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律文书> 答辩状>

大学思修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7 00:45:07 浏览数:

  篇一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方法探析》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与国家交往的深入,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已成为思政教育的重点与难点。除了从理性角度加强引导教育,笔者试图寻求适合有效的方法使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起到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的作用。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方法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主义就是一面旗子鼓舞和动员中国民众,推动着国家的进步,是人民的精神支柱。党的报告明确指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家矛盾日益突出,为实现中国梦,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其理性爱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从情感层面讲,爱国不需要任何理由,但从理性层面讲,爱国需要方法、策略和理论指导。因此,在国际与社会环境已大有所变且惯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方法效果逐渐减弱的今天,高校思政教育者除了从理性的角度加强引导教育,寻求适合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是事半功倍的重要方法。

  《爱国主义教育结构探析》一文中谈到:在人们日常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不会仅仅局限于从某个特定的层面来开展,而是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状况来选择教育路径。比如,少年儿童主要适用于爱国情感激励的途径来进行教育,而成年人则主要着重于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意识等路径来进行。大学生作为年龄上的成年人和心理上的未成年人,必然需要意识培养和情感激发,即理论和实践两种方法并用。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的文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入脑入心,除了教师单方面的讲授还应加强思政实践的内容。因此,笔者试从课内理论教学、课内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教学三个层面解析爱国主义教育方法。

  一、课内理论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知与行,抽象与具体的统一,讲授法则是大学生对爱国的理解、理智、知识的抽象认识化为实践的前提基础。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通过教师的讲授将爱国主义的内涵、发展、变革等基本问题讲解清楚。讲授过程中应避免单方面灌输的情况发生,树立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尊重并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活动。一方面,教育者主动营造起教育情境,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主动施教的主体,学生是参与活动、接受信息的客体。另一方面,教育者引导和帮助受教育者主动建构起自我教育的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动学习的主体,教育者则是具有辅助、服务功能的客体。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实现着互动作用,形成了具体而并非抽象,运动而并非静止的主客体交替重叠的、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

  (二)案例教学法

  从目前的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看,我们并不是没有问题。比如,在中小学的教育中,我们强调大道理和概念性的东西仍较多,而且常常以考试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江苏省有学者曾经对未成年人的爱国教育情况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有20%的学生知道什么是爱国,68.1%的学生对这个概念感到模糊,11.9%的同学不知道什么是爱国。所以运用恰当的案例对爱国主义的主要关注点如社会主义教育、法纪教育、民族归属感和国格教育等抽象概念加以形象阐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讲解民族归属感时可以运用全球化浪潮下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案例加以讲解,能引发学生共鸣,深入了解概念及内涵。

  二、课内实践教学方法

  (一)专题演讲式教学法

  徐奉臻教授在其研究中特别提及专题式演讲的体验参与式教学方法,很适合大学生富于探索的学习心理特点,是引导学生理性思考的有效方法。如对于爱国主义在现当代的要求、爱国主义的具体行为等课题,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兴趣或热点查找资料、准备材料、小组演讲、师生评议、教师综述等一系列研讨式教学过程,让学生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二)讨论法

  讨论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针对大学生思想逐步成熟,个人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的特点,爱国主义教育在现时代存在较多的认识误区,对于这些误区仅仅通过教师课堂辨析难以赢得学生认同,因此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给予学生相互探讨的机会尤为重要。鉴于讨论法的不易操作性,教学中建议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和辩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在深入把握爱国主义内涵的同时也可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思辨能力。

  (三)情景教学法

  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将情景教学法适用于营销类、管理类课程,而通过模拟社会场景,让学生进入相关角色,以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景为参照物,进行模仿、比较、优化的情景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情景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身行为的模拟来说明道理,给学生的行为以启发,是一个动态的教学结构,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组织学生就中日关系紧张时社会上抵制日货的现象进行模拟,使学生切身体会其感受,引发学生对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关系的思考和探讨,把握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爱国主义的度的问题。

  (四)影视欣赏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种多样的影视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包括电影、纪录片、访谈节目、学生自拍DV等多种形式的影视作品都可运用到爱国主义教育中,影视欣赏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审美氛围中达到心灵的共鸣、情感的震撼和思想的交流,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之一。如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东京审判》《太行山上》等影片可以使学生在感官情感上受到巨大冲击,激发爱国热情。另外,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中央台公益节目天下文明之文明出行,使学生深刻把握爱国的内涵。但在运用影视欣赏法时要注意节目选择恰当,尽可能的对影视节目加以编辑修改,使之应用于教学更贴切;同时注意影视播放时间合理,虽然影视欣赏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但仍需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应用,长时间的播放影视难以到达预期效果甚至会出现学生抵触的反作用。

  三、课外实践教学方法

  (一)社会实践法

  在社会实践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有感召力,社会实践也是培养大学生理性爱国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国情民意,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开展扫烈士墓的活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正视历史的理性思辨能力;组织到农村、基层的社会调查树立为国分忧,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爱国民爱同胞的爱国主义思维方式。

  (二)网络学习法

  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把握住网络这个载体,开辟新途径。高校可以运用先进、丰富的网络资源,创建爱国主义教育网站,将中华民族优秀的爱国主义资料放到网上,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共享;同时,充分利用Email、Flash、QQ、微博等多种网络手段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互动,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三)潜移默化法

  爱国主义教育除了使用看得见的教学方法外,看不见的隐蔽教学方法也必须同时使用才能到达教育的最佳效果。这种隐蔽教学法即是通过爱国主义氛围的营造以到达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校园内适时的(国庆日或中日关系紧张时)大量悬挂国旗;规范爱国主义活动的仪式、仪礼;适时或定期举办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这些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爱国情感表达的重要的方式。通过环境的塑造来引导大学生的理性爱国主义思想的树立。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势与不足,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应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式,配合与时俱进的理论教学内容,使我国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能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2] 徐国亮.理性爱国:爱国应恪守的重要原则[J].政工研究动态,2009(16):23.

  [3] 吴霞等.江苏省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情况调查报告[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上一篇:有关感恩知恩教育的论文范文

上一篇:浅论大学生诚信道德的论文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