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函格式> 慰问信>

近代史中关于孙中山的论文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0-10-26 17:29:22 浏览数:

  近代史中关于孙中山的论文篇一:《论孙中山的大同伦理思想

  摘要:大同社会是自古以来人类追求和谐世界的理想模型,是中国思想史上屡见相关论述,核心便是对天下为公理想社会的追求,同时这也是关于最高层次理想社会的远大设计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孙中山提出过大同社会的理想,这一伟大构想广泛吸取了古今中外各种先进思想的养分,揉进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为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民众,描绘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美好图画。文章从四个方面对孙中山的大同伦理思想进行探讨,孙中山大同思想的起源,孙中山大同思想的全新诠释,孙中山大同思想的组成部分,孙中山大同社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孙中山大同思想 平等 自由 博爱 团结互助

  1、 大同的文化和渊源

  大同是中国古代对理想社会的一种称谓,相当于西方的乌托邦;大同思想,也就是中国的乌托邦思想。儒家典籍《礼记礼运》篇中最早出现大同一词: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疾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所诠释的大同社会大致是这样的:施行大道的时候,天下为所有人所共同拥有,贤德且有才华的人被选举出来主导政事,整个社会中的人们都讲求诚信,和睦共处是人们所共同崇尚的。因此,每个人不但奉养自己的父母,而且也视他人父母如自己的父母,像自己的父母般奉养。对待子女也如此,不但抚养自己的子女,将别人的孩子也视如己出,像抚养自己的孩子一样去抚养。这样,老年人就能老有所终,安享晚年,中年人就能全心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健康茁壮地成长。使老而无妻或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正当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这种现象而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同时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偷懒的行为,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害其他的人,不会有财产被抢去的人,各家各户都不用关大门了,国家之间友好地往来,没有战争和战乱。这就是所谓的大同社会。

  大同思想源远流长,贯穿于中国历代王朝,在众多文学作品之中都有记载。 东汉五斗米教张鲁,废除官吏,设祭酒分管部众,各祭酒的辖区设义舍,放置义米、义肉,供行人无偿取用。对部众的管理强调用说服教育方式,对犯法的人也首先教育,宽恕三次不改而后处罚,这便是大同社会的畅想。东晋《桃花源记》陶渊明在文中幻想出一处同现实世界隔绝的人间乐土──桃源洞,那里没有剥削、压迫和战争,人们永远处于和平、宁静和温饱的环境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对外部世界几百年来的王朝废兴、社会动乱都一无所闻,自秦末进洞以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在中国大同思想发展史上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2、孙中山对大同伦理思想的诠释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封建社会走向最后的毁灭,中国社会逐渐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康有为在书中写到:公有,不许为私人所有;举天下之商业皆为公有,不得私人经营。其次,计划经济被严格地在大同社会中实行,商部估算出人们生活所需的物品,考虑到自然灾害因素等,订出计划,通报于工部、农部、工部、农部依据各地生产条件,下达年度生产计划。康有为的贡献在于完整地、真实地勾勒一幅大同社会的蓝图,在康有为对大同社会的重新理解以及改革之后,孙中山在领导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斗争中,锲而不舍,坚忍不拔,在他的学说中对大同理想进行了新的阐释,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适合社会发展的大同观。孙中山的墨宝遍布天下,其中最多的是天下为公四个字。因此,天下为公与世界大同是紧密联系的。在孙中山的政治思想中,有时甚至可以当作同义词使用。在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之中,也是处处透露着大同的伦理思想。孙中山先生为民族主义下定义时说:民族主义即反对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人人平等,没有种族歧视,是大同社会的前提,也是保障。在这个前提下,大同社会才能继续。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原则有两个。第一个是平均地权,即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分配制度。第二是节制资本,即私人或私人经济体不能操纵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民生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也即大同主义。孙中山把建立在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基础上的社会叫做大同社会。民权主义指的是一般平民所共享的民主政治。这是为了防止欧美现行政治制度的缺点。在此思想指导之下,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有这几项权利民众即可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通过这几项权利来治理国家。民权主义的核心观念是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换句话即政府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这同东汉五斗米教张鲁的主张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虽然时代不同,人生不同,所需要的政治体制不同,但是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同社会。从相关文献资料来看,孙中山对大同一词有两种理解或诠释。首先,全世界各民族大融合,像大家庭一样和平共处,形成大同社会,这时国家机器已消亡。这是一个宏伟的政治构想,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他挑在了自己的肩上。其次,大同社会作为一种理想社会形态,要最大限度地为人民提供福祉,相当于实现民生主义。

