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会议决议>

艺术类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1-08-06 08:52:46 浏览数: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艺术类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存在的一些问题,就生源校际交流、报名考试时间、初试科目设置、自命题工作、专业复试要求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改革对策,研究并探索出新形势下符合艺术学门类学科特点的科学、高效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方式,为考生营造公平、公正的报考环境,以利于选拔和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优秀艺术创新人才。

关键词:艺术类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存在问题;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8-0127-04

艺术类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创新艺术人才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艺术人才的重要途径。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是硕士研究生教育诸环节的首要环节,硕士生招生质量是保证硕士生教育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对提高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而这其中,改革招生选拔制度摆在首位。纵观我国研究生教育三十多年的發展,与其他门类学科一样,艺术类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成功经验,日益走向成熟和规范,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一、当前艺术类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近亲繁殖严重,不利于学科交流和学术创新

目前艺术类硕士研究生招生,名义上是面向全国招生,但实际上生源大多数是本校及其附近省市院校的考生,生源近亲繁殖现象较为严重。一是因为与其他门类学科相比,艺术类招生单位规模一般较小,每年教育部下达的艺术类学科的研究生招生计划较少,艺术类研究生导师数量不足,各种教学资源较为有限,研究生培养经费也相对紧张,因此,大多数艺术类招生单位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开展招生宣传;二是因为经过四年本科阶段的学习,考生对本校的艺术风格和专业要求逐渐熟悉,对某导师的招生专业方向比较了解,而且艺术类一贯有着传承性的特点,不少学生尤其是创作表演类学生习惯于跟随一个导师,还有些学生跟某导师认识,便于找某导师辅导,报考本校自然有着先天的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近亲繁殖”的发生。据调查,每年至少有60%的考生都是本校的学生,这种一脉相承的现象造成了艺术类生源结构单一,阻碍了学术理论的交流和艺术风格的融合,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二)报名考试时间不紧凑,人力、物力资源浪费较大

按照教育部的安排,硕士研究生现场报名时间一般是每年的11月,初试时间一般是12月或次年1月,复试时间一般是次年4月至5月。由于艺术类硕士研究生招生很多考试科目尤其是技能技法类专业考试科目有一定特殊性,例如美术专业的素描人物写生科目,需要提供画架、画板等绘画用具,还要有现场模特,报考点是不可能按这些特殊要求布置考场和组织考试的。同时,这类考试科目的答题纸也因专业方向的不同需要配不同尺寸的铅画纸,因而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只需把试题寄到异地考点后在考场直接发给考生即可,而是通常要求考生到报考学校参加专业考试。所以,按招生单位的要求,艺术类考生为现场报名和参加考试就要到报考学校或报考学校所在当地报考点至少两次。如果有幸通过了国家初试分数线并能进入复试,就还需再去一次,这样,前后三次往返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的浪费。加上如果考生所在地较远,千里迢迢地赶来报名和考试,对于考前时间本来就很紧张的考生来说,三次往返实在非常痛苦。

(三)初试考试科目设置不合理,过分强调外语的重要性

目前艺术类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初试科目是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两门业务课。其中,外国语不仅是一门必考科目,而且设有固定分数线,占有相当重要的份量。虽然研究生招生进行外国语水平测试无可厚非,毕竟很多学术研究需要查阅外文文献,然而外语毕竟只是学术研究辅助的手段而已,艺术学门类下的一些专业方向,比如艺术考古、文化遗产、民族音乐学、中国电影史、中国画、书法(篆刻)理论等对外语的要求其实并不高。而且艺术类考生普遍外语底子薄,很多专业水平高、创作能力强、有培养潜质的考生,只因外语比分数线差几分而无缘继续深造,于是外语成了艺术类考生考研路上的“拦路虎”。艺术类研究生招生考试应侧重对考生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发展潜能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但由于在实际招生过程中,往往忽视对这方面的考查,却过分强调外语的重要性,导致在复习迎考时出现了考生重外语、轻专业的荒谬现象。故这样的初试考试科目设置不利于选拔专业优秀的学生,影响了入学质量,继而给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带来较大困难。在这种现象较为严重的艺术类招生单位,甚至有些研究生的专业创作展演水平还不及本科生。

