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工作报告>

过去与现在的自然地理学

发布时间:2022-02-13 08:38:21 浏览数:

摘要:自然地理学源自探索“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个方面相互关系及其对人类社会深刻影响的《周易》,作为地球科学多学科的公共基础课其职责与使命为从实际生活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促进自然科学研究的进步。自然地理学的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围绕周围不断发生的事件,用最新科学研究成就分析其过程和动态。自然地理学的教学技巧在于研讨新近发生的事件来激发兴趣。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自然事件;过程;预测;公共基础课

经过30多年来的有关“气、水、土、生、地”若干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调查研究,与自然地理学的“教与学”,个人认为现在中国的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特点是,继承了探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个方面相互关系及其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的传统,以阐述“气、水、土、生、地”物质与物质运动及其相互关系与其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为主要内容的自然地理学,现在的自然地理学应该成为大学“地球科学”类各院系的公共基础课。

一、自然地理学的正本清源

几十年以来,有关方面总把自然地理学(PhysicalGeography)视为“舶来品”,是地球概论、气象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地理、地貌等内容的组合或者提为以这些学科知识为基础的综合。如果我们把上面提到的有关学科的研究内容理解为分别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那么,最早对上述八方面有关现象进行“分门别类”做实录,并分析其“相互关系”与探讨其发展变化的,恰恰是几千年前中国的《周易》。

在《周易·系辞》中依次有如下的叙述:“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由此可以理解古人的思维为“现象实录-统计过去-推理过程-预测未来”。这就是现代自然地理学所热衷于探讨的内容。

我们反复琢磨什么是自然地理学的灵魂?从最初探讨的八个方面来看,自然地理的研究内容本是与人类的生活乃至生存密切相关的,而且这八个方面的显著特点是“刚柔相推,而生变化”。那么,用现在的话来说,自然地理学的灵魂就是“人之周围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自然部分或物理部分),自然世界的物质与物质运动及其环境效应是随时随地而变化的(时空特征或地理观念)”,只有通过对方方面面的细致观测分析,才能“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回观过去的一些工作,如在城市规划中为免洪水侵袭所画的红线,再如防洪工程要达到防几十年一遇洪水的标准等,都是把今后要发生的洪水一概视为过去发生过的洪水的重复,要做的是防过去的洪水而不是防未来的洪水,根本没有“多变易变”的自然地理学的悟性和观念。

二、自然地理学系多学科的公共基础

几十年以前在我国流行的俄译本自然地理学与英译本自然地理学,以及后来多位中国专家编的自然地理学,虽然在章节名称与内容安排方面,总有一些顺应时代的进步,但又始终不能摆脱“多学科拼装”的基本模式;有的教材则把地质学、水文学、植物地理学、地貌学等列为自然地理学的基础课。实际上,多门专业程度比较深的学科,都是从“上晓天文,下知地理”的“自然”部分中先后分化出来的,而且其中的多数学科如今已发展成为学科群。如果再把那些自成体系的学科,视为自然地理学的基础,不仅把学科关系“倒置”了,而且会成为阻碍相关学科进步的“绊脚石”。还有的教材,坚持把多门相关学科列为受制于自然地理学的“部门自然地理”,其实早在几十年以前人家就把“部门自然地理”名称丢到路沟里去了。

我们要重新把自然地理学拉回到“多学科之母”、“多学科之公共基础”的层面上来。这句话又该如何理解呢?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发现,如今大部分城市都有较严重的水环境问题,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发现它不仅仅是城市给排水问题,而主要与城区内外的水系变迁及其水情变化有关,还与防洪泄污等工程效应有关,特别是这类问题在不同城市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在南京城区,2500年以前的秦淮河河口地段,已被城墙与堤防等分隔为七河四湖;与此同时,随着长江河口位置越来越远地向外迁移,南京城下长江河段的洪水位至少上涨了4m多;为了城区的防洪,还在城外挖了一条秦淮新河以宣泄洪流,以至于现在南京城区的河湖,不仅没有了自然的秦淮河来水,只有雨污水水源与生活污水水源,而且这些河湖在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没有出流汇入长江,也就是说河湖中的污水大部分被蒸发(而污染水)浓缩了,有一部分下渗了。在这种情况下,南京城区的河湖水能不严重污染吗?这样的城区水环境问题的自然地理科学研究,把自然地理学摆到了善于联系实际、不断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的基础学科位置上来,以促进城市水科学研究与教学取得新进展。

