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通知范文>

威风不再

发布时间:2021-07-05 09:06:07 浏览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坦克,是几乎所有现代人都熟悉的一种武器。不管你是不是军迷,喜不喜欢军事,都知道坦克意味着什么。可以说,坦克不仅仅是一种武器,在它身上承载了超越其自身性能和使命的军事文化。

为什么会这样?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历史记忆中最宏大最关键的一次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地面战场是由坦克来主宰的。坦克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成名于二战的恢宏战场,从那时起,这种集火力、防护和机动于一身的强大武器就成为了陆战战场上当之无愧的核心和主力。主战坦克的数量和性能也成为评价一个国家地面部队军事实力的至关重要的指标。

或许是二战之后世界政治秩序趋于稳定,世界军事强国之间再没发生过直接的大规模军事对抗,而对于军事研究者以及公众而言,再也没有一场可以充分展现现代战场特点的大规模战争作为参考。因此,很多武器装备的性能特点及其在战场中的地位都带有很强的历史惯性。在笔者看来,坦克就是一种极度依赖历史惯性而维持自身军事地位的武器。在未来战场,坦克虽然不会如某些激进者所称的像恐龙一样被淘汰,但却再也无法担起“主战坦克”这个威名。笔者以为,未来的战场将是一个不同的陆、海、空、天多维融合的军事体系之间的对抗,坦克将无可避免的被逐步边缘化,成为战争机器众多组成零件中的一个,而不再是被众星捧月般围绕的核心。

战争三要素与坦克的崛起

要想分析未来坦克的边缘化,就必须先回顾一下坦克因何崛起并主宰战场。知道了其优势,才能真正理解其劣势,才能客观把握其局限性。我们知道,谈论坦克的一个最简明扼要的论断就是它实现了火力、防护和机动这三要素的完美统一,而这三个要素本身也是决定战争机器能力的三个决定性要素。那么,我们就先从这三要素谈起吧。

自从有了自相残杀的战争游戏,人类对于火力、防护与机动的追求就从未停息。公元前上万年的时间里,人类武力的机动性长期局限于人的双脚,各个民族和部落的武装之间并无什么差别,首先利用技术进步而加强的就是火力与防护。那时的火力主要还局限于对能量的集中程度,所谓“披坚执锐”,兵器越锐利,则施加于敌人身体及其护具的压强就越大,就可以更好地伤害对方。而从皮甲到锁子甲到板甲,这些护具也越来越坚硬,更能抵抗穿刺,在古代战争决定胜负很大程度就要看这“互相矛盾”的优劣了。

随着人类培育出良种战马并发明了马鞍、马镫等完备的骑乘装具,人类武力的机动性得到了第一次突破。从某种意义上讲,装备精良的熏骑兵部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很好地平衡了机动、防护和火力的部队。从机动性而言,不论是长途跋涉千里奔袭的战略机动性,还是短距离快速机动抢占有利阵位并以巨大的能量优势冲击敌阵的战术机动性,骑兵都大大优于步兵部队。而就火力而言,当骑兵实施冲锋时,由于速度和高度而形成的更大的能量凝聚于矛尖或刀锋,无疑相对于步兵也颇具优势。虽然就第三个要素也就是装甲而言,骑兵并不占什么优势,但依靠这三者的均衡统一,骑兵成为了中世纪战争的决定性力量。最典型的例子发生在中国宋代,中原的汉族王朝空有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农耕和商业文明,以及最先进的科技,可就是因为缺少战马而无法建立强大的骑兵部队,而始终被北方的游牧民族欺凌,甚至于最后亡国。

以英国工业革命为标志,人类开启了工业化时代,在这个时代人类再一次告别了三要素的平衡。因为随着技术的积累,火力首先得到了突破,火枪的出现在本质上第一次实现了火力投送距离和打击力的双重效果的统一。弓箭虽然也可以射出几百米远,但是在超出第一个一百米的时候穿透力就大大下降了,锻造精良的锁子甲、札甲、板甲都可以轻松抵挡。枪戟的钢尖固然可以轻易刺穿敌人的甲胄和身体,但所及范围不过几米。只有火枪,可以在百米之外让一个全身甲胄的贵族游侠或蒙古骑士应声落马。不要小看这一要素的进步,它宣告了骑士时代的结束和游牧民族的退潮。骑兵的三要素平衡让位于步兵方阵的强大火力,而火炮的发展和完善更是让火力制胜的原则达到了顶峰。火器强大的破坏力使得以当时的条件实现有效防护成为笑话,而如果想利用战马来使全军都获得优良的机动性,就必须接受火力密度大大降低的现实,但是这样做带来的巨大后勤压力也是无法承受的。于是从彼得一世到腓特烈,从拿破仑到毛奇,手持火枪的步兵是战争皇后,火炮则是战争之神。一个指挥官最核心的指挥艺术就是如何机动火力、布置火力和运用火力。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切达到了顶峰,机关枪和火炮搭配以限制机动的堑壕、铁丝网,使得这种强火力、无防护、无机动性的战争机器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整个欧洲最优秀的成百万青年像麦子一样被机枪和火炮“收割”,鲜血浸透了西欧的土地,欧洲的衰落可以说就是从这个时候走上了快车道。

