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讲话发言> 答谢词>

福州大学纺织学术论文写作

发布时间:2020-10-26 16:24:05 浏览数:

  篇一

  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态势

  2008年1~11月,我国纺织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19383.77亿元,同比增长15.19%;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18963.10亿元,同比增长15.48%;产销率为97.83%。2008年1~11月,我国纺织业累计利润总额为674.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7.30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106.93亿元,同比增长61.15%。11月末,我国纺织业亏损面为18.82%,亏损深度为15.84%。

  从2008年以来,纺织行业通过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加强管理等多种措施,努力克服人民币升值、要素成本上涨、需求减缓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继续保持了增长的势头。2008年1~11月,我国纺织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8562.24亿元,同比增长14.7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47个百分点。11月末,我国纺织业资产总计为14809.95亿元,同比增长9.71%,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68个百分点;企业数为29222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770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614.61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83万人。

  一、纺织业运行情况

  从2008年以来,纺织行业通过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加强管理等多种措施,努力克服人民币升值、要素成本上涨、需求减缓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继续保持了增长的势头。但由于多种不利因素的集中作用,行业发展速度大幅下降,盈利能力明显下滑,亏损企业不断增多,行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一)行业规模

  2008年1~11月,我国纺织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8562.24亿元,同比增长14.7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47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我国纺织业资产总计为14809.95 亿元,同比增长9.71%,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68个百分点;企业数为29222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770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614.61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83万人。

  (二)资本/劳动密集度

  2008年11月末,我国纺织业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为30.20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46万元/人;人均资产总额为24.10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70万元/人;单位产品销售收入为6352.14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29.47万元/单位;单位资产总额为5068.08 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44.87万元/单位。

  (三)产销情况

  2008年1~11月,我国纺织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19383.77亿元,同比增长15.19%,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50 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18963.10亿元,同比增长15.48%,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76 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7.83%,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23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1311.48 亿元,同比增长9.5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0.72个百分点。

  (四)成本费用结构

  2008年1~11月,我国纺织业累计成本费用总额为17823.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331.65亿元。其中,累计产品销售成本为16591.87亿元,同比增长14.5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14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成本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93.09%,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91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为453.50亿元,同比增长17.85%,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3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2.54%,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了0.98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为511.14亿元,同比增长11.70%,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47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2.87%,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1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为266.65亿元,同比增长19.41%,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42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1.50%,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了0.05个百分点。

  (五)盈利情况

  2008年1~11月,我国纺织业累计利润总额为674.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7.30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106.93 亿元,同比增长61.15%,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0.19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我国纺织业亏损面为18.82%,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14个百分点;亏损深度为15.84%,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48个百分点。

  二、主要产品生产情况

  (一)布

  累计生产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累计生产布527.70亿米,同比增长5.3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80个百分点。

  月度生产情况。2008年10月,我国生产布48.21亿米,同比增长0.63%,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4.47 个百分点。去年11月,我国生产布46.30亿米,同比增长-3.9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4.86个百分点。12月,我国生产布45.70亿米,同比增长-0.7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90个百分点。

  (二)纱

  累计生产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累计生产纱2148.90万吨,同比增长8.1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60个百分点。

  月度生产情况。2008年10月,我国生产纱186.11万吨,同比增长6.2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72个百分点。去年11月,我国生产纱188.39万吨,同比增长4.1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9.7个百分点。12月,我国生产纱186.00万吨,同比增长2.6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0.80个百分点。

  三、进出口情况

  (一)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

  出口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累计出口额为1792.39亿美元,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2.0个百分点。

  进口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累计进口额为249.35亿美元,同比下降1.7%,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5个百分点。

  贸易平衡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实现贸易顺差1543.0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1404.44亿美元,增加了138.60亿美元。

  (二)棉纱线

  出口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棉纱线累计出口量为54.72万吨,同比增长-6.3%,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4个百分点;累计出口额为19.73亿美元,同比增长2.0%,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8个百分点;出口单价为3605.53美元/吨,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93.52美元/吨。

