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节日庆典>

实施七项工程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哈尔滨大学

发布时间:2021-08-06 08:44:02 浏览数:

摘 要:哈尔滨学院是唯一一所哈尔滨市市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支持哈尔滨学院建设为哈尔滨大学的目标已写入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聚焦大学目标,瞄准发展短板,文章阐述了必须奋力实施的七项工程和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哈尔滨大学;七项工程;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8-0188-02

中共哈尔滨市委第十三届九次全会讨论了《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哈尔滨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开放式高水平应用型哈尔滨大学。”实现哈尔滨大学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奋力实施七项工程,加强党的建设。

一、实现哈尔滨大学目标的必要性

第一,实现哈尔滨大学目标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的需要。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创新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制高点,人才竞争更加聚焦于教育力的竞争。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态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为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指明了方向。高等教育发展必须把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作为根本动力。我们确定的发展目标就是实施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举措,这个目标也只有通过深化综合改革才能实现。

第二,实现哈尔滨大学目标是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十三五”时期,黑龙江将推进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龙江丝路带”和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哈尔滨将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充满活力的“双创”型城市,建设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示范城市、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需要教育做基础、科技做支撑、人才做保障。哈尔滨学院作为唯一一所哈尔滨市市属本科高校,只有不断提高办学层次,提升办学水平,为地方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更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和更优质的社会服务,才能在黑龙江和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实现哈尔滨大学目标是推动学校转型发展、提升办学层次和质量的需要。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发展应用型大学是高等教育改革转型的方向。当前,大学发展面临着学科特色、人才培养水平、就业率、科研能力等多方面的竞争,不进则退。更加让我们警醒的是,与我们同期建校的兄弟院校积极抢占优质资源,争取发展先机,竞相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极大挑战。必须努力彰显我们的领导归属优势、学校地缘优势,按照高质量的标准、应用型大学的方向,补充、优化内涵要素,辟新径,出实招,抓住机遇,奋力进取,实现跨越发展、特色发展。

第四,實现哈尔滨大学目标是全体哈尔滨学院人的热切期盼和一向夙愿。追溯学校历史,82载风雨兼程,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员工坚守情怀,矢志不渝,自强不息,创造奇迹,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专科到本科,发展成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时代发展到今天,实现哈尔滨大学的目标,不仅凝结着几代人对大学理念和使命的深入思考,寄寓着几代人负重修远、厚积薄发、艰苦奋斗的不懈追求,更是我们这一代广大师生员工的热切期盼。这是直面发展压力、迎接竞争挑战,全体哈尔滨学院人内在动力、豪迈激情、更立潮头扬云帆的精神气概的集中体现。

二、奋力实施七项工程

第一,实施学科专业培育工程,获取硕士学位授予权。一是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学科专业,促进经、法、教、文、理、工、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构建工学类专业集群、艺术学类专业集群、管理学类专业集群,到2020年,本科专业发展到50个左右。二是打造优势学科专业。进一步增大工科类专业所占比例,到2020年,工科类专业达到全校专业总数的30%以上。发挥艺术学科优势,体现黑土文化、冰雪文化艺术特色。发扬师范教育优良传统,推进“卓越教师”培养迈上新台阶。三是获取硕士学位授予权。认真研究硕士研究生学位点申报相关政策,早日获取硕士学位授予权。率先在艺术、教育、工程等学科领域获批专业硕士学位点10个。

第二,实施学术研究攀登工程,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一是大力增强科研实力。申获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至3项;获批教育部等科研项目(规划项目)5至10项。出版学术专著(含教材)50部左右,发表学术论文1 000篇左右。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项。二是创新科研管理体制。以科研项目为抓手,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打造科技创新团队,投身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争取在承担高端科研项目和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更大进展。三是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加快产学研中心建设,不断拓展校地合作的内容和途径。积极打造学术平台,规范研究机构管理,建立10个学科研究基地,力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达到5个。