(四)自命题工作缺乏规范性,影响试题质量

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科目的两门业务课和复试科目的专业课均为招生单位的自命题科目。作为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命题工作是保证研究生选拔质量的基础环节之一。艺术类招生单位招收研究生,本该着眼于选拔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水平较高、创作能力较强的考生,然而有些招生单位为了便于考生能有更多精力投入难度较大的外语的复习,以确保能完成招生计划,不得不放松对专业水平的测试要求,降低自命题试题的考核难度,以致难以衡量考生的真实水平,更失去了自命题工作的意义。同时,在传统的命题方式中,由于艺术类招生单位导师数量相对不足,命题人员有限,命题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命题的重要考核点上难免失之偏颇,命制的试题易存在主观认识上的局限性,往往造成考核内容狭窄,试题质量不高,更难以达到标准化的要求。此外,由于自命题工作缺乏规范化管理,近年来,有少数艺术类招生单位在试题内容、试题格式、试题印刷、试题寄发、试题保密等环节上的差错时有发生,造成了一定范围内的人力、物力浪费以及不良的社会影响。

(五)部分复试科目主观因素较重,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过程的第二次遴选,与其他门类学科的复试不同,艺术类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复试除了少部分理论类科目外,大多数考试科目(如演唱、演奏、表演、绘画、创作、设计、上机操作等)均属于技能技法类科目,评分有很大的主观因素。由于复试是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而有些艺术类招生单位对此类科目考核的重视程度不够,复试工作缺乏统一有效的制度性管理,使得复试的组织不够严谨,程序不够规范,尤其对评委的选拔和打分缺乏严格的文件规定,缺乏相应的内部监督和制约机制,从而此类科目的考核会出现操作性较差、量化不够准确的情况,甚至个别评委难以冲破人情网、金钱网、权益网,而造成对招生权力的滥用,出现暗箱操作,严重影响了复试的质量,破坏了招生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不利于艺术人才的选拔。

二、艺术类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的对策

针对以上陈旧积弊,要确保艺术类硕士研究生选拔质量,必须加大力度,推进艺术类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改革,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一)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打破生源近亲繁殖

首先,艺术类招生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为了让考生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规划,熟悉学校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吸引更多其他院校的考生报考,艺术类招生单位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特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利用网络媒体,更加积极地开展研究生招生宣传与咨询活动。招生宣传工作要展现本校的实力和特点,尤其要加大对招生考试形式、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在校管理与待遇、奖助体系、就业指导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等考生最关心的问题的介绍,帮助考生了解、认识该校研究生教育情况,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积极报考。

其次,各艺术类招生单位要共同营造交流合作的研究生招生环境。在形成相对统一的招生制度前提下,综合水平相近的艺术类招生单位可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学生在这些招生单位之间进行交流,接受不同艺术氛围的熏陶,促进艺术流派的百花齐放和相互融合。招生单位尤其要充分利用好网上调剂系统,做好生源推荐和交换工作。同类的招生单位,在征求考生意愿的基础上,从某些专业未被一志愿院校录取的考生中,相互推荐给对方学校,进行生源调剂,以便达到双方都能拥有不同艺术风格的学生的目的,这将有利于活跃学术氛围,提高创作水平,共同促进学术理论和艺术创作的发展和繁荣。

(二)调整复试时间,减少资源浪费

教育部将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报名、初试、复试三个阶段进行,复试时间与初试时间一般都相隔四个月左右,而由于艺术类的特殊性,考试方式受限,外省市不便设报考点,很多艺术类招生单位要求考生须到报考学校或报考学校所在当地报考点参加报名、初试、复试。故为了减少考生往返次数,节约考生宝贵的复习时间,降低人力、财力、物力等不必要的浪费,建议艺术类招生单位把复试时间提前,将复试和初试安排在同一时间段连续进行,即考生到报考学校或报考学校所在当地报考点参加完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后,紧接着在报考学校参加复试。复试结束后,考生就只需等待教育部公布初试分数线和报考学校公布复试分数线,查阅报考学校的录取办法和查询自己的录取情况,而不需要等待次年还要去报考学校参加复试了。再者,复试时间提前,录取时间也随之提前,这样既不耽误未被一志愿学校录取的考生参加其他学校的调剂复试,也给落榜考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寻找工作,从而避免了许多应届本科毕业生在考研还是就业之间做艰难的选择,充分做到了以人为本。

(三)改革初试考试科目,降低外语测试比例

鉴于艺术类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考试科目设置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笔者建议在初试中增加对国学及传统文化知识、艺术学基础知识的考查,降低对外国语的测试比例。具体而言,先保留初试中的思想政治理论、两门业务课这三门科目的设置不变,然后参考先前在职人员攻读艺术硕士招生考试全国联考科目的考试内容,将初试中的外国语科目替换为综合知识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国学常识、艺术学基础、外国语三部分,各占三分之一的比例。其中,考查国学常识是因为国学经典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智慧精髓,通过对其进行考查,可以促使考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营养,继承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培养人文素养,实现全面发展;艺术学基础部分是对艺术学门类学科较全面的基础性知识的考核,可由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荐参考用书,测试内容涵盖音乐、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舞蹈、美术、艺术设计八个类别;外国语由原来的一门科目变为仅是一门科目中的一部分内容,使外国语测试的比例大大降低,将有利于让外语普遍薄弱的艺术类考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专业的复习中去,以便选拔出基础较好、表现优秀、专业水平突出的人才。

