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WebQuest:信息化时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新视角

发布时间:2021-08-07 08:42:44 浏览数:

思想家和教育理论研究者的重视。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发挥艺术对人感官经验的刺激、对人情绪智力的提高、对人创造能力的激发作用。

WebQuest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其模式本身体现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基于WebQuest模式下的学习能让学生拓展视野,在良莠不齐的信息源中进行辨别,提高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形成对“真”的追求。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立场、观点、思考问题的角度都不尽相同,WebQuest要求学生形成尊重与选择的意识,这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所倡导的学生人格培养是基本一致的。感受艺术的陶冶与熏陶,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提高辨别假丑恶的能力,塑造高尚人格,这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目标价值取向与终极追求。对“真”的追求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重要的目标指向。 “真的价值观念是人们在认识领域所产生的价值观念,它做出的价值判断和评价是人们的是非价值观念。”[6]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通过“求真”的价值诉求,让学生在真切艺术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艺术的想象与创造力,揭示生活的真谛,促使学生探求真知,追求真理,与WebQuest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具有一致性。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WebQuest教学模式的设计

B.Dodge提出了WebQuest模式的基本原则,即Focus原则②, F—寻找优秀网站(Find great sites);O—有效地组织学习者和学习资源(Orchestrate your learners and resources);C—挑战学习者思维(Challenge your learners to think);U—选用媒体(Use the medium);S—支持学习者达成高水平学习期望(Scaffold high expectations)。在遵循这样的原则的前提下,湖南理工学院在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要求,在开设的多门艺术限定选修课程中实施WebQuest教学模式,形成了学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网络资源的深度融合。本文以湖南理工学院开设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美术鉴赏”为例,对其WebQuest教学模式进行设计。

1.情景设计。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程的主题。湖南理工学院“美术鉴赏”课程强调基于WebQuest的教学模式,以古今中外经典美术作品的鉴赏为课程教育的直接目的。让学生学会认识绘画、雕塑、建筑与园林、工艺与美术、民间美术等美术门类的艺术语言,了解造型艺术美的法则,欣赏各自代表作的美的形式与内涵,理解其文化价值功能。由此帮助学生提高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2.明确任务。湖南理工学院“美术鉴赏”课程任务十分明确,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美术是人类以精神力量来表现、创造世界的特殊载体,美术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讲授美术审美的要求、形式美的法则,让学生了解造型艺术美的基本语言和造型规律,懂得如何欣赏、鉴别美术作品等。

3.资源提供。湖南理工学院在“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整理完成上述任务的网络资源,在每一个链接中嵌入对相关资源的描述,以保证学习者通过点击网络资源就可以知道将获得什么信息。并对有关网址进行对比、筛选,选择较好的、观点没有冲突的网址。提供全面的、可利用的网络资源清单,可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避免漫无目的地网上冲浪。值得注意的是,老师给学生提供的网络资源,不仅仅受局限于网络,还可以包括一些视频、多媒体等。

4.探究过程。湖南理工学院在“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相应数量学生,根据课程教学任务分别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加工、演示等;每组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与美术鉴赏相关的各种信息,如作者、代表作、种类、特点、意境等;各小组之间将收集的资料按一定类别进行分类整理,以Powerpoint 并辅助口头描述对美术作品作出鉴赏演示;各组合作形成相关作品的鉴赏介绍,用于各组之间的交流,使全体学生对美术作品鉴赏形成全方位认识,老师和学生之间对赏析情况进行评析。

5.评估总结。湖南理工学院“美术鉴赏”课程的总结评价制度比较健全。学校通过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评价标准和方式,评价可以采取自我评价、组内评价、小组互评及老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的办法,对学生的演示成果乃至和小组的演示成果进行评定,总结出主要收获、体会或者经验教训。课程在WebQuest 模式下的评价体系如下图所示:

四、结束语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中心环节。包括教育部指定的8门限定选修课和根据本校学科建设、地域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的具有特色的任意选修课,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形态丰富多样。但在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信息化整合还处于起步阶段。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从湖南理工学院的探索与实践来看,学校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无论哪种艺术教育课程类型都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效性不断得到提升。理查德·E·迈耶在对多媒体长期的研究后得出了著名的“多媒体认知原则”(Multimedia Principle),认为学生学习语词和画面组成的呈现比学习只有语词的呈现效果好。[1]湖南理工学院在WebQuest模式下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心,充分利用真实有效的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学习热情,特别是通过“搭脚手架”的方法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激励措施,让学生在分析艺术知识、解决艺术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审美品格,提高人文素养,发展形态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正如B.Dodge所认为的,WebQuest的吸引人之处就在于它给学习者和教师提供了学习活动的整体性结构和活动向导。它表述的是这样一种理想——最充分地利用计算机,让学习者运用高水平思维技能开展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E·迈耶著.多媒体学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美)J.布罗菲,陆怡如译.激发学习动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何雪莉等.浅析WebQuest的作用与局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9).

[5](美)托马斯·门罗,石天曙,滕守尧译[M].走向科学的美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6]邱正伦.审美价值取向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7]周伟业.网络美育——艺术教育的媒介视角[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

[8]冯晓阳.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与传统[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9]钱初熹.当代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0]吴疆.调和整合方法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11]陆宏,孙月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实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2]张景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编辑:金冉)

上一篇:HOLD住吗?

上一篇: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解读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