  3、孙中山大同理想

  3.1 自由平等思想

  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提出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战斗口号自由、平等,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将自由平等的口号引入当时陷入困苦的中国,加入自己政治伦理思想。具体为生活在大同社会里的人首先都是自由的,拥有自由权利的。而这种自由在孙中山看来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也是幸福生活的基本前提。其次,大同世界里的人都是平等的,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获得同样的尊重以及认可,任何人不得干涉他人的合法权利,这也是大同思想的基本内涵,也是实现大同社会的根本。之所以说是根本,是因为只有实现人人平等,人们才能和谐相处,避免纷争。自由平等思想一经传播,引起了空前的反响,它如一记重拳深深地打入腐朽的封建思想的内部,它启发了数千万的中华同胞,为革命事业提供了先进的思想指导,革命战士纷纷以它作为目标,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3.2 互助团结

  20世纪初孙中山的互助思想,是孙中山思想文明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19世纪中期形成的进化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孙中山早在一百年前就已经提出了团结互助,虽然与现在的团结互助具体意义稍有不同,但是仍然是十分具有指导意义的,它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民族,民族的崛起,并不是一两个能人志士的努力就可以成功的,必须要民族的凝聚力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民族成员拥有着共同的信仰,朝着共同的理想进步,才有可能改变民族的命运,因此互相帮助,团结起来才是制胜的道路。其二,在孙中山的思想当中,大同的范围十分之广,所谓的大同不只是中华民族的梦想,孙中山认为大同是世界的大同,是世界各民族合而为一的必经之路,而中国只是一个先驱,是一个开端,因此团结互助是全世界各民族的互助,是全世界的合多为一。

  3.3 博爱

  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认为,博爱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是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孙中山先生一生题字最多的就是博爱二字。他多次把 博爱 题词分赠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并赢得了世人的尊敬与好评。其博爱思想已接近真纯的境地。因此,他不遗余力地宣传博爱思想。孙中山一生题词总数469件,其中 博爱就有 64件。孙中山通过题词的这种形式普及博爱思想,得到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广泛拥护。同时,这也极大地鼓舞了被压迫国家和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的斗争,激发了他们为实现社会文明进步的坚强意志和追求和平、民主、平等、自由和博爱的决心。

  4、大同思想对和谐社会的意义

  大同世界是和谐社会、理想社会,它是孙中山先生曾经进行过认真阐释、一生致力于其实现,弥留之际仍在展望的政治理想,同时也是我们今天仍在追求并努力实现的目标。2l世纪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纪,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时代主旋律,创造一个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世纪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在历经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而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科学技术愈发展,愈需要对人进行终极关怀与道德人文主义的昂扬。而正是在这些关键点上,孙中山大同思想和道德观的时代价值得到最深刻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茅家琦.孙中山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 孙中山.建国方略.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

  [4] 孙中山.三民主义.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

  近代史中关于孙中山的论文篇二:《孙中山主权在民思想的探讨》

  摘要:主权在民的思想,是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主权在民的真实实现有赖于人民共同普遍直接参与的民主程序的推行,孙中山提出了直接民权的理念。权能区分鲜明地体现了孙中山主权在民这一民权主义基本原则,地方自治则是实现主权在民的一个重要手段。

