计达3000万人之多(项丹平,2013)。同时,我国正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截止

刘拓等: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结果

41

2015年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1%。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通报,中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54亿人;清华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2020年将进入超级老龄社会,到2053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并且,我国居民闲暇时间不断增加,消费能力也日益增强。因此,森林康养普及以后,森林康养的需求将迎来“井喷式”增长,目前我国每年森林旅游人数已经超过1亿,结合国外的经验,可以预见,未来每年参加森林康养的人数将在1.5亿人次以上。

森林康养作为一种新型的健康方式,其产业规模也将十分巨大。如在美国,2011年以来联邦政府汇集以林业为主的8家机构实施大户外战略,推动户外产业实现年经济收入6460亿美元,提供610万个持续就业岗位,为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创造了近800亿美元的税收,成为提振美国经济和增加就业的重要部分(吴兴杰,2015)。近年来我国开始引入森林康养的理念,并在各地开始探索发展,相信随着森林康养的普及,整个森林康养产业能进入快速发展期,不久的将来就能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新型产业链、产业网,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带动养老、文化、体育、娱乐等多个产业协同发展,创造出数百万个甚至上千万个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对策措施

3.1部门联动,协同发展

森林康养不但需要林业部门的努力,也需要发改、财政、卫计、国土、旅游、农业、水利、交通、工商、教育及环保等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例如森林疗养基地认证和培训合格的森林疗养师均需要卫计部门的参与,林业部门可以和卫计部门共同合作,把森林康养师列为国家职业医师的范畴,并在争取把森林康养纳入大健康产业的整体布局上相互支持。如果不能调动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性,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就会受阻。为协调部门利益,日本林野厅成立了森林康养协会,韩国山林厅在体制内设有联合工作办公室,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建议打破部门界限,设立协调机构,并在养老、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政策,形成合力,促进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

3.2规划先行,规范发展

为避免因产业前期缺乏规划、目标和方向,造成市场秩序混乱,最终影响整个行业发展,必须从一开始就对全国的森林康养产业有明确定位,制定科学、可行的总体规划。我国可以借鉴日本、韩国的经验,对全国范围的森林疗养基地建设都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与布局,并制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考虑规划区域的合理布局,以及人对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我国可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前提下,选择有条件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开展试点示范,总结软硬件支持、森林康养基地评级和分类等行业标准,使森林康养产业步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3.3试点示范,引领发展

森林康养基地是森林康养业的平台和载体。建议在全国选取一批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好、基础设施完善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林区林场开展试点示范,分阶段、分区域建设一批符合标准、定位精准的森林康养基地,开发一批森林康养体验活动项目,创造一批独具风格的森林康养产品,增加游客参与森林康养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游客体验的愉悦感和满意度,并认真总结推广各地试点的经验做法,树立一批示范典型,引导带动其他森林康养基地的规范发展。

3.4政策保障,支撑发展

应尽早出台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一是出台金融支持政策,可安排一定额度的优惠低息贷款、提供担保贷款、协调金融机构简化贷款程序及采取PPP模式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支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二是出台财政补贴政策,对有发展前景的森林康养基地、森林康养项目进行资金扶持,同时还要对享受扶持资金的基地或项目进行动态管理考核机制,对于不符合规定的须退还全部或部分扶持资金,确保扶持资金能发挥作用。三是要建立有益各方的合作机制和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清晰的康养基地产权制度,使各方有稳定的收益预期,有恒产者有恒心。

3.5加强培训,高质发展

森林康养师或森林讲解员是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森林康养师的水平直接决定着森林康养的效果及民众对森林康养的认可程度。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建立健全的森林疗养服务人员资格考试制度和培训机制,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培训和考核。一是通过实行森林康养从业资格考试选拔森林康养专业人才,根据测试结果,通过最高级的考试者,可获得森林康养师或森林康养指导师的从业资格;通过二级资格考试者可从事森林康养向导工作。二是可以加强培训工作,培训森林康养师、心理咨询师、瑜伽教练等个人健身顾(下转第86页)

