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规章制度>

河南省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22-04-07 09:16:39 浏览数:

摘要:2015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虽然河南省工业保持了总体平稳、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针对河南省工业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要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点,努力保持传统支柱产业平稳运行,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

关键词:河南省;工业;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4-0052-02

一、2015年河南省工业发展情况

(一)工业发展主要特点

一是工业生产持续平稳增长,在全国的增速排序位居前列。2015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9位、中部地区第3位,分别比去年前移1位和1位;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高于全国平均增速5.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6位、中部地区第1位,分别比2015年前移5位和3位。关联指标出现积极变化,前9个月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0.7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2个百分点,8月份、9月份工业用电量连续两个月实现正增长。

二是高成长性产业拉动作用突出,工业结构持续优化。2015年前三季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现代家居和服装服饰等高成长性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高于全省平均增速3.2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到46.5%,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1-8月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服装服饰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22.7个、8个、6.6个和9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SUV、客车、发动机、大型拖拉机等整机类产品和智能手机、制鞋、精制植物油、发酵乳等中、高端消费品产量增速均超过15%,是推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因素。

三是产业集聚区保持快速发展态势,集群效益日益凸显。2015年前三季度,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0%,高于全省工业平均增速4.5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到56.1%,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1.9%,同比提高14.2个百分点。集群发展成效显著,前8个月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的产业集聚区达到96个,同比增加24个,涌现了新乡中原印刷、修武汽车零部件、漯河电子商务等一批新的产业集群。预计全年河南省可形成超百亿特色产业集群130个左右、超千亿主导产业集群15个,分别比去年增加29个和5个。虽然河南省工业保持了总体平稳、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第一,亏损和困难行业增多,多数骨干企业效益大幅下滑并呈扩大趋势。2015年1-8月份,全省33个行业利润增速较2015年同期明显回落,其中9个行业增速回落超过20个百分点;13个行业利润出现负增长,比2015年同期增加8个,其中石油开采和开采辅助等2个行业出现亏损。受下游价格大幅下降、人工和财务等生产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全省利润同比仅增长0.5%,增速回落7.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单位数1236个,同比增长12.5%,亏损额达到248.6亿元,同比增长52.3%,增幅同比分别扩大11.1和58.8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的亏损企业为91个,亏损额162.3亿元,分别比2015年同期增加6个和69.5亿元,河南能化、平煤神马亏损额超过20亿元。

第二,新的优势行业和新的增长点过少,增量不足以抵消传统支柱行业下拉造成的影响。2015年前三季度,河南省化工、有色、钢铁、建材、能源等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6.3%。受产能过剩、比较优势逐步弱化等因素影响,整体增速低于全省工业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同时,电子信息、轨道交通装备、服装、生物医药、仪器仪表等新的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速虽然高于全省增速23.5个、10.0个、7.4个、6.8个和5个百分点,但总量仅占全省的12%,尚难以弥补传统产业的下拉影响。

二、2016年河南省工业发展环境的基本判断

(一)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一是外部环境尚未出现明显改善迹象,国内外总体需求依然不足。从国际看,全球经济仍处于温和复苏时期,将维持低速增长态势,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国际贸易增长动力不足,国际机构纷纷下调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预期增速,外需继续保持疲弱态势。从国内看,保持消费平稳增长难度加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导致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需求持续低迷。随着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国内外需求放缓,对河南省工业增长的影响传导加快、程度加深、时间加长。

二是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依然突出,化解难度加大、任务艰巨。受外需持续低迷、国内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和人口增长减慢等因素影响,我国需求结构正在由以工业为主逐步转向以服务业为主,对传统商品的需求萎缩,与之对应的产业产能出现相对过剩,有的甚至绝对过剩,有效合理化解过剩产能矛盾是今后一个时期工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受化解产能压力和债务问题影响,我国投资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中高速增长。

三是国内制造业综合成本居高不下,出口竞争力减弱。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削弱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原因,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成本远高于其他新兴亚洲国家,今后一个时期还将进一步上升,对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和出口形成制约。人民币汇率是加大企业出口成本的另一个重要因素。2016年以来,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人民币对欧元、美元、日元均呈现升值走势,持续保持高位运行。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出口大宗商品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艰难处境,产出增长显著放缓,大宗商品出口国2015-2017年的年增长率可能下降1个百分点。今年3月份以来,我国出口一直负增长,出口增速下降作用持续向局部传导,对河南省影响不可低估。

(二)促进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依然较多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潜力巨大。当前河南省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对城市建设、市政设施等产生巨大需求。国家密集批复高速铁路、能源、大型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快速铁路网、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大型水库等重大项目建设明显提速。中央连续三年定向发行长期专项建设债券,重点支持基础建设和改造项目,有利于河南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投资结构,强化薄弱环节,弥补历史欠账。