到了一战中期,就如同马鞍、马镫技术的发明和成熟使得骑兵成为火力、机动和防护平衡的战争机器一样,内燃机,传动装置和履带的发明及日益成熟,使得坦克出现并最终成为新时代的“无敌重骑兵”。

坦克的第一个特征其实是防护。当坦克在康布雷第一次出现时,它既不比步兵跑得快,提供的火力也很一般,它所具有之前的战场单位所没有的特征就是防护。坦克周身用钢板拼接,可以抵挡叮当作响的枪弹。其实,用一身厚甲把自己保护起来这个主意早就有人提出,但缺乏足够的动力能让这么个铁盒子机动起来使其只能成为空谈,内燃机的出现让这一切成为可能。当这个铁盒子拥有了一颗澎湃的心,上面再装门火炮,安挺机枪,火力、机动和防护这三要素在历经百年的偏科之后再次重聚。从此,战场指挥员再次有了一种有效地迂回敌人侧翼并实施毁灭性突击的工具。在步枪方阵和排炮称霸战场的年代,骑兵即使穿插入敌方战线并迂回到敌阵侧翼,也一样会在密集的火力下溃败。现在不同了,当一群铁甲履带的怪物风驰电掣在深远的侧后,被迂回者恐怕心理都要崩溃。

但是假如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坦克或许不会获得如此的战场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实是个很独特的历史时期,正是这个时期的特殊技术环境,使得坦克在其中取得了绝对的战场主力地位。二战前后,人类正处在航空技术、导弹技术、核技术、制导技术等各种新技术大爆发的前夜,传统的陆战武器如枪械、火炮等技术则变化不大,坦克以其装甲、机动和火力成为了战场上的万能武器,可以突破穿插,可以做火力点,可以做为步兵的伴随火力……

而从反坦克技术来讲,此时步兵的反坦克火力还不成熟,航空兵力的侦查技术与精确打击技术也在摸索中,曲射火炮则根本没有精确打击能力,对移动目标更是一筹莫展,而直瞄反坦克炮机动力低下,防护为零,火力相对坦克也不占优势。一时间,战场上能克制坦克的最好兵器就是坦克。至此,坦克真正

成为了主战坦克。尽管这个称谓是二战后才出现,但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二战中,坦克就是第一号的主战武器。虽然火炮在陆地战场中仍然非常关键,担负了对敌方有生力量进行杀伤的最重的担子,但是决定性的数量对比仍然是坦克。

至此,我们大致回顾了坦克作为火力、防护和机动三大要素的集大成者的崛起历史,人类从重火力与防护,过渡到火力、机动和防护并重,到只重火力,再到火力、机动与防护并重,走过了一个轮回。坦克实际上是一个融合了内燃机、冶金技术以及火炮技术的一个结晶,是军事技术长期摸索的集大成者。

理解了其在战场上的优势所在。按“理”说,最终把三大要素统一起来的坦克不说千秋万载一统江湖,也至少可以百年孤独一回吧,那么为什么笔者会认为坦克在现代战场上的地位必将,甚至说已经边缘化了呢?

