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通知范文>

圆一个社会和谐梦

发布时间:2022-02-25 10:07:58 浏览数:

9月5日,以“承载希望,感恩社会,传递爱心”为主题,满载着北上求学的1500多名贫困学子的广西“圆梦行动”爱心专列抵达北京。这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提出的“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号召,在新闻媒体推动下结出的又一个向社会献爱心的硕果。

据不完全统计,广西的“圆梦行动”自今年6月开展以来,《广西日报》及其下属的《南国早报》《当代生活报》《南国今报》、广西新闻网,均开设专栏或专题,以突出版面和篇幅多渠道、多侧面、全方位地突出报道“圆梦行动”,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读者来信赞扬说,党报开展的“圆梦行动”,不仅圆了贫困学生的入学梦,也圆了社会一个和谐梦。

广西是“老少边山穷”的后发展省区,许多农家孩子即使奋发努力考上中学、大学,也没钱完成学业。这种现象不改变,将直接影响贫困地区年青一代的成长,影响这些地区的未来与发展,影响社会的和谐。

一个困难群体得不到保障的社会,一个社会弱者受到歧视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稳定型的社会,更谈不上是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因此,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减轻来自经济、社会和心理的巨大压力,不仅是各级政府部门的责任,而且也是全社会的义务。

作为一张省级党报,在我国社会快速转型期中更多地关注和帮助社会困难群体,既是义务,更是责任。党报应该义不容辞、理直气壮地为扶助困难群体打造强势舆论,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总结《广西日报》多年来帮扶困难群体报道的成功经验,我觉得有几点值得发扬。

—把握机遇,选准问题,集中报道,全面出击。

关注困难群体的报道是多方面的,但作为党报的宣传,在一定时期内,不可能全面出击,面面俱到。若这样做,表面热闹,形不成力量,宣传效果也不会好。

上世纪90年代,国家提出不把贫困带进新世纪的 “八七” 扶贫攻坚计划,广西的扶贫攻坚任务显得更为艰巨和繁重。报社决定开展一场新闻扶贫大会战。经过分析研究,这场会战的主战场就选择了邓小平同志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如今又是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左右江革命老区。由报社社长、总编辑挂帅,带领20多名记者深入老区采访。在历时近一年时间里,《广西日报》打出“宣传老区,支持老区,振兴老区”的醒目栏题,先后发表150多篇典型报道,并安排突出版面、配套言论、图片。与此同时,广西日报社全体职工还捐款在革命老区巴马瑶族自治县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

这次新闻扶贫,还得到了自治区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加盟,更增强了报道效果。自治区党委、政府对这次新闻扶贫给予很高评价,并根据报道内容,多次研究布置老区工作。

在进入新世纪后,广西新闻媒体仍然把宣传老区、支持老区、振兴老区作为责任,在广西开展的边境建设大会战和“东巴凤”革命老区建设大会战中又做出了强势舆论支持,为老区建设和发展推波助澜。时至今日,老区人民对新闻媒体的扶贫效果仍是赞不绝口。

—把握好度:提出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

从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与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高度上看,关注弱势群体的意义十分重大。但从国情看,要同时普遍解决社会困难群体的问题不现实。这就对新时期媒体报道提出了新课题:如何把握好“度”?

要把握好“度”,最关键的是要增强新闻报道的建设意识,提出问题后就要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新闻报道只停留在提出问题和揭摆问题上,就很容易诱导弱势群体对社会期望值的过分提高,但由于社会还不具备解决问题条件,使报道提出的问题得不到好的解决效果,群众就会对党报失去信心,甚至会引发不必要的社会动荡。如前些年广西的一家报纸曾为出租车司机需要交纳的诸多费用问题鸣不平,而当时主管部门对解决这个问题又无能为力,于是司机就以媒体报道为由集体罢工闹事。像这样的教训是深刻的,因此在组织策划报道中,要尽可能考虑周全。