二是消费升级步伐加快。由于河南省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消费增长仍具有较大空间,在国家减半征收小排量轿车、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等政策激励下,需求潜力将会快速释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兴消费亮点凸显,教育、医疗、养老、文化、旅游、健康等将持续快速增长。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方面,我省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与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抓住机遇,积极作为,能够形成后发优势、后来居上。

三是要素保障能力增强。2016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及一系列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先后制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扩大消费、房地产健康发展、创新驱动、国企改革、京津冀协调发展等8项重大措施,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产业发展的方向和任务,为稳定工业增长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河南省人才资源丰富,具有一批创新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各级职业教育机构每年大规模组织技能培训,能够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支撑。河南省今年4月将县域电价降至省辖市直供电价标准,实现全省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县域电价平均下降6.93分/千瓦时,有利于推动承接产业转移、降低县域工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

四是产业转移趋势未变。目前,我国产业转移正在步入全面优化产业链布局、转移和转型协调的新阶段,我省仍面临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黄金机遇期。从转移区域看,外资加速向我国内陆地区布局,特别是向中、西部重点经济区转移。从转移产业看,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逐步扩展到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高端产业。从转移环境看,沿海产业更加注重对转移承接地区综合制造成本的考量、对产业配套能力的要求及对转移承接地区消费市场的考察。从转移形式上,已由单个企业零星转移转向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集群式、组团式或产业链式整体转移。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沿海产业挤出效应日益扩大,国内、外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将进一步加快。

(三)新优势新动能日益凸显

一是产业支撑更加有力。近年来,河南省持续深入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了一大批重点转型升级项目,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目前,全省高成长性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已经超过50%,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比重超过6%,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优势产品,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逐步深入,工业竞争优势不断增强。

二是载体优势更加明显。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和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街)等载体功能不断完善,优势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有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基础保障更加完备。随着郑州机场二期、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疆电入豫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或加快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郑欧班列等重大开放品牌的影响力持续提升,交通、信息、能源基础支撑优势进一步凸显,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河南工业发展政策建议

(一)重点领域扩优提质

在高成长性制造业方面,重点是推动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扩大矿山装备、电气装备、现代农机、基础部件等优势装备产品系列,推动洛阳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中车郑州轨道交通装备、许昌智能装备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基地建设,壮大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装备等高端和新兴装备产业规模。在传统支柱产业方面,突出发展高档铝型材、汽车铝板、铝罐料等精深铝加工产品,扩大冷轧镀锌板、不锈钢板材及制品、高韧性海工钢等高附加值钢材产品规模。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重点做大印刷包装产业,推动棉纺和印染一体化发展。

(二)培育百千万亿级产业集群

推广整体开发、以市促产、拓展提升、延链补链等招商模式,集群链式承接产业转移,落地建设一批重大建设项目。按照五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要求,着力增创新能力,着力完善配套体系,着力强化要素保障,加快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

(三)培育优势产业链

制定实施“一个基点、三个对接”行动计划,推动生物资源与终端消费品双向对接、矿产资源与终端制造业双向对接、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产业链对接,加快培育新的优势产业链。重点依托郑州航空港进口澳洲活牛,加快南阳科尔沁、驻马店恒都、焦作伊赛等龙头企业养殖加工项目建设,构建肉牛养殖加工产业链;加强与知名珠宝首饰加工企业的战略合作,推进三门峡中金黄金产业园、郑州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构建贵金属与珠宝玉石首饰产业链;加快建设中岳科技非晶材料、龙翔电气非晶变压器等重大项目,做大非晶合金带材产业规模,推进非晶变压器、非晶电机等高效节能电气产业化,构建非晶电气产业链。

(四)结构升级项目扩量

以扩大优势产品、培育新兴增长点和弥补薄弱环节为重点,在智能终端、智能成套装备、新能源汽车、汽车关键零部件、休闲食品、品牌服装服饰、铝精深加工等重点领域,实施亿元以上工业结构升级项目。

(五)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围绕重构产业结构,再造竞争新优势,突出抓好中铝洛铜、中钢耐火、新乡760厂等大型国企搬迁改造,加快推动郑州市西部、洛阳涧西等8市1区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推动焦作、灵宝、濮阳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完善城市综合功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积极申报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推动鹤壁鹤山、南阳油田官庄等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建设,积极与国家对接,力争更多独立工矿区纳入国家搬迁改造试点。

参考文献:

[1] 2000-2015年中国工业年鉴[M].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2] 河南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王 鑫]

上一篇:广东:振兴实体经济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

上一篇:基于服务地方工业经济发展的校企合作工作模式的研究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