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调查报告>

旋翼风雷 亲历“海豚”直升机技术引进过程

发布时间:2021-06-30 08:51:12 浏览数:

“海豚”直升机技术引进情况

(亲历者之一:柯德铭。柯德铭曾担任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后调任中国民航局副局长)

1980年7月,我国引进了“海豚”直升机及其发动机生产技术,经过近30年的“验证”,充分证明了引进是成功的。《航空档案》针对这个成功的引进项目进行回顾,以便从中得到更丰富的经验教训,这对于为更好更快地发展我国航空工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作为引进该项目的一个主要参与者,应《航空档案》之邀,有责任尽可能把当时的情况充分反映出来,供大家研究参考。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重大决策,“海豚”直升机项目应运而生。经国务院批准,1980年7月2日三机部下属的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与法国宇航公司及透博梅卡公司(下简称TM公司)分别签署了“海豚”365N型直升机及阿赫耶发动机生产技术转让及为掌握技术所需50架份飞机、发动机整机、部件和原材料的合同合同10月10日正式生效。现将情况综述如下:

概况

(一)为什么引进直升机生产技术

随着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到来,出现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大好形势,部队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对直升机有较大需求,根据当时调查估计,头几年需求不少于250架。

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各个领域内,如:地质勘探、海洋调查、污染监控、吊运设备、石油开发、森林灭火、农渔作业、山区海洋短途运输以及公安、旅游等,急需使用直升机。由于我国直升机工业起步晚,发展慢,原有机种产品性能已落后,不能满足需求。如国内生产的直5直升机(即仿制苏联的米4直升机),是50年代初的水平,性能落后,高温高原地区使用困难,1979年就已经停产。自行研制的直6直升机,因为发生了一些问题,暂时停止了研制,因此国内在直升机方面是处于后继无机的状态。当时石油部、林业部、二机部先后购买了8架贝尔212直升机,仅1979年购买4架就花了外汇900多万美元。同年,进出口委召集各部委开会,初步统计1985年前需直升机170架,另外军方边境巡逻、运输还需50架,支援地方武装力量还需要武装直升机。直5不能满足用户要求,自己设计新的直升机,从设计到定型、生产、提供使用,三、五年内是不行的,其他的办法就是或者不断地买飞机,或者引进生产技术自行制造。

买直升机,以一架150万美元计,200架共3亿美元,加上零备件等,要3.5亿美元以上。向外国租飞机,50~60万美元一年,二年多就是一架直升机钱。买或租的办法,不仅要花钱,而且是依赖外国供应飞机和零备件,不能自主。

此时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明确了允许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要“拿来主义”为我所用,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如引进国外直升机生产制造技术,包括发动机及少量辅机的生产技术,以及为掌握技术所需要的50架份直升机,专用测试设备和生产设备,共预算9800万美元;按200架生产量,平均每架比从国外购买要便宜30%。这个办法,不仅花钱少,更重要的是使我国直升机制造技术有个显著的提高,从40年代末提高到70年代先进水平,立足于国内自己供应,并以此为研制发展起点,加快实现航空工业的现代化。沟通各方面的意见,又经反复讨论,结果上下意见比较一致:引进技术,迎头赶上,立足国内,满足需要。

(二)为什么选“海豚”直升机

在航空部的领导下,中航技公司具体参与,于1979初先在国内进行调查。国民经济和国防各方面,对直升机有不同要求,大者几十吨、十几吨,小者2~3吨以下。国内主要需求一种总重4~4.5吨、商载1.2~1.4吨、乘员12名左右、在气温40度和海拔4000米高原地区条件下能有效工作的中型直升机。为此,决定用引进中型直升机制造技术,通过自行制造途径来解决,这将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国内的情况基本摸清,就要摸国外情况。由于十年动乱,长期的闭关锁国,我们对国外情况知之甚少,要了解国外,就要走出去,到国外进行实地考察。1979年初,航空部和总参在中航技公司的安排下,派出调查组出国考察,准备去美国、加拿大、法国访问调查。