解决问题,应该具备几个条件: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和社会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像边境建设大会战、革命老区的建设大会战、大石山区极度贫困人口异地搬迁等;二是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需要保障的,像农村五保老人、城市的零就业家庭;三是通过社会各方协同努力能实现的,如贫困孩子上学问题等。应该说,广西日报这些年围绕弱势群体做的战役报道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与正确把握好宣传的“度”有直接关系。

以“农村五保新村建设”系列报道为例,最初是记者采访中发现,一些地方的五保老人居住分散,生活显得孤独凄凉,于是引出记者的思考:能不能建成五保新村,把五保老人集中起来居住,像大家庭一样,增添欢乐和温暖。报社没有马上决策,而是让记者深入基层农村去挖掘典型。在这方面,贺州市的经验很有针对性。该市采取多元筹资、主管部门提供设计规划、政府补贴、全民出力的方式建起了700多个五保新村,对14000多名五保老人实行集中供养,占当地五保老人的80%。记者在采访后马上采写了调查报告《执政为民的生动实践》,并配评论在一版头条发表。国家民政部对这个典型给予充分肯定。随后,《广西日报》打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来自基层的报告”的醒目栏题,大量刊发各地在五保新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自治区主管部门也及时下文指导这项工作,使全区迅速掀起一个“建设五保新村、关爱五保老人”热潮,不到两年时间,全区90%以上的五保老人住上了五保新村。

—追求目标:助人自助,社会和谐。

家住桂林市灵川县的李丽灵,由于家境贫穷,从读初中开始就坚持利用课余时间打杂工挣钱交学费。今年,她又以优异成绩考上清华大学。她顽强求学的事迹在报上刊登后,在社会引起强列反响,不少人向她伸出援助之手,而更多的人是以她为榜样,倡导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关心、支持、自助、增权。”这是国家做好困难群体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党报帮扶困难群体的基本原则。基于这些原则,在宣传报道中也应该明确党报的主攻目标:首先是“关心”,主要是强调责任,这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高度关心困难群体,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所谓“支持”,最重要的应是相关政策和制度上的支持。因为帮扶困难群体不是短期行为,而应该成为持久的、良性的社会行为。

所谓“自助”,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困难群体走向自立、自尊、自强。因为要最终摆脱弱势地位还是要靠弱者自身的努力。

所谓“增权”,就是尊重和保障弱势群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特别是要保障困难群体参与与其有关的各项决策的权利,使其能够表达和维护自身的权益。为此,我们不仅要加大法律宣传的力度,使更多的困难群体增进对法律的了解,而且还要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确保弱者也能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广西日报》推出“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大型系列报道已持续一年多,据不完全统计,已有6万多名家庭贫困的学子得到了社会的援助,能够继续完成学业。从今年下半年起,《广西日报》及所属子报均打出“爱心圆梦、自强奋进”的栏题,并刊发大量“自强奋进”的典型,由此也引出两个社会关注的热点:

首先是对社会帮扶方面的关注。

从2006年8月23日开始,《广西日报》在一版和其他两个要闻版上开设“大家都来关注贫困生入学”专栏,大量报道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贫困生入学的具体行动。其中包括吴仪副总理送来的20万资助广西贫困生等。与此同时,把报道重点转向长效机制建设,着重推出关注“绿色通道”建设、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发放等深度报道。这些报道引起自治区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另一个是对贫困学子成长的关注。2006年8月22日《广西日报》在一版刊发通讯《穷,不坠青云之志—都安瑶族自治县贫困生成长特写》,同时在四版刊发深度报道《都安全民重教的故事》,整版配7幅视角冲击力较强的照片,向全区乃至全国人民展示了广西各族人民“人穷志不穷,尊师重教情更浓”的感人场面。当新生入学后,报社又派出记者到北京、上海、武汉等地进行跟踪报道,并在一版显著位置开辟“放心,孩子在前行”栏目,深入报道贫困新生入学后的生活、学习、思想情况,以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放心。这一切,使贫困学子及其家庭以至全社会各阶层透过党报的强力报道,感受到了我们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感受到了我们社会的和谐氛围。(作者是《广西日报》编委、工商部主任)

上一篇:搞好信访稳定工作的几点思考

上一篇:关注弱势群体,服务盲人读者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