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心得体会>

信息化在保增长中的任务与贡献

发布时间:2021-07-19 09:02:12 浏览数:

摘要: 信息化是一个国家由物质生产向信息生产、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动态的、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信息资源越来越成为整个经济活动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越来越成为整个经济结构的基础产业,信息活动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关键词: 信息化;任务;贡献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5-0183-02

0 引言

世界经济的飞跃发展是建立在工业化大发展的基础上。从工业化发展历程来看,工业化发展已经经历了两次质的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它开创了人类的大机器工业时代,使得人类在“力”方面得以飞跃式发展;第二次飞跃,是以电机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工业进入电气化时代,使得人类在“能量”方面得以飞跃式发展。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化发展进程。

当人“力”不足时,我们创造了蒸汽机“力”;当蒸汽机“能量”不够时,我们创造了电机“能量”。然而,当电气化效率达到一定极限后,我们同样需要一种新的技术革命,来推动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就是工业经历大机器和电气化发展过程后,利用信息技术来推动工业化发展进行第三次质的飞跃;同时,也是信息技术向工业信息化和高新技术装备化发展方向延伸的必然。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根据公布的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2010年,河北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启用OA系统。2012年,河北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上线EAM系统。2012年底,河北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启用FMIS财务系统。

随着信息化在河北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日常生产、管理中的不断深化运用,其在公司保增长中的任务与贡献愈发重要。

1 信息化与成本管理

企业成本管理是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企业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关注成本战略空间、过程、业绩,应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整个循环过程之中,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成本管理跳出了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站在战略的高度找到了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价值点;他更使企业的成本管理冲出了狭窄的财务框架,立足于为企业各个层次提供及时的成本信息,满足企业从不同角度进行成本决策的需求。

1.1 确保成本管理数据的全面性 成本管理的关键在于数据。数据越全面,分析得出的结论越有说服力。传统成本管理数据的不全面性一是在于其数据主要集中在生产过程中,忽视了其他部门的相关数据,只做简单的计量和确认;二是在于所采集的数据不是直接的加以利用,而是通过会计凭证汇集到成本项目上,再以成本项目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控制、分析等来进行成本管理。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因为在人工或简单电算化会计条件下,仅仅单靠人工的采集、归类和核算分析,所需的人工成本非常之大,阻碍了传统成本管理向细分成本项目发展。企业信息化技术通过分层设计,组合方式,不再需要人工处理庞大的数据,克服了工作量太大的障碍,可以按照管理者的需要采集尽可能多的全面的数据。

1.2 确保成本管理数据的真实性 原始数据经过人工处理的中间环节越多,得出的结果出现错误的可能性越大。信息系统中采用的模块化集成技术,使得数据不需要多次重复输入,各部门之间数据可以共享,大大减少了出错机会;另外还设置检验功能,对数据进行自动检验,进一步减少数据输入时产生的错误,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也为管理者对成本管理多功能的需求打下了良好基础。

1.3 确保成本管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 成本管理也需要及时的信息反馈,才有可能避免成本偏差的进一步放大。传统成本管理模式是靠财务部门按会计报告期来提供成本信息的,首先在时间上就与现代信息社会的步伐极不相称;其次是与真正的需求者有距离,妨碍了成本信息的及时到位与及时使用。信息化提供的技术基本可以满足信息快速传递的需求,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可以随时调出权限范围内的最近更新的成本信息。

1.4 确保成本管理实现功能的多目标性 传统成本管理是局限于企业内部的财务框架中,以满足财务报表为主要目的。但对于现今的企业来说,掌握信息越多其应变能力就越强,管理者就希望成本管理能发挥出更多的功能,不仅要能进行成本核算,满足财务会计报表的要求,还能满足其他要求,例如企业的总体成本构成,每一部分成本的成本动因等。并且不同的企业环境,对成本管理的功能要求不一;不同的层次,对成本管理功能的需求不一。各种不同的需求容易造成企业人工成本剧增。但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下,成本管理的多目标功能实现变得完全可能,成本数据的采集可以做到全面性。

2 信息化与绩效考核

绩效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绩效考核又是绩效管理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信息化的绩效考核,抓好全员绩效考核,提高员工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是保增长的重要途径。

