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自我评价>

张景廉先生印象

发布时间:2022-03-16 09:18:23 浏览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1

五年前我们开始介入石油工业史和石油科技史的研究,初步触及到石油成因的有机论和无机论问题。一次,在北京安华里石油工业出版社的读者服务部里,发现了一本书《论石油的无机成因》,遂买下。买下后并没有时间立即读,又过了两年后才得出空儿读,但一读,就被吸引进去了,全书浑然一体,有一种“手工产品”的细腻和精致。近些年,我们看够了所谓项目组共同创作的科学论文,那种各人干一段,然后再拼接剪贴出的文章,不仅有时逻辑上前后矛盾,对数据原因缺乏解释,而且在阅读感觉上,也让人很不舒服。眼前这本书不同,能看出是一个人经过长时期的研究思考、精心打磨后的产物,体系完整,有一种内在的逻辑推动力,吸引着读者一路跟着读下去,而且语言非常流畅、活泼,虽然是自然科学著作,但读起来毫不艰涩,每一章前都引用了一句富有哲理意味的名言,使全书又弥漫着一种哲学气息,书中征引的文献中还有不少是“私人通信”,像西方那些科学家一样在私人通信中交流科学问题。

“是大科学家的著作,而且是一个群体”,我判断,再回头来看作者简介(在书舌上印着):“张景廉,生于1941年,江苏常熟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系。曾先后在核工业部从事铀矿地球化学勘探与研究(1964-1980);华东地质学院从事铀矿地球化学、热力学教学与研究(1980-1991)。1984年6月至1986年8月赴加拿大里贾那大学进行访问研究。1991年调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北地质研究所从事油气地球化学研究。自1993年开始,与朱炳泉研究员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原油无机成因的铅、锶、钕同位素和微量元素证据,从而开始了油气无机成因研究的艰难探索。1992年以来,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刊物上发表了关于油气成因的论文50余篇,著作有《辽河断陷原油生成环境与演化》(与陈义贤、朱炳泉合著,1999)等。”再读作者“自序”,其中详细介绍了自己介入石油无机成因学说的研究过程,诚恳、谦和地对一大串对他研究工作给予过支持的国内外学者予以感谢。给我的感觉,张先生的这部研究著作,是在一个庞大的科学家群体的支持下完成的。这部著作在结论中指出:“我们认为,在油气的生成过程中,更多的可能是靠非生物生成的;有机干酪根生油理论尽管在勘探实践中起过积极作用,但它固有的弱点和问题是不言而喻的。正确认识油气的来源问题,不仅仅是理论问题,更有实践意义:它将使人们对勘探部署作战略调整,从而扩大勘探靶区,增加石油储量,可使我国原油产量仍能稳步上升,最终可使翁文波院士关于全球资源枯竭的预测推迟发生。”①无机成油论将是突破中国目前石油困局的关键枢纽?我们决定去拜访张先生。

①张景廉著,《论石油的无机成因》,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北京第一版,P268。

2

经过一番周折,联系上了张先生,他现在的单位是中国石油勘探研究开发院西北分院(过去叫中石油西地所,位于兰州)。2012年7月1日,本刊记者一行四人到达兰州,就住在西北分院的宾馆里,6点到的,约好与张先生7点见面。7点钟,张先生准时来到宾馆门前,他身材不高,但十分精神,穿牛仔裤,戴顶遮阳帽,流露出从事过野外工作的气质。他将我们带到了他的办公室,办公室里只有三把椅子,好在书多,房间一半的地上都堆满了书,我们有两位同事就坐在书上。采访持续了近三个小时,张先生分别用地质挂图、计算机内的地质剖面图,为我们介绍了石油有机成因论的由来、内容与现在的发展状况,我们才初步理解了幔源油气、低速高导层、铅、锶、钕同位素示踪等科学概念。由于我们对此问题太缺乏基础知识,所以,只是像听课一样在听讲,记住的也只是一个简单的结论:按照无机成油论,中国的油气资源完全够自己用的,完全可以摆脱对进口资源的依赖。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

但另一件事是我们始料未及的:石油无机成油论目前在国内竟远未被主流学界所认可,张先生的研究遭受了太多的冷遇。所谓主流学界是指石油行业内有决策权力的领导或有影响决策者能力的科学家,以及石油院校(包括地质院校)中有关石油地质的专业研究人员。那些有决策能力的专家对各种科研项目的审批有较大的影响力,受到自己学术观点的影响,对无机成油论的研究项目不予以支持,而石油院校现有的教科书均是按有机成油论的观点写的,一代又一代地复制出的知识固化为权威知识(我称之为科学中的“霸权话语”),这种机制使得在实践中,很少有学者关注石油无机成因论。

