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心得体会>

数学之水,源于生活

发布时间:2021-07-29 08:48:17 浏览数: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接的形式和客观事物为载体加以呈现,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的亲近和理解。

一、课堂教学——数学味的升华

1.原汁原味的数学生活情调——激趣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要使学生以主动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可以利用他们生活中的事物或情境进行引导。

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我在我的上衣上贴了标签,售价98元,在我的裤子上也贴上了标签,售价35元,请学生帮我算算一共要多少钱。所有的学生立刻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计算的行列。在算出得数后,我问学生还有什么想说的,有学生便说:“我想知道上衣比裤子贵多少元。”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有学生说用“98-35”,这样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学习“观察物体”时,我从生活的实物入手,由直观到抽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探究他们的属性。新课伊始,先出示布娃娃、讲台等实物,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实物,然后让学生想办法说出站在讲台的前后左右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这一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立刻唤起了学生积淀已久的生活经验:有的说用铅笔画,有的说用照相机拍,有的说站在它的前后左右看看不就知道了……学生借助生活经验由立体图形自然过渡到了平面图形。在这期间,数学源于生活的理念已渗透到了学生的意识,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2.有声有色的数学生活情境——导学

数学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教师应努力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中发现数学,进而产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了能让学生独立发现知识,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我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天气炎热,米老鼠和唐老鸭买了一个大西瓜,唐老鸭负责分西瓜,它该如何分?每人能分到一个整的吗?请你先猜一猜,然后用一张纸作为一个西瓜和同桌分分看……这是一个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分西瓜”情境,学生很容易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因此学得积极主动。

二、课外活动——数学味的延伸

1.找一找,数学活动中感悟数学味

对学生而言,数学知识并非“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是“旧知识”,在他们生活中已经有许多相关的经验,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他们现实世界出发,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用8个小正方形拼成你喜欢的图形”时,利用由很多正方形拼成的操场,让学生通过在操场上走一走、跳一跳、画一画,得出了书本上都学不到的图形。在用粉笔画的过程中,曹同学发现图(2)没有线段重叠,她高兴地说:“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图(2)的周长最大。”“什么原因呢?”有学生立刻问。“每一条边都不重合。重合越多,剩下的边也就越少呀!”“那面积呢是不是也不一样呢?”又有学生问。“不对,不对,小正方形重叠的是边,而不是面”……就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还能感觉到建筑之中的数学之美。

2.练一练,数学活动中强化数学味

有些数学知识非常抽象,没有生活经验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数学味的,比如在学习了“千克的认识”后,就有学生把它和身高、距离混为一谈。于是我利用课外活动,带领班级的学生去了菜市场。出发之前,每个学生先估算出自己的一步大约有多长,算好在路上自己走了多少步,然后算出我校到菜市场大约的距离。在菜市场里面,学生通过称一称、看一看,也很快对克和千克有了足够的认识。对于高度,学生在游玩中也知道了孔望山的海拔是123m,知道了摩崖石刻长22m,宽15m,知道花果山的海拔高度是625m。总是说山高135cm的顾同学笑了,她说:“山和我一样高了。”总以为楼房是19cm的张同学说:“这样的楼房连我一只脚也放不进去。”还有说自己身高123千克王同学说:“这么重的体重,说明我超级肥了。”在笑声中,抽象难解的知识点已被学生轻轻松松掌握了!

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从多方面的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做数学”,真真切切感受到“数学是来自生活”的,是为生活服务的。

上一篇:回归生活的小学数学启蒙教育

上一篇:亦谈幼儿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