  关键词:孙中山;主权在民;直接民权;权能区分;地方自治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在三民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直接民权、权能区分、地方自治等科学理念,全面阐述了主权在民的光辉思想,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追求新型的民主政治 ,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强烈愿望。研究孙中山关于主权在民这一思想,能使我们正确地认识和客观地评价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重要历史地位。

  一

  直接民权的思想是孙中山在分析间接民权而提出的。它认为西方的议会政治是一种代议制,所体现的是间接民权,人民所享有的只是一种有限制的权利,不能达到当家作主的目标,不足为我们所效法。他指出,要在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以革除代议政治的流弊,即一方面实行普选制度,废除以资产为标准的选举制度;同时,以人民集合或全民投票的方式,行使直接民权中的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大权力。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代议制的局限性,使民主政体为之一新。直接民权与间接民权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在直接民权制度下,人民除享有选举权之外,还享有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只有选举权一项权力,还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孙中山形象地比喻说,只有选举权,如同原始的旧机器,只有把机器推向前进的力,没有拉回来的力。人民除选举权之外,再有罢免权,对于政府之中的一切官吏,一面可以放出来,又一面可以调回来,来去都可以从人民的自由。也就是说人民可以按自己的意志推举和罢免官员。孙中山认为民权必须有法制作保证,国家的 法律 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利益,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和保护人民的利益,因而人民应当有权创制法律。这种权力,叫做创制权。对于立法,孙中山还主张人民要有复决权,他认为国家颁布的法律,如果有违背人民意志的地方,人民不满意,便要有一种权,自己去修改,修改好以后,便要政府执行修改后的新法律,废止以前的旧法律,这就是复决权。

  四大民权好比四个放水制或四个接电钮,我们有了放水制,便可以直接管理自来水;有了接电钮,便可以直接管理电灯;有了四个民权,便可以直接管理国家的政治。人民有了这四个民权,才算是充分的民权;能够实行这四个民权,才算是彻底的直接民权。正是从这里,孙中山看到,真正的民众主权,应该是人民普遍享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成为权力的主体,和代议制的间接民权相比,直接民权的确立将民主体现得更加充分一些,真正做到了主权在民,有名有实。此外,孙中山还充分肯定了直接民权的可能性。他并没有因这一制度未能在欧洲普遍实行而怀疑其在中国能否实现,相反,他认为比起欧美国家来,中国有将其付诸实施的条件。他举例说, 现代 民权最发达的国家首推瑞士,瑞士人民对行政有选举权、罢免权,选举权可以推举贤才,罢免权可以改正误选。又在立法方面有创制和复决权,创制权可以补救法律的不完备,复决权可以矫正法律的失误。瑞士人民有此四权,实行直接民权,才是真正的民主国家。只可惜在欧美只有瑞士一个国家,没有别的大国实行这种制度。对此,有人怀疑认为,这么好的制度也只能在小的国家实施,而不能在大国推广,更不能在中国实现。孙中山反驳了这个观点,指出,就像日本已经有了小铁路,再要改造大铁路,便要费很久的H,-JI司,化很多的钱,是很不 经济 的事,因为畏难苟安,注重经济,所以这些国家就是知道了这些新式的发明,还是不采用它。欧美的政治机器有很多的缺点,政府已成了旧机器,人民和政府日日相冲突。要另外造成一个强有力的新机器,那是很不容易的事。

  中国则不然,没有历史的负担,故宜于效瑞士的民主政治制度。因而直接民权在中国是完全可以行得通的。孙中山将直接民权视为世界潮流,认为这是民主政治的 发展 方向,尽管这一民主制度还未达到普遍的程度,但它却呈现出一种扩展的趋势。他要求中国要吸取西方国家最新的思想和借鉴最先进的制度,不能做世界潮流的尾巴,跟在别人的后面爬行,那样将永远落后于人。他呼吁要把最好的民权制度介绍给中国人民,以便使中国后来者居上,他满怀信心的预言,只要中国学习世界最先进的思想,实行直接民权制度,走在时代前列,如是数年,必有一庄严灿烂之中华民国发现于东大陆,驾诸世界共和国之上矣。