  进口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棉纱线累计进口量为78.68万吨,同比增长-14.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2.0个百分点;累计进口额为18.65亿美元,同比增长-7.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4个百分点;进口单价为2370.59 美元/吨,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69.55美元/吨。

  贸易平衡。2008年1~12月,我国棉纱线实现贸易顺差10783.2万美元,比上年同期的贸易逆差8589.41万美元,顺差增加了19372.6万美元。

  四、纺织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一)纺织服装业利好政策回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冲击,对外依存度高的纺织行业首当其冲。虽然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消化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确保纺织行业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但国际金融危机对纺织行业的冲击远远超过行业的承受能力,纺织行业各项经济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出现了象华联三鑫、江龙控股等龙头企业停产、倒闭的情况,许多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行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但是对于这个重要民生产业,国家给予了高度关注,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这无疑是雪中送炭。转型升级中的纺织服装产业由此增添了前行的动力。

  出口退税率连续上调。2008年7月31日,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两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纺织品服装等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该通知指出,从2008年8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这也是我国自2006年推出下调企业出口税率外贸政策以来首次回调。时隔两个月之后,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再次发出《关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明确了从2008年11月1日起,国家适当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此次的出口退税回调也再次惠及了纺织服装行业。具体来看,部分纺织品、服装、玩具出口退税率由13% 提高到14%,上调了1个百分点。出口退税率的提高,表明政府对产业形势进行了周密调研。通过财税和贸易政策的局部性调整,目的在于实现全局性的平衡。虽然只是两个百分点的幅度,但这已实属不易,它体现的是国家对产业进行积极扶持的姿态。2009年2月4日,国务院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会议决定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到15%。这是自2008年以来,第三次提高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虽然,国家会一如既往地支持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但是对于广大的纺织服装企业而言,出口退税率上调确实不是治本的方法,一味依赖退税率上调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在这个命运抉择的十字路口,抓住退税率上调的利好政策,通过科技创新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强对自主品牌的培育,或许才能让企业固本培元,实现可持续发展。

  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出台。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认为,近两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这十项举措涉及到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将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具体来讲,会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表面来看,纺织服装行业直接受惠于十项扩大内需措施的幅度可能并不大。但是在十项措施中,明确提出了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从长远来看,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却极有可能对纺织服装的生产、消费、流通等环节产生影响,从而改变现有的服装产业分布格局。对于竞争激烈的纺织行业而言,以上任何一个环节滞后,都会让企业遭到致命打击,其中关键在于这些环节都与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关。同时,十项措施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将使农民直接受益。现在中国还有9亿人在农村,他们是广大农村市场的消费主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市场的开发还不是很充分,农村消费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供挖掘。因此,随着我国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农村市场的开拓,这将使这块真空市场变得极具潜力。 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算得上是十项措施中的亮点,也算得上是十项措施对行业最大的帮助。长久以来,银行就认为纺织服装行业盈利空间小,对行业中小企业的贷款兴趣不大,甚至持排斥态度。这就直接导致中小企业陷入正常经营难以为继的困境,哪还谈得上发展壮大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说:目前我国有很多服装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处在关门或倒闭的境地,这对整个服装产业来说是巨大的损失。资金信贷问题关乎着企业生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十项措施中的相关措施对中小型密集型的服装行业来说,实属阳光灿烂。

  促进轻纺业发展六项措施。2008年11月19日,国务院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研究确定了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6项政策措施,简称国六条。 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各级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支持市场前景好、带动就业明显、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轻纺项目,加大对信用担保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缓解成本压力;继续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和部分轻工产品出口退税率,清理和取消涉及轻纺企业的各种不合理收费;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切实解决轻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大轻纺工业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等。在继国家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出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国务院又研究部署了促进轻纺业发展的六项措施。如此高密度扶持举措的发布,实为少见。这不仅反映了国家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变化出手快和准,也充分体现其大力扶持纺织服装等重要民生行业态度坚决。纺织服装行业中许多企业都是中小企业,长期受到融资难问题的困扰,此次国六条指出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切实解决轻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政策上给予中小企业融资保证。同时,这也将极大增强中小企业参与自救的信心。 2009年2月4日,由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纺织振兴规划得以出台。此次会议再一次提及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大中小纺织企业扶持力度,鼓励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减轻纺织企业负担。

