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岗位职责>

借助资料,,,激活教学

发布时间:2022-02-23 08:41:37 浏览数:

摘要:在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学中合理运用历史资料,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文章结合新课程实践,从合理运用历史资料的策略和注意事项等方面阐述了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学中合理运用历史资料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资料;运用策略;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8-0163-0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中如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历史与社会教师所关注的。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传统历史、品德学科教学的有益经验,在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学中合理运用历史资料,这样可以有效激活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一、合理运用历史资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1.合理运用历史资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明确指出,历史与社会学科不但要引导学生综合地、整体地认识社会,逐步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而且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也就是说,历史与社会学科学习的目的不是仅仅让学生记忆与复制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过思考和探究,建立起学生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而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资料作为证据探究历史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用事实说话的证据意识,帮助学生构建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和评价,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观念,都是十分有益的。

有人说,要想快速有效地学习任何东西,你必须看它、听它和感觉它。而对于入世未深、社会阅历少的初中学生来说,如果不知道所接受的历史知识是怎样得出的,只能把它当作一系列难以捉摸的论断,对这些论断的学习也只能是死记硬背而已。运用历史资料则能给学生一种真实感,同时在学生寻找历史资料、分析历史资料的过程中,他们的实践能力,阅读分析、归纳、表达等能力也得到有效地锻炼,并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历史证据意识。

2.合理运用史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历史,往往是指过去的事实。过去的东西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大多没法亲身感受,我们教师要寻找一些合适的历史资料,再现当时的情景,这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才会深刻领会并感悟。如学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的背景时,笔者引用了一幅关于18世纪、描绘北美殖民地现状的漫画,让学生回答:①这匹腾空欲飞的烈马代表什么?将被掀翻下马的骑士又代表谁?②根据画面和所学的知识,说说当时的北美即将发生什么事件?③试分析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通过看、思考、回答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对知识的理解更形象了,一下子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会水涨船高。

3.合理运用历史资料也是应试教育的需要。目前,我国选拔人才和学生升学仍然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考试,但试卷的命题正在跟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悄然发生着变化。从选择题的题目设计到非选择题题目的设计,尽可能地引用一些来自学生身边的生活或者其他形式的历史资料。学生要想答好题,前提条件就是要读得懂资料的意思,然后把书本知识与之对号入座。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合理运用史料教学,培养“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意识。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课本的基础知识有个深刻的印象,也能提高学生处理史料的能力,学生的成绩自然就会提高。

二、合理运用历史资料的课堂教学策略

1.要用足、用好教科书和图册中的史料。新课程下的历史与社会教科书及其配套的图册上列有大量的历史资料,通常以插图、阅读卡、照片、地图、漫话等形式展示。对于那些简单易懂的,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处理这些资料,但是要求学生不仅能说出这是什么,还知道它能证明什么。如学习八年级下册的新航路开辟的负面影响时,让学生从教科书、图册中找出负面影响有哪些方面,要求每个方面都要找到历史证据。这样做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和证据意识,从而真正实现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今天亚非拉的贫穷落后原来与当初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掠夺有很大的关系。而对于那些学生仅靠已有的知识无法理解的历史资料,教师则要给予适当的解说(如那些单元页上的历史图片及底图)。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同时在他们眼中,觉得我们的老师什么都知道,很了不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提高了,社会课的信度、效度还会低吗?所以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要用足、用好教科书、图册中的史料,一方面使学生意识到历史的东西言而有据,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去分析史料的内容,从中引出结论,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而不是让他们只是去重复或摘要史料的内容。

2.要注重课外历史资料的积累和运用。

(1)利用时事来积累教学资料。今天会不断地成为昨天,现在的终将会成为过去、成为历史。我们要利用时事来积累资料,如学习《人民当家作主》时,教师要尽可能采用最近的一次全国人大会议的历史资料和学生身边的人大代表的资料,使学生觉得历史就在他们的身边。

(2)充分利用网络查找有用资料。网上有各种各样的史料、漫画、图片、文档、歌曲、视频等。我们要根据需要学会从网上下载合适的资料。如为了让学生对宋词留下深刻的印象,笔者上网下载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朗颂和《水调歌头》的MP3,学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参考大型记录片《复兴之路》等。这些资料的运用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3)重视乡土历史教学资料的运用。运用乡土资料释放出孩子心目中本土文化的意象,并将之作为活教材。学到传统节日时,可以给大家介绍当地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及其特色。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带学生实地考察历史遗迹等,使历史与社会学科在学生心目中增加了亲切感。

