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通知范文>

台湾借无人机做大军事力量

发布时间:2021-06-30 08:50:26 浏览数:

台湾军方认为:无人机是台湾侦察大陆情况的最有效手段,台军“国防部”将其定为重点发展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据台湾“国防部”报告披露,无人机的研制与运用已成为台军未来五年武器装备建设的头等大事,并将无人机与导弹和雷达等共同列为“国防科技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过去,台湾地区的无人机总体水平比较低,种类有限,但这种情况在“中翔计划”之后有所改变。目前,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已研制出几种无人机,民用无人机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此外,台湾还不遗余力地向美国、以色列采购无人机,妄想在未来打一场无人机的空战。

台湾无人机的发展概况

台湾的无人机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与台湾的多数军事装备一样,这个无人机计划是从向外采购开始的。台军希望购买一种航程远、机载设备先进的机种,但由于台湾所谓的“特殊”地位,一直未能如愿。在引进无望的情况下,在对外购的无人机构造进行研究后,台湾军方下令由其管辖的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开始无人机的研制工作。

1995年,该院完成了台湾第一种自制小型无人机,命名为“天隼”,主要用于执行侦察任务。次年,台湾军方正式启动了代号为“中翔”的系列无人机发展计划,旨在开发出大型无人机,用于战术侦察、战场与海岸监控、电子干扰和诱饵的军事用途以及交通监视、资源勘探、反走私和反偷渡等非军事用途。“中山科学院”已经生产出几种不同型号的军用无人机样机,并已突破弹射起飞技术,包括大型的“中翔”无人机以及小型的“天隼”无人机。

当前,台军无人机数量和质量上都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具备了一定的作战能力,但台军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在一份向台“立法院”提交的秘密报告中称:台陆海空三军都需要无人机,不但需要能进行侦察的无人机,而且更需要具有对地攻击能力的无人机。台军曾多次与美国、法国和以色列等国私下洽谈,希望得到“捕食者”、“哈比”无人机,但都遭到拒绝。台当局并没有因此死心,他们一方面继续寻找机会,一方面组织台“中科院”加快研制集侦察和攻击于一身的无人机。目前,台军正以“哈比”无人机为版本,研制自杀式无人攻击机,它可以携带两枚高能空地导弹或两枚空空导弹,最远活动半径达500千米。

主要装备机型

“天隼”系列无人机 “天隼”无人机共有两种型号,即“天隼I号”和“天隼2号”。由“中科院”信息通讯所研制的“天隼2号”无人机是“天隼1号”的改良型,是一种可昼夜执行侦察巡逻任务的战术无人机。机身长4米,翼展5米,操作半径可达150千米,作战半径150千米,最大速度185千米/小时,最小速度129千米/小时,飞行高度可达3660米,续航时间4-8小时,任务载荷30千克。机体由复合材料制成,采用双垂尾、高配置机翼、推进式螺旋桨发动机;控制设备包括天线、数据接收装置、加密和解密器、数据解读器(包括监视器、电子地图等);任务载荷包括彩色CCD摄像机、可见光/红外摄像机或无线中继设备;自动驾驶仪、遥控装置和GPS设备等。平时配挂的彩色CCD摄影机,可作为战场监控和追踪之用,还搭配了红外线或可见光双传感器,执行夜晚侦察和拍照等任务。整套完整的系统包括四架遥控飞机、地面控制站以及相关弹射、支援装备,全部可装载于3部厢型车内,机动部署相当便利。军事上可用于战场即时侦察、目标获得与追踪、通信中继。由于“天隼2号”无人机既可采取常规滑道起飞,也可采取弹射起飞方式,不但大幅提升“天隼2号”系统的机动能力,亦降低了跑道等环境因素对飞机起降的影响。同时该机能远距离遥控或自主飞行;滞空时间长,可昼夜执行任务;不易被由红外线和雷达制导的导弹锁定,战场存活率较高,能够进行实时信息传输,显示飞行状态、影像、电子地图航迹等资料。这是第一套由台湾自行研制的战术无人飞行系统,并曾在2000年“新加坡航展”上公开露面,受到了一部分国家的青睐。

“中翔”系列无人机 “中翔”系列无人机由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研制,目前有三个型号。主要用来执行昼夜侦察、监视/目标跟踪定位、电子战等任务。“中翔1号”无人机样机于1997年在台北航展上首度露面。但由于台湾军方无意购买,没有投入生产。“中翔2号”在1999年6月首次与公众见面。根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已经有5架“中翔2号”无人机样机的测试和制造工作接近完成。这种新型无人机机长5.7米,机高1.8米,翼展7.5米,起飞质量为454千克,燃油质量94.5千克,最大飞行高度为3660米,最高速度为15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可达500千米,续航时间10小时。

