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节日庆典>

选择题之偏

发布时间:2021-07-19 09:12:59 浏览数:

[关键词]选择题,高考,命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1—0058—03

有些情景或材料选择题看起来立意合理、形式活泼,既考查能力,又难度适中,理应有较理想的区分度。但将其用于实际测量,特别是大规模考试,却发现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中下学力的考生觉得非常“容易”,而学力越高的考生则越感到“难”和越容易出“错”的情况。换句话说,这类试题的共同特征是大多不假思索,就能做对,但只要一认真琢磨,则可能做“错”。这种情况显然不是命题者所希望的,问题出在哪里?细查起来,试题本身存在某种思路上的偏颇乖张——在正常的情况下看来,不顺或不合情理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例一:某份晚清画报刊登一则人物图像,称他是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此人是

A 俾斯麦 B 威廉一世

C 兴登堡 D 威廉二世

答案:A

“一则”似“一幅”之误,这不是本文的话题,就此带过。试题的考查目标是阅读一般文字材料的能力和德意志统一的基本知识。具体地说,是通过汲取试题情景中关于该人物的两个主要特征“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来确认作者画的“大豪杰”是谁。这是命题者的设计意图,我们再来看考生解题的过程:

如果考生简单地把试题理解为“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是谁?选A是很自然的,因为俾斯麦是学生所学内容“德意志统一”的中心人物,“铁血宰相”之作为与特点非常抢眼。

但是,如果考生比较全面地关注了题干中所有的信息,重视了“某份晚清画报刊登一则人物图像”这一前提,也就是该图的出处,并具有材料及其信息的有效性、可靠性与材料的性质和来源有很大关系;知晓晚清是中国社会国门被毁、山河破碎,千年骤变、鱼龙混杂的时期,处于不同地位的人,不同的立场、观点和认识水平对同一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看法是不同的,有的甚至大相径庭,问题就复杂化了!试题没有交代这是一份怎样的晚清画报,主编是谁?图像作者为何许人?持什么立场与观点?认识是否正确?……如此,有什么依据判断作者画的一定是谁?于是,只好凭猜测来判断:假如作者与课文持相同的看法,应当选A;假如作者与课文持不同的看法……

这就是这类试题的问题所在:给一个本应全面思考的情景(或材料)和问题指定了一个偏颇乖张的“唯一正确”的答案,使有较高史学意识和能力,全面理解材料信息、深入思考的考生陷入了无法判断的“窘境”,“嘲笑”了他们健康持续发展的潜力,客观上逼他们倒向“只知课本”的应试思维,鼓励了非史学的,甚至有悖一般逻辑思维的不良倾向。

如欲保留原来的材料和考查目标,并不改变试题的难度,比较方便的修改方案是修改提问,把问该图作者画的是谁,改问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应该是谁。

●某份晚清画报刊登一幅人物图像,称他是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根据你掌握的知识,此人应该是(选项同原题,略。)

●某份晚清画报刊登一幅人物图像,称他是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此人当是(选项同原题,略。)

●某份晚清画报刊登一幅人物图像,称他是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如果作者对史实的把握是正确的,该“人物”是(选项同原题,略。) 该试卷“共同部分”的第23、32道试题也有与上题相类似的嫌疑。

例二: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说:“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衔已成为无用之物。”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客观真实,可以采信

B 主观臆断,有待考证

C 背离史实,不足为信

D 小说家言,皆不可信

答案:A

这道试题的立意是要求考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关于工业革命的重要知识来判断“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衔已成为无用之物”这一说法的正确性。考查目标既有一般文字的阅读能力,又有最基本的历史知识,是很好的创意。问题是:对于“头脑简单”,不对试题中的信息作全面准确理解的考生而言,会不假思索地直接选A;但对于“头脑复杂”的考生而言,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当他们认真阅读与深入理解试题的情景和问题后,就会发现:

1 试题问的是“对这句话的理解”,但其提供的四个选项“客观真实,可以采信”“主观臆断,有待考证”“背离史实,不足为信”“小说家言,皆不可信”都仅仅是从史料价值的角度对这句话的评价,没有一个选项是对这句话的理解——基本完整的揭示或诠释。也就是说,试题没有提供符合提问要求的正确选项。

2 即便把问题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改为对这句话的评价,“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衔已成为无用之物”的说法也是可以置疑的。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与文化逐步成了欧洲潮流,迅速进入了近现代和全球化过程。可是,无论从社会思想风尚转变的长期性与传统信仰的巨大惯性来看,还是从主要欧洲国家社会转型的特点而言,“贵族头衔已成为无用之物”的说法虽然反映了社会的主流趋势,有相当的真实性,但这毕竟是一种夸大,用词过于“绝对”和不准确。事实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贵族头衔”的荣耀、贵族血统的影响在欧洲社会生活中并非可以完全摒弃,成为“无用之物”。这种说法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是允许的,只要符合其塑造的人物。史学上也可以有条件和前提地援引,但孤立地说其“客观真实,可以采信”就显然有些失之偏颇了。