2003年11月8日,张先生曾通过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给温家宝总理致信,建议关注无机成油论对中国石油天然气发展的作用,温家宝总理做出了批示。按温总理的批示,石油口德高望重的翟光明院士召集了相关的人员于2004年1月24日,在北京塔里木大厦开了一个小规模的讨论会,邀请张景廉先生去参加,与会的专家中持有机成油论的多一些,持无机成油论的只有张景廉先生、崔永强博士等。这个会虽然给了张先生一次发言机会,但没有具体的结果。在这以前,张先生曾通过他所工作的西北分院向上级提出进行无机成油论科研项目的申请,但被上面一位有影响力的专家给否定了,理由是“有机成油论还没搞明白呢,还搞什么无机成油论”!张先生还申报了两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也被这位专家一票否决了。

我问他,“您在书中提到了那么多专家学者支持无机成油论,看起来队伍也挺庞大的呀”,张先生说,“这些学者多不是石油行业的,有些石油行业的专家又人微言轻,没有决策权力”。

(行文至此,还得对那些不太熟悉石油领域的读者做些解释,现代科学已发展到非常精细化的程度,以地质学为例,有只研究大地宏观构造的基础地质学家,有研究地下岩石的岩石学家,岩石又分为沉积岩、火山岩,都是独立的学科。而石油地质学家只是侧重研究与油气藏有关的岩石与构造,对这个具体的领域来说,研究大地构造或岩石特性的地质学家就是“圈外人”、“外行”了。这个石油地质专业圈子虽知识范围约束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但人数众多,因为大到一个油田,小到一口油井,其地下构造都是由这个科技人员团队进行分析的,所以人员庞大,久而久之,形成了专业的“圈子”,也有了“圈子”里特有的思维方式。)

张先生告诉我们,他早已退休,但研究院的领导还比较支持他的工作,给他保留了办公室,让他继续写书。他目前写完了《二论石油的无机成因》,已经交付出版社,年内就能出版,正在写《三论石油的无机成因》,《二论》和《三论》将与勘探开发实践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结束采访,与张先生告别之后,本刊副主编简直先生摇着头叹道:“哎,又是一位璩先生!”璩先生是我们在前年采访过的一位民间甲骨文学者,他的学说很有价值,但至今不为学术界所认可(详见本刊2012年第一辑)。璩先生不被认可,尚情有可原,毕完他是“体制外的人”,可张先生是“体制内的人”,怎么还是此种际遇?这促使我们思考当代学术研究体制的很多问题。

3

但我们并不愿意在体制问题上思考更多,对科学研究来说,它的主体是科学家,我们关注的重点应是科学家研究的内容,而不是他们的研究环境,那是管理者们该关心的事情。一个科学家如果等着环境改善再去研究,那这辈子什么都做不成了。

回来后,我们决定对无机成油问题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花了一年多的时间,阅读石油地质、石油勘探、石油工程、基础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专业书籍,快速补课,以建立起理解无机成油学说的知识平台。同时,反复阅读张先生的《论石油的无机成因》以及国内外我们能检索到的一切有关油气无机成因学说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再理解张先生的学说,便豁然开朗。

我体会,只有与现在的主流《石油地质学》对照着读,才能读出张先生著作的精彩来。比如现在所有的石油地质学教材,都会谈到有机成油论的“温度—时间互为补偿学说”,其大意是石油是地表沉积下来的有机质干酪根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形成的,有机质能够形成石油的温度被称为有机质成熟温度或门限温度,对应的深度(可反应压力指标)为门限深度,这个门限温度是比较高的,按这一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Connan的说法,应在146℃以上,但目前发现的大多数石油都是存在于地温100℃以下的低温地层的。于是,他们就提出了“时间—温度补偿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意思是低温条件下干酪根是不能形成石油,但时间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即在低温条件下,存在的时间足够长,也能产生出石油,不过这种成油成熟度不高,是低成熟石油。①张景廉先生认为这个理论是有问题的,他以简洁的笔触证明了这一理论所依据的实际证据和化学反应模型的缺陷,又借用与李庆忠院士通信中的一句话,做出了形象的结论:“鸡蛋在温度100℃时煮五分钟就熟了,你把它放在20℃的环境里,放它一年,能不能熟呢?”②类似的段落非常多,如果看进去了,就好像在看两位武林高手在过招,你来我往,甚是精彩。我觉得,真应把张先生的书当作研究生的参考教材,让每位学石油地质的学生充分理解两种生油理论的内容与分歧,至少能拓宽学术眼界。