  应当承认,直接民权相对于间接民权,包含着更完备的民主性,具有更民主、更广泛、更有效的特点。人民可以通过立法权和复决权,对资产阶级起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作用,通过罢免权,制约政府官员不能为所欲为。在这里,他已注意到了主权在民的真实实现有赖于人民共同普遍直接参与的民主程序的推行,觉察到必须具有某种切实可行又行之有效的政体,人民才有可能真正有效行使国家权力。这种认识是难能可贵的。

  二

  权能区分是最能鲜明地体现孙中山主权在民这一民权主义基本原则的。所谓权能区分,就是把国家的政治大权分开成两个。一个是政权,要把这个大权完全交到人民的手内,要人民有充分的政权可以直接去管理国家,这个政权,便是民权。一个是治权,要把这个大权完全交到政府的机关之内,要政府有很大的力量治理全国事务,这个治权,便是政府权。这种政权与治权的分离,或民权与政府权的分离,实际造成全体人民与政府机关在权力责任上的区分,这就是权能区分的基本涵义。为了说明权、能之间的关系,把问题说得更清楚、更透撤,孙中山作了比喻:将权和能比作汽车的主人和司机。他说:驾驶汽车的车夫是有能而无权的,汽车的主人是无能而有权的,这个有权的主人便应该靠有能的专门家去代他驾驶汽车。民国的大事,也是一样的道理。国民是主人,就是有权的人,政府是专门家,就是有能的人。孙中山权能区分的设想,就是要使人民手里有民权,政府手里有治权,人民与政府的力量相互平衡,既要形成一个为人民谋幸福的万能政府,又能让人民去约束控制它。彻底解决现代民主政治中所产生的弊端,真正实现主权在民的原则。

  孙中山认为西方政体弊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能解决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对抗态度。他讲,西方各国自实行了民权以后,政府的能力便行退化。原因就是人民恐怕政府有了能力,人民不能管理,所以总是防范政府。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就不能充分做事,到了政府不能充分做事,国家虽然有政府,便就和无政府一样了。他强调,如果持这种态度,长此以往,不想办法来改变,政治上是很难望进步的。二是这种政体很难解决政府违背人民意志,侵犯人民利益的现象。因此,孙中山指出,人民之所以对现行政府持对立态度,并非人民有意为之,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些占据国家机关者,其始藉人民之选举,以获此资格;其继则悍然违反人民之意思以行事,而人民莫如之何。这样,孙中山就把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讲清楚了,即人民希望有一个万能的政府为己服务。政府成了万能政府以后,还要听人民的话,不违背人民意志。怎样才能实现人民与政府的双赢呢孙中山从政治体制的角度提出了创造性的设想,这就是权能区分。他指出,对于这个问题,欧美的政治家和学者都没有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我想到了一个解决的方法。我的解决方法,是世界上学理中第一次的发明。就是权与能要分别的道理。他强调:权与能分开,人民对于政府的态度才可以改变。如果权与能不分开,人民对于政府的态度总是不能改变。所以,中国不要蹈欧美的覆辙,应该要照我所发明的学理,要把权能划分清楚。我们要中国进步、民族的前途没有危险,自己来实行民权,自己在根本上便不能不想出一种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权能区分。孙中山在论述中国政治实行权能分治必要性的同时,也论证了权能区分的可行性。他指出,权能区分切合中国的实际,即适合中国的国情,并且易于实行。