三、自然地理学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

我国历史上一直在赞颂几千年前的大禹治水,而黄河以及长江中下游的洪灾却越演越烈;50多年前,当教师介绍黄河中下游历来多决口改道大洪灾的时候,人们奋力加固加高黄河两岸的堤防,竟然几十年来没有再发生重大的决口改道大洪灾;30多年前,当教师介绍多年平均的黄河年输沙量为16×108t的时候,黄河中下游竟然连续几十年发生断流,而且每年的断流天数越来越多,断流河段越来越长,到1997年累计断流天数达226天、断流河长达704km;十多年前,在大家十分关注黄河断流问题的时候,在黄河水利委员会传出了“3条”黄河新概念与黄河下游实现“不断流、不淤积、不泛滥”新目标。所谓的“3条”黄河分别为自然黄河、“数字黄河”(数字化并在计算机上模拟)与“人工黄河”,后者概指确保黄河有210×103m3的出流入海前提下,统一调度黄河沿岸各省市的用水,所以自1999年以来黄河下游就不再发生断流。

毫无疑问,自然地理学的教学内容必须随时改进,总结过去的成就,提出今后研究的新问题。例如在研讨黄淮海平原地貌过程的时候,必须介绍过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黄河的输水输沙-黄河下游的泛滥-黄河口外的沿岸流输沙等:在讨论今后的黄河地貌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科学问题的时候,又必须以现在的“自然黄河”、“数字黄河”及“人工黄河”为起点了。

在大气科学深入研究全球变暖的时候,自然地理学讨论气候类型与气候变化的重点就应改为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阐述地域差异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利于有关地区适应当地的种种变化。

四、自然地理学的职责与使命

我们试从一系列惊人的“意外事件”来体会自然地理学的职责与使命,例如2005年6月10日下午2点

20分,黑龙江牡丹江地区宁安市突降暴雨,沙兰乡长安小学遭洪水袭击,300多名学生有105名遇难,他们是从课桌上滑落到2米深的泥浆中窒息而亡的(多么惨痛啊),同时遇难的只有4位村民。6月11日20时,黑龙江省水文局负责人说,此次洪灾的原因为短时间、局部、突发性强降雨造成的典型的泥石流山洪;在洪灾发生前,沙兰河上游在40分钟内,降雨量达150-200mm,属200年一遇的强降雨,在目前条件下,这种情况造成的山洪尚无法预知。安宁市教育局负责人称它是“天灾”。事实上,后建的沙兰乡长安小学,被安置在泥石流堆积平台上村边的低洼处,最终被汹涌的泥石流包围而导致重灾。从“暴雨-山洪-泥石流-顺古沟谷侵袭后建的小学,到造成惨重损失”,这样的自然成灾过程,虽然不太复杂,但是它关系到“大气与大气降水”、“坡地汇水-洪流”、“大量碎屑物质加入洪流,转化为泥石流”、“泥石流顺古沟谷侵袭后建的小学”等,所以它不是个简单的水文学问题,也不是个简单的气象学问题,而是自然地理学“研究过去”发生的过程、“发现”该地的泥石流堆积体、“预测未来”该地还会遭受泥石流侵袭、在建校选址的时候或者回避或者规划防护工程的问题。

也就是说,自然地理学的职责与使命就在于从实际生活中,不断地“研究过去,(发现问题)观测动态,预测未来”,以促进自然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并不断提高人类生活与生存安全水平。

