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计划方案>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4-04 08:41:27 浏览数:

摘 要 河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人口大省与经济大省,在中部崛起战略中一直被寄予厚望。省委书记郭庚茂在郑州调研时多次指出:“河南既不沿海,又不沿边,主要靠中心城市带动发展”。省会郑州作为河南省的核心城市,肩负着带动全省发展的重任。如何进一步发挥郑州在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找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抓手,是近几年摆在河南省面前急需破解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郑州航空港 经济综合实验区 发展规划

一、引言

郑州的快速城市建设起源于铁路的修建——依托京广铁路和老城发展,又伴随着陇海铁路向西建设大型工业基地。可以说近百年来,郑州作为火车拉出来的城市,在拥有“双十字”铁路框架与“五纵六横”干线公路叠加的基础上,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分享着作为中部陆路枢纽带来的产业发展红利。而且今天,内陆大省的发展逻辑链也越来越清晰——以建设航空港为突破口,建立现代大枢纽为基础,大枢纽带来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助推大都市。

二、航空大都市简介

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航空运输力量的提升,时空的距离进一步压缩。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约翰·卡萨达首创了“航空大都市”概念。它是依托综合航空运输体系,迅速崛起的未来城市形态,目前,航空港实验区依托郑州大型航空枢纽,大力发展航空货运,构成郑(州)汴(开封)一体化区域的核心部分,范围涉及中牟、尉氏、新郑3县(市)部分区域,包括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和周边产业园区,面积415平方公里。[1]

在原有的航空城理论与城市中心区的发展要求下,结合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快速可达性成为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标志。机场将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部分,航空大都市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机场已经从原来的“近郊孤岛式”的交通港口变成城市中心乃至航空都市,要求在产业上强化航空物流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集聚,在空间上凸显以机场为核心的都市中心区的有机整合,在交通上体现空港与多种交通方式的联动协同,从而提升规划编制的理论基础。

三、郑州航空大都市所处的中国和世界大环境

随着约翰·卡萨达提出的五波发展理论,21世纪确实变成了“快速世纪”,也变成了“航空世纪”。快速物流越来越重要,电子商务的兴起更进一步加剧了时效的竞争,加强了机场的重要性。因为许多在线购买的商品都是空运的,如家用电器、珠宝、医疗产品和高价易腐产品。由于郑州的地理位置优越,可以在中国电子商务零售的预期增长中获益,从新郑机场飞行两小时可以到达中国80%的人口居住区,国际级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在郑州汇聚使得这个城市成为电子零售产品地面运输的理想地点。毫无疑问,中国零售销售变化的环境给郑州带来了特别的机遇。

随着世界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机场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地区企业的总部、贸易代表办公机构、国际银行和专业协会,而这些机构的人员常常需要进行长距离旅行,机场附近带来的就业机会增长对土地使用的影响同样非常大。北开罗莱纳大学柯南研究所近期的研究设计美国大都市区域环形郊区内的就业增长,研究表明,在机场周围8公里范围内就业机会增加速度比包括整个机场在内的环形郊区内要快得多。

因此,郑州航空大都市迎来了全球化战略背景下的发展机遇,将构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成为国内航空货运枢纽。

四、郑州航空大都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机场物流服务业体系不健全

除了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重要机场枢纽,我国在中原地区缺少枢纽机场。目前,我国一半以上主要城市,从郑州机场出发,不到两小时航程便可到达。虽然郑州机场发展迅速,但随着富士康、海程邦达、中外运等10家电子制造和物流企业入驻,依托航空物流而集聚的电子信息、精密制造、光学材料等产业,正加速向河南转移,郑州机场的物流将面临更大的考验。[2]

(二)其他交通方式带来的冲击

“铁路、公路、航空、水路”四分天下的格局在市场份额重新分配和货运运输格局调整之后逐步形成。铁路运输具有载运量大、受自然条件影响小的明显优势;2012年,我国铁路货运量超过39亿吨。公路运输灵活性较强、建设成本低、容易实现“门到门”运送;有数据显示在2012年,公路货运量超过322亿吨,水路运输载运量大且成本较低,也占据着我国物流市场主流位置。面对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的强大压力,郑州航空港需迅速适应并逐渐发展起来。

(三)发展支撑体系不完善

为实现郑州航空港核心区的功能,软、硬件设施需要共同支撑配合。根据试验区规划,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试验区的核心区主体为356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的航空产业有航空维修和服务保障、飞机零部件制造和航空租赁等;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端制造业以及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城市配套服务业也是实验区的主要发展产业。而以上航空产业和配套服务业的建设,必须有上下游产业配套的硬件支持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软件支持。[3]目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上下游产业的完善性方面和科研开发能力方面均有待提高,可通过政策引资,增强企业发展可持续性;吸引高端产业入驻,培养引进高科技人才。

(四)生态建设有待加强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现状主要以农林用地为主,其中林地约42平方千米,枣林约为23平方千米,规划范围内绿地生态资源丰富,绿地类型多样,但大部分的河流线型和河道不甚完善,街头绿地与社区公园绿地明显偏少,城市内绿地为城市居民的服务效用还不明显。如何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打造成为一个有机聚合、蓝绿交融、生态高效的生态型现代航空大都市,成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的又一重要问题。[4]