信息,一个被隐藏起来的关键因素

在这里我们将眼界抬高一点,就会发现,有一个因素被深深地隐藏在了战争三要素的背后,它就像是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至关重要但却又被完全忽略,这就是信息。战争的进行,主要表现为信息流、能量流和物质流的组织,也就是获取信息、进行决策,然后利用能量使物质实施机动,最终集中能量和物质去作用于打击目标上。古往今来的军事行动,归根结底都是在以各种手段解决这个问题。

就战略层面而言,不管是项羽还是李世民,也不管是凯撒还是拿破仑,当他置身战场,其获取战略情报的主要手段就是斥候或者其他侦查部队的侦查,以及前锋部队的火力试探与推进,进而试探出敌人的部署,然后将军队——这个物质和能量的大系统——移动到最合适进行火力输出的地方,打击敌人的弱点。

而就战术层面而言,过去的战争行动依赖于一个个孤立的信息一火力环,这个环可以是一个单兵、一辆坦克或一艘军舰。当它进行战术行动时,必须经过采集信息、加工处理、作出决策以及最终实施这样一个流程。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里,实施这一流程都是靠人的眼睛、神经系统和大脑。无论是蒙古突骑、瑞士长枪兵,还是拿破仑的炮兵或是希特勒的坦克兵,在战场行为信息处理的这一个循环中基本都是一样的,在作战中起作用的传感器就是作战单位人员自己的眼睛。

二战中飞机和无线电技术的异军突起初步打破了这一定论。“别人的眼睛”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更重要的传感器,但由于信息传递技术的滞后,飞机在获取战略级信息上更显价值,而在战术级的信息上仍不能很好地参与到作战的信息循环当中。一名炮手不可能根据一名飞行员在无线电中高喊的“左前方15。,大约800米”这样的信息去打中山坡背后的一辆行进的坦克,而事实上,要实现飞行员和炮手之间这样的即时信息传递都非常困难。

除了被完全遮盖的信息要素,在二战之前的漫长热兵器时代,火力的远距离投送能力也一直没有被过分追求,而这又和信息获取与传递能力长期得不到突破直接相关。人类在上万年的时间里操持着梭镖、弓箭、步枪、野炮打来打去,获取战术级信息从未超越自己的双眼,将能量投掷出去所及的范围也基本都在自己双眼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在一战时期出现的一些远程大炮可以打到山那边去,但是一旦离开了前线观察人员的眼睛,这些炮弹往往就成了壮观的烟花。而且,即使前线人员可以看到,但是炮弹自己并不长眼睛也不长脑袋,需要海量的炮弹去覆盖才能摧毁一些早已侦知的固定目标,至于靠火炮去有效打击和遏止一些机动目标就更加困难。

归根结底,直到二战,人类进行战争的战场单位的信息获取能力主要局限于视距范围内,而坦克恰恰是视距内直瞄火力的最佳提供者——机动好而装甲强。正是因为坦克和其他作战单位在战术信息循环上的同质性,使得信息这个因素被隐藏在了幕后。而二战前后开始出现的众多技术即将改变这一切。

二战时坦克霸主地位的由来

在二战时期,人类有了远距离的侦察手段——飞机,有了远程的大口径火炮和火箭炮,但是看到目标的人没法让开炮的人即时知道目标的坐标,而开炮的人也没法让炮弹知道目标的坐标。也就是说,战斗的进行仍然是依托于一个个互相孤立的信息一火力环。而这些信息一火力环中能力最强的就是坦克,因为它实现了机动、火力和防护的统一,而在战术信息感知上,它并无根本性的劣势。

首先,我们来看坦克在战场信息上的价值。战场信息需要极高的时效性,尤其是战术信息,往往以分或者秒来计算,不管是高级军官还是前线士兵,主要依赖自己的第一手信息。坦克本身并不是一种特别有效的侦查手段,因为它并没有装备突出的侦查设备,其越野机动力虽然不错,但是受限于行走装置摩托小时的有限和燃料的高消耗,并不能像专用侦察车一样大范围游走实施侦察。但是,坦克的劣势并不明显,因为与其他作战单位相比,其视野能力并无本质区别。而在火力侦察中,坦克的防护优势就显露无疑了。我们知道,两军交战,幻想靠几个斥候或几架飞机就洞悉敌方的部署和意图是不可能的,需要基层作战单位有力而灵活地与敌人实施接触作战,从而获得最有价值的军事信息。而坦克因为具有厚重的前装甲,可以进行强有力的推进,不会遇到一点火力拦截就止步不前,可进可退,而且一旦找到对方防御的弱点还可以强行突破,兼有侦察和突击双重功效。

