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会议决议>

70年中国航运劈波斩浪勇前行

发布时间:2022-04-04 08:43:43 浏览数:

航运业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与崛起。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航运事业于一穷二白中开始拓荒。从沿海航行到走遍世界各大海域;从小货船到万吨级集装箱船;航企规模越来越大,整合之风蔚然兴起……70年,中国航运经济取得迅猛发展,已成为航运大国,如今正向航运强国迈进。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正对航运业的发展产生颠覆性影响。

1从孤舟远征到百舸争流——打造世界最大航运企业

中国航运企业的成长,是伴随着祖国的壮大而长大。

1950年,国营轮船总公司在上海成立,统一经营全国国营轮船运输业务。

1951年,中国与波兰政府合营组建了中波轮船股份有限公司,这是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1961年,新中国首家国际海运企业——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宣告成立。

1978年,中国首艘集装箱货轮——“平乡城轮”启航澳大利亚。

1988年,中远集团在英国成立首家海外独资公司。

1993年,中远新加坡投资公司在新加坡上市,是第一家进入海外资本市场的国企。

2001年,我国加入WTO 组织,中国海运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之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海运业充满了新的发展活力。

2016年,中远中海整合重组,成立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成为全球最大海运公司。

……

每一步脚印,都积攒着励精图治、奋进崛起的艰辛;每一个突破,都昂扬着赓续接力、矢志追梦的行程。

截至2017年末,全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4.49万艘,净载重量25651.63万吨,载客量96.75万客位,集装箱箱位216.30万TEU;经营跨省运输的国内水路运输企业发展到6000多家,从事国际运输的船公司260家。其中,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和招商局集团是“佼佼者”。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和招商局集团分别拥有船舶1123艘和785艘,船队载重吨分别达到8635万吨和4462万吨。在集装箱船队上,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拥有船舶371艘,合计189.6万标箱,运力规模居世界前三;干散货船队运力3811万载重吨,油轮船队运力2092萬载重吨,杂货特种船队461万吨,均居世界第一。

如今,在世界各大港口,基本都有中国船舶的身影,运输效率也越来越高。

2从投石问路到勇闯新路——“中国声音”唱响国际市场

70年,中国航运从追随到领跑、博得“当惊世界殊”的进程,彰显了其一往无前的改革勇气和革故鼎新的发展魄力。

回望历史,1950年3月,《关于1950年航务工作的决定》发布,规定了海洋和内河航务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中心任务,并成立全国航务机构。全国航运管理体制初步建设。

经过一段波折的探路前行,1981年交通部召开计划会议,大刀阔斧提出振兴中国水运事业工作任务,其中,包括加速发展远洋船队,积极支持沿海和长江沿线各省、市、自治区发展远洋运输,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等等。

在国际市场上,也改变“一刀切”和一定几年不变的运价办法,实行浮动运价。

1982年7月,撤销政企合一、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交通部远洋运输局和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新设海洋运输管理局,成立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1985年,招商局集团获批建立,由交通部直接领导,并作为交通部派驻香港的代表机构,统管交通部所属驻港企业。

1984年1月,撤销长江航运管理局,分别组建长江航务管理局和长江轮船总公司。1983年成立交通部黑龙江航运管理局,1986年组建珠江航务管理局。1987年,成立“京杭运河江苏省交通厅航务管理局”,实行交通部和江苏省双重领导。

这样,对内,政企分开,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各做各的事,同时实现区域“对口”管理;对外,调整运价,大力发展远洋运输,提高竞争能力。

就这样,“杀出一条血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坚定执行,我国航运大国、海运大国地位逐渐建立。

如何从大国走向强国?越是艰难处,越是改革时。

深化航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直在路上,简政放权措施有力,改革成效正在逐步显现,为企业注入更多活力;顺应全球大势,我国航运业的集中度不断提升。