4

依笔者的总结,张先生对石油无机成因学说的贡献主要在以下五方面:

1、系统地批判了石油有机成因论的理论基础。

尽管我不太愿意使用“批判”这个带着“火药”味儿的词汇;尽管在采访中,张先生反复强调,他的研究不是以否定有机论为目的;但我还是只能用这个词汇,因为张先生对石油有机成因论的理论从基础原理到应用方式所做出的否定是非常坚决彻底的,比如对温度-时间补偿理论的否定,比如对碳酸盐岩作为生油岩的否定,比如对干酪根热降解生烃理论的否定,比如对现有的干酪根生烃公式的否定,等等。这些否定基本上摧毁了石油有机成因论的全部地球化学基础。如果不以“批判”,实在也找不出别的什么更准确的词汇来指称之了(张先生的这部分理论专业性非常强,只有在拿上一本持有机论的《石油地质学》,与他的书一条一条地对照着读,才能真正领会到他对有机成因学说的打击力度是多么巨大)。

2、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石油幔源特征的铅、锶、钕同位素。

①蒋有录、查明主编,《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P60。

柳广弟、 张厚福主编,《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年3月第四版,P128-130。

②张景廉著,《论石油的无机成因》,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北京第一版,P5。

张先生不仅是位理论科学家,更是一位实验科学家,他本来是从事铀矿研究的,在转入石油、天然气领域后,发现石油、天然气矿藏与铀矿等金属矿的形成机理有一定的相似性。铅、锶、钕同位素在研究金属矿时,常被用来作为示踪指标,于是,他与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朱炳泉研究员合作,发现了原油、沥青、干酪根的铅、锶、钕同位素体系,并运用此确立了石油的幔源证据。他们的这项发现是国际上首次发现,张先生自豪地写道,“使笔者感到宽慰的是,在国际上首次用干酪根、固体沥青、原油的Pb(铅)、Sr(锶)、Nd(钕)同位素体系进行油气成因、原油生成年龄研究,并发现原油幔源中、下地壳成因的同位素证据的,不是洋人,而是笔者和他的合作者们!”①从应用的角度看,铅、锶、钕同位素目前主要用于判断石油生油来源和测定石油成油的年龄。但在未来,将在石油储量计算与开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对于这项发现的重大意义,科学界、包括一部分同意无机成油理论的学者,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

3、对无机生油的理论进行了系统化的阐述。

无机成油论自门捷列夫首次提出,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苏联、美国的科学家们给予了持续的研究,产生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科学家也开始对此问题给予关注,如王先彬先生、符晓先生、杜乐天先生等,尤其是杜乐天先生,以其极其富有想象力的原创学说,为无机成油论提供了地球化学理论基础。

张景廉先生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才开始介入油气成因学说的研究,在时间上,算不上是拓荒者,但有条件对前人的学说进行较系统的总结,推出了国内第一部研究石油无机成因的科学专著《论石油的无机成因》,此书于2001年出版,迄今为止,十余年过去了,国内还未有同类著作跟进,所以,对当下任何一位想系统了解石油无机成因说的人来说,张先生的这本书可谓是必读之书。

在我看来,张先生这本书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1)对有机论的理论基石进行了系统有力的批判(上文已叙,此处不再赘言)。

(2)系统地总结了石油无机成因的证据,主要是铅、锶、钕同位素证据、有机硅化合物证据、各地勘探开发于深层基岩中发现的油气存在证据等。

(3)提出了无机成油的地球化学原理解释。在他的书中,有段总结性的话:“我们可以

形象地称:蛇纹石化超基性岩是油气生成的‘发生器’,油气的费—托合成反应便在此带发生;沉积盆地由于有孔隙好的砂岩、白云岩等,成为油气的‘储油器’;上地幔是油气生成的‘原料库’。这三者缺一不可,但必须有‘通道’互相连通。”②(这些“通道”并不缺,就是地下深部的裂缝——笔者注)这段话较形象地描述出了基于石油无机成因学说的“生、储、盖、运、聚、保”理论内容,成为可以为未来勘探开发实践提供指导的理论基础。