其次,火力打击。二战时期远程火炮的射程都并不远,尤其是短身管的榴弹炮和迫击炮,可以打击的都是十几公里乃至几公里范围内的目标。而且因为缺乏有效的侦查手段(侦察兵搜索和监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再加上精度差、反应慢等缺点,只能靠集中火力大面积覆盖才能对视平线外的敌目标造成比较强的压制效果。至于对敌人战役级别的兵力调动,由于距离过远或精度过低,则基本段有能力进行有效打击的。当然,二战时期有了航空兵可以执行这样的任务,而且能力越来越强(这个因素到战后更加大放异彩,后文将提到)。所以,二战战场上大部分的敌方目标都需要纳入己方视线内才可以实施有效打击,强大精准的直射火力往往是最有效的工具,即使是暂时处于视线外,依靠坦克的高机动性也可以实施迅速捕捉和打击。那么坦克的直射火力如何呢?我们看到,在二战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坦克炮的口径迅速增大,身管也迅速加长。以典型的“虎”式坦克的56倍径88毫米炮为例,在一次试射时,坦克在1097米的距离外发炮,连续5发落在一个16英寸x18英寸的目标上。1944年7月,506重型坦克营第三连的“虎”式坦克甚至在3900米的距离上击毁了T-34坦克。在起伏不平、植物丛生的野外,坦克几乎可以做到只要目标出现在视线内就有把握将其击毁。

我们假设一下如下的场景。二战中,一位美军师长从上级得到了命令,要向东面攻击前进,而己方得到的情报是在前方十几公里外以一个德国小城为依托

有德军在活动,航空兵那里有情报说一支德军装甲部队正在从东南方向赶来,兵力不详。而且因为天气阴霾,在两天内估计都无法继续补充侦查。那么,这位师长能怎么做呢。可以确定,师长并不真正清楚德军的兵力和部署,也不清楚德军的素质和状态,对于超出视线外的德军兵力暂时毫无办法,既没有有效的侦查手段也没有有效的打击手段,现在暂时只能任由其调动和部署。好,行动!命令A团向某个交通枢纽进发,攻击并占领;B团向某个高地前进,务必攻占;c团沿某某公路搜索前进……归根结底,手下的弟兄们都边搜扫边前进,遇到啥打啥,哪黑哪休。不久,开始与敌人接触了,A团遭遇敌人以完备工事依托的强大火力,伤亡不小,被迫转入防御:B团发现德军还没有在某高地设防,行进间就占领了它;C团沿公路遇到零星敌人的火力,但仍在攻击前进。于是,师长根据战场情况,初步掌握了敌人的部署,命令一个坦克连去加强A团,同时集中这个师的其余坦克兵力,从某某高地迂回突击,打击敌人侧翼……

从上述简单的描述,我们可以想见在二战战场上,坦克这样一个机动、防护与火力齐备的完整的信息一火力环,对于指挥官而言具有怎样的价值。它可以40公里/时的速度奔驰于起伏坎坷的野外,在经受敌人第一轮机枪、战防炮弹和迫击炮弹四处炸开的洗礼后可以大部分幸存,可以将2000米之内的目标套进瞄准镜,然后精确摧毁,而且是不论软目标还是硬目标都可以有效杀伤。也就是说,作为战场上的众多最基本的信息一火力环中,在侦察出必要战场信息并迅速集中火力于敌人目标上,坦克在二战战场上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能力。这也正是坦克在二战中赢得巨大声望的关键所在。

二战后至80年代是战场模式的过渡时代

经过上述分析,我想读者已经发现,坦克的本质特点在二战的战场环境中确实是最佳兵器。但是从二战结束开始,坦克的地位就开始了漫长的缓慢的但却是坚定不移的下滑。笔者把这个历史进程大致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为过渡期,时间是1945年二战结束到80年代,这个时期坦克的地位被削弱,但由于革命性的技术还处于萌芽期,而且缺少大规模的一体化战争去检验,所以坦克的战术优势被削弱得还不是特别明显,仍可称为地面战场的首要兵器。那么,这个过渡期的战场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首先,二战后战争机器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航空技术的大跃进。在二战刚爆发时,飞机还是速度只有四五百公里/时,载弹量很小,也没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的战场配角。而到了二战结束时,已经诞生了Me262、P-80等喷气式战斗机以及可以携带原子弹进行战略打击的B-29战略轰炸机,经过短短的几年时间后,就发展出了F-4、米格-21、“幻影”"||这样的2倍音速喷气式战机。空中力量的发展让人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没有制空权就没有制海权,而陆地作战也将大受限制甚至可能根本无法获得胜利,这也是二战中交战各方的共识。