(四)建设自命题试题库,实现命题标准化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全新的命题方式——试题库建设应运而生。作为命题工作机制的创新,试题库并非试题的简单罗列和拼凑,而是一项理论性强、技术性高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建设合格的自命题试题库,统一试题标准,对试题质量、试题数量、参与人员、硬件设施、软件技术及保密方式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对从组织构建,到试题命制、审核、整理、校对、入库,再到抽题组卷等每一步骤都有详细的规定,还需有专业培训、经费预算、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有效保障。同时,自命题试题库建设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充实,以达到对自命题试题库的动态维护。

与传统方式相比,自命题试题库建设是研究生招生考试命题工作机制的重大变革,大大提高了自命题工作效率,促进了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体现出足够的优越性。为提升艺术类招生单位的自命题工作水平,增强招生考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保障招生考试的安全性和公平性,提高艺术类生源选拔质量,建议艺术类招生单位启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试题库的建设工作。艺术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自命题科目试题均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实行试题库抽题,将有利于减轻命题教师的负担、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有利于提高试题质量、实现自命题标准化和正规化,有利于推进招生考试改革、提高招生工作水平,使艺术类研究生招生考试及人才选拔机制更加规范、透明、高效。

(五)严格专业复试规定,健全招生监督机制

技能技法类专业复试是艺术类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进一步考察此类考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否符合培养要求的重要环节。为了严格执行研究生招生工作有关纪律的规定,建议将技能技法类科目专业复试作如下要求:首先,在确定评委库时,要严加把关,严格遴选。要求各评委务必由觉悟高、业务强的人员组成。专业考核评委库由校内在编的副高以上职称的相关学科教师和校外副高以上职称的相关专家两部分组成,校外副高以上职称的相关专家不得少于校内评委库成员的1/3,不得多于校内评委库成员的1/2。音乐、舞蹈、影视表演类专业评委不得少于7人,美术、设计类专业评委不得少于5人,均要求为奇数;其次,每位评委都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评分。现场打分可分为两类:一是音乐、舞蹈、影视表演类专业实行评委各自评分制,不得相互议分,并签字密封。评委的评分中如有遗漏,则该评委的所有评分视为无效;二是美术、设计类专业,根据考试方式不同,可实行评委各自打分制,也可实行评委集体议分制;再次,校纪委全程参与专业复试,所有评分的原始数据由学院密封盖章后,于考试当日送交研招办。在校纪委的监督下,研招办与相关学院工作人员共同进行登分与统计。

同时,为使研究生招生工作更加公正、合理,艺术类研究生招生单位应加强自身制度建设,严格规范招生考试程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接受考生和社会的监督,使各环节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透明招生体系。学校纪委要加大监管力度,全程监督学校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负责受理考生的质疑和申诉,严肃处理招生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如发现专业复试评分中存在有失公平、公正或有失水准行为的人员,一旦查实,将取消其评委资格,情节严重者将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以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三、结语

艺术类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是艺术类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首要关口和基础环节,其成败与否将直接影响艺术类人才的素质和质量。为了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多样化艺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我们不仅要逐步扩大艺术类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而且要积极转变观念,发挥艺术类研究生招生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借鉴国外和综合性大学的经验,改革现有不合理的考试方式和选拔机制,研究并探索出既适应当下形势、又符合艺术规律、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艺术学科研究生招生考试及人才选拔机制,为考生营造科学、公正的报考环境,以便更合理地甄别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艺术人才,不断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从而提升后期研究生培养质量,创造出更多的艺术精品,丰富大众的文化艺术生活,也使艺术类研究生教育在新的歷史条件下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骥,艺术类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工作的定位问题——兼论MFA艺术硕士招生与培养[J],湖南社会科学,2010(02)

[2]孙友莲,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江苏高教,2014(01)

[3]吴俊清,关于深化改革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若干建议[J],现代装饰(理论),2014(04)

[4]张玉辉,郑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设计思路探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5]刘航,关于改革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的思考[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5(04)

[责任编辑:刘爱华]

上一篇:关于设计艺术专业“假期课堂”教学的构想

上一篇:关于综合审美教育的思考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