截至2018年底,我国连续15届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加入了数十个国际海事组织公约。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招商局集团等航企参与的这些发展历程,正是其客户、市场、业务等要素全面融入全球市场的过程。他们在与国际航运巨头的“拼搏厮杀”中,渐渐熟悉了国际规则、深化了全球思维、学到了先进管理,并不断在国际航运市场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

3从一片空白到奋起追赶——航运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

航运服务业的概念正式确定要追溯到2009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要“基本形成服务优质、功能完备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此后,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舟山国际海事服务中心等的建设过程中均提出了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

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我国船舶代理、无船承运人、船舶管理、船舶检验、船舶交易、航运金融与保险、海事法律与仲裁等航运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

数据见证发展,截至2017年底——

我国国际船舶代理企业代理的国际航线进出口船舶35.7万艘次、货运量23.8亿吨、集装箱量10256万TEU;

无船承运人8821家,其中,选择无船承运保证金责任保险制度的无船承运人7094家,选择保证金保函制度的144家,选择保证金制度的1315家,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财务担保的268家;

国内船舶检验机构共检验登记船舶22.1万艘、总吨位18319万吨;

国内二手船市场共成交各类船舶5176艘、669.51万载重吨,涉及金额59.45亿元;

中资机构在船舶融资领域总投资约170亿元;

全国航运类保险费总额为148.87亿元;

全國海事法院一审共收案29841件,审结案件31015件。

如果绘制一张长江流域的航运热力图,最下游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无疑是颜色最深的区域之一。再用放大镜来看上海,虹口区的航运热力格外抢眼,因为在这里,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上有多达197家航运服务企业,涵盖了船公司、航运金融、交易经纪、海事仲裁等一整条航运服务产业链。

中国的经济大国、贸易大国、航运大国和造船大国的独特优势,必将使中国航运服务业前行之路更加稳健有力。

4从顶层设计到重点攻坚——智能航运真的要来了!

70年前,谁能想到遥控无人船、自动化码头作业等场景;70年后,这一切已然到来,从船舶态势感知和现代通讯技术,到遥控无人船和自主船舶的应用场景,再到人工智能技术在航运领域的应用,智能航运已成为现代航运业的新趋势、新业态。

传统航运业自身效能较低,缺少发展活力,这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拦路虎”。交通运输部门为了航运业发展的宽广大道畅行无阻,于今年5月联合7部门发布《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上,通过智能船舶、智能港口、智能航保、智能航运服务和智能航运监管五方面,给智能航运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在全球智能航运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的今天,这也是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实现航运业由大到强的结构性调整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国内智能航运实际发展状况来看,主要在智能船舶、智能监管以及智能航海保障等方面率先取得了突破。

2018年11月28日,招商轮船订造的全球首艘40万吨超大型智能矿砂船“明远”轮顺利交付,这是我国智能船舶1.0研发专项首艘示范船,也是全球首艘智能矿砂船。

2019年5月8日,中远海运所属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携手国内顶尖技术团队,自主研制的13500标箱集装箱船——“中远海运荷花”轮智能船舶交付运营,为我国大型远洋集装箱船开启了智能发展的新篇章。据中国船级社消息,该船实现智能航行、智能机舱、智能能效和智能平台等智能目标。与以往交付的智能船舶不同,该船首创通过了整船网络安全评估,获得了中国船级社签发的第一份《船舶网络安全符合声明》,在智能船舶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试想一下,未来一艘智能船舶驶往无人的智慧港口,通过平台自动申报、以最经济的匀速航行按照平台发出的泊位停靠时间和位置信息自动抵达,然后自动装卸作业再驶离码头,无论对于船东还是港口来说,都是高效的、透明的、省心的、利益最大化的……

70年时光流转,岁月更迭,不变的是中国航运业劈波斩浪的前行。

从头越、再出发,且看明日之中国航运接续奋斗,风光无限!

上一篇:徐州打造内陆开放型城市样本

上一篇:调整交通运输结构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