二战后期这个趋势已经很明显,隆美尔在据守大西洋防线时就坚决拒绝将装甲兵力部署于整个战线后方,因为那样虽然名义上可以实现敌人在哪里登陆就把坦克投入到哪个方向,但美、英压倒性的空中优势使得德军很难安全地走完这个路程。因此,他始终主张在滩头附近保持装甲兵力。而在二战后,战术航空兵的速度、航程和载弹量都大大提高,可以对敌前沿到纵深的广阔范围实施猛烈的火力突击。如60年代最典型的F-4“鬼怪”||,其航程3000公里,最大速度两马赫,可以挂载几吨的炸弹,打击效能甚至远远超过二战时期的战略轰炸机,而雷达、计算机和现代瞄准装置的使用也使其打击精度大大提高。由这样的战机组成的空中打击力量,不仅可以有效打击敌方的前沿兵力,还能重创铁路枢纽、物资堆放场、弹药库、兵力集结地等,从而全纵深的削弱和迟滞敌方进攻能力。

不过在80年代之前,空中力量对于前线以坦克为主的装甲部队的直接打击能力还没有达到质变的地步,这个时期空中力量的地位凌驾于其它武装的最主要因素还是在于其战略核打击能力。在那个年代,一切军事战略都是围绕着核武器而展开的,只要是能把核弹头投射到敌人的国土和部队的军事手段,就会倍受推崇,正如洲际弹道导弹成熟后就超越轰炸机而成为武装力量的核心。但就常规战争而言,这个过渡时期,坦克的地位受到削弱虽然日益增大,但还不算致命,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陆地的地形地貌之复杂以及植被之茂盛,使得陆地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依然可以作为一个独立或半独立的战场环境。不仅海军无法染指,空军以其快速的喷气式战机乃至慢速的螺旋桨攻击机都无法对陆地战场建立一个可以持久控制的作战环境。在几千米高空以几百公里时速飞行的飞行员并不能找到崎岖丘陵间或茂密植被下的敌人目标并实施精确打击,甚至于对开阔地段上的移动目标或坚固点状固定目标,打击效果都差强人意。美军在朝鲜半岛始终无法切断志愿军的补给线,在越南半岛也对胡志明小道无可奈何。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在戈兰高地遭受了叙利亚近千辆坦克的猛烈突击,由于此时以色列空军力量应付两线作战数量不足,受叙利亚由“萨姆”2、“萨姆”6防空导弹和高射炮组成的防空系统的威胁,以及对地打击能力的局限,以色列此时赖以抵抗的最核心军力还是坦克。正是以以色列第七装甲旅为代表的坦克部队的浴血奋战,才拯救了以色列。遍布戈兰高地的几百辆苏式坦克的残骸,大部分是以色列坦克兵的杰作。

所以,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战场环境中,陆军自身的装备仍是主导。只有陆军自己的战士、坦克和火炮,才能更有效地发现和摧毁地平线内外堑壕里、树林下的敌军主要目标,并推进战线实施有效控制。也就是说,虽然就国家之间的总体战层面而言,空军可以有效摧毁一个国家实施战争动员和兵力调动所需的铁路、港口、物资集散场库、调度中心、工厂等,从而可以大大削弱其在前线的军事持续行动能力,并且可以对前线实施猛烈突击,相当程度上削弱前线部队的战力,使得坦克部队对于战争进程的左右能力大大削弱了。但陆军基层众多独立、半独立的信息一火力环仍然主导着战术行动的进行。坦克作为众多信息一火力环中机动装甲和火力平衡最好的一个,依然可以称之为陆地战场之王。所以可以说,空军在这一时期的蓬勃发展,对于主战坦克对陆地战场的主宰,仍只是一种长远性的、战略性的削弱,而在战役和战术层面,仍不能说已经动摇了其地位。

当然,航空技术不止是固定翼飞机,还有一个重要角色不能不谈,那就是直升机。直升机在60年代的越南战场大放异彩,上万架美军直升机主宰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直升机拥有高度的机动性,而武装直升机还拥有强大的火力,唯一欠缺的是防护,但其在侦察能力、机动性和隐秘性的优势可以部分弥补这

