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岗位职责>

探索太阳系的历程

发布时间:2022-03-10 08:44:22 浏览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神话

太阳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远在人类历史的黎明时期,世界各古老民族就崇拜太阳,创造出优美动人的太阳神话。

遗迹

现存的许多史前遗迹是古人类对太阳观察的历史见证。

中国

山西尧都出土的陶寺观象台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距今约4 700年。陶寺观象台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半径10.5米,弧长19.5米。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塔尔山日出方位,可以确定季节、节气,从而安排农耕。

“书经日食”记载于《尚书》,现代学者多认为它发生于公元前2137年10月22日,是世界最早的日食记录。

西方直到12世纪才有黑子记录,而在这之前,中国人已经做了百余次可靠的太阳黑子记录。最早的可靠记录出自《汉书·五行志》: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西汉初年(公元前200年左右)成书的《周髀算经》有世界最早的测量太阳直径的记载,当时测得太阳直径为625千米。

希腊

哲学家泰勒斯(公元前640-前560)预报了公元前585年的日食。

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公元前190-前125)提出了测量太阳大小和距离的方法。

古希腊人第一次对太阳的本质做了科学的推测,认为太阳是一块灼热状态的石头,其大小与希腊的面积相仿。

哥白尼(1473-1543)

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人们一直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运转。1543年,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出版了划时代的天文学巨著《天体运行论》,提出并周密论证了日心学说。

伽利略(1564-1642)

伽利略是意大利天文学家,1609年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发现了太阳黑子及太阳自转。

爱德蒙·哈雷(1656-1742)

哈雷提出可用“金星凌日”测定日地距离。根据此方法,天文学家测出了精确的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

牛顿(1642-1727)

牛顿是英国物理学家。1666年,他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出七色光,认清了光與颜色的本质。

威廉·赫歇尔(1738-1822)

赫歇尔对太阳结构进行猜测,认为太阳大气低层有浓密的黑云,由于浓云隔热,太阳表面凉爽宜人,可能有植物、动物甚至人类。

赫歇尔发现太阳带着它的行星一起向武仙座方向飞奔。这一方向与今天确定的方向相差甚微。

赫歇尔比较了光谱中各个色带的热作用,从而发现了太阳的红外线。

夫琅和费(1787-1826)

德国光学家夫琅和费利用他发明的分光镜,从太阳光谱带中找到了约750条暗线,后人将它们称为“夫琅和费线”。

施瓦贝(1789-1875)

德国药剂师施瓦贝,业余时间用望远镜在日面上寻找新行星。17年中,他没有找到新行星,却发现了黑子有11年左右的盛衰周期。

海尔(1868-1938)

美国天文学家海尔主持完成的带有“定天镜”的“斯诺望远镜”、18.288米的太阳塔和45.72米太阳塔都安装在威尔逊山上。

海尔还发明了太阳单色光照相仪,这种装置使拍摄单一光谱线的太阳像成为可能。

本生(1815-1899)

基尔霍夫(1824-1887)

两位德国科学家本生和基尔霍夫通过实验发现,分析“夫琅和费线”就可以知道太阳上有哪些元素。

贝蒂(1906-2005)

1938年贝蒂提出,在太阳和恒星内部,4个氢原子核可以聚合成一个氦原子核,其中损失掉的千分之七的质量会变作巨大的能量释放出来。

李奥(1897-1952)

法国太阳物理学家李奥设计了日冕仪。日冕仪是一架装备了遮挡盘的望远镜。遮挡盘的尺寸恰好可以遮挡住太阳圆盘,使人们在非日全食期间也能观测到太阳的日冕。

天空实验室1973年5月发射

天空实验室是美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其阿波罗望远镜装置上装有8个与太阳观测有关的设备。人们利用天空实验室发现太阳日冕中有冕洞和X射线亮点。冕洞是热日冕层中下载的黑暗区域。天空实验室于1979年7月坠落。

太阳极大年使者1980年2月发射

太阳极大年使者携带了研究太阳耀斑和活动太阳大气的实验设备,太阳极大年使者于1989年进入地球大气并烧毁。

SOHO卫星1995年12月发射

SOHO卫星是欧洲航天局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合作项目,至今仍在运行。其目标是:1.观测研究太阳内部的结构和动力学过程:2.观测研究日冕的加热机制:3.探测太阳风的起源和加速过程。

阳光计划1991年日月发射

阳光计划是日本、美国、英国三国联合制定的太阳X射线观测计划,其任务是获取关于太阳日冕和耀斑的有用数据。阳光计划于2001年12月由于太空船失效而中止。

TRACE卫星1998年4月发射

OTRACE卫星运行在经过地球南北极上空的太阳同步轨道,在可见光及极紫外线波段,对色球日冕过渡区及日冕进行摄像。

上一篇:实小测子午线第一人——僧一行

上一篇:千姿百态的云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