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辞职报告>

谈经济报道的民生化

发布时间:2022-04-08 08:45:31 浏览数:

【摘要】经济报道的民生化是把经济现象、经濟活动放到整个社会背景中进行透视,从地方经济、专业市场、消费者、传统习俗等多个角度来把握和剖析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为社会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服务。主要体现在:以权威视角突出民生情结; 以平民视角做足经济民生;以民生视角创新经济报道。

【关键词】经济报道 民生新闻 民生化

民生化的经济新闻报道,不再局限于纯粹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而是把经济现象、经济活动放到整个社会背景中进行透视,从地方经济、专业市场、消费者、传统习俗等多个角度来把握和剖析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为社会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服务。

经济报道的民生化具体体现在,经济新闻既能从大局着手,紧盯国家大政方针以及当地政府出台的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措施政策,指导普通市民投资理财、购物消费;又能从小处切入,结合市民的实际生活需要和市场微小变化,分析出可供政府和市民参考的市场变化趋势。既有宏观报道,又有微观分析;既有深刻的经济理念,又有通俗易懂的经济生活片断;既能得到专家的认可,又能让普通百姓看得懂。特别是在处理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市民的实际消费的关系上,既坚持党报的严肃权威,服务政府经济大局;又体现晚报的通俗易懂,为市民分忧排难,尽可能多地向读者提供有用的经济信息,成为读者日常经济生活的好帮手和好参谋。

权威视角突出民生情结

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和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各级政府适时出台各类经济政策指导社会发展,促进民生和谐。《亳州晚报》坚持服务大局,从政府角度出发,放眼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依据实实在在的惠民措施政策,描述普通市民的现实生活,突出经济报道的民生情结。

关注国际形势,关心民生问题,把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与市民关心的经济生活结合起来。近年来,国际油价的涨涨跌跌,导致市内使用天然气的出租车暴增,出租车价格也涨声一片,让不少市民的心也是上上下下。为此,市运管部门出台了出租车改装企业的标准,以保证“油改气”出租车的行车安全。物价部门则及时召开听证会,对出租车价格进行适度调整,最终让市民安心。《亳州晚报》及时刊发报道《油价上涨 药都“波澜不惊”》,详细分析了成品油上涨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通过对物价部门、运管部门、汽运公司、燃气公司和普通市民的采访,让读者了解,由于政府部门政策出台及时,油价上涨对当地市场影响甚微。2009年,“贫困重度残疾人特别救助工程”纳入全省二十八项民生工程。《亳州晚报》在国际残疾人日当天刊发《关爱帮扶让残疾人 共享“生命阳光”》,通过实地采访,反映该政策对改善农村重度残疾人的实际帮扶作用。

结合政府出台的经济政策和本市经济增长新亮点,为当地经济发展鼓劲助威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当地市场经济的新动向。2009年,亳州市政府出台的一号文件——《关于工业经济三年倍增计划的实施意见》,《亳州晚报》随即推出“走向春天——我市工业经济三年倍增计划特别报道”,对我市工业经济倍增计划进行了深刻的透析,让普通市民看到“亳州未来发展值得期待”。面对金融危机,面对“国家扩大内需十项措施”、“省政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四条意见”、“扶持皖北三市和沿淮六县十条政策意见”等一系列强有力的保增长、扩内需的政策措施,亳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冲击相对较小,支持更为有力”的战略判断,提出发展能源化工、现代中药、轻工食品、汽车制造、文化旅游等五大产业的发展战略。《亳州晚报》顺势刊发“支点——亳州五大支柱产业扫描”特别报道,从不同侧面映衬出亳州经济运行的轨迹,构筑了亳州跨越发展的新航程。此外,“热土——我市园区经济发展透视”、“聚焦药企——中华药都·养生亳州特别报道”、“金秋新表情——全市经济工作调度会特别报道”等大型策划,在全球经济萎缩的大环境下,展示我市经济发展成果,让市民看到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找到新的投资方向。

平民视角做足经济民生

经济民生事关千家万户,市场变化则牵连着每一位市民。因此,要做足经济民生的报道,必须从平民视角出发,想老百姓之所想,急老百姓之所急。以“坚持党性,走进百姓”为办报宗旨的《亳州晚报》在经济新闻报道上,一直要求从小处着手,贴近百姓,落实到“户”,服务到“家”。