五、郑州航空大都市的发展对策

(一)加大航空物流产业的发展建设

(1)航空快递物流。为促进重要快递公司发展区域快递物流板块,形成规模化的航空快递服务网络的目标,要加快郑州全国航空快递基地建设,实现国内快递24小时、国际快递72小时送达客户手中。

(2)国际中转物流。发展国际中转业务,须国内机场与国外枢纽机场加强联系与合作,实现航运信息共享。同时进行国际中转物流的监管体系建设,规范监察环节,简化转关手续,提高转关效率。鼓励境外航空公司和货代企业在郑州机场发展自身业务,办理中转业务,推进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

(3)航空物流配套服务。完善分拨转运、仓储配送,缩短货物配送时间,完善企业物流货物信息系统,建立公共信息平台,方便货物物流信息的追踪,避免出现丢件、货物损坏等问题,为供应链成员企业提供即时服务。积极与国际知名商务服务企业建立业务关系,设立办事机构,开展长远合作。

(二)加强交通规划发展建设

(1)构建综合交通枢纽,打造无缝衔接立体换乘系统。依托机场,构筑以高铁、城际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快速路为骨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统,在新郑国际机场形成交通换乘枢纽,建设核心区内无缝衔接的立体换乘系统。

(2)以机场为核心,构建航空导向性交通系统。完善港区道路系统,明确层次结构,对于以机场为核心,以空港为引领的生态智能新城,需要有前瞻性交通布局,有序组织路网走向,建立与空港功能布局和土地利用相适应的交通系统。综合考虑居住与产业、内外通勤之间关系,通过大型工业区居住和就业的合理安排,减少长距离通勤出行,建设绿色低碳的交通系统。

(3)加强货运通道建设,构建三港一体物流交通系统。加强货运通道建设,优化货运交通组织,实现客货分流和多式联运。同时将航空港、铁路港和公路港三港一体建设,实现攻速公路、快速路、大运量轨道运输高效衔接。

(三)壮大发展支撑体系

(1)机场驱动。作为中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的新郑国际机场,在国内客运服务方面不断扩展,有效提升了机场的客运量及运货量。其中富士康的商业活动也为机场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在2011~2012年期间,新郑国际机场货运量的增长率达到了47%,是中国的机场中增长最快的。而且它的客运量增长速度为15.9%,在全国中排名第二。

(2)交通便捷。郑州航空大都市和航空物流枢纽发展的基础,离不开多模式运输。在新郑机场和与其连接的公路、铁路间建立无缝联运界面,充分利用便利的多模式运输,以促进和带动机场外部的商业发展。旅客和产品必须能通过与机场连接的公路、铁路系统快速、高效地往返于机场。秉承“三港合一”的战略,合理规划、实施得当,使航空、公路和铁路系统能够汇集,形成21世纪城市经济区的多模式“三港口”核心。

(3)教育支持。随着郑州市向更高端的制造业和更现代的商业迈进,郑州整体的劳动力需要得到更好地提升。为航空港实验区规划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商业服务的规模是巨大的,需要大量的研发设施、软件工程、生物医学以及其他知识密集型产业以及先进的商业服务,如数字城市管理和国际金融。引进教育支撑体系,建议在航空大都市内建设航空教育学院。

(4)政策支持。包括在保税区企业间交易货物享受退税、免增值税或消费税在内的政策和发展激励措施,已经在机场、综合保税区和整体4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落实到位。还有很多重要的地方政府激励措施。例如,国外及国内的航空物流企业、出口加工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将免于缴纳城市设施费和水资源费。所有这些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对于航空港实验区的发展非常重要。

(四)实施绿地生态系统战略

(1)城市绿网策略。按照相应半径设置城市公园—社区公园—街头绿地三级公共绿地体系,通过城市绿网划分各个组团边界,形成独立的功能单元,同时通过组团绿网串联各个组团绿地核心,构成点线网相结合的完善的城市绿网结构。

(2)生态水系策略。航空港实验区内现状水系丰富,规划保留现有河流水系,新增部分河道,增强河流之间的相互连通作用,强化河流在城市中的生态景观效应,为保护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结合城市河道及水塘建设人工湖,丰富城市景观,形成城市主要公园节点。规划通过上游扩大蓄水面积,引调南水北调分配水、引调黄河水以及中水回用水工程四种方式,保证稳定的给水,使远期供水量达到96万吨。实现多源供水。将规划水系分为线性曝气段、雨水收集段、湿地净水段、综合应用段及生物预处理段等五大功能技术段,实现生态活水。

(作者单位为洛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 我国空港都市区的形成条件与趋势分析[Z].

[2] 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重大意义[J].

[3] 基于SWOT分析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前景展望[J].

[4]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换乘客流组织研究[Z].

上一篇:“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煤炭绿色物流运输优化研究

上一篇:苏北运河船闸的服务运营管理分析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