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节日庆典>

当前质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1-07-17 14:33:43 浏览数:

学贵有疑,而曾经风靡一时的质疑教学在当前各级各类的语文公开教学中体现得渐渐少了。笔者觉得,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怕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在我所见到的有限质疑教学中,又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学生不敢质疑;二是学生为质疑而质疑;三是学生质疑与教师的教学分离,教师仍旧按既定思路教学,撇开学生的疑问不管;四是学生质疑,教师跟着学生的问题跑,质疑成了“记者招待会”。

那么,应采取哪些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一、营造氛围,鼓励质疑

心理学表明,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是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先决条件。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以及整齐划一的军事化管理,学生即使有疑,可能也被吓到九霄云外去了。“学起于思”,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于动脑、勤于思考的表现。因此,引导学生质疑,创设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亲切的微笑迎接每一个提问,以宽厚的胸怀容纳每一个幼稚无理的问题。如此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质疑的环境,为每一个敢问不会问、会问不敢问的学生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敢质疑。

二、教给方法,指导质疑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三处、三点”进行五个层次质疑。这“三处”为:①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要质疑;②似懂非懂的问题要质疑;③容易混淆、容易忽略的细节要质疑。这“三点”为:①对题目要质疑;②对篇章结构要质疑;③对写法要质疑。这五个层次为:①疏通性问题,属于初读课文中提出的有关文章表现的疑问。②深究性问题,主要提出有关思想内容深层的问题。如《请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学生提的“为什么肖邦弥留之际,还要请求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③鉴赏性问题。这是从思想内容回到语言文字、表达形式的赏析疑问。如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学生提出了“为什么课文写天游峰石梯‘像银丝’一样从空中抛下来?而不是‘像缆绳’或‘像带子’?为什么用‘抛’,而不用‘挂’?”④延伸性问题。这往往出现在读懂课文后,学生想知道有关的扩展知识。比如《夜晚的实验》一课,学生会提出:“既然蝙蝠的眼睛不能确认目标、辨别方向,它还长眼睛干什么?”这就涉及生物进化的知识了。⑤评价性问题。可以提出对课文的不同看法,甚至修改意见。这是带有创造性的疑问。总之,教学中要随着理解课文的深入,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内容,学会学习。

三、认真倾听,整合梳疑

学生知道了质疑的方式方法,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要认真倾听,边听边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整合,梳理归类,分成一般性局部问题和关键性整体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如教学《二泉映月》,学生质疑:①“二泉映月”是什么意思?②“静影沉璧”是什么意思?③“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他叹息什么?为什么而哭泣?又在倾诉什么,呐喊什么?④《二泉映月》这首曲子表现的是什么?这四个问题中①②两个问题就是一般性局部问题,③④两个问题就是关键性整体问题。

四、顺应学路,分类解疑

质疑是发现问题,但这只是学习成功的一半。只有会分析、解决问题,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质疑毕竟是手段,解疑才是目的。谁来解疑呢?不能满足于学生质疑、教师解疑,要把学生质疑与教师的教学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根本。除了教师适时解疑外,可以发动学生互相解疑;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质疑,自己解疑,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深入思考,想办法解决。这是质疑的最高境界,应大力提倡。

如教学《山谷中的谜底》,学生质疑,教师对问题进行整合,梳理归类,然后分类解疑。对于一般性的局部问题(如山谷中有什么谜?谜底是什么?是谁揭开了谜底?他是怎样解开的?),教师立即,引导学生自己通读课文后回答。对于关键性的问题(如雪松究竟有什么本领,能使它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旅行者为什么能揭开谜底?这篇课文以《山谷中的谜底》为题,是想告诉我们什么?),教师让学生写在黑板上,不马上解答,而是按照课文叙述顺序及学生学习的思路逐步加以解决。这种解疑照应质疑的方法,是教师心目中有学生、为学生服务思想的体现。

这样,学生的疑问解决了,课文叙述顺序没有打乱,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充分体现出来了。这种思疑有范围,对质疑梳理、解疑分类的巧妙安排,将学路、文路、教路三路合一,恰当处理了质疑教学中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责编 侯艳星)

上一篇:《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解读

上一篇:关于一个不等式竞赛题的推广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