关于上述三方面的具体内容,读者可以参阅张先生的专著,本文不细说。需要特别加以强调的是,不仅有机成因论和无机成因论之间争议不断,就是无机成因论内部也有很多分歧,张先生按他们自己的理解所勾勒出的理论框架,既是对其它学者学说的综合,也有出自其本人视角的取舍与联缀,并不一定每一观点都会取得无机论阵营内部的认可。在一个知识形态尚处于最初形成期的科学新领域,这种分歧十分正常。张先生的贡献在于,将本来分散于各处、且只从某一角度进行各自表达的学说缀成一个整体,不管这个整体还有多少不完善之处,但至少,无机成油论以一种完整的知识叙述框架,出现在中文的科学文献中,此可谓“创制”之功,科学史当予以永远铭记。

4、努力推动无机成油论向勘探开发实践领域的应用。

①、②张景廉著,《论石油的无机成因》,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北京第一版,P269、P216。

在张先生看来,无机成油论在理论上和实验上的证据已经足以使其成立,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将无机成油论的精神推向勘探开发领域,使其对找油产生实际的作用,他即将出版的《二论石油无机成因》主要就是讲如何以无机成油论指导勘探开发实践的。在张先生近年的论文、学术报告以及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的谈话中,一个重点就是无机成油论指导下的“勘探靶区”的问题。在张先生的办公室内,他曾多次指着一幅又一幅他所认定的勘探靶区的地质构造剖面图,向我们详细解释按无机成油理论去找油田,可在哪里取得突破。

5、不遗余力地呼吁有关决策部门,重视无机成油论的研究。

十多年来,张先生给温家宝总理、中国工程院徐匡迪院士写过信,请他们重视并支持石油无机成因理论的研究,正是他的呼吁下,才出现了翟光明院士在2004年1月召集有关油气无机生成理论的小规模座谈会,尽管没有取得具体的成效,但毕竟是个良好的开端。就笔者之见,张先生是目前坚持推广石油无机成因理论最为执着、最为坚定的学者,若非张先生的坚定与执着,我们是不可能对这一问题有如此深入、系统的认识的。

5

在研读张先生的专著的同时,我还约请张先生撰写了《“石油无机成因说”的理论与实践》一文,发表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一期。该文可以说是《论石油的无机成因》的一个“缩写版”,以极其简洁的形式介绍了无机成油论的基本内容,本刊此期全文转载了此文,以便读者快速、准确地对无机成油论有个基本的概念。

在研读与约稿的过程中,我曾多次与张先生电话沟通,有一次他告诉我,说他给中石油集团公司总地质师兼勘探开发研究总院的院长王道富写了封信,建议重视和支持石油无机成因论的研究,王道富很重视,不仅做出了批示,还亲自到他们西北分院来听了他两个多小时的汇报,之后指示西北分院领导要支持他研究。西北分院的领导让张先生报立项计划,“多报些,争取把项目做大”。“那我就多报了”,张先生说,“五十万”。“五十万?”领导很吃惊,“那哪能够,至少得五百万”。“我这辈子总共用过的经费才三十五万,要有五百万,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搞实验,这个理论的突破指日可待。”张先生在告诉我这一切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简直像个孩子。我深深地为他所感染,多么可爱的老先生,为国家的科研克勤克俭,一辈子未尝想过个人的得失,只是想把工作做好。我们在工科院校里,哪一个稍大些的科研项目不是成百上千万的,可张先生的研究,有五十万经费就已经欢天喜地了。这时,我想起了美国诗人布考斯基的诗句:

创造的价格

从来不会

太高。

与他人一起

生活的代价

总是

太高。①

①(美)查尔斯·布考斯基著,伊沙、老G译,《极品》,P137。

凭心而论,目前国内科研人员花在争取他人(这个“他人”包括审批项目的专家、能刊发研究论文的学术期刊编辑、科研主管部门的领导、实际应用部门的领导等)的同意方面,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要远远大于科学研究本身,而像张先生这样埋头于科研,不善于“活动”的科学家,在争取科研项目上,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虽然各级领导都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科研经费也是连年增加,可在现有的机制下,上面越重视,科研经费增幅越大,真正做学问的人却往往环境更加恶劣。这确实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6

