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调查报告>

河南省熊耳山北坡嵩坪沟

发布时间:2022-02-12 08:41:58 浏览数:

【摘 要】河南省熊耳山北坡蒿坪沟—铁炉坪地区是河南省重要的银多金属矿资源产地,通过分析研究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及其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下一步地质找矿前景及方法。结果显示本区金、银、铅锌浓集中心明显,多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清晰,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

【关键词】银多金属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特征;找矿方法

河南省熊耳山北坡蒿坪沟-铁炉坪一带位于河南省西部熊耳山西段的金、银、铅锌多金属成矿远景区上,属华熊台隆Ⅱ级构造单元。区内古老变质岩系发育,变质程度较深。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为本区的主要控矿构造。本区金、银、铅锌浓集中心明显,有良好分带性,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

1.地质背景

本区位于熊耳山西段北坡,属龙脖-花山背斜西段。本区主要地层为太华群草沟组(Arc)、石板沟组(Arsh)、熊耳群许山组下段(Pt2xl12)及第四系(Q)。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新太古界太华群和中元古界熊耳群。断层构造发育,岩浆岩较少(图1)。

1.第四系2.第三系砂砾岩3.熊耳群火山岩5.細粒二长花岗岩6.斑状角闪黑云母花岗岩7.花岗斑岩8.石英闪长岩9.变辉长岩10.断层11.金矿床(点)12.银金铅矿床(点)13.银铅矿床(点)14.铜矿点

图1 熊耳山地区主要地层分布图

本区区内褶皱主要为古老变质岩组成的基底褶皱,因受后期褶皱的强烈迭加,大多面貌无存,仅存在一些小型的倒转及平卧褶皱。这些小型褶皱形态复杂,普遍无根,分布无一定层位,且其转折端大多呈尖棱状,轴线走向60°~75°。区内断裂构造发育,成群成带出现,总体上可分为四类,即拆离断层、北东—北北东向断裂组、近南北向断裂、北东东及近东西向断裂。区内岩浆岩分布不多,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以辉绿岩及闪长岩脉为主,仅在蒿坪沟出露燕山期花岗斑岩岩体,在蒿坪沟中部出露有隐爆角砾岩体。区内辉绿岩脉多呈呈椭园状、长条状,长条状走向为近南北向。部分辉绿岩脉与Au矿化在空间上有一定联系。

2.矿床特征

2.1 蒿坪沟矿床特征

蒿坪沟矿床属于典型的中温热液蚀变型银铅等多金属矿床,矿体受区内北北东-北东向断裂控制,矿体及矿化体主要分布于蚀变带内,矿体边界清楚,与围岩的界线用肉眼即可界定。北东—北北东向断裂组为本区最为发育、规模最大的断裂,也是矿区内主要的含矿构造破碎带,大小共有二十余条,呈密集平行分布,产状300°-330°∠72°-80°,断裂规模大小不一,长度200-3000余米,宽一般为0.5-10m。有分枝复合、膨大缩小,局部直立或有反倾斜现象。该组断裂具有多次后期复活特征。该组断裂是本区银铅金多金属矿产的主要控矿构造。断层带内具破碎蚀变或被石英脉充填,并有不同程度的方铅矿化、黄铁矿化,断裂沿走向及倾向有尖灭再现及分枝复合现象,在复合膨大处具有较大的银铅矿体或蚀变增强现象。

2.2 铁炉坪矿床特征

铁炉坪银铅矿属破碎带蚀变岩型银、铅多金属矿床,本区共圈出六条矿化蚀变破碎带,受一条规模较大的断裂构造带控制。该带总长大于2500m,宽度一般为300-400m,最宽处07-04勘探线可达550m,在11-04线之间矿带密集,向南北两端矿带复合尖灭。铁炉坪银铅矿区蚀变破碎带具有以下特征:①六条矿化蚀变破碎带呈北北东向展布,总体是两头小中间大,出露最宽处大于400m,向南北两端收敛。②矿体产在矿化蚀变破碎带内,严格受破碎带控制,矿体产状与破碎带产状大体一致,总体走向20°,倾向290°,倾角50-80°。③六条矿化蚀变破碎带大致分三组,即:呈北东向展布的Ⅵ号矿化蚀变破碎带;呈北北东向展布,中间厚大的Ⅱ、Ⅲ号矿化蚀变破碎带;呈北东向及北北东向展布有变化的Ⅳ、Ⅴ号矿化蚀变破碎带。各带均具分枝复合、膨大缩小和厚度变化大的特点。④破碎带与围岩呈断层接触或渐变过渡关系。一般在断裂面附近或破碎带的中间部位,岩石破碎严重,矿化较强。沿断裂面或破碎带内部有多次构造复活。根据断裂面结构及岩石定向排列现象分析,确定成矿前构造呈压性断裂(或称剪切断裂),成矿后表现为张性断裂,即破碎带为先压后张的断裂性质。⑤破碎带内部以角砾状构造、碎裂状构造为主,偶而见到片麻状构造,碎斑状构造等。角砾多呈次棱角状、压扁状等,并多被硅质、铁质及钙质胶结。