  因为:第一,中国历史上有权能分开的先例。他以蜀国的阿斗和诸葛亮作比较,说阿斗是有权没有能的,诸葛亮是有能没有权的,阿斗虽没有能但把政事交给诸葛亮去做,便能治理好蜀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由于有这样的历史先例,所以中国人民对于权能分治的道理容易理解和接受。照孙中山的说法:如果政府是好的,我们四万万人便把他当作诸葛亮,把国家的全权都交给他们;如果政府是不好的,我们四万万人可以实行皇帝的职权,罢免他们,收回国家的人权。第二,中国人民有尊敬和信任能人的 心理习惯。孙中山列举中国古代的燧人士、神农氏、尧、舜等,指出他们都是当时的能人,道德高尚,本领高强,因而受到人们的尊敬,拥戴他们当首领,管理众人之事。所以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来看,凡是有大能干、有新发明、在人类立了大功劳的人,都可以做皇帝,都可以 组织政府。孙中山认为,这种能人当首领管理国家的观念,在现在的中国依然存在。由此可见,在中国实行权能分治,要人民把国家交给有能力的人去治理,是能够行得通的。第三,中国在封建帝制的基础上建立民国,没有欧美国家政府历史上形成的痼疾,可以采用最先进的政体结构。如他所说:我们现在要解决民权问题,便要另造一架新机器,造成这种新机器的原理,是要分开权和能。人民是要有权的,机器是要有能的。一方面人民享有充分的民权,可以控制政府;另一方面,政府有很强的能力治理国家。由于权在人民,故政府能力虽大,亦不能为恶,只能为善,即不能为害于人民,而只能为人民谋利益。这样一来,民权问题就很好地解决了。

  从以上分析,孙中山权能分治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他把政府机关的一切 工作人员都当成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并不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孙中山说:把那些政府工作人员,不要看作是很荣耀,很尊贵的总统、总长,只把他们当作是赶汽车的车夫,或者看作是巡捕、厨子、医生、木匠、裁缝。总之无论把他们看作是哪一种的工人,都是可以的。对于政府工作人员,人民不但有权选举,还有罢免权,这样,民权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二是他强调政府工作人员要由专门家组成,也就是把国家的大事,付托到有本领的人,使政府高效万能。二是他把政权和治权 联系起来讲,用人民的权力来制衡政府的权力,使政府遵照人民意志积极推动 社会稳定健康 发展 。

  三

  地方自治是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实行主权在民的一个重要手段。他在《中华民国建国之基础》文中指出,要使主权在民为名称其实,必须实行民治,实行民治有四项方略,而第一方略是地方自治。就是将地方上的事情,让本地方人民自己去治,政府毫不干涉。这里所谓地方,系相对于中央而言的,是中央允许和管辖下的具有自治权的地方单位,主张先以县为自治之单位,于一县之内,努力于除旧布新,以深植人民权力之根本,然后扩而充之,以及于省。凡属地方自治范围内的事情,都由自治地区人民自己去办理,这就是地方自治。孙中山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实行地方自治,建立真正的中华民国,实现主权在民,将民权主义的 政治 理想变为现实。

  孙中山认为,地方自治这一主张具有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首先,地方自治是中华民国建设之基础,即所谓地方自治者,国之础石也。础不坚,则国不固,而国固则子子孙孙同享福利。为此,他列举了许多中外实例加以说明。 中国 本是先进 文化之邦,中国人民也是聪明之人,经过革命之后,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即中华民国,但是所谓中华民国者仅有其名,而无其实,一切政权,仍在腐败官僚、专横武人之手,同以前没有多大差别。原因何在就在于中国缺少作为国家之基础的地方自治。譬如建屋于沙丘之上,经风一吹,即便倒塌,故二次革命失败,不是袁世凯打倒我们,实是我们自己打倒的。我们痛定思痛,再举革命,不但要惩前毖后,且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 建筑牢固根基,确呼其不可拔。1916年他又指出:我国自推翻专制,建设共和,五年以来,政治尚未完善,政治之所以不完善,实地方自治未发达。若地方自治既完备,国家即可巩固当今的美国之所以朝气蓬勃,是因其在未独立以前,十三州已各自为政,而地方自治已经发达;故其立国之后,政治蒸蒸日上,以其政治之基础全侍地方自治之发达也。其他美洲国家则不同,是因没有地方自治之基础,则国家混乱不堪。其次,地方自治是实现民治之要端。民治是孙中山在晚年经常说的一个概念,所谓民治是指政治主权,在于人民,或直接以行使之,或间接以行使之,权在于官,不在于民,则为官治;权在于民,不在于官,则为民治。

