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辞职报告>

那个年代

发布时间:2022-03-05 08:39:14 浏览数: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想起,那些人、那些故事,在那个年代都是真实的。那是一个爱也苦涩,笑也泪水的年代;是一个充满理想与激情、斗志迸发的年代;是一个今天回忆起来依旧带着几分伤感、留恋和怀念的年代。唉,那个时候的我们究竟怎么了?在那个年代,每个人都像一片叶子随风飘去,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无论我们爱也好,恨也罢,那个年代都曾经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页,都值得我们回忆。

——这是一部歌舞剧,我们想以这样的形式和艺术手段,再现并重绘那一代与共和国同龄的知青们的一段人生经历。在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口号的号召下,一批青岛的年轻人带着理想和梦幻来到了遥远的青海生产建设兵团,成为了战士。在那里,他们付出了青春、鲜血、甚至生命,他们传播着文化和文明,也收获着友谊与爱情。通过对那个年代的追溯,我们讴歌那一代人在那个年代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同时,也将从人性的角度反思我们所收获的美好、感动和所付出的代价……——作者题记

时间:1965——1980

地点:青岛——青海格尔木草原

人物:

黄雅莉女,出场时25岁。刚上初中就随父母离开青岛来到青海支边。16岁时到部队文工团当兵,现在被师部派到兵团来当五团五连连长。她长得漂亮,有一双母鹿般深情的眼睛和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同时,骨子里又有着不服输的刚强。这是一个外表刚烈内心却柔情似水的女人,在家乡有着深情的初恋,却从不提起。平时看来,她是内敛的,但内心却积蓄着力量,只是在等待着引爆的那一天。

宋文华男,出场时30岁,可看上去像50岁。北京人,老实厚道,像连里所有人的父亲和哥哥。他和黄雅莉一样,也是由部队文工团调到兵团当指导员的。在文工团时的女朋友自从转业回北京后就再也没有了消息,但他一直爱着等着,所以,人们常常能听到他诉说思恋般的婉转悲凉的二胡声。

孙晓燕 女,出场时17岁,高中毕业,大家都喊她燕子。她顽皮可爱,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和幻想,是个哭得快笑得也快的直爽姑娘。她和刘玉峰是青梅竹马的同学和邻居,在刘玉峰牺牲后,我们虽然偶尔还能听到燕子的笑声,却再也不复以前的单纯和开心。

吴冬梅 女,出场时18岁,高中毕业。爱读书,有思想,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孩。最初她只会读书,什么力气活也干不了,所以当了兵团的卫生员,但是这里的生活终于还是让她成长并且坚强起来。她还是这里的知青中第一个结婚的,觉得能嫁给喜欢的男人,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刘玉峰 男,出场时17岁,高中毕业。英俊帅气,喜欢骑着马穿着马靴出去放牧,喜欢弹吉他,喜欢躺在草原上看蓝天白云。他和燕子从小一起长大,时时刻刻像个大哥哥一样保护着燕子。在一场暴风雪中,为保护兵团的羊群他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姜 杰 女,出场时17岁,高中毕业。是个假小子似的女孩,风风火火泼泼辣辣,敢爱敢恨敢说话,也能吃能睡像男孩子一样健壮有力气。她不想考大学,也不想搞对象,只想着回青岛。

李美花 女,出场时17岁,朝鲜族,高中毕业。刚刚随父母从延边朝鲜族自治区调到青岛没几年,就随学校报名和同学们来到青海。她汉语说得不好,常常闹笑话,只好天天缠着连长教自己练绕口令,想家时便唱朝鲜族的《桔梗谣》,跳长鼓舞。后来考到了部队的文工团。

张爱国男,出场时18岁,高中毕业。人虽不高大,但很有才华,一心想考大学,想当作家。多苦多累的活他都不怕,就怕没书看,认为没有了书,日子就没法过下去,所以吴冬梅就想尽一切办法找书给他看,后来二人结婚了。