一缺憾。在某国早年的研究中,武装直升机与坦克作战时的交换比可以达到19比1,武装直升机完胜。因此,武装直升机在一个时期里被作为坦克克星来看待,甚至于被叫做反坦克直升机。最典型的如美国在70年代末研制的AH一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装备有先进的光学和红外探测装置,可以在树梢高度机动和探测敌方目标,并发射射程达8公里的“海尔法”反坦克导弹,以及70毫米火箭弹和25毫米机关炮弹对各种软硬目标进行打击。但是,武装直升机的几个关键性的弱点决定了它只能是一种“反”兵器,而不是“主战”兵器。武装直升机续航时间有限、弹药量有限、需要繁重的后勤保障、防护力薄弱,它可以作为火力突击力量,但却无法占有和控制战场,也无法作为防御的中坚。“科索沃战争”期间,美国陆军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从本土运输到巴尔干,组装后还要依赖于后勤基地的建立以及作战训练的推进才能投入战场,并且在训练时就坠毁了一架。总的来看,直升机只能是作为战争中的一个补充或加强环节,而无法替代其他主武器。

第二个不是很显眼,但更本质更深远的变化,这就是人类采集信息的方式和能力的变化。70年代,美国开始研发几种关于探测的军事技术,一是E-8“联合星”机载对地观测合成孔径雷达技术。通过这种搭载于c-135运输机机体上的侧视合成孔径雷达及其配套电子信息设备,战场指挥官第一次可以洞悉纵深200公里内敌人的部署,并实时掌握其动向和精确位置。这可以说是居高临下的“上帝之眼”。还有就是被动式前视红外技术的进步,早期人类的第一代夜视技术主要是主动红外和微光夜视,但是这两者都有自身的缺陷,还不能完全将黑暗变成单向透明的白昼,而被动前视红外技术的进步使得全天候侦查变为可能。

第三个本质变化是军用数据链开始日渐成熟。美军在战后先后开发了Link-4,Link-11数据链,后来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Link-16数据链。就信息传递而言,数据链是一种革命性的进步。在过去,“他人的眼睛”发现敌情后,所能做的就是靠语音或书信来传递信息,书信毫无疑问不适合战术使用,语音则受制于信息量和准确度。而有了数据链后,战场单元可以及时共享另一个传感器得到的目标信息,这可以说是战场的神经系统。

第四个本质性的变化是电脑的广泛应用及其能力的飞速提高。我们知道,在二战及之前,所有离开人手的武器都是死东西,不会思考也不会进行任何信息的交换,因为能处理信息的装置只存在于人的脑子里。但是,自从电脑出现后情况就不同了。现代意义的计算机就是出现于二战。早期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很慢,而且体积巨大,能装满一整个房子,自然是不能送到前线,只能是装在作战指挥中心处理一下战略防空任务之类的信息。美国和前苏联在冷战时期建设的庞大的战略预警与防空系统,就应用了早期的超级电脑。但是,电脑技术的进步可以用神速来形容,短短几十年,它已经可以装在军舰、飞机、坦克上,甚至单兵设备上。有了它们,战场上获取的大量信息可以及时处理,而不至于“淤积”在信息的网络中。这可以说是战争机器的另一种脑组织。有了它,武器和装置也可以进行信息的交换和处理。一枚飞出去的炸弹、炮弹或导弹,可以通过对外界信息的处理而修正自己的方向,直至命中目标。这是革命性的变化。

说到这里,我们现在可以回顾一下,直到二战人类的战场环境,还停留在“侦查基本靠眼、通信基本靠喊(不管是对着别人的耳朵,还是话筒)”的阶段,战场基本是靠各个孤立的信息一火力环、怀揣作战命令在战场上边看边打拼凑而成的。正是在这样的战场环境下,坦克作为一种兼具机动、火力和防护,可以在视距范围内有效作战的平台,无疑是战场上的佼佼者。它可以边侦查、边前进、边打击,同时还能有效保护自己。但是到了二战后,随着传感器技术、数据链技术、电脑技术、航空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个崭新的军事巨人正在崛起。这个巨人不是全新设计的某一武器,而是新旧武器通过上述技术突破、整合而来的全新的大系统。它有着无数的眼睛、复杂发达的神经和极长的臂膀。虽然在它的幼儿期还有些笨拙,在很多情况下会被旧有的但是高度成熟的武器系统效能所嘲笑,但是它的前途光明。而坦克也将在这场变革中失去自己的核心地位,而逐步被边缘化。那么在80年代以后直到现在战场坦克究竟是如何被边缘化的,我们在下篇再说。

(未完待续)

上一篇:混合动力总成开发与创新分析

上一篇:生态城市理念解析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