“中翔2号”机身结构采用复合材料,整体设计重量轻、强度高,由于采取模块化设计,拆换维修容易。整体系统分为地面控制系统、任务规划与指挥中心、地面控制站、起降操纵台、传输天线等部分。当前,该机型深受陆军和海军的青睐,台湾陆军和海军正考虑引入“中翔2号”无人机。“中翔2号”的特点是:采用复合材料,模块化设计;质量轻、强度高;装有后置推进式螺旋桨发动机;可全自主飞行,采用卫星导航;可短距起降和长时间留空飞行;有两套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强;机上装备的照相侦察系统能昼夜执行目标搜索定位任务;微型计算机和数据通信系统可快速处理信息,并能实时向地面站传输目标图像情报,数据链可加密;该机可执行昼夜侦察,监视和目标跟踪定位、电子战等任务。此外“中翔2号”可进行即时的信息传输,可传输显示飞行状态、飞行即时影像、电子地图航迹等资料。

目前,台军拥有的无人机还不具备对地攻击能力,但攻击型无人机已成为其今后的研究重点。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正在“中翔2号”的基础上,研发具有挂载弹药能力的“中翔3号”无人对陆攻击机,作为下一代台湾地区空军的打击平台。“中翔3号”如装备从国外购买的合成孔径雷达,就可以飞越台湾海峡执行侦察任务,还可以作为防范导弹的早期预警系统。

001号无人机 001号无人机由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与雷虎公司合作研制,台“经济部”和“交通部”还提供了经费支持,1997年在台北航展上露面。该机虽未投产,但为台湾的无人机研制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MX-1无人机 MX-1无人机来自台湾天空飞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AFTE),是一种由民间企业研制的无人机。MX-1是为海岸监视而设计的,能执行简单的海岸巡逻任务。它装备150毫升两冲程发动机,续航时间4~5小时,航程400千米。具有昼夜监视能力,每架飞机的计划成本估计1万美元。AFTE公司的总裁李文卿(音译)说:台湾“海岸警卫管理部门”对该平台感兴趣。并说,“海岸警卫管理部门的需求量不大,MX-1能执行简单的海岸巡逻任务,成本不高,非常适合海岸警

卫管理部门使用。”

已引进的“搜索者”无人机 台湾地区空军从以色列引进并装备了“搜索者”长航时多用途无人机。“搜索者”中空长航时无人机是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研制生产的第三代无人机,包括“搜索者1”和“搜索者2”两种型号。“搜索者1”为初始生产型,“搜索者2”为改进型,加长了翼展,机翼带有适度的后掠角,换装了一台AR68-1000转子发动机和直径为1.4米的三叶螺旋桨,升限增加到6100米,最大续航时间增加到18小时。“搜索者”无人机采用先进的气动设计、先进的复合材料和巧妙的稳定翼和尾翼,由模块化、通用化的GCS-2003型地面控制站进行遥控。新型地面控制站既能延伸无人机的突防距离,又能显示无人机飞行航线下方的三维地形图、任务细节和威胁态势。其主要机载设备有电视摄像机(用于白天)和前视红外传感器(用于夜间)、电子战和电子对抗设备、诱偏设备、通信中继设备、激光目标指示或激光测距仪等。

另外,由于台湾陆海空三军都急需装备无人机,不仅用于侦察,还要求具有攻击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军方拟定了三种方案:最理想的方案是获得美国的“捕食者”(MQ-1)无人机,其次是寻求从以色列采购“哈比”无人机,最后是依托台“中科院”研发新一代具有对地攻击能力的无人机。台军方曾多次向美五角大楼探询采购美制无人机的可能性,但遭到美方的明确拒绝。美军方官员称,美方考虑的不是无人机本身的问题,而是如果美方提供这种机型给台湾,必须开放卫星定位系统,五角大楼对此存在不少顾虑。随后,台湾军方通过有关渠道与以色列方面接洽采购“哈比”无人机,也因为国际压力和台湾军方内部意见不一,以色列未能决定出售。而此前以色列曾主动向台湾推销“哈比”,所以“哈比”无人机是台湾最有可能引进的无人机。

发展无人机的真实意图

国内外不少军事专家认为,台湾的无人驾驶飞机总水平比较低,起步较晚,种类有限,主要军事用途包括战术侦察、战场与海岸监控、电子干扰和诱饵;商业用途包括交通监视、资源勘探、反走私、反偷渡等。然而据《简氏防务周刊》披露的台湾“中翔”无人机发展计划,这种情况将发生重大改变,暴露了台湾妄想通过无人机做大军事力量的野心。

一、作为研发新型远程巡航导弹的技术基础。从技术上讲,无人机和巡航导弹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首先两者在飞行控制、地形识别、卫星导航等基础技术上都能互相通用,而且也都采用掠海面或地面的机动规避飞行。因此,许多国家将无人机技术视作发展巡航导弹的基础,通过发展无人机进而研发远程巡航导弹。例如,以色列在1988年研制成功的“代立拉”式巡航导弹使用的技术几乎全部来自20世纪70年代从美国购买的“鹌鹑”式无人机。随着远程巡航导弹日益成为空袭作战的首选,受到了各主要军事大国的普遍重视,这也就不难想象台湾当局为何如此迫不及待地发展无人机了。