2013年11月2日,在经过了一年多的准备后,我们再次采访了张景廉先生。这次采访的目的主要是对他书中的一些细节进行请教,同时,请张先生推荐国内其他研究无机成油论的学者,以助我们加大采访的范围。

采访依然是在张先生的办公室内进行,这次先生事先从别的办公室借了三把椅子,使我们每个人都有椅子坐。为了使科研项目能继续下去,张先生又给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总院新任院长赵文智写信,请他能继续支持石油无机成因学说的研究项目,但至今未得到回答。“也许新领导刚上任,要处理的问题太多,等忙过这阵子,该会给您回信的。”我们只能如此地安慰张先生。

采访进行了一整天,两次采访的主要内容,已整理成文,发表于本期。另外,张先生还介绍我们去采访兰州的王先彬先生、北京的肖序常院士、杜乐天教授,这些采访均已完成,相关文章均已于本期发表。

7

张先生所研究的学问,是非常前沿的基础科学研究,与“刀下见菜”的应用研究距离较远,他所要证实的问题也是争论了一百多年的理论假设,而他所使用的同位素分析方法,是石油科技领域内大多数学者不熟悉的方法。同时,张先生本人是位纯学者,正派、质朴,甚至有些知识分子的狷介,他给有关领导写信,请他们重视石油无机成因论的研究,算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但也就到此为止了,让他去“走门子”、“跑项目”,那是他做不来的。这些原因叠加在一起,使他的研究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都无法获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工作条件。但他的研究,对中国的能源发展和安全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们希望通过本期这组文章,让更多的人能了解这位优秀的科学家所做的工作,多少能给张先生些支持。

张先生喜欢读些哲学方面的书,他的《论石油的无机成因》一书中,每一章都引用了一句富有哲理的名言,读起来令人遐思深远。在他的办公桌上,我们看到了一本他的《论石油的无机成因》,在此书的扉页和序言后的空白处,他又抄录了一些名言,细心的简直拍下了两页照片,我们不妨引上几例: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

?时间是进步的同盟军

世界真奇妙,后来才知道。——于光远

?一个重大的发现往往不被反对者所承认,而通常的情况是,反对者一个个死去。——普朗克

?相信比怀疑容易,我们的头脑天生乐于肯定。怀疑需要勇气、智慧、毅力。

?创新是可以改变世界的。——比尔·盖茨

?当我们是少数的时候,勇气的考验来了;

当我们是多数的时候,宽容的考验来了。

这些句子有些是摘录的,有些可能是张先生自撰的;有些幽默,有些激愤。这是一位处于非主流地位的科学家独坐灯下,面对自己的心灵写下的文字,他在靠这些文字鼓舞自己的斗志,和那些庞大而错误的“常识”做斗争。

8

第二次采访完张先生,告别时,我觉得他似乎沉浸在某种失望的情绪中,所以有些担心,他会不会就此消沉下去?2013年11月21日,我们完成了对崔永强博士的采访,从大庆回到西安,看到媒体上报道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克与乾安县交界处,在24小时内连续发生三次5.0级以上地震的消息,震源只有六、七千米,按石油无机成因论的观点,很多地震是由中地壳软流体的变化及地下天然气爆炸所引起的,张先生在这方面已发表过不少论文,一旦无机成因理论得到应用,不仅可解决中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问题,还可以解决地震、森林大火、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问题。此次松原地震,其震中距徐家围子很近,而徐家围子正是大庆油田新发现的大型幔源天然气田的所在地,在地下构造上,可能处于同一基岩上。我们推测这次地震学家们称为“群震”的地震,可能是地下天然气爆炸引起的。所以,便拨通了张先生的电话,电话里,张先生传来的声音一扫采访时的阴郁与消沉,充满工作的激情,他当然同意我们对松原地震原因的推测。这一天是星期日,我拨通的是他办公室的电话,便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正在撰一篇讨论CO2成因的质疑论文,准备投给《中国科学》,他很兴奋地说,这回他又抓住了对手的“尾巴”,他们该无话可说了。

这就是张先生,他总能很快地在各种打击下恢复士气,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过程,我又想起了张先生抄录在他的书的空白处的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知识来源于惊异,惊异让知识充满了活力。”张先生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可这一刻,他所洋溢出的青春般的激情与活力让我动容。是的,是“惊异”,对大自然、对未知世界、对真理的“惊异”,赋予了他永恒的生命活力!

上一篇:质疑“冰臼”

上一篇:甲烷冰释放将加速全球变暖等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