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节日庆典>

中国新兴版画的历史记录

发布时间:2021-08-22 09:59:35 浏览数:

zoޛ)jimmun}9Ͷiݽno5ۭn]ׯ]inZ思想,特别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早期版画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鲁迅先生花费了较大精力编印出版的另一部外国版画作品是《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此书共收德国女版画家珂勒惠支版画21幅,其中16幅作品是鲁迅先生从自己收藏的版画原拓中挑选的,另外5幅是根据1927年艺术护卫社的印刷本选录复制的。鲁迅先生对珂勒惠支的版画很喜欢,曾托徐诗荃和美国女作家史沐特莱从德国购藏。这些藏品鲁迅曾在内山嘉吉主讲的木刻讲习会上还拿去给学员们观摩,对特别赞赏的珂勒惠支的部分作品还撰文介绍,他对作品中展现劳苦大众,同情小人物的刻画有着深切的共鸣,通过这本画册的出版,也表达了鲁迅先生提示中国的木刻家们要用作品关注中国社会现实的愿望。鲁迅先生生前编的最后一部外国版画集是《苏联版画集》,他在病中口授了该书序言的后半部分,满腔热忱地“希望这集子的出世,对于中国的读者有好影响。”

在鲁迅先生的影响之下,著名出版家赵家璧先生也是出版外国版画集的重要推手。在他任职的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和晨光出版公司先后曾出版了多种在中国版画史上有影响的版画集。1933年,良友公司推出了四本比利时版画家麦绥莱勒的《木刻连环图画故事》版画集,共收入313幅作品,是一套精致的袖珍版图书。鲁迅、叶灵凤、郁达夫和赵家璧分别为《一个人的受难》、《光明的追求》、《我的忏悔》、《没有字的故事》撰写了序言,作了精彩的导读。这套没有文字说明的版画集出版后,引起了人们的争论,鲁迅先生为此专门写了《论翻印木刻》进行反驳,重申了翻印木刻画“较易近真,有益于观者”。萧乾先生编选的《英国版画集》出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印行。这也是一本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外国版画出版物。全书共分为七个部分,彩色版画、人物、风景与建筑、花卉、动物、飞禽、虫鱼及其他。萧乾写了《英国版画与我们——向中国作家、版画家、出版家们的诚恳建议》的序言,在介绍英国版画发展的同时,“我尤愿它还会起点发酵作用;对国内版画界朋友们能暗示甚而戟刺出可能走的一些新途径来。对于出版家,尤希望有所提醒,使在书画同源的中国,‘书’、‘画’两条可怜虫能迅速携起手来。”

虽然中国是版画的故乡,但版画在西方发育成一种崭新的艺术“回家”时,其回归的成长之路充满了艰辛。鲁迅先生等人把出版外国版画作品作为推动中国现代新兴版画运动中的重要一步,并为此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和物力。鲁迅先生在1936年8月2日致曹白信中说:“凡是为中国大众工作的,倘我力所能及,我总希望(并非为了个人)能够略有帮助。这是我常常自己印书的原因。”鲁迅认为木刻“是正合于现代中国的一种艺术”。(吴渤编译《木刻创作法》序)因此,通过出版外国版画集,积极传播现代版画知识,鼓励中国的艺术家们学习和掌握现代木刻创作技法,借鉴国外的优秀版画创作,既为中国早期版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资源基础,同时也影响了一代版画家的成长。如罗清桢在陈铁耕处阅读了鲁迅赠送的《士敏土之图》后,即投身于木刻创作之中,成为一个颇有成就的版画家。另一位著名版画家刘岘曾在《我怎样刻起木刻来的》文章中写道:“三十年代,鲁迅先生介绍了许多外国木刻作品,对我个人来说,影响最大的是英国的达格力秀和苏联的法复尔斯基。”(载《版画艺术》第五期)

所以,从中国版画文献出版史的特点来看,上世纪三十年代较集中地出版了一些外国版画作品集和木刻技法译作,正是中国早期版画创作处于学习与模仿阶段的写照。因此,这一时期中国版画家的作品中留下了较明显的外国版画家的风格与痕迹。

中国现代版画史将1937年至1949年称之为“成长期”。这一阶段,中国人民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动荡的岁月中,中国版画和漫画得到了特殊的发展机遇,成为紧密联系生活,反映现实斗争的时代记录者。版画作为革命的艺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集中反映这一时期版画创作成就的出版物是《抗战八年木刻集(1937——1945)》和《中国版画集》。