我们先去了美国,那时国内已购买的8架贝尔212基本上能满足这些要求。贝尔212是20世纪60年代的飞机,正在改型的贝尔412装有玻璃钢旋翼新技术,因此我们首先考虑的引进对象是贝尔212/412,同时与美国西科尔斯基和休斯直升机公司接触,以便货比三家。西科尔斯基的S76直升机,其速度、机动性、经济性,比较理想,但发动机功率储备小,高原高温性能不好;商载约900公斤,较小;而且对方还不愿意转让技术。休斯公司没有生产中型直升机,只有轻小型的,一吨多重,也不合适。因此虽然贝尔212/412不太理想,如耗油率高等缺点,当时看来也只有选这种直升机了。

对“海豚”直升机,早在1978年11月三机部吕东部长率领航空工业代表团赴法时就看过,当时法国不愿转让生产技术。当法国人知道我们准备从美国引进直升机技术时,改变了原来态度,愿意转让技术。法国人态度十分积极,在8、9个月中,五次派团来华洽谈。在此期间,从法国宇航局驻华代表到法驻华使馆的大使、参赞、武官等也都为直升机项目与美国竞争,进行努力。

法国宇航公司近年在直升机发展方面取得较大的成就,成功地研制了“云雀”、“小羚羊”、“松鼠”、“美洲豹”、“超美洲豹”、“美洲驼”、“超黄蜂”等从一吨多到十几吨的大、中、小型一系列直升机型号;首先在直升机上使用涡轴发动机;独创了涵道尾桨;较早地应用了复合材料旋翼和桨毂等,现在与美国贝尔公司并列为世界上直升机销售额最大的两个公司,如果与中国合作谈判成功,将在国际市场竞争上取得优势地位。

“海豚”365N/N1型直升机是总重3800公斤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机。除正、副驾驶员外,可载12名乘员,可用作运输、勘探、救护、巡逻、吊装设备和石油开发等各种用途,并计划于1984年前改装成陆、海军用的各种武装直升机,可配备导弹、火箭、机炮、鱼雷、声纳等武器设备,海军用的还有着舰装置。

与贝尔212/412直升机相比,“海豚”是更新一代的,代表了七十年代技术的直升机。其主要特点是:旋翼和桨毂,尾桨和垂尾均用复合材料制造,机身材料约20%也用了复合材料,同时应用涵道尾桨代替外露尾桨,气动外形流线性好;速度快(最大速度306千米/小时,贝尔212/412为240千米/小时);经济性好(千米耗油率为1千克/千米,贝尔为1.53千克/千米)(按照吨千米耗油率计算,海豚比贝尔省10~24%);总重空重比大(海豚为1.9,贝尔为1.7),加上耗油率低,所以海豚总重3800千克,商载达1200千克;而贝尔总重5200千克,商载也只有1400千克;机动性好,过载达2.5g,有改装为武装直升机的潜力。

“海豚”直升机基本上满足了军民各方当时的需要,所以国内各用户一致赞同选择“海豚365N/N1”作为引进机型。1980年5月国家进出口委员会同意航空工业部提出的引进直升机技术项目方案,由航空工业部组织谈判。时任进出口委副主任的江泽民也参加了会议。

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反复比较的基础上,选定了法宇航公司的“海豚”直升机为主攻方向,但同时也保持与美国贝尔公司的联络、接触,保持不断路,以便为自己留有余地,不会一棵树上吊死。经过几次谈判,最后我们与法方成交的价格是:“海豚”365N/N1直升机技术转让4850万法郎,发动机技术转让1100万法郎,50架份直升机和发动机的整机、零部件和原材料共25385万法郎,总共31335万法郎。按当时法郎美元兑换率(4.2比1)折合为7460万美元,而贝尔直升机要价共需9000多万美元,相比之下“海豚”方案要便宜24%左右。现在法郎贬值,按现在兑汇率,“海豚”方案便宜近40%,还多一个燃油调节器的技术转让及其50套零部件。

上一篇:直升机制造产业及其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上一篇:标致6008Concept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