  他在1912年时说:辛亥革命成功以后,中国的土地和主权,已经由满清皇帝的手里夺回到中国人民的手里来了。但是我们人民徒有政治上主权之名,没有政治上主权之实,还是不能治国。必须把政治上的主权,实在拿到人民手中来,才可以治国,才叫民治。怎样才能实现民治呢最重要的还在于地方自治能否实现,只有当地方实现了自治,才能真正做到把权力从官员手中转移到人民手中。再次,地方自治是充分实现直接民权的重要保证。如前所述,直接民权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无论哪种权力都必须由人民采取直接投票的方式,这种方式决定了直接民权不宜由全国人民行使于中央,只宜由人民行使于地方,地方自治有了成绩,便可实行直接民权。因此,直接民权的实现,有赖于地方自治的推行。直接民权实现之日,也就是地方完全自治之时。随后,孙中山又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论证了这一制度在中国实行的可能性。他认为,中国具有悠久的 历史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乡村自治的存在。中国古代共和之神髓,就在于人民能够自治,对重要的事情可以自议之而自理之。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者除了向人民要钱,防备人民造反外,没有给人民任何东西,但人民照样能够自己生活,这就是因为他们能够自治的缘故。基于此,地方自治在中国是完全可以实行的,也是可以实现的.

  孙中山把地方自治看作中华民国建国的基础,看作实现真正民主政治的有力保证,把直接民权与地方自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政治主权由人民通过地方自治直接行使权力,有利于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实现主权在民的设想;虽然孙中山在世时未能实现,但它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案,且为中国探索了一条实现主权在民的新路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总之,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家思想家,他所阐述的主权在民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这个思想的理论基础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而是他自己的民生史观。带有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由于未能解决人民夺取国家政权这一更为根本的问题,因而也就无法真正实现主权在民的理想。尽管如此,我们并不能低估孙中山主权在民的积极意义。应该看到,主权在民的思想,体现了孙中山在中国建立理想的民主政治制度而作出的艰苦努力和可贵的探索,是孙中山珍贵的思想遗产之一。

  近代史中关于孙中山的论文篇三:《浅析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思想文化渊源》

  一、民族主义发端的历史时代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更加稳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也逐渐形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然而曾经作为天朝上国的中国彻底从世界文明、国际政治体系的中心滑脱到世界格局的底端,被迫纳入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国际政治体系中,沦为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半殖民地,饱受压迫与欺凌,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作为帝国主义在中国殖民地代理人的清政府仍做着他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黄粱美梦,继续实行昏聩的统治,不断盘剥、侵蚀中国的广大民众。面对这满目疮痍的社会环境、交错复杂的社会现实,奉行民族压迫政策的清廷无疑成为人么内口诛笔伐的对象,社会大众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民族认同感不断增强,荡涤着整个时代与社会的思想观念。强烈的民族认同与解放观念与西方思想理论在这片摇摇欲坠的土地上发生强烈的撞击。

  基于这样的国情与世情,为挽救民族危亡,关于解决民族解放与民族独立问题的民族主义理论成为晚清时期知识分子的主要研究探讨内容。以封建地主阶级为代表的改良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都以各自不同的立场对民族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相较于改良维新派依托于统治者陈旧落后的自上而下的温和改良方式,孙中山将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与西方理论进一步熔铸成为三民主义学说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主义理论,主张以革命的方式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解放、建立民族国家的民族主义思想,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1〕189为昏昏欲睡、一蹶不振的社会带来了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动力与曙光,其民族主义不仅在实践中具有革命指导意义,同时也丰富与完善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理论。

