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规章制度>

热能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综述

发布时间:2021-06-30 08:56:28 浏览数:

摘要:热能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经济日益变化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要求高校具有健全的培养体系。根据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热能专业特点,研究了热能专业现有的培养方案所存在的问题,优化了现有培养方案体系,修订出了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培养计划。

关键词:热能;培养体系;修订

作者简介:孙文卓(1983-),女,辽宁抚顺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教务处,研究实习员;李焱斌(1981-),男,湖北黄冈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辽宁 抚顺 11300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0-0037-02

近年来,高等教育在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以求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专业化,满足市场人才需求。因此,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从热能专业实际需求及专业面临的行业特色,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此,制定了体现我校办学特色和石油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定位的热能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鉴于此,本文将对本校热能专业培养体系进行探讨分析,并对现有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修订,以便完善和促进该专业培养体系的健康发展,制订符合行业特色和我校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一、热能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1.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

热能专业培养体系是以落实学校的专业办学特色,实现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高级技术人才需求为基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包括专业教育的基础性原则;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培育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原则;优化培养体系、加强专业特色建设的原则;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原则。热能专业的培养要求学生是在能源、石油、化工等行业从事设计、制造、生产、研究、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并能在其他行业从事动力机械与热能设备的设计、运行、产品开发及实验研究等科研工作。

2.基本要求

该校热能专业培养体系的基本要求是要求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整体掌握该专业所需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例如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燃烧学、锅炉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掌握本专业领域的专业课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例如内燃机原理与设计、设备换热设计与计算,石油行业所需专业技术;具备本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充分利用实验教学、金工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为依托积极开展生产实践活动;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研究、计算、科研开发、调研、查阅文献等科研技能;建立学校与用人单位相结合的培养体系,使教学计划与用人单位需求相适应,以求学生所学能与当前就业环境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培养目标与就业相结合,以达到学校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

二、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21世纪的工程技术人才应该对某一学科深入了解的同时能够对该学科领域科学也有所了解,从而能适应当今社会多学科、多技术交叉的社会发展特点。因此,高校人才培养应该实行增强学生专业素养、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现代化培养模式。传统的热能专业培养方案包括素质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四个模块。其中素质教育课程77学分,基础课程33学分,专业课程28.5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40学分,这种传统的培养方案显然与当今市场所需求的人才不适应。[1]现有培养体系所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知识体系不健全

以往学校按专业统一招生,且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上课,所有方向的学生一起上课,并接受一样的专业课技术,学生不能自主选择专业课,造成热能专业的人才培养只有一个方向。因此,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涉及到的业务知识太窄、与石油化工类院校教学的要求相冲突,使得学校教学特色形如虚设,不能满足石油化工类企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2.专业课教学计划安排不合理

在课程课时分配上存在非常不合理现象,基础课程所占比重较大,其中政治、英语、数学比重非常大,虽然这三门课程是基本的基础课程,但是却别于之前的高中教育。大学是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专业化、技术化,而真正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专业课程寥寥无几。在学分硬性要求下,被削减课时的只能是专业课,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理论基础扎实,但不会实践,只适合考试,这都远远与大学培养目标相违背。

3.教学内容笼统化

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取舍时,不能做到取舍恰当。对于不必要的公式推导和经验公式,可简单介绍即可,对于专业核心理论基础一定做到详细讲解,使学生能充分理解,而不是按照教材系统的讲解,不区分重点,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对于辅助知识,可作为重点部分参考资料简单概括或让学生自学。

4.教学方法单一

多采取“灌输”式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实际生产中难以发挥所学,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存在高分低能现象,这种传统教学方法是失败的。

5.教学与实践不能结合

根据本校该专业行业背景特点要求,学生的实习基地需要选择石油化工类行业,而这类企业最注重的是要求生产过程安全。由于学生实习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对企业的管理也带来了许多不便。因此,企业往往会把学生的实习当做是额外负担,不愿意接受实习生,即使勉强接收,由于现场繁重的工作量,也很少有师傅会单独抽出时间和精力向学生讲解,再加上学校也不太重视,导致学生的实践教学形同虚设。

三、培养体系修订研究

为了落实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笔者根据热能专业培养体系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该专业就业特点,对热能专业培养体系进行了整体优化,加强了专业技能训练、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培育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为加强专业培养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1.基础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

基础知识体系包括素质教育类课程和专业所需基础类课程。素质教育类课程可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形势与政策等教育课程,共75学分。基础类专业课程应包括大学计算机语言、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电子技术基础,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和专业英语等,共54学分。专业基础课程强调扩宽学生专业领域教学,以满足不同专业方向教学培养的需要。

从这几年的课程教学安排中可以看出,热能专业课程在内容设置和前后衔接、互补等方面亟需完善。课程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课程的安排时间具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专业课程应安排在素质教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后,这样使课程教学的内容具有层递关系;不同专业课程内容在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应该有所轻重取舍。例如热工基础中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之间有非常大的关联性,某些内容在三门课程中都是重点,有些内容只是其中一门课程的重点。因此,这样处理的目的是可以使课程相关内容融会贯通,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应该使各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安排合理到位,并突出重点,分清内容主次。因为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围绕学校对热能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安排的。

2.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如何在有限的课程计划中完成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课程设置的难点。所开课程除了基础课程外,主干专业课程有锅炉原理、锅炉结构设计与计算、汽轮机原理、热力发动机构造、热力发动机原理、热力发动机动力学、热力发动机设计、热力涡轮机原理、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制冷与低温技术等。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是本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即所有专业课程的掌握都是建立在对这三门课程熟练掌握的基础上。锅炉是工业生产中主要的热动力设备,主要用于热动力企业,这些企业通常都离不开锅炉设备的运用。汽轮机是一种原动力机,是锅炉设备配套使用的主要热动力设备,主要用于火力发电、驱动风机、水泵、船舶等。热力发动机详细介绍了发动机原理、构造、设计等。制冷与低温技术主要介绍了制冷的基本原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普遍应用于各行业中,因此,热能专业还开设了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其中,考虑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优化、整合和充实,根据方向不同分别对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有所侧重。[2]

3.教学实践

为了使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对培养体系的修订应对原有培养体系实践环节进行改观,注重对专业课程设计、实验、实习、专业认识和工程实训等实践环节的加强,以解决热能专业多方向领域专业人才培养与我国企业对专业人才技术需求专门化之间的矛盾。[3]在培养方案中可设计校内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形成热能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来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分布在各个学期中,所占学分比例可为20%~30%。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贯穿于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中,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开设了热能基础实验。该课程综合了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课程的实验内容,将其中的几个相关实验可进行适当的组合,专业课实验主要以加强学生专业技能为目的。

四、结论

在对原有热能专业培养体系认真剖析的基础上,根据在学生日常教学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学生培养修订措施。新的培养体系体现了重基础、宽专业的基本思想,将会使热能专业教学更加完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地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起来,实施多元化热能专业人才培养。这种改进后的培养体系将会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并与现代科学技术相适应的热能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战洪仁,张建伟,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8,(1):19-21.

[2]刘伟,蔡兆麟,黄树红,等.构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创新教学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44-47.

[3]王发辉,张丹,铁占续,等.基于高校机械大类招生背景下热能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6):71-72.

(责任编辑:王祝萍)

上一篇:欧战别传

上一篇:新技术下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培养之思考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