·产业发展·林业经济2017年第2期42

积极性。2005年福建省生态公益林实行分级补助,一级保护、二级保护和三级保护的生态公益林每年补偿性支出分别为67.5元/hm2、39元/hm2和30元/hm2;2006年一级和二级保护的生态公益林每年补偿性支出为67.5元/hm2,三级为45元/hm2。但是,2007年一级保护、二级保护和三级保护的生态公益林每年补偿都是105元/hm2,至今都没有再分级分类补偿。建议再分类补偿,比如2016年福建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每年为330元/hm2,分类为一级保护、二级保护和三级保护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每年分别为405元/ hm2、330元/hm2和255元/hm2。

4.6根据生态公益林禁伐比例制订补偿标准

根据前面研究结果,生态公益林禁伐比例显著影响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生态公益林禁伐比例不同,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同。生态公益林禁伐比例越大,经济损失越大,补偿标准应该越高。而且,一般情况下,生态公益林禁伐比例与经济损失成正比。所以,可以制订一个禁伐比例为100%的补偿标准,其它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就是这个补偿标准乘以其禁伐比例。参考文献

陈钦,李铮媚,黄莹瑛,等.村集体所有的马尾松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计量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4(4):51~53

戴广翠,闫春丽,缪光平,闫宏伟,王丽.关于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几点建议[J].林业经济,2008(12):224

姜宏瑶,温亚利.基于WTA的湿地周边农户受偿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4):489~493

孔凡斌.试论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政策理论、对象和实现途径[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8(2):101~104

赖晓华,陈平留,谢德新.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补偿标准的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04(2):105~107

黎洁,李树茁.基于态度和认知的西部水源地农村居民类型与生态补偿接受意愿[J].资源科学,2010,32(8):1505~1512

李文华,李芬,李世东,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5):677~687

李周等.中国天然林保护的理论与政策探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9~143

廖显春,耿伟,何友均,等.林业生态建设的社会经济驱动力评价:自四川和湖北的实证[J].生态经济,2013(8):69~72

祝浩.我国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问题研究进展[J].林业经济,2007(5):37~39

(责任编辑钟懋功)

问,他们通过考核后可获得相关的从业资格,在森林中开展相关业务;同时可以培训熟悉当地道路、了解当地森林环境的村民,他们通过考核后能成为森林讲解员或向导。

3.6做好宣传,促进发展

不少人对森林康养及其功效并不十分熟悉,因此需要加强宣传工作,多途径、多层次、多形式地宣传森林康养知识,使公众对森林康养有正确且全面的认识。具体可以通过开展森林体验活动,例如举办森林旅游节等活动,使公众感受到森林优越的生态环境,发现森林之美,从而提高公众对森林康养的认识。同时,还可以运用网络、电视等多种宣传手段对森林康养知识进行介绍和宣传,例如建立专门的森林康养网站,各级林业部门的官方网站也应积极宣传森林康养信息,并充分展示当地丰富的森林康养资源,提高森林康养和当地森林康养基地、项目的影响力和关注度。

总之,森林康养是一项新兴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应凝神聚气,努力推进这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参考文献

安启明,贺彬.森林康养产业:铜仁生态发展之路[J].知行铜仁,2016(1):10~11

陈晓丽.森林康养旅游研究及开发探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5):25~27

陈亚云,谢冬明.江西森林康养旅游发展刍议[J].南方林业科学, 2016(5):58~60

杜朝云,蒋春蓉.森林康养发展概况[J].四川林勘设计,2016(2):6~9何彬生,贺维,张炜,等.依托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探讨——以四川空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四川林业科技,2016(1): 81~87

孙抱朴.“森林康养”是我国大健康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J].商业文化,2015(22):82~83

孙抱朴.森林康养是新常态下的新业态、新引擎[J].商业文化,2015(19):92~93

吴兴杰.森林康养新业态的商业模式[J].商业文化,2015(31):9~25

项丹平.失眠、抑郁、焦虑、强迫,已成都市人四大“心灵杀手”[N].中国妇女报,2013-10-14(3)

张东风.我国慢性病时刻面临“井喷”的态势[N].中国中医药报, 2012-07-12(2)

张胜军.国外森林康养业发展及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5-16(3)

(责任编辑赵萱)

(上接第42页)

·研究报告·林业经济2017年第2期86

上一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乡镇教育年终总结

上一篇:垃圾分类个人先进事迹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