2.1 确保绩效考核的公正、公开,调动全员积极性 绩效考核是一把双刃剑,失之公平,即会挫伤员工积极性,不利于鼓励员工创造性地、保质超量地做好工作;严重时误导企业用人决策,产生逆向分配。考核公正则能激励员工,消除抵触情绪,提升团队写作水平,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人力资源决策,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率。在信息化条件下,考核基本依靠定量指标,并且这些指标都有明确的含义;此外这种考核是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操作,无需人工参与,避免了个人情感因素对考核结果产生影响,提高了考核的公平性。其次,从绩效考核方式来看,用信息化的手段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和记录,使得绩效考核得以公开,增添信服力。

2.2 清晰地企业目标分解过程 企业战略目标是企业上下的行动纲领,必须进行有效的分解,从而使个层面目标与企业的战略保持一致,确保企业战略落地执行。绩效管理的信息化,使企业战略目标的层层分解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各层次目标、人物之间的关联关系、责任人、完成情况一目了然,清晰、及时地了解战略目标在各个部门的完成情况,随时监控目标的执行情况,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2.3 贯通绩效管理与业务、培训、薪酬等模块,构建能力提升体系 绩效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是帮助员工提升能力、改善业绩。其将绩效管理和业务、薪酬管理、培训发展等模块打通,有效推动员工的能力提升。

2.4 实现绩效管理的全员参与与互动 绩效管理的信息化运用,突破了以往绩效鼓励止于人力资源部门的情况,贯穿了企业管理层、执行层、一般员工等各个层面。同时,强调从设定目标、过程辅导、绩效结果的反馈全过程沟通,支持连续互动过程。

3 信息化与精益管理

精益管理理论源于精益生产,现在精益管理由最初的在生产系统的管理实践成功,已经逐步延伸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也由最初的具体业务管理方法,上升为战略管理理念。

精益管理的信息化可以使企业各种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同事,员工士气、企业文化、领导力、生产技术都在实施中得到提升,最终增强企业竞争力。

3.1 确保精益管理数据的精细化 精益管理的核心就是以最小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这就需要庞大的数据进行支撑;同时需要数据的精准化。信息化的引用,确保了庞大数据的处理速度和正确性,最大可能的确保了相关数据信息准确,减少了以往人工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信息化的应用,为精益管理提供了最基本的支撑。

3.2 确保精益管理从全局出发 精益管理是从全局出发,从大方向掌握企业各项的管理业务。精益管理的信息化,首先保证了大量数据全面、有效的存储,便于查阅;其次,为各个部门的数据交流提供了接口,使企业可以从全局统筹规划。改变了以往以小单位为主的思想,而是要求各小单位的利益顺应整体的全盘利益。

3.3 精益管理的管理工具优化 精益管理最大的特点就是看板管理。包括三角形看板(三角形看板主要为“5S”管理服务。看板内容主要标示各种物品的名称,如成品区、半成品区、原材料区等,将看板统一放置在现场划分好的区域内的固定位置)和生产管理看板(生产管理看板的内容包括作业计划、计划的完成率、生产作业进度、设备运行与维护状况、车间的组织结构等内容)等。信息化的应用,将以前的实物看板,转变为数字信息,使看板信息更加直观、便于查询,优化了管理工具。

4 信息化与风险防控

在风险防控中引入信息化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的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检查等活动来阻止防范风险损失的发生,削弱损失发生的影响程度,以获取最大利益。

4.1 客观、科学地进行风险评估,避免风险 传统的人为风险评估,受主观约束性较大,评估者的能力严重影响风险评估的正确与否。风险防控的信息化,不仅可以储存大量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客观地分析,必要时还可以建立模型进行风险模拟。剔除了各种人为因素,从客观、科学的角度最大限度避免风险的发生。

4.2 硬性约束,降低风险 信息化的运用,使得企业一些业务流程得到硬性控制,从而降低风险。例如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推广和应用,为实现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的高度集中管理、控制和优化资源配置,迅速地对各种财务管理方案做出科学的、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决策提供了技术操作平台。它可以准确及时地反映各方面的动态信息,提高企业财务效率,使财务预算适时动态调整;另一方面,硬性并有效地控制了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最大限度降低了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何宝金,黄永进,刘晓玫.规划信息资源整合机制研究——以无锡市规划资源网建设为例[J].《规划师》论丛,2009(00).

[2]王健梅,苑征.执法监察信息化——谈天津建设市场执法监察电子信用档案[A].七省市第八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7.

[3]徐杰.信息化助中铁电化院实现企业腾飞[A].第九届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

上一篇: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学史教育

上一篇:十英镑的遗憾等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