  (二)展望行业情况

  2009年经济运行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增多,形势依然严峻。但国家采取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和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出台,将积极带动国内需求的稳步增长,恢复经济增长的信心,有利于纺织行业保持基本稳定。

  政策效果将逐渐显现。2008年下半年,针对纺织行业面临的形势,国务院和有关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来确保行业健康发展。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将在2009年逐渐显现。四万亿投资项目的相继实施,将有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与基础设施、房地产建设相关的产业用纺织品、家纺制品的需求前景将逐步好转;上调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暂停加工贸易台帐实转等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困难局面;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2008年9月开始连续降息以及取消各项不合理的收费,将缓解纺织企业资金周转上的压力,减轻了企业负担,有利于降低企业财务成本;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增值税转型将有利于纺织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增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积极性。

  内需将保持稳定增长。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扩大,2009年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居民和农民收入难以保持持续增长。我国拥有庞大的内销市场,衣着的基本消费以及进一步改善生活水平的潜力仍较大,国家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也有利于纺织品服装的消费,尽管人们在收入预期压力加大的时候,对服装等消费品的选择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总体上看,2009年纺织品服装内需尚可保持增长,但是增速会有所下降。

  出口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向实体经济蔓延,美欧日三大经济体陷入衰退的边缘,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影响也在进一步显现,世界经济下行已成定局,世界银行、IMF等组织根据各国持续恶化的经济指标不断下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IMF对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的最新预测为2.2%,世界银行的预测为1%。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将持续,2008年秋季广交会上纺织品服装出口交易定单大幅减少,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而言,形势不容乐观。另外,支撑我国2008年纺织品服装出口保持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欧洲(对欧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贡献率超过90%),但欧洲经济已出现衰退迹象,2009年对欧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也将明显回落。综合以上因素,2009年纺织工业生产、出口仍将保持一定增长,但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行业利润预计依旧是负增长。

  篇二

  放开双手 纺织希望

  摘 要: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方向。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具有开拓精神,创造精神,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情感性的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人际关系 灵魂 和谐 需要

  电影《非诚勿扰》中,葛优曾说过这样一句调侃性的话语: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随着二十一世纪的来临,知识经济的出现,人才越来越成为各国所争夺的资源。因此,教育备受各国的重视,尤以素质教育为各国所推崇。改革开放初,邓小平同志就教育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反复教导我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江泽民同志打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他们的这些重要思想是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劳动者的素质是经济能否快速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因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最关键、最起决定作用的是广大劳动者。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的水平,主要以劳动者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与技术能力为检测依据。因此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以至于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教育创新以人为本,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离不开师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怎样在素质教育中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和学生建立新型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值得思索的问题。

  一、喜爱和关心学生

  爱,是教育艺术之魂。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近代教育家夏日尊指出: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爱就没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这种爱是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对学生的了解、理解、谅解,是情感教育的集中体现。我在边远山区的一所镇中学里执教,在这里,后进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群体。他们之所以后进,不是天生的,多是由于后天因素影响所致:要么因家庭缘故扭曲了心灵,产生了错误的人生观;要么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难于自拔等。他们特别需要教师的关心和呵护,需要同学间的理解和友谊,需要集体的温暖和帮助。教师应把握这一感情需要进行深刻的情感教育,观察他们,接触他们,了解他们,稍有动向,及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动人,以爱育人,针对现象,对症下药,或谈心,或批评,或肯定,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来自家庭、社会、自身的干扰,最终改变自我、战胜自我、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未来需要。而不再是以前的以成绩好坏来看待、对待学生,认为后进生没有价值去关心,爱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去掉有色眼镜,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二、尊重和欣赏学生