五、自然地理学的章节体系

过去的自然地理学无法摆脱“多学科拼装”的束缚,所以在章节安排方面一直都很受拘束,有的主张按“圈层”结构来分,有的强调以“系统”或“相互关系”来分。如果把自然地理学内容分解为探索与人类生存发展有直接关系的许多自然事件的过去(发生)及其未来(发展)过程,那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就以叙“事”为主了,其章节安排也就有了“自由度”。

例如介绍三角洲,若按“水文”一条线下去,那就是“水文学-河流水文学-河口水文学”,然后才是三角洲的发育及其结构构造特征等;若按“地貌”一条线下去,那就是“地貌学-河流地貌学-河口地貌学或河口-海岸地貌学”,然后才是三角洲地貌过程。然而,三角洲发育演变原本就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直接作用的产物,而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在河口地段的泥沙积累过程,具有因时因地而异的特点。以江苏沿海的故黄河三角洲为例,首先它与黄河改道有关,在江苏中部入海;其二与故黄河的输水输沙的变化以及故黄河河道的塑造过程有关(其中包括在故黄河两岸修建堤防的影响);其三与故黄河口的波浪及潮汐作用以及岸外水下地形的演化有关;其四与季风漂流及沿岸流的强弱变化有关;其五还与泥沙滩上的生物种类及其数量变化有关,如此等等。所以,影响三角洲发育的因素很多,而且因时因地而异,而三角洲的发育本是在该地泥沙运动发生变化并出现泥沙累积的动态过程,只有从“气、水、土、生、地”物质与物质运动,及其十分复杂的相互关系来介绍三角洲(地貌)过程,才有可能把这个问题解说得比较清楚。所以,三角洲应该是“地貌”体系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章节。

六、自然地理学教与学的技巧

自然地理学的教与学可以用“实际问题”来吸引,用“科学探讨”来深化,用“预测动态”来激发兴趣。对自然地理学有了兴趣,就有了参与深化研讨的动力,也就有了“发现问题”并“有所创新”的机会。例如介绍湖泊的成因与水环境演化,我们首先摆出来的问题是过去几十年里,太湖的水污染越来越严重,且投入几十亿元治理依然达不到预期效果,为什么?今后还该怎么办?提出了问题,再逐步推进:太湖盆地本是流水侵蚀形成的浅洼地,至今湖底依然很少属湖相沉积的淤泥;长江河口海平面上升,以及沿岸砂堤的发育,导致侵蚀浅洼地被堰塞而蓄水成湖;太湖本具有长江沿岸自然堤后湖的水文特点;古人在太湖地区的农业开发,最早是围田,后来是河网化工程以利于蓄水灌溉与泄洪排涝;后来在太湖越来越远离滨海而湖区洪水位升高情况下,当地人不得不修建堤防来防御太湖洪水的侵袭;苏锡常地区过量抽取地下水诱发地面沉积,又迫使加固加高湖堤,导致太湖的水量平衡方程式中,地表水的输入与输出均减少而湖面蒸发增多,湖水的自净能力不断下降;于是,在污染物输入增多情况下,大量污染物在湖区积累,直至在大大减少污染物输入情况下,湖区依然处严重污染状态。由此,我们一一介绍了湖盆洼地的成因、洼地蓄水成湖、自然堤后湖的水文特点、湖沼湿地的水量平衡方程式与水循环等一系列基本概念,以及湖区水环境变化与湖泊水污染治理问题,听众就有可能思考其他湖泊的成因及水污染治理等有关问题。

我们认为自然地理学源于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对有关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有越来越深刻的认识,进而探讨减轻自然事件对人类社会造成损害的办法,在更高水平上保障人类的生活与生存安全。自然地理学有很高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我们建议将自然地理学列为地球科学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

[责任编辑:杨裕南]

上一篇:煤炭地勘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上一篇:自然地理学习中手势法的运用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