3.鼓励学生去发现、辨别历史资料。学生毕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去发现并会辨别历史资料,这就是我们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落脚点。比如在学习“改革带来的变化”前,让学生回去找一样能证明变化的东西。学生第二天带来了好多东西,布票、粮票、旧照片、美孚灯、旧钱币……还有从网上下载的记录着中国改革开放带来变化的各种数据。课堂上笔者让这些同学一一介绍自己带来的“古董”的来历。看得出来,讲的同学觉得很有成就感,听的同学很投入,一副很羡慕的样子。这样不用强调,学生自然就形成了一个概念:改革开放带来了生活的改善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4.依据史料形成辨证思维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期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永远也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因而,史料运用的重点在于:在学生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侧重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即教师传授史料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基本方法,并不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根据史料形成个人独立观点的能力。

(1)依据史料培养历史领悟的能力。要使学生在阅读史料时拥有对历史的领悟,就必须使学生在阅读历史故事、传记、自传及其他著述时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得以开发,使他们能够注意到历史叙述中所显示的人物个性:他们的动机和意图,他们的期望、疑惑、担忧,他们的实力和弱点。领悟历史的叙述还要求学生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并以叙述中人们的眼光和经历去自己描述历史。在阅读历史文学作品、日记、信函等叙述时,学生要能够避免用现今的观点和价值标准去判断、衡量历史,而是要历史地考虑事件的前后联系和具体情况。

(2)依据史料培养分析和阐释的能力。史料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要培养掌握更多社会历史材料的学生,而是要培养有思想的读者。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读者,就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性解释,重复文献或课本中提出的事实或结论。这就需要让学生阅读更多的史料,接触到教科书以外的历史书籍及各种历史文献,向他们介绍各种说法、解释和观点以供其选择。这样,使学生学会分析社会历史事件为什么发生和怎样发生,怎样影响到其他的发生,怎样去评价其重要性。在进行分析时,要使学生注意到社会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注意到历史与现今的联系与区别。

(3)依据史料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史料运用能力的培养还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活动和学会做出决定的活动,培养学生真正置身于社会历史的难题之中想问题。这时,培养学生正视时代的问题,对当时当地的合适选择进行分析,评估各种结果,并加以比较,使学生个人更深入地参与解决历史问题。在社会历史的问题分析中,最有价值的问题可能不是那些很明确的社会历史事件,例如法西斯的大屠杀,因为这种事件是很容易做出道德和道义上的判断的。而那些很难简单证明是否对错的问题,对学生的培养是更有作用的。例如,在教学“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时,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首先展示孔子周游列国推销政治主张和讲学的图片、文献,然后在展示世界各地孔子学院学生回归孔子故里的图片,并让大家畅谈孔子的伟大思想,从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对世界的影响。最后教师将话锋突转到“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新文化运动干将们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是错误的吗?为什么当年当作糟粕的今天却又被视为精华?引起这种变化的内在原因是什么?这一发问,使得历史与现实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发生冲撞,历史走向现实,学生探究的意识在这一瞬被强烈地激发起来。学生们各抒己见,教师则精导妙引,学生不仅认识到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认识到对待历史事件要站在历史的和当今的不同立场来分析,才能对历史事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因此,恰当地运用历史资料,可以使学生加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明白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关系,从而关注身边的事情,增强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文化制度等的理解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会学习很有帮助。

三、有效运用历史资料的深层次思考

当然史料的运用并非简单的史料罗列,而是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把史料作为证据以重构历史的情景,以便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知识的本质。因此在运用史料的过程中有几点要引起注意:

1.运用史料的数量、时间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我们教学活动的对象是学生,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历史与社会课又是公认的次要科目,我们只有向课堂要效率。历史教师在课前要从历史知识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挑选与设计历史资料,同时要给学生留够消化的时间。否则留给学生的仅仅是不知道何用的资料包,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无从谈起。

2.运用的史料形式要多样化,切忌单一的文字资料。我们所说的史料包括文献、文字资料、实物、图片、照片、音乐、建筑物与历史遗迹,以及用电脑处理过的材料等许多形式 。文字资料对喜欢标新立异的初中学生来说吸引力是最低的,如果过多地使用文字资料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

3.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批判地分析历史资料。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鉴定真伪、判断史料是否有用、比较不同来源的史料、判断史料中的矛盾和偏见成分等,培养他们探究历史的兴趣,提高分析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总之,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能合理运用历史资料,有利于加深学生历史直观性的了解,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不仅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去获取知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注意充分合理地运用历史资料,就会有效激活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齐建.历史教学问题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3]颜文恕.用教材的有效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3).

[4]尧云.历史图片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化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09,(10).

[5]何江海.巧用教辅资料,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1,(19).

上一篇:在部编初中历史教材中寻找“历史美”

上一篇: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的研究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