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节日庆典>

当技术遇到教育

发布时间:2021-07-18 08:47:30 浏览数:

[摘要]当技术遇到教育,它们以怎样的方式互动?教育技术的演化机制又是以怎样的方式运行?文章借用让·皮亚杰研究发生认知论的方法,试图解释教育与技术相互作用的方式以及教育技术的演化机制,提出教育技术是主体的教育与客体的技术通过同化和调节过程,不断地从一个较初级的教育技术的格局转化为一个较复杂的格局。它的演化机制是通过“教育技术化”与“技术教育化”两个关键路径实现的。通过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技术应用于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教育的复杂性,游离于教育系统之外,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都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同时教育作为发展主体应特别注意把握好在教育与技术互动过程中“调节”时机的浮现,勇于创新与变革教育系统,以适应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教育;技术;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8-0032-03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8.006

一、引言

技术究竟是什么?众说纷纭,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定义。《辞海》川中给出了这样的定义:“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如电工技术、焊接技术、木工技术、激光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育种技术等。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资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③法术。《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示:‘示现世间众技术,譬如幻师现众像。或为长者邑中之,或为贾客商人导。或为国王及大臣,或为食医疗众病……”’技术这一概念可谓所指广泛,既包括了硬件技术,也涵盖了软件技术及其过程、技巧、工艺、方法等,甚至与法术有着深远的渊源;而教育也是一个同样复杂的概念,存在着多种解说,但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即都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人类在自然界的家庭成员中,无论就其健壮性、灵活性、还是适应性都不是最优秀的物种,但是自然界演化到今天,人无疑成了万物之首,所凭借的就是人类善于创造和使用工具,以达到表现和增强自我之目的,技术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史。人类创造技术,反过来技术也在塑造人类的新行为;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遗传和交往方式,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和再创造。它同样是维系人类的存在与发展的根本途径。在此,技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密不可分,但是在历史的演进中,我们却发现了这样的一个“怪现象”:技术无论是从远古时期的钻木取火,还是到近代的蒸汽机,再到今天的信息技术等,技术对于社会的诸多领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甚至成为了推动社会形态变迁的重要力量,如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以计算机技术吹响的信息时代的号角,以及缔造了伟大的工业文明、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等。

然而当技术遇到教育,其表现却并非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影响巨大,大多数物化的技术工具不断地进入教育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不断地被淘汰出局,而教育表现出了难以置信的稳定态,不易被打破和创新。同时技术应用于教育的过程,往往也是“口号甚于实效”。最为典型案例就是上个世纪20年代,正值视听技术发轫之际,大发明家爱迪生就曾预言:“在学校里,教科书将很快过时。不久学生将通过视觉来接受教学。使用电影教授人类知识的每一门分支学科是可能的。”近百年过去了,学校教育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电影教学没能兑现大发明家的预言。这只是众多技术工具应用于教育中的一个例子,幻灯、投影、无线电广播、电视、计算机……等依然没有走出这一“怪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令人尴尬的现象?本文寄希望于借用皮亚杰研究发生认知论的方法来解释教育与技术的互动方式及其演化机制。

二、发生认知论视阈下的教育与技术的互动方式

1.让·皮亚杰解释发生认识论的基本方法

让·皮亚杰认为“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即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那么两者作用形成的是什么呢?是格局(schema),一般译为图式,皮亚杰借用来指动态的可变结构。它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通过婴儿开始的各种活动,格局就逐渐分化为多数格局的协同活动,并建立新的格局和调整原有的格局,对外界刺激再进行新的各种水平的同化。格局的这种不断扩展,使得结构愈来愈复杂,最后达成逻辑结构。在主体和客体的互动方式中存在着“同化”和“调节”两种作用方式以及一种“平衡”状态。所谓同化是指主体将他的感知一运动的或概念的格局应用于这些客体的过程,就好像消化系统将营养物吸收一样,把刺激纳入原有的格局之内。同化有三种水平:在物质上,将环境的成分作为养料,同化于体内的形式:感知运动智力,即把自己的行为加以组织;逻辑智力,把经验的内容同化为自己的思想形式。

但是同化不能使格局改变或创新,只有自我调节才能起这样作用。调节是指个体受到刺激或环境的作用而引起和促进原有格局的变化和创新以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

平衡即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过程。平衡状态不是绝对静止的,一个较低水平的平衡状态,通过机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就过渡到一个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

2.教育与技术的互动方式

这里笔者借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话语体系尝试着解释教育与技术相互作用的关系。我们将教育视为主体,技术视为客体,两者相互作用发生在同时即包含着教育又包含着技术,形成的结果是那个时代或者某个时期的教育技术的格局。新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环境的变化,作用于教育系统之上,此时教育首先会根据已有的教育技术的格局对新技术进行识别,通常会出现的同化结果是:把有关新技术吸收并有机整合到现行的教育系统之中,表现为技术手段、教学方法乃至新教育理念等方面的扩充和多元化。同时不适宜或过时的一些工具、方法、理念将被排除教育系统之外。