  人的一生中有各种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心理学认为:需要是有机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马斯洛,把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相互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生活满怀热情,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而尊重的需要一旦受到挫折,则使人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无用,并导致对生存价值和意义的怀疑。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和欣赏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即使在学生的心中未必有教师,教师的心中也决不能没有学生。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都善未成熟,往往不能全面地,正确地,客观地认识、对待和处理问题。因而对他们给予过高的期望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应该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宽容的实质是教师的自信。相信自己的人格、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学生,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力量去感化学生,昭示学生,熏陶学生,诱导学生,影响学生,给学生以自我反思,自我修正,自我抉择,自我进步的时间、空间与主动性,从而体现出教师所持有的人文教化功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应该接受学生的缺点以至错误,哪怕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当教师的也要拥抱他,搀扶他,因为生命成长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幸福,成长过程的最佳状态是快乐。总之,我们要对学生多一些信任,多一些尊重,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激励,多一些宽容。

  在教育管理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总找孩子的错误和缺点之处,而应多看到孩子们的优点,多赞扬他们的优点,从而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当更多的用一颗淳朴、火热、虔诚的心去对待自己的学生,尊重和关爱他们,欣赏他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三、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

  在应试教育阶段,教师在教学上总是处于主宰地位,高高在上,学生多远而怕之。而且,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在班级管理中,多鄙视后进生,导致他们在心理上害怕老师,从而心灵受到伤害,害怕学习,放弃学习。人是有思想、个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生物,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即使学生的年龄再小,也会以一个有意识的独立身份对老师的工作采取认同和排斥等态度,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果。

  李岚同志在《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中指出:素质教育要彻底抛弃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说话,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全体学生,我们在与人的过程中,应善待每一位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这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我们的一片诚心、一番苦心、一颗爱心、孜孜不倦的去教育学生。由于学生之间客观上存在差异性,作为教师,必须以自己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全面地把握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思想活动状况,进而做到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学生群体就像满载的客船,快中慢三类学生处于船的各个部位,聪明的船长会让他们协调发展,同舟共济,共同进步,绝不会嫌弃船尾落后而把他们推下大海,任其自生自灭,而让船身失去平衡。对后进生,教师应该倾注大量的爱和大量的心血,作细致的工作,用有效的方法,力争实现后进生的转变。

  所以,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当把平等、民主视为教育的第一原则,强调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们应转变以往的教育者的思想,放下教师的架子,主动接近学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平等的、合作的关系,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走进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中去。

  四、关爱中体现严格

  青少年时期,既是学生身体发育、智能发展、知识增长的关键时期,又是理想萌发、人生探索、世界观形成的困难期。一方面,他们精力旺盛、思想活跃、求知心切;另一方面,思想方法比较主观片面。决断力比较薄弱意志和抑制能力不很稳定,遇事容易激动,很少顾及后果。随着我国中小学阶段独生子女的普及化,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不高,他们身上暴露出来许多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心理问题,如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严重、不尊重他人、不会交际与合作、懒惰、不愿吃苦、害怕失败与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等,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直接影响他们健康成长,进而影响我国竞争能力。

  我们应根据青少年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主要生理和心理特点,针对他们的不同个性,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对他们予以精心塑造,在关爱的同时,严格要求他们养成良好的品行。此时我们要以最具体、最真实的个人形象,用自己的思想观点、言行等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人民、社会所倡导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法律约束等传授和教导学生,规范其言行,使其成为一名社会需要的人才。

  综上所诉,素质教育是提倡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它渗透在课内与课外,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师生交往的各个方面。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一旦建立起情感性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便会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真心去关爱学生的成长,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全面发展。而学生也会由衷地敬重老师的博学多才,良好风范。

  现代化的素质教育特别强调民主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只有民主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进而张扬学生个性,使其健康发展为知识创新型社会文化气氛和健康的个性心态,让学生在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内安心、愉快地学习知识,锻炼各种技能,使其成为六会、四有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至立主编 《面向21实际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周纶佑 《反价值时化》(四川人民出版社)

  [3]盛忠兴 《现代教育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4]张世臣 《公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5]四川省教育委员会主办 《教育导报》

  [6]教育部主办 《人民教育》

  

上一篇:学生怎么发表学术论文

上一篇:浅谈工商管理中的电子商务与市场营销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