第三,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造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一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产教联盟、校企联盟,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2个、慕课1~2门。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推进就业指导、管理与服务工作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二是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具有行业特色的众创空间和创业指导,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典型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建设创业孵化园、1~2个省级“创新人才培育基地”。三是完善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健全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构建学生生源质量评价体系和毕业生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不断完善社会评价反馈与校内教育教学相适应的互动运行机制。

第四,实施师资队伍优化工程,打造一流人才队伍。一是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到2020年,具有国内知名度的学科建设领军人才将达到5名左右,学术带头人达到30名左右,中青年骨干教师达到50名左右。二是着力培养高层次人才。实施“丁香学者”计划,设置“特聘教授”“首席教授”“责任教授”“学术新秀”等四个层次人才岗位,遴选10名左右学科带头人,打造30支左右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研发能力的学科团队。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倡导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的职业操守,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确保课堂教学风清气正。自觉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第五,实施学校管理创新工程,提升管理科学化水平。一是创新管理体系。探索和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形成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机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二是完善管理制度。整章立制,建设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制度体系。优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制度刚性,进一步激发内生办学活力。加强制度的监督落实,确保制度的约束力和长效性。三是落实精细化管理。探索实施精细化管理办法,改变粗放型管理模式,加强日常运行管理。完善职能部门绩效评估,加强工作督办和效能监察,切实提高管理部门的执行落实能力。

第六,實施校园文化品牌工程,强化文化育人功能。一是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一训两风”教育,让校训、教风、学风,深入人心,形于实践。倡导爱校敬业、创业担当、务实进取、团结和谐的时代精神,共筑大学生崇尚理想、注重品格、热爱学习、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二是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开设“丁香讲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主题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积极打造大学文化品牌。通过文化创新努力培育具有独特魅力、主流特色、持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风格,建设特征独有、具有标志性的校园形象。精心设计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阳光体育、志愿服务和特色社团活动。

第七,实施基础设施升级工程,实现办学条件全面达标。一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学生宿舍、工程实训中心、体育馆、国际交流与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续建音乐厅,满足基本办学需求。二是维修改造旧有建筑。统筹实施围墙、田径运动场、道路维修改造,地下综合管网和室内管网改造,教学用房和学生公寓等旧有建筑维修改造工程,完善服务功能。三是优化升级校园设施。提升校园绿化水平,建设过街天桥、停车场,改造老旧管网,建设智慧校园。

三、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推进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环节,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深入开展“四进四信”专题教学活动,使讲话精神入耳、入脑、入心,成为广大师生的思想罗盘和行动指南。

第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推进党支部进公寓、进社团、进科研团队、进校企合作平台。严格执行学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积极探索发挥党总支和党支部的职能和作用的有效途径,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引导党员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加强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凝聚一切发展力量。做好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作,积极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干部的作用。

第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暂行规定》,坚持“重品行,重业绩,重公论”的选人用人导向,坚决抵制干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坚持集中聘任和届中调整相结合,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合理配置行政岗位和教学(教辅)岗位干部,引导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干部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流动。做好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干部的整体素质。

第四,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意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十项措施,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抓好作风建设。坚持以作风建设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的良性循环。用优良的党风引领校风、促进教风、带动学风,形成进取向上、团结同心、崇能学贤、优荣劣耻的新风正气,弘扬激发正能量,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

第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党章》《准则》和《条例》学习教育,抓好正反典型的教育。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把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抓住廉政工作着力点,切实加强干部人事、财务管理、基建工程、招标采购、科研经费、招生就业、选聘评先、学生服务等主要领域的监督检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党组织要把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扛在肩上,并层层传导压力,形成完整的责任体系,各级纪检组织要认真履行监督执纪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落实“一岗双责”。

上一篇:《清人画乾隆帝普宁寺佛装像》唐卡之美

上一篇:舞蹈理论与舞蹈实践的关系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