同化过程会使那个时代的教育技术格局趋于丰富和完善,但是它无法带来教育系统根本性的创新。当浮现出来的新技术具有革命性、破坏性,无法被现有的教育系统所同化的时候,调节过程就要出现,它将打破现有教育系统的平衡,进而使教育系统发生变革和重组,即以创新的教育技术格局适应技术所带来的变化。

从皮亚杰关于平衡的解释,笔者认为教育技术是一个过程,一个动态的可变结构,通过教育对技术引起的环境变化的同化和调节的作用方式,不断地从一个较低水平的平衡状态过渡到一个较高水平的状态。它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化进程是一个漫长的教育技术发展史。

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并非为教育而生,但每当出现一项新技术,特别是具有媒体传播特性,利于人类交往的技术出现时,就会形成一股将它作用于教育的热潮。Joost Lowyck教授曾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那些自称教育改革家的人,从他们企业或者技术的背景出发为教与学制定了一条有效率和效益的产品输出的线性预测,而没有考虑到教育本身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背景……在很多情况下,使用技术的经历带来的是较少的生产力和较多的困难,这样一个一个工具期待下去,直到功能更强大的工具出现”。究其原因就在于人们急于教育的技术化改造进程,贸然增加教育的技术含量,而忽视了教育与技术相互作用背后隐藏的规律。教育作为一个有机体在遇到技术的时候,有同化或调节的过程。人们需要充分考虑教育的复杂性,需要有对其时机的判断和把握,才能实现在正确的时间做好正确是事情。

三、教育技术的演化机制

1.“教育技术化”

事实上,技术时刻都在体现着欲实现其价值的主动性,它通常会借助于“教育技术化”与“技术教育化”两个关键路径实现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即教育技术。笔者认为这种现象构成了教育技术区别于其他领域的本质特征,即“技术性”。比如,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教育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人工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成本费用极高,书籍自然成为达官贵人、书香门第的珍藏品。这阻碍了教育的传播速度、广度和效率。印刷术的出现使得印刷书籍、教科书变得简单、方便而且价格低廉,为普及大众教育,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教育公平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因此,印刷教科书的出现和普及,是一个“教育”被技术化的成功案例。那么为什么电视教学,特别是学校闭路电视教学没有普及开来并取得相应的成就呢?对比一下印刷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不难发现:(1)电视系统安装及其教学节目制作成本高,给学校教育带来了经济负担;(2)教师需要掌握较为复杂的相应教学技能,给他们造成了额外的工作负担,因此引起了抗拒心理。(3)电视技术并非集大成技术体系,无法担当变革教育的重任,但印刷术和造纸术却充当了变革精英或贵族教育到大众教育的技术手段。

2.“技术教育化”

另一方面,技术教育化是通过技术社会化和技术化人的过程实现的。比如当今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是推动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的科技力量,它的降临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现在已不是人们要不要懂信息技术的问题,而是我们已经生活在日益被信息化的社会里,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技能,诸如,淘宝网上购物、亚马逊上买书、QQ聊天、写博客、发微博、看世界名校知名教授的公开课等……这些情景已成为当代公民的基本信息素养,特别是年轻朋友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相应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媒介素养以及应遵循的信息道德与规范,须以文化教育的方式进行传播,这是技术社会化,进而被教育化的过程,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化人。

“教育技术化”与“技术教育化”是教育技术的演化机制的两个关键过程。尽管技术是环境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但是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其目的通常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从这个角度看,教育受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形态决定着教育存在与运作的基本方式,因此教育通常与社会形态一样往往表现出稳定性、保守性,甚至是滞后性。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期,信息化社会不仅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而且也正在创造新的工作方式。我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了信息技术给教育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和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因此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如何使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大业中真正发挥“革命性影响”,成为当前教育技术领域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借用皮亚杰研究发生认知论的方法,尝试着解释了教育与技术相互作用的方式以及教育技术的演化机制。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条启示:技术应用于教育必须充分考虑教育的复杂性,游离于教育系统之外,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都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因此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教育系统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课程建设层面的中观设计以及课堂教学层面的微观设计。在这个框架下,实现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转变,由各自独立建设变为依托云计算平台、构建教育云,以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扩大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范围、方式和效率,以丰富当代教育技术的格局。同时我们也要充分意识到当代互联网技术所显现出来的“革命性”、“破坏性”与“不可同化性”,此时我们要做的是把握好教育系统“调节”时机的浮现,勇于创新与变革教育技术格局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结构,以适应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上一篇:在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上一篇:探讨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