在八年抗战中,版画家们以刻刀为武器,将民族的灾难与抗争在纸上留下了粗黑的印痕,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抗战胜利后,“中国木刻研究会”迁往上海,改组为“中华全国木刻协会”,该会决定在沪主办“抗战八年木刻展”,出版《抗战八年木刻选集》,总结木刻在抗战时期的贡献。1946年9月18日至10月3日,“八年抗战木刻展”在上海南京路大新画廊隆重举行,展出了113位版画家的897幅作品。郭沫若在参观时题辞:“中国就像一块坚硬的木板,要靠大家从这里刻出大众的苦闷、沉痛、悲愤、斗争,由黑暗中得到光明。看见八年来的木刻令人增加了勇力和慰藉。中国终究是有前途的,人民终必获得解放。把大家的刀锋对准顽强的木板!”上海开明书店在1946年9月也几乎同步出版了《抗战八年木刻选集(1937——1945)》,内收75位版画家的100件作品。这是一部在中国现代版画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版画集,此书不仅集中保存了八年抗战时期的重要版画作品,见证了中国现代新兴版画的历史性进步,它还是一个时代的艺术总结。本书由叶圣陶作序,并附有专文《中国新兴木刻的发生与成长》。叶圣陶对八年的木刻创作成就评论道:“木刻艺术成了我国土生土长的东西。……近似传统而不承袭传统,受着外来的影响而不为影响所拘束,土生土长,趋于创造:我国的木刻艺术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可是距离创导当时还没有满20年”。叶圣陶先生对中国新兴版画的本土化和超越传统表示了由衷的赞赏。

之后,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又连续举办了三届全国木刻展,于1948年10月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了《中国版画集》,共收录67位版画家的97幅作品,其中5幅为彩色作品。这些作品选自于以往三届全国木刻展的五百余幅展品中,出版的目的如本书序言所说:“第一是自勉,第二是告诉外界我们还在艰苦中奋斗,第三是向国内外的朋友们讨教,以期得到不可缺少的精神上的鼓励。”针对第二点,序言特别强调了木刻家的社会责任:“今天的艺术家只是一个平常的人,但他却用他的智慧与毅力来追求和表现不平凡的事业——人民大众的文化与艺术。”由于国统区“社会经济环境的险恶”,对版画创作造成了困难,但“呈在读者诸君面前的这本集子,正好说明了中国木刻家不但没有给高物价和低气压所窒息,而且正与这些不利的情况作着坚定的回击。……我们郑重的运用刻刀和木板贡献我们所能贡献的力量。”本画集附有《中国新兴木刻发展史》专文,论述了1929年至1945年间的木刻发展史,作者把这一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29——1937年,第二阶段为八年抗战,从1937——1945年,第三阶段是1945年以来的时期,对这三阶段的社会与艺术的发展脉络作了分析与概括,最后充满信心地写道:“我们相信新木刻发展的前程是极其远大的。”

本书收录的艺术家有汪刃锋、邵克萍、麦杆、赵延年、王琦、王树艺、古元、杨可扬、黄永玉、李桦、陈烟桥、郑野夫等,这些著名的艺术家均是那一时期的版画创作中坚,对建国后的版画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所以,这部《中国版画集》也是一部具有阶段性总结意义的作品集,是值得研究的版画史文献。

版画作为一个新兴的画种,在20世纪前半叶的历史只不过20年,虽然年轻,但社会影响力很大。不仅鲁迅、郑振铎、叶灵凤等一批文坛名家积极倡导,而且由于版画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之成为具有革命性、大众性的艺术而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但当时的社会环境对版画作品的传播与保存有诸多不利条件,那时期流传至今的版画原作数量稀少,而且版画类出版物的数量与同时期的漫画、国画、油画等相比也显得较少,尽管如此,这些版画集已成为我们了解中国新兴版画发展历史的主要依据。版画文献的出版除上海之外,重庆、桂林、广州等地也是重要的出版地。近年来,一些珍贵的版画图书有机会得到了重版,为今天的研究提供了资料,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一部综合性地记录中国早期版画创作20年的作品集出版,这也许正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总结的一个课题。

上一篇:台湾书法篆刻浅述

上一篇:顾纯学——德艺双馨的全国农民画家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