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通知范文>

把握发展规律加强自主创新

发布时间:2021-07-20 08:39:51 浏览数:

“注重加强自主创新,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江苏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在未来的发展中,江苏应如何搞好自主创新,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闵乃本先生,倾听了他对创新的理解和解读。

闵先生说,创新,我的理解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类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掌握和顺应、利用,二是人类对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发现以及顺应客观规律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人类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发现,就会推动社会的产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飞跃;人类对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发现就推动了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的诞生,管理创新大概就是这种类型。新的生产力诞生了必然要产生新的生产关系,这种新的生产关系不仅不束缚而且促进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从根本上说,创新应该是两方面的创新。

这两方面的创新都有具体表现。首先,闵先生介绍了第一个方面的创新即人类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发现,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他说,1769年,人类发明了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是原始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飞跃,开始了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实质是推动了世界各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进,农业社会全人类年人均GDP增长率是万分之五,工业社会年人均GDP增长率是百分之二,年人均GDP的增长率提高了40倍,或者说在农业社会要经历1430年人类的人均GDP才能翻一番,工业社会35年就能翻一番。上世纪初,出现了科学革命,一是相对论的发现,一是量子力学的建立,在此基础上新一轮产业革命兴起。这次产业革命的实质是推动了世界各国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这是生产力的飞跃。其标志是1947年晶体管的发明和1959年集成电路的发现,由此诞生了微电子产业;1960年红宝石激光器的发明到1964年光纤放大的实现,由此诞生了光电子产业;这两个产业构成了信息社会的基础,使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工业社会过渡到信息社会。不管是晶体管的发明还是激光器的发明都是两大科学革命的成果,晶体管的发明和激光器的发明其实质都是量子力学的运用。上世纪以来,原始创新都是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这与蒸汽机的发明不一样,在蒸汽机发明的时代,基础科学也在发展,但它是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导向,现在脱离了基础科学的研究搞原始创新就非常困难了。举一个例子,相对论发现时也不知道会对人类经济社会有这么大的贡献;它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核能的发现,当时相对论预言了质量和能量间的转换规律,狭义相对论是1905年提出的,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后才相继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和人工放射性,发明了原子弹、氢弹、核裂变反应堆。相对论似乎很悬,搞懂它的人也不是很多,但GPS大家都懂的,没有相对论的修正,GPS定位的误差一定大于30米。当前化石能源危机,人类未来的主体能源应该是核能;现在用的核能是裂变核能,裂变核能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而且其资源有限。但是还有一种核能叫聚变核能,其燃料可从海水中提取,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的,是清洁能源也是安全的。聚变核能是氢的同位素通过核聚变生成氦气时所释放出的能量,不会出现核泄漏。今天,聚变核能的开发已经进入工程试验阶段,估计在本世纪中叶或本世纪内可实现商业化。人类很多别开生面的创造会诞生一些新的产业,因此,基础科学的研究是原始创新的源泉。现在来讲创新,应该是继承、发展和创新,要在前人创造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发展,在发展当代科学与技术的过程中创新,简言之,就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对国家和民族来讲,创新还有更丰富的内涵。闵先生说,国家、民族有自己的利益,一个国家掌握了一些关于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方面的科学与技术,在某些时候,是不会给别的国家,是需要保密的。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人类已经懂得这件事情怎么做,但是我们还不知道这件事情怎么做,这种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讲,这也应该是原始创新。这个里面最典型的例子是研制“两弹一星”的工作,虽然我们搞原子弹的时候,美国曼哈顿计划已经搞出了原子弹,但美国不会告诉我们;我们搞的时候,和他们有点不一样,他们搞的时候还不太清楚能不能搞出来,我们搞的时候知道一定能搞出来,但具体怎么搞完全是我们的原始创新。原始创新对人类讲是一件事,对国家、民族来讲,又有不同的视野,这些都是与生产力飞跃有关的原始创新。顺便再讲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原始创新比较少,为什么中国人跑到国外去就有原始创新?前面说过,信息社会的发展依赖于基础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依赖于基础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但基础科学发展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社会稳定。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共和国的成立,这100多年中我们的社会稳定吗?只有社会稳定,一个人要能坐下来10年、20年静心钻研,日积月累才能有原始创新的成果。1949年到1978年,我们通过艰难曲折才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这段时间内也没有条件静下来进行基础科学的研究和创新。一般说来,中国的原始创新始于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出了很多成果,其实中国原始创新必要条件的形成只有30年。另一方面,原始创新要被人类所认识通常也需要几十年。当然原始创新成果有两种,一种是大家马上就能认识到的,如高温超导体;更多的原始创新要经历几十年的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被人类所认识。所以,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中估计会有一些原始创新的成果,但要通过相当长时间的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检验,人们才能认识它。就像激光的发明,1917年提出了受激辐理论,1954年实现了受激辐射,1960年才发明红宝石激光器。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成就已经奠定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在今后20年内,中国将会涌现很多原始创新,会对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从这个角度讲,今后20年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机遇期,而且一定能够实现的。

接着,闵先生介绍了第二个方面的创新,即人类对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发现,这也是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的问题。他说,上世纪50年代,人类社会开始由传统的工业社会过渡到信息社会,生产力产生了很大的飞跃,于是逐步形成了一个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这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闵先生谦虚地表示自己没有系统地读过经济理论,只是从自然科学工作者的角度看问题,他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就是资金、技术、人才、资源、能源、商品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地、自由地流动;流动有两个方向,资金、技术、信息、管理人才、能源、资源向一类区域流动,这类区域社会最稳定、劳动力最便宜、市场最大,而价廉物美的商品从这类区域向全世界各个国家流动,闵先生把这两种流动理解为新的生产关系的诞生。新的生产关系的诞生就使得我们国家能够避开很多艰难的问题从而快速发展,譬如,资金的原始积累是非常困难的,也是很残酷的,现在资金可以全球流动,资金积累的困难跳过了;人才、技术积累也很困难,但是现在一搞招标,就可以得到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掌握这些技术的人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这么快,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我们通过改革开放,采用了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这就是管理创新。这非常重要也非常艰难,我们从计划经济的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各种利益反映在管理层上,管理创新就很难,所以搞管理创新的人也要像自然科学家一样,不以个人功利为目的,说不定还损害了自己的利益。搞管理的人要追求客观真理,要理解外在世界的规律,外在世界的规律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一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两方面同样重要。创新管理人才在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时,不要违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这样人类才不致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自然科学献身的科学家和为管理献身的创新管理人才,都应该追求真理,不以个人功利为目的,要经得起诱惑,沉得下心来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金雯

上一篇:飞天汽车——天地一体的交通革命

上一篇:船舶功能的多样化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