从更深入的思想方式培育层面来看,试题在教学导向上不幸耦合了中学历史课程中常犯的形而上学的简单化推论的错误,常常在强调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或终极意义以及政治革命之巨大作用的同时,却忽视了思想传统、伦理道德、习俗风尚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长期性、稳定性甚至顽固性,嬗变过程的特殊性、复杂性与多样性。究其思想根源是机械唯物论,而不是唯物史观。

如欲保留原来的材料和考查目标,并不改变试题原有的难度,比较谨慎的修改方案是:

●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说:“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衔已成为无用之物”。对这句话的正确评价是

A 反映了社会主流

B 完全是主观臆断

C 颠倒了历史事实

D 不能作史料引用

答案:A

例三:周恩来总理曾说:“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三个世界理论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不结盟原则

D 国家主权理论

答案:B

试题的立意是用周恩来总理关于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一个讲话,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掌握水平。

粗枝大叶的考生往往会把“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直

接联系起来,立刻选A。但学力较高并认真阅读试题的考生就会发现:

1 前后句的逻辑不合情理。“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这句话显然是周恩来对日内瓦会议的一种作用与意义的判断或评价,不是“精神”,至少不是一种“精神”的表述方式。“和平解决国际冲突”才是表述“精神”的句式。

2 即使把这句话等同于“和平解决国际冲突”的“精神”,它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家主权理论”是什么关系呢?“精神”指的是一种意识,包括思维、意志、情感或实质。学生常用的《现代汉语词典》还解释为:一般心理状态、宗旨、主要意义,指的都是比较内在的、相对抽象或实质性的理念。试题中“精神”的含义当作“宗旨”——“和平解决国际冲突”。在逻辑上,它应当有两个方向可以展开:一是站在实践的角度,指向和强调它在操作上的创新,即“能够体现”“和平解决国际冲突”“这一精神”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者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和平解决国际冲突的精神;二是站在理论的角度,指向和强调对国际法理论的内涵与解读,与从《战争与和平法》《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到《联合国宪章》创造和建立的、不断发展完善的“国家主权理论”相联系,即“能够体现”“和平解决国际冲突”“这一精神”的是“国家主权理论”,或者说国家主权理论体现了和平解决国际冲突的精神。两种判断都是有意义的,“和平解决国际冲突”的精神需要操作原则的落实,也需要理论体系的完善,两者从不同的侧面贡献了人类文明在现代国际关系问题上的重要成果。如此,应当选B,还是选择D呢?

从1954年日内瓦会议谈判和解决的两大问题来看,朝鲜问题、印度支那问题是与“国家主权理论”更为直接的国家是否独立和怎样独立的问题,而不是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联系的已独立国家之间如何处理关系的外交问题;从参加会议的情况来看,除了苏联、中国,还有美、英、法以及有关各国。显然,在谈判中,能够被各方接受和认同的准则或理论,也是当时周恩来总理能够公开提出和有效运用的标准或公理应当是“国家主权理论”和《联合国宪章》中的有关条款,而不是当时还只有极少数国家才认可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事实上,直到一年以后,1955年4月召开的万隆会议,在亚非国家内部还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法发生激烈的争议。为此,周恩来总理再次0做了求同存异的讲话:“在座的有些代表说和平共处(coexistence)是共产党的名词,那么我们可以换一个名词,而不要在这一点上发生误会。”“在联合国宪章的前言中有和平相处(Live in peace)的名词,这是我们应该能够同意的。”“五项原则的写法可以加以修改,数目也可以增减,因为我们所寻求的是把我们的共同愿望肯定下来,以利于保障和平。”周恩来总理这一番话,成了消除障碍的关键。接下来,中国提出的议案归纳了各国代表发言中提出的能够被大家接受的七项原则,并采用了日本代表团的建议,将议案定名为《和平宣言》。大会最后通过的是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内的十项原则。综上所述,选D的考生可能更有历史意识。

从考生实际使用的课本来看,使用“老教材”的考生,由于没有学习过“国家主权理论”的概念和历史,大多数人只能选B,少数有过这方面课外阅读的考生则会犹豫不决,在A、B中猜测;而使用“新教材”的考生,由于学习过“民族国家”“国际法”等专题,知道“国家主权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巨大作用与深远影响,就很有可能选D,尤其是其中学力较高的考生。如此,试题难度和区分度的有效与可靠性就可想而知了。

如欲保留原来的材料和考查目标,并不改变试题原有的难度,比较方便的修改方案是把问题变为对周恩来总理这句话的深入解读:

●周恩来总理说:“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其关键是在谈判中正确和灵活地坚持基于国家主权的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不结盟运动的宗旨

C 更广泛的南北对话

D 经济全球化的方向

答案:A

上一篇:从轮子到汽车(四)

上一篇:世博会,文明与进步的大Party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