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节日庆典>

药学论文范文大全

发布时间:2020-08-26 10:49:16 浏览数:

 最新课件

 毕 业 论 文

 中药煎煮方法的探讨

 摘 要: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中药汤剂是中医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由于汤剂能适应中医辨证论治的需要,可以依据个体特点灵活用药,并且药效发挥迅速。但是汤剂也有其明显的缺点,那就是煎煮耗时耗力,药液煎煮质量难于把控、味道刺激、服用携带不方便、存放后容易变质失效。如何让中药汤剂发挥最大药效,因此,了解煎煮中药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中药 中药汤剂 中药煎煮 药材药性 煎煮方法

 正文

 1煎煮质量直接影响中药药效的发挥

 毕业实习我进入了南京同仁堂国药馆,它遵循了百年老字号同仁堂的传统,主要经营中药材,中成药,精致饮片,贵细药材(冬虫夏草,燕窝)。我在这里接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例如如何鉴别虫草、燕窝;如何进行简单药材的加工;如何识别各种中药材以及如何煎煮中药。尤其是中药的煎煮,有很多的细节必需很谨慎、细心才可以完成,这样不仅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更加是对每个病人的健康负责。

 中药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药物治病的疗效,我国历代名医都十分重视中药煎煮方法。汉代医家张仲景将煎煮用水分为雨水、千扬水等多种;徐灵胎认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李时珍指出了药液煎煮不当的不良后果:“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这些都说明古人已认识到煎煮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煎煮质量,而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中药药效的发挥。

 2汤剂中药的煎煮方法

 汤剂,又称汤液,是指将药物用煎煮或浸泡后去渣取汁的方法制成的液体剂型。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制备简单易行,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

 2.1传统煎煮方法

 先用武火煎煮,再用文火煎煮。在煎煮过程中,要注意适度搅拌,以免糊锅,同时也能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率。但不宜过于频繁打开锅盖子,以尽量减少挥发性成分的丧失。文火煎煮10-15分钟后,滤取第一次药液;然后加热水适量,依上法煎煮,取第二次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匀,依医嘱服用。

 2.11煎药用具与药材的浸泡

 煎煮中药最好用砂锅、陶器、瓦罐,因其导热圴匀,热力缓和,锅周保温性强,水分蒸发量少,不易发生化学变化且价格低廉。也可用搪瓷器皿、铝锅、不锈钢锅、铁锅、铜锅等煎煮药物。煎中药用水应该是清洁的可饮用水,且应该是冷水。特别是煎头煎不能加入开水或热水浸泡,以避免药材组织中的淀粉立即糊化、蛋白质凝固而使有效成分难以溶出。加水后先浸渍30分钟左右,冬季或质地坚实的药材可延长浸渍时间至1小时,在天气炎热的夏季,浸渍时间不宜过长。浸泡过夜的做法更不可取。

 2.12药材煎煮时间与火候

 普通中药头煎以药液开始沸腾起计时需20~25分钟,滤取药液后再加水煎二汁,二煎沸15~20分钟。芳香药、解表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5~10分钟;攻下药(如生大黄)头煎10分钟,二煎5分钟;滋补药头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中药煎好后立即用药筛或纱布将药液过滤出来。成人服用中药的量,一剂两次煎出的药液应控制在400毫升左右。小儿服药量要求少而浓,可将头一二汁混合后静置一段时间澄清,取上清液再加热浓缩至适量,一般每剂药量控制在100~150毫升为宜,如是治疗感冒的解表药,仅取头汁分服即可。用于尿路结石的中药,加水要多些,使药液量加大,频频服用,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2.13计算煎药的水量

 用水量多寡有多种计算方法,但常用的是目测,煎药时观察加水量超过药面2-3厘米即可;药液沸腾后每分钟蒸发30ml的药液。文火每分钟蒸发20ml药液。依据上述经验值可大致计算出最初的加水量,用公式表示:

 最初加水量=最后出药量+药材吸水量+武火加热时间×30ml+文火加热时间×20ml由于不同药材吸水量差异很大,根茎类吸水性强、矿物类吸水性弱,而其他如种子、叶类、花类药材则吸水性一般。许多药师不愿计算加水量,嫌麻烦,仅凭经验加水,所以有时加多了,不得不增加煎药时间,有时加少了,又需后添凉水,这都会影响煎药的质量,而且更费时间。正确的计算会使工作完全自动化,因为煎药机可设定武火和文火时间,而且药液体积一眼即可看到,假如计算准确,完全可以不用再守着煎药机,到了时间会自动报时而且出药量误差也很小。

 2.2煎药机煎药

 中药煎药机具有压力、微压、常压、低温提取、萃取、浓缩、包装七大功能,使中药液有效成分提高,保证易分解、易挥发成分不被破坏,确保药液有效成分不会散失,可提取挥发油;减轻中药液特具的苦。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已经用煎药机煎药的药房与医院越来越多了,煎药机简单迅速效率高,首先将药材放进煎药袋扎紧,放入高压锅内,按药材的剂量加入适量的冷水,盖上锅盖设置煎药时间一般为60分钟,待煎药机时间到后将药汁打入包装机内,再煎一会儿浓缩药汁,同时将包装袋数量设置好,待药汁浓缩时间一到包装即可。