二、谋取对大陆的电子战优势。有情况显示,未来台湾无人机将用于攻击雷达站,执行反辐射摧毁任务。当前台湾“中翔2号”无人机无论航程、飞行速度还是持续飞行时间都比先前台湾研制的无人机有了大幅提升,这意味着更有机会深入大陆腹地。《简氏防务周刊》曾披露“中翔2号”已将其用途一改以往无人机执行的传统侦察、监控和干扰任务,转而担任起战术攻击的使命。此外,有消息称,未来的“中翔3号”式无人机还可能具有隐身技术,自身生存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作为下一代台湾空军“境外打击”的平台,执行反辐射硬摧毁任务。所以,发展无人机将会使得台湾军方在对大陆进行电子侦察时拥有更大的优势。

三、为C41SR无缝链接提供有效侦察平台。为使台陆、海、空三军指挥自动化系统无缝链接,实现三军联合作战指挥、管制、通讯、情报系统于一体,台军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的计划。例如:“博胜”计划、“安雷”计划,不断提高指挥自动化水平。无人机空中侦察平台作为C41SR系统的重要一环,可以有效增强C41SR系统的侦察、指挥引导、作战评估能力。台湾已研制出“中翔2号”和“天隼2号”无人机,这两款无人机已多次参加台军的“汉光”演习,并对实弹射击进行弹着点观测,为“陆资”系统提供了多种情报和战术支援。

四、为其“杀手锏”装备保驾护航。近些年台军大规模的引进一些先进武器装备,如E-2T预警机、“基德”级驱逐舰,并在积极引进“宙斯盾”驱逐舰。为了保护被其视为所谓“制胜绝招”的预警机免遭大陆地空反辐射导弹攻击,也急需一种可以作为诱饵使用的假目标进行干扰。同时,为保护台海军的“基德”级驱逐舰和未来的“宙斯盾”驱逐舰,台军也积极从有关国家引进舰载无人机,以便为舰队提供超视距预警能力,引导舰空导弹拦截对方反舰导弹。

未来发展定位明确

台军目前的无人机技术处于探索阶段,无人机也没有大批量装备军队。而且,台湾三军对无人机的需要也各有不同,陆军以战术机动型为主,海军以能否从舰船起降为原则,空军则以战略侦察为导向。但台湾地形狭窄,纵深浅,无法如此细分用途。因此台军对未来发展的无人机定位是:大小适中、功能够用、三军适用。

一要提高无人机平台性能指标。无人机必须能够全天候执行侦察、监视和定位任务,同时能将情报与图像实时传回指挥控制中心处理运用;要有隐身(含噪声、雷达对抗等),电子侦察、电子反对抗、自主飞控、惯性导航与自主返航等自我防护能力;滞空时间10小时以上,使用升限4900米以上、巡航速度80千米/小时~195千米/小时,起飞质量400千克以上,有效航程200千米以上;可短距起降,拥有多种起飞(跑道或弹射)与回收(跑道或拦网)方式;装卸容易(2小时以内)、操作人员少(连指挥官在内不超过15人);可使用台军现有的轮型车辆运输;攻击型无人机费效比要合适。

二是能够灵活选择任务载荷。无人机的任务载荷可根据任务要求,挂载不同的模块(光电、雷达、电子战、通讯)。一般常见的任务模块组合有:SAR/MTI、电子光学摄像机、电子耦合式摄像机、前视红外热成像仪、彩色影像终端机、激光测距仪,电子战干扰模块、通讯中继模块与激光定位模块等。台军要求,未来无人机可以根据作战任务要求灵活选择配置这些模块。

三是继续大力度研发和购买攻击型无人机。由于台湾一直妄图购买攻击型无人机,尽管台“国防部”已经向“立法院”递交了报告,要求大量购入攻击型无人机,但由于受到美国的牵制,其图谋难以得逞。所以毋庸置疑,攻击型无人机必将成为台军今后研究的重点。台“国防部”已计划开始分年编列研发经费,希望能在5亿元台币的额度内完成研制。根据计划,台军将来欲生产40余架无人机,配置在陆军3个电子作战营使用。另外“中翔3号”计划已经启动,这种无人机将可以飞越台湾海峡,执行侦察任务,并且具备装备攻击性武器的可能。台军方的内部评估称,“中翔3号”战机将在2010年研发完成并开始部署。据悉,如果未来在卫星传输和射控技术上更加成熟,这种带有隐身特点的无人机,可深入敌境投射反辐射导弹,攻击雷达。

随着台湾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已经积累了相当成熟的关键技术,并将重点发展攻击型无人机,可以预见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无人机出现在台湾地区上空。我们,必须认识到:未来一旦无人机在台湾成军,将极大提高台独的“砝码”,对两岸目前的军事态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我未来反台独作战将迎来更大的挑战。

责任编辑:阚南

上一篇:保持激情

上一篇:印度“烈火-5”导弹叫板亚太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