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工作报告>

明清赣南的县学教育

发布时间:2022-03-05 08:45:05 浏览数:

【摘要】:赣南地区自宋代以来文教始盛,是先贤过化之地,虽然地处长山大谷,民风为盗好讼,但是经过宋代尤其是明清以来绵延不断的学校教育的发展,赣南的民风开始转为崇文向学。在各种地方教育中,县学教育在政府的倡导、地方官员、士绅和邑民的支持下,对明清时期赣南地区的教育事业的贡献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明清;赣南;县学;地方教育

赣南地区在江西属于巨府,位于章贡二水合流之处,山川雄秀,但是县学的发展自宋代以来发展并不繁盛,甚至直到清朝,教养具备,仍然科目乏人。即便如此,通过对赣南地方志的查阅,可以清楚的看到明清时期赣南县学在政府的倡导下,在各级地方官员、士绅、乡人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地得到重建、修整,形成了从上到下都重视地方教育的风气,县学作为明清两代官方学校体系最基层的一级,在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赣南县学基本概况

1、县学的建制

县学的基本格局以赣县为例:“环庙皆宫墙。左义路,右礼门。进门为跃龙

池,进而左右两门,左坊‘德配天地’,右坊‘道冠古今’。中为大成坊。进为泮池,与濂泉相通,上有桥。过桥升阶为戟门,两旁有碑亭。又进为大成门,左为名宦祠,右乡贤祠。门内东西两庑,祭器、乐器二库次之,钟鼓所又次之。中为大成殿,后为崇圣祠。大成门外,左偏为尊经阁,阁前为崇道堂,堂前为文昌官,魁星楼;右偏为节孝祠,孝子祠,祠前有箭道。宫墙外,左为教谕署、明伦堂,右为训导署、土地祠。”[1]全国的县学基本建制大致相同,赣县的县学建制如此完善,由此可以看出该地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视程度。

2、县学学官设置

从《明史·选举志》的记载看,政府对府、州、县学的教官编制、学生人数、师生待遇、教学内容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各一。俱设训导,府四,州三,县二。生员之数,府学四十,州、县依次减十。师生月廪食

米,人六斗,有司给以鱼肉。学官月俸有差。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务求实才,顽不率教者黜之。”[2]

3、县学的经费来源

为了保证县学教育的顺利进行,学田的田租在完成应缴纳的税额后,都用来支持学校教育教学,一些对于地方教育极为重视的地方官员也会将自己的俸禄捐出,一些卓有识见的地方士绅和邑民为了支持本地教育事业的发展,还会进行一些捐助活动。有了固定资金的支持,赣南的县学教育在明清时期得到了持续的发展。

4、各县考试名额

赣州府学,赣县学,岁科两试,额取进童生各二十名;岁试取进武童,府学二十名,赣县十五名。雩都、信丰、兴国、会昌、安远、龙南、长宁,文武取进童生各二十名;定南,文武取进童生各八名;廪膳、增广生赣县以下,俱各二十名。岁贡县学二年贡一人。[3]

二、明清赣南县学教育发展的原因

1、中央政府的倡导

明朝建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地方学校的建设。朱元璋对长期战乱后出现的道

德沦丧状况十分忧虑,曾多次倡议各地办学以兴教化,他说:“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京师虽有太学,而天下学校未兴。宜令郡县皆立学校,延师儒,授生徒,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 [4]自此,明代府州县开始普遍设立学校。

2、地方官的重视

通过对赣南地方志的检索,可以看到对于县学建设的倡导者主要是各地的知

县,其次是知府、巡抚、教谕、训导、佥事、副使、推官等。这样的记载史不绝书。甚至有的地方官员捐出俸禄来支持县学的发展,如明代蔡亮、萧立道捐出自己的官俸修建雩都学宫门墙地基[5],官员主动捐俸修建学宫的义举在地方民众当中的带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鼓舞学子们的学习热情。

3、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

在赣南的地方志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民间人士对于地方教育的热心参与。

“夫学校之地,非一人之利也。创建之业,非一时之计也。惟存大公无我之见,而后能公之一邑而不吝”。[6]地方志中记载了多处民间士绅、邑人对于县学建设的无私捐助。如赣县:“邑绅徐勤复等劝捐重修” [7],“雍正八年,正殿坏,署县事刘锜、邑人吴翀倡捐重修。道光十七年,邑人管德松等捐修大成门。同治六年,邑人谢起荽捐修。”[8]方志中这样的记载如此之多,可以看出普通地方民众对于地方教育的热心。

三、赣南县学与书院、社学、义学教育的比较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作为官学教育的县学,无论在政策、师资、经费、还是持续性方面相对于民间的书院、社学与义学教育都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首先,县学有中央政府的明文规定需要发展,县虽然是基层的教育,但仍属于国家政府范畴,因此有中央政策的支持。而地方官员更以发展好地方教育为己任,这也是彰显他们政绩的重要考量。更有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地方官员,甚至可以捐出俸禄支持地方教育,更是难能可贵。在方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清时期赣南的县学教育一直是绵延不断的,重修县学的记载不胜枚举。即便是毁于盗寇,也会想尽办法积极重建。而书院、社学、义学的情况就相去甚远了,在很多时候这些地方教育都是缺失的,如果缺少了地方官员的支持与倡导,这些民间教育很容易就陷入中断的状态,因此,总是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推动地方教育的过程中,县学教育无疑占有巨大的优越性。其次,对于教学人员的选定上,县学在国家文件中有明确的规定,并且有固定的俸禄。而民间的地方教员,在资质上就随意了许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虽然地方官员提倡要选择德才突出者任教,并会在政务不忙时对其进行考核,但这仍然难以确保教学质量。民间教育大多是由借款或者官员和地方士绅捐助的,因此教员没有固定的收入,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员的教学积极性。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作为官学的县学教育在官方的倡导和地方士绅和邑民的支持下,在明清时期得到了持续发展;而作为民间的教育如书院、社学与义学因为缺乏相关政策与资金方面的支持,总是处于时断时续中。

四、县学教育的作用

通过对地方志的查阅,我们不难看出赣南地区县学教育在多方力量的努力下,一直处于绵延不断的发展中,不断被重修、迁址,从官方到民间,都对地方教育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财力,有效的保证了赣南地方教育的顺利发展,为赣南地区的文教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3][4][5][6][7][8]赣州府志. 【M】.江西:赣州地区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6.9

[2]张廷玉.《明史》【M】.中华书局

上一篇:基于利益博弈视角的中小学校长交流制度研究

上一篇: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依法治教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