  二、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为民族主义理论提供内在的文化根基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是东西方文化思想交融复合而成的理论体系与学说,其并不是固步自封、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中国近代革命形势与革命实践不断成长、变化和完善的,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民族主义学说从理论上讲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属于资产阶级思想范畴。然而作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虽有留洋经历,带有明显的西方文化的烙印,内化到其思想深处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仍在其学说中窥见一斑,尤其在革命初期体现明显。

  (一)夷夏之辨的传统民族观念

  处于中国传统民族观念核心的华夷之辨因中国几千年的大一统统治局面而基本处于隐含状态,只有在面临少数民族威胁汉族政权、华夏文化正统地位时才会脱离隐含状态而凸现出来。〔2〕32从中国历史发展脉络来看,在元朝与清朝统治时期,汉民族被蛮夷民族所统治与压迫,汉民族的正统文化受到蛮族文化的威胁与挑战,夷夏之辨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议题。大汉族主义倾向明显,强调汉族在各民族中的优越地位,宣传汉族文化的先进性与文明性,一些知识分子高举华夷大防的旗帜,期待以此来恢复汉族的中心地位。在清朝末期,国家面临帝国主义欺凌,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势之下,华夷之辨又在知识分子、社会民众中广泛流传。面对尖锐的民族矛盾、深重的民族危机,孙中山在革命初期高举反满大旗,在兴中会成立之日起便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联合政府的口号,驱除鞑虏明确的体现出其反对清政府统治,驱除满族的思想。孙中山在革命初期的明确的反满倾向,受到了中国传统华夷观念的深刻影响,恢复汉族在政治领域及文化领域的核心优越地位,力主建立以汉族为中心的国家政治权力中心。这一点在革命初期革命派主张建立十八个汉族省的中华民国想法中便可见一斑。并且在对民族主义的论述过程中,认为中国之所以民族主义会灭亡最大的原因归结为被异族征服。

  虽然这种反满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狭隘的大汉族主义倾向,但孙中山民族主义中的这一想法与主张也是切合中国社会现实情势应运而生,在革命初期,向受几千年封建压迫与统治的社会大众宣传民主与革命的理念必然是在思想与情感上都很难接受的。然而,面对激烈的民族矛盾,人民群众民族意识和的不断觉醒,适时的明确提出反清反满的口号能更好的激发人们的爱国意识、点燃革命热情,为实现民族革命、建立民主国家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二)以血缘关系位为核心的家族与宗族观念

  从古至今,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差序格局一直贯穿中国民众的社会生活之中,家本位思想浓厚。孙中山在民族主义第一讲中便论述到中国人最崇拜的是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所以中国只有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没有国族主义。〔1〕 185他充分认识到家族与宗族主义民众生活中的地位,认为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而中国人的团结力还没有涉及到国族。正因为家族与宗族观念深入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因此孙中山意识到家族主义与宗族主义在提高民族意识、恢复民族主义中的重要作用,应加以充分利用。相较于西方的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而在中国社会,以家庭为基本的社会细胞。孙中山以传统宗族为连结体,实现家族、宗族向国族的国度;将传统的宗族与家族主义作为凝结整个民族的重要力量与手段,以此来树立民族意识、恢复民族精神、建立民族主义。   (三)中国古代道德伦理与哲学思想

  作为一位中国知识分子,孙中山继承与发扬了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与哲学思想中的合理内核,并将其恰切的融入其民族主义学说之中,来恢复民族地位、指导革命实践。古代先贤的忠孝、仁爱、信义、爱和平的道德伦理;兼爱修身、治国、平天下与大同的政治哲学思想在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理论中得到较好的扬弃,丰富了其民族主义学说。

  孙中山认为这些中国固有的道德哲学,是西方国家无法企及的,在新旧潮流融合撞击的社会现实中,应当被保留与继承下来。国民在民国之内,要能够把忠孝二字讲到极点,国家便自然可以强盛。〔1〕 244孙中山强调修身、齐家,只有把中国固有的知识一贯的道理先恢复起来,然后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民族地位才都可以恢复。〔1〕 250他认为要唤醒民族意识、恢复民族地位,提高国民的个人素质是必由之路。

