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自我鉴定>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发布时间:2021-07-29 08:41:04 浏览数: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在数学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合理地进行整合,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

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贴近学生的故事作情境,合理地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增强参与意识.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概括,有些知识点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惧的情绪,导致参与意识不强.而信息技术的巧妙融入,可以令课堂教学变得声情并茂、动静结合、感染力强,而且在生动的动画中感受到求知的乐趣,激发起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轴对称图形的专题教学网站,专题网站里含有丰富的资源,轴对称的建筑物、植物、动物、工具还有各种漂亮的轴对称剪纸、窗花,学生们被这些信息所吸引,不仅对轴对称有了感性认识,而且对轴对称图形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网页中把实物图抽象成数学图形,配合一些揭示轴对称的图形本质的动画演示,学生学习又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认识轴对称的相关概念,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融入生活,感悟数学

常常听到许多同学说,不喜欢数学,所以学不好.为什么许多孩子对数学缺少兴趣呢?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近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因此,数学学习素材的选择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

比如在教小学数学第十册《复式折现统计图统计》的教学时,在课前就班级同学的体重、身高、年龄、鞋号大小等情况做了一些调查,加工制作成了网页提供给学生,让他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统计研究.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创新.

改进教法,引导创新

当前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课堂之后,课堂教学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为以学生动脑动手自主研究、小组学习讨论交流为主;数学课堂转为“数学实验室”,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开始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的技能.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出结论,创新精神与能力得到发展.

比如在《加法初步认识》的练习中,多媒体画面呈现一个温暖的家,房间里有爸爸、妈妈、小孩、水果、凳子等等。让学生结合图意,说出从图中发现的加法问题,再发散到生活中有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深入思考,不拘一格,不守一法的多角度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动态显示,化难为易

《数学课程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之一,把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作为数学思考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把培养方式定位在让学生直接感知这一基础上进行.在数学课堂中由于受时空限制,难以展现生活真实面目,学生很难体验空间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比如《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第五册的知识.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是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并知道它们的特点.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为了将教学设计转化为学生活动实践的一个互动,尽一切可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为此授课教师在练习部分设计了互动式的游戏教学——拼图游戏,电脑给出一些三角形、四边形及其它认识的图形,学生可随意拖曳图形拼出形状各异的美丽图案,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演示,交流自己的作品.

所谓的学科有机“整合”,其核心就是要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去,在教学实践中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维信息用于课件制作,充实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所谓的学科整合,决不仅仅是简单的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想叠加,更不是仅仅使用几张幻灯片,用一用事物投影,而是将信息技术真正的为教学服务.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交互化;学习环境的时代化,全球化.

责任编辑龙建刚

上一篇:论如何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素养

上一篇:小学低段数学美学教育的策略研究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