 2.3非凡药材的非凡加工

 打开一包中药,先要检查一下有没有另外分包的小包药物,如果有,则需按小包上的说明另行处理。通常有下列几种情况。

 先煎:介壳类、矿石类药物,如龟板、鳖甲、磁石等,因质地坚硬,难以出味,应打啐先煎,煎煮后20分钟再下其它药物,以使药性充分煎出。除此,泥沙含量大的药物如灶心土、糯稻根等,或质地较轻而体质大的药物如夏枯草、白茅根、竹茹等,应先煎取汁澄清,然后以药汁煎煮其余药物。

  后下:气味芳香,借其挥发油取效的药物,如薄荷、砂仁、白豆蔻等,宜在一般药物煎好时下,煎4-5分钟即可,以防其有效成分散失。

 包煎:为防止煎药后药液浑浊及减少药物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如赤石脂、滑石、旋覆花、车前子、枇杷叶等,要用纱布将药包好,再放入药锅煎煮。

 ? 单煎:又称另炖或另煎,某些贵重药物如人参、西洋参、犀角(代)、羚羊角(代)等,为了尽量保存其有效成分,减少同时煎煮被其它药物吸收,可另煎。

 烊化:胶质、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如阿胶、龟胶、鹿胶、蜂蜜、饴糖等,用时应单独加温溶化与药液兑服,或加入煎好的药汁中溶化后服用。因其同煎时易黏锅煮焦,且黏附其它药,影响煎出率。

  冲服:散剂、丹剂、水丸、自然药汁,以及某些贵重药物或芳香药,需要冲服,如麝香、大黄、三七粉、羚羊角粉、川贝粉、琥珀粉等,通常研成细粉用开水吞服,或冲入汤药中同服。

 另煎兑入:主要是贵重药品,如人参、冬虫夏草、铁皮枫斗等,需另外单独煎取药汁,单独服用,或并兑于其他药液中服用。

 大剂量草药煎法:某些处方中有大剂量的草药,或者每剂的用药量特别大,如按常规比例加水,煎出的药液量太多,无法服用;如加水太少,则药材不能浸没水中而煎不透,大部分有效成分不能提取出来,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对这类中药,可采取以下方法煎煮。①煎汁代水法。先把草药加水浸后煎取头汁、二汁,合并后再用此煎出液加入到其余中药中煎取头汁,药渣加水再煎二汁。②分煎合汁法。将草药和其他中药分开,分别加水煎煮,将煎出的药液合并混匀,视药液量多少服用,如过多,则进一步浓缩后分服。③多汁浓缩法。将药物分成若干份,分别加水煎煮,将各份的煎出液合并,再适当浓缩后分次服用。

 2.4药材的保存及服用方法

 服法包括服药时间和服药方法

 1.服药时间: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都遵循一定的时间规律。一般药物宜在饭前1个小时服用。驱虫药在晨起空腹时服;安神药在睡前服;截疟药宜在发病前2个小时服;滋补药宜空腹服。总之,要掌握服药时间的规律性,通过选择最佳服药时间,以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疗效,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2.服药次数:一般是1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或分早中晚3次服用;病性危重的,可1次顿服;咽喉病多采用噙化;呕吐的患者可取少量频服。

 3.服药方法:一般汤剂多用温服。解表药宜热服,并温覆或喝热粥以助汗出。热证服寒药,宜凉服。寒证用热药宜热服。但在病重邪甚,拒药不纳,出现呕吐时,可采用热药凉服或寒药热服。一般服药呕吐的患者,宜加入少许姜汁,或用鲜生姜擦舌,或嚼少许陈皮,然后再服汤药,或用凉服,少量频服的方法。如遇患者昏迷,吞咽困难时,宜鼻饲给药。对于使用峻猛或毒性药,应审慎从事,宜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有效即止,慎勿过量,以免中毒。

 

 结论:

 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药材的知识及运用方法,如何煎药,需要注意的细节等,煎煮药材时加水过少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就不能全部煎出,加水过多便增加了煎煮药材的时间,使药物中的某些成分被破坏或散失。所以,只有在煎煮时正确选用器具、掌握火候、控制时间、添加用水才能最大限度地煎出有效成分,使处方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万凤琼《谈中药汤剂的煎煮及服药时间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光明中医杂志,2009年第6期

 【2】周善康,吴兰冬《中药汤剂的煎服法及饮食禁忌》.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年第5期

 【3】欧阳荣,彭懿,刘绍贵,周新蓓,刘红宇《四种中药的直火单煎与机煎单煎液的质量对比检测》.中国药业,2001年第3期

 【4】吴用琼《 浅谈草药汤剂的煎煮方法》.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年第7期

 【5】刘克瑜《 浅谈中药汤剂的煎法与药效的关系》.医药世界,2006年第4期

 【6】赵幸福《 中药汤剂的特殊煎法》. 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20期

 【7】毛菊敏《 中药几种特殊煎法与疗效的关系》.中国药业,2002年第4期

 【8】张雄熙,林冬英《 对汤剂几种特殊煎法改进》.福建医药杂志,2000年第6期

 【9】林汉芳《 中药汤剂煎煮方法的体会》.现代中医药,2002年第6期

 【10】章新奇,张艳玲《 如何发挥中药汤剂的最佳疗效》.癌症康复,2001年第3期

 致 谢

 南京医药中专 实训处 左桂云老师

 

上一篇:刑诉法四原则

上一篇:入党申请谈话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