3.地球化学特征

3.1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在熊耳山一带,开展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熊耳山西段北坡一带,发现蒿坪沟、铁炉坪等多个大面积分散流异常。经综合分析,铁炉坪一带异常特征指示元素组合均以Ag、Pb为主,伴生Sb、Cu、Bi、Au、Zn、W、Sn、Mo、As、Mn、Hg等。而在蒿坪沟一带特征指示异常元素组合除Ag、Pb外,还出了大面积的Au异常。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蒿坪沟矿床主成矿元素除银铅外,还发现了金矿体存在。而铁炉坪矿床主成矿元素以银、铅为主,伴生锌、铜。

铁炉坪一带分散流异常与矿体分布情况对照关系表明,该区Ag、Pb异常强度、面积居首位,Ag异常面积29km2,最大值11.68×10-6,平均0.6×10-6,浓度分带清晰;铅异常面积15km2,最大值508×10-6。主要异常元素与主要成矿元素一致,且异常中心吻合较好, 此外伴生Cu、Sb、Zn、As、W、Bi等元素异常。

3.2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该区1∶1万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与1∶5万分散流异常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继承性,例如,在铁炉坪矿区分散流异常范围内共圈出12处局部次生晕异常,其异常强度有明显升高,异常元素组合以Ag、Pb为主,伴生Zn、Cd、As、Sb、W、Cu。主异常元素空间位置与矿化带(体)位置吻合较好。经工程揭露控制,有三个异常,与5条主矿体对应。其中异常浓集中心是勘探主矿体赋存的集中区段。

3.3 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

根据铁炉坪银矿地表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结果分析,在含矿蚀变破碎带上方均能形成清晰的原生晕异常。原生晕异常元素组合以Ag、Pb为主,伴生Mn、W、Zn、Cd、Sb、As、Hg、Au、Cu、Bi等,地表原生晕中 Mn、W、Sb元素异常十分明显,属矿化体前峰异常。Mn异常强度高,最高达32100×10-6,其地表矿化破碎带中可见到硬锰矿等锰矿物。但在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体上方虽有Mn异常,但其强度较低。因此,Mn是区分本区构造蚀变岩型银矿的重要标志。

钻孔原生晕异常与地表原生晕对应良好,成矿元素Ag、Pb异常规模大、强度高,晕宽远大于矿化体及蚀变带范围,反映成矿元素具有极强的扩散能力,并伴生明显的Mn、W、Sb、As、Cd、Zn、Au、Cu、Bi异常。

4.本区找矿前景与方法

熊耳山变质核杂岩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分布及其组合特点表现有明显的地区性。东段以金为主银铅次之西段以银铅为主金次之。经过多年勘查发现区内分散流异常规模大、形态好、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显示良好的找矿前景。

多年的勘查经验也表明,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方法是本区最为有效的找矿方法之一,特别是在预测靶区靶位,分析成矿元素富集规律及深部成矿预测等方面有其优势。因此在该区进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是行之有效的找矿方法。本区以Ag、Pb为主、伴随Zn等多金属组合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出现的区域附近,往往有含矿蚀变带。铁炉坪多条含矿构造蚀变带都可以在圈定的地球化学异常范围内发现。

【参考文献】

[1]赵太平,金成伟.熊耳群研究四十年[M].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9.

[2]王志光,崔毫,徐孟罗等.华北地块南缘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

[3]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河南省熊耳山北坡蒿坪沟—铁炉坪银多金属矿整装勘查设计[R].2011,5.

上一篇:承德县甲山镇永和水泥灰岩矿地质详查矿产测量工作浅谈

上一篇:常州——人文彬蔚\兼容并举的苏南创造之城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