  革命初期,由于资产阶级自身阶级性与妥协性,民族主义并未提出明确的反帝纲领,对帝国主义国家一直持有暧昧不明的态度;但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变化,认识的不断提高,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也在不断变化与发展,日臻成熟与完善,从早期极端的反满倾向、大汉族主义倾向中逐渐抽离,提出五族共和论, 主张建立大一统国家、实行民族平等。并且孙中山也不断认清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不再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提出反帝主张,主张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面对一些年轻人受西方世界主义影响、抵触民族主义的情势下,提出要发达世界主义必先巩固民族主义,认为民族主义是世界主义的基础。中国肩负着济弱扶倾的使命,要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民族平等与解放才是真正的大同之世。因此民族主义有其重要作用,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秉承了中国传统的天下大同思想,将中国纳入到建立世界主义的核心位置中去。

  三、西方思想理论为民族主义理论创建理论框架与内在理路

  (一)西方民族主义理论

  政治、经济与文化领域之间总是结构性的交互影响着。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在政治上进行压迫、经济上进行压榨的同时,也将其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渗透到我国,中国知识分子或主动或被动的受着西方思想理论的熏染。在民族危亡的关键转折时期,对于民族理论的探讨进入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研究视野,在吸收本国民族观念的同时,将其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理论整合,探索适合时代特征与中国国情的民族主义。孙中山在留学日本以及在西方各国家进行演说期间,西方民族主义理论对于孙中山民族主义学说也或多或少的产生一定影响。

  近代民族主义理论发端于西方国家,理论体系较为成熟与完善,西方民族主义理论认为建立民族国家资本主义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必然产物。西方民族主义理论对于民族国家建立的原则、产生条件、民族政权等问题有深刻的论述,这些理论在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学说中也有广泛的体现。孙中山认为构成民族的五个要素分别是:血统、生活、语言、宗教、风俗习惯;强调一族一国。西方民族主义理论认为民族主义的核心原则便是一族一国。孙中山在早期对于民族主义的论述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狭隘的种族主义,强调汉族中心,主张民族同化,在面对各民族文化差异的客观事实上,强调汉族文化的由于地位,主张以汉族文化同化其他少数民族,以实现一族一国的民族国家。

  (二)达尔文物种起源理论

  孙中山对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极为推崇的,并将其贯穿到其三民主义学说的论述与阐述中。达尔文的进化论主张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物竞天择,孙中山运用进化论的基本观念来阐述民族兴亡、论证民族革命。

  孙中山认为自古以来民族兴亡源于天然淘汰,由于这种天然淘汰力的作用,一些民族生存下来,而一些民族则从人类中绝迹了。但在世界中的进化力,不止一种天然力,是天然力和人为力凑合而成。〔1〕 197这种人为力在当时的历史环境立下主要是指政治力与经济力。照自然力中的天然公例说:适者生存,不适者灭亡,优者胜,劣者败。〔1〕 217孙中山主张面对帝国主义三种力量的共同压迫,更要树立民族精神、恢复民族地位,以实现民族解放,建立共和。

  (三)民族自决思想

  从革命初期狭隘的具有大汉族主义倾向的反满革命到辛亥革命后期明确的提出反帝,从承认帝国主义在华不平等条约到废除不平等条约,从五族共和到各民族一律平等,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理论随着革命形势、自身思想意识的变化而日臻成熟与完善。

  在民族主义的第四讲中孙中山接受并赞扬了列宁的民族自决思想,俄国革命成功,他们一万万五千人脱离了了白种,不赞成白人的侵略行为,现在正想加入亚洲的弱小民族,去反抗强暴的民族。〔1〕孙中山在革命后期逐渐走出狭隘的大汉族民族主义倾向,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实现本民族民族解放、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国家的基础上,来济弱扶倾实现大亚洲主义以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主义,全世界民族平等、独立、共同发展。

上一篇:中国近代史结课论文

上一篇:第二次英布战争的过程及历史意义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