何莉莉 女,出场时18岁,高中毕业。与何倩倩是双胞胎姐妹,莉莉是姐姐,倩倩是妹妹。虽然来到了兵团,仍然像在家里一样照顾妹妹。

何倩倩 女,出场时18岁,高中毕业。双胞胎姐妹中的妹妹,对姐姐充满依赖。

王建设 男,出场时18岁,高中毕业。是王建业的哥哥,也是家中五个兄弟姐妹中的老大。他十分疼爱自己的弟弟妹妹们,有好东西总说不喜欢,其实是想让给弟弟妹妹们。最后,在抗洪时为救战友牺牲了。

王建业 男,17岁,王建设弟弟。在家排行老二,习惯听哥哥的,自己没有主意。一直不敢把哥哥牺牲的消息告诉家里,总是含着泪以哥哥的名义给爸爸妈妈写信。

塔 娜 女,18岁,蒙古族。美丽、善良、能歌善舞,喜欢人多热闹。爱听支边战士们讲他们的家乡青岛,对青岛充满了好奇心。

乌云其木格 女,四十多岁,塔娜的妈妈,蒙古族医生。对每个战士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阿廖沙 男,20岁,哈萨克斯坦族,是兵团战士们在当地的朋友。虽然比战士们大不了多少,却见了谁都爱叫人家小弟弟、小妹妹。

说书人 不出场,只以画外音出现。口述的评书形式作为全剧的贯穿和场次之间的衔接。

王建设和王建业的父母

男女兵团战士若干

当地哈萨克斯坦、回族、藏族、蒙古族群众若干

青岛送站的父母、亲人若干

序别青岛

[初秋的一个中午。

[青岛火车站。

[说书人的评书演播声:“话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几千名青岛知青,响应党的号召,到青海生产建设兵团安家落户。那是1965年初秋的一个上午,又一批青年要出发了。青岛火车站是锣鼓喧天人山人海,送行的人是里三层外三层,风吹不透、雨打不透,都是些十六七、十七八的小青年,都第一次离开家,做父母的哪能放心得下。孩子们是欢天喜地,可老人们这个不舍呀!正在孩子们陆续上车的时候,一位母亲手捧着刚刚扒好的蛤蜊肉,沿着中山路急冲冲向车站跑来……”评书的演播声似从收音机里传来,夹杂着现代都市的音响,又渐渐远去。

[灯光、音响渐起。一两声零星的六十年代青岛独有的叫卖声过后,是一声长长的火车汽笛声,和着当时每天都在播放的革命歌曲《兵团战士最听党的话》,中间穿插着广播员充满激情的播音:“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们向今天将告别青岛,奔赴大西北建设祖国的兵团战士们,致以革命的敬礼!向兵团战士学习,向兵团战士致敬!”歌声、口号声将人们带回到六十年代——那段难忘的岁月。

[舞台的主体背景是红瓦尖顶白墙的德式建筑——青岛火车站,主表演区是站台。

[初秋的中午。淡淡的秋风被送行的秧歌、锣鼓、旗帜舞动得火热,但终究遮不住人们离别的愁绪。身穿绿军装背着各色行李的男女青年和背着大包小包送行的父母兄弟姐妹们你来我往地挤来挤去。家人们互诉离愁别绪,送行的人中有的强忍着泪水。

[连长黄雅莉头戴军帽身穿军装,背着军用书包,英姿飒爽地站在五团五连的旗帜下向远处眺望着。一个战士跑过来。

战 士 报告连长,五团五连的人都到齐了!

黄雅莉 集合!

战 士 连长,你不等人了?

黄雅莉 不等了,集合。

[战士吹响了集合哨。新的兵团战士们拖着大包小包开始松松散散地列队集合。

战 士 报告连长,集合完毕。

黄雅莉 上车,出发!

[人们开始上车,刘玉峰跑过来。

刘玉峰 连长,再等等吧,我妈还没来呢!

黄雅莉 你叫什么名字?

刘玉峰 (边张望着)刘玉峰。

黄雅莉 多大了?

刘玉峰 (忽然想起自己已穿上了军装,于是敬了一个不标准的军礼)报告连长,十七了。

黄雅莉 (淡淡一笑)还是个孩子,上车等吧。

刘玉峰 谢谢连长。连长,你家孩子多大了?

黄雅莉 我没孩子。

刘玉峰 连长,你真了不起,光干革命了,这么大岁数了还没要孩子。

上一篇:与书有关的记忆

上一篇:2004:中国广播电视创新点评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