柴米油盐事关万家。对于普通的市民来说,他们最为关心的只是柴米油盐的小事,肉价几块钱一斤、蔬菜啥时候便宜些、粮食会不会再涨价?为此,《亳州晚报》及时刊发《市区超市绿豆涨价一倍》、《我市奶粉价格暂没“跟风涨”》、《母亲节,康乃馨价格翻倍》等稿件以及开设每周菜蔬价格走向,紧盯市场行情,为市民当好日常经济生活的好帮手和好参谋。市民关心的就是媒体关注的。2009年底,继大蒜价格疯涨之后,亳州市场上的干红辣椒价格随国内大行情一路上涨,《亳州晚报》刊发《今冬红辣椒缘何特别“红”》,详细分析了当地红辣椒上涨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在市民消费量下降的同时,当地的辣椒种植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现象背后定有故事。经济新闻,多是由现象和数据组成,如何通过现象和数字找出那些背后的故事,需要新闻工作者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2008年秋季,亳州市利辛县大李集镇司郢村出现了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该村一些在外打工的村民纷纷返乡,村民司学华一个月间包下了300亩土地,预计一年收入3万多元。一组由现象和数字组成的文字吸引了报社领导的注意。随后《亳州晚报》刊发《旧土地 新活力——利辛县大李集镇司郢村土地流转调查》,详细报道了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这种打破延续30年的分散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做法。由于报道发人深省,该篇报道获得2008年度安徽网络新闻一等奖、经济好新闻一等奖。

2009年春,蒙城县立仓镇大李集村困难群众享受不到低保,而有楼有车的村民却每月获得低保补助。面对这一反常现象,《亳州晚报》刊发的《有楼有车缘何成了低保户》,揭露真正困难的群众没有享受到农村低保惠民政策,而一些生活殷实的家庭、甚至前任村干部及其家属却成了低保对象的不公现象,报道了本意为农村特困人群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低保制度,在个别地方被个别村镇干部钻了空子,变成“关系保”、“人情保”,甚至成了拉关系、谋私利的工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篇报道被评为2009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安徽经济好新闻一等奖。

民生视角创新经济报道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要做好经济报道,归根结底要关注民生,贴近百姓生活,服务好老百姓,必须着力报道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奏响民生建设的和谐乐章。而这就决定了经济报道必须保持民生倾向,在经济报道的采写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经济新闻报道理念,依据新闻报道的现实规律创新经济报道,坚持“三贴近”原则,用平民视角去看待思索问题,去选择和解读新闻事实。

《公共新闻:真的“超越”民生新闻了吗?》一文的作者陈立生教授认为,所谓民生新闻,就是关于人民大众生计来源、生活质量、生存状态、生命安全及其相关心态的最新事实的报道。从这个观点出发,笔者更倾向于把经济新闻当作民生新闻来做,开创一种新的经济新闻报道形式,既把所有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都进行深度挖掘,展示每一个现象和活动背后故事,而这一故事必然与普通市民的生计来源、生活质量、生存状态、生命安全及其相关心态息息相关。

在具体的经济新闻采编技巧上,新闻记者应坚持从宏观经济中寻找民生视角的写法,不管题材多重大的经济报道,都可以从一个家庭,一件小事,一个人的活动等切入,层次递进,逐步剖析,引入重大题材;在写作手法上,要设身处地的为读者着想,在他们最为关切的问题上,用他们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讲述新闻事件,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要不断变换新闻写作角度以及写作风格,使得每篇经济新闻报道能保持特有的新鲜感,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对于版面编辑而言,要求杜绝文字堆砌的死板僵化的版面形式,采用读者喜爱的版面语言,充分利用图片、漫画、图表等视觉因素,配以当前的热点经济话题,相得益彰,合理布局,打造民生化的经济版面。

近年来,随着新闻报道角色的转变,新闻记者自觉自愿地充当了百姓的代言人,使得曾经习惯当看客的老百姓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确立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的价值观念,让原本看起来晦涩高深的“专家表述”回归浅显易通的“受众语言”,传播过程也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发展。在经济新闻报道方面,用平民视角采编经济新闻已经成为新闻记者的共识,以平民的视角选取题材,以平民的审美趣味观察生活,用平民化的报道方式制作新闻,用新闻镜头勾勒百姓大众的生活全景图,为普通老百姓提供了平等交流的话语空间,真正赋予百姓话语权,成为新闻记者的一种使命。从这一使命出发,新闻记者在充分满足受众对“话语权”渴求的同时,正在用饱含深情的民生视角打造属于自己的新经济新闻报道。■

(作者单位:亳州晚报社)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低碳生活最时尚

上一篇:做一个“不聪明”的企业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