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英语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

《水工程实验技术》实验指导书

发布时间:2020-07-09 14:05:41 浏览数:

 福建工程学院

 实 验 指 导 书

 课程名称:

 水 工程 实验 技术

  学

 院:

 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专业、班级:

 给排 水

 实验一

 自由沉降实验 实验二

 絮凝沉淀实验 实验三

 混凝实验 实验四

 静态 活性炭吸附试验 实验五

 离子交换实验 实验六

 活性污泥 性能 参数 的测定 实验 实验七

 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测定实验 实验八

 折点加氯消毒实验

 实验成绩 课内评分 20% 实验报告评分 80% 合计得分 内容及格式 15 数据处理及结果 30 图表及曲线 15 分析及讨论 30 其他 10

 实验一

 自由沉降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颗粒自由沉淀试验的方法; (2)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自由沉淀规律,根据试验结果绘制自由沉降曲线。去除率~沉速曲线( η ~ u 曲线)、去除率~时间曲线( η ~ t 曲线)和未被去除颗粒百分比~沉速曲线(P~u 曲线)。

 二、实验原理 浓度较稀、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自由沉淀的特点是:沉降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沉速在层流区符合Stokes公式。

 悬浮物去除率的累积曲线计算:  0000 )1 (PsdPuuP 

 其中:

 η —— 总去除率 P 0 、 P —— 未被去除颗粒的百分比

  u s 、 u 0 —— 沉淀速度 实验用沉淀柱进行,如图3-1。

 初始时,沉淀时间为0,悬浮物浓度为 C 0 ,去除率 η =0。

 设水深为 H (实验时为水面到取样口的垂直距离),在 t i 时间能沉到 H 深度的最小颗粒 d i的沉速可表示为:iitHu  。

 实际上,沉淀时间 t i 内,由水中沉至柱底的颗粒是由两部分颗粒组成,即沉速i su u  的那一部分颗粒能全部沉至柱底,同时,颗粒沉速i su u  的颗粒也有一部分能沉到柱底,这部分颗粒虽然粒径很小,沉速i su u  ,但这部分颗粒并不全在水面,而是均匀分布在整个柱内,因此,只要在水面一下,它们下沉至池底所用的时间小于或等于沉速 u i 的颗粒由水面降至池底所用的时间 t i ,则这部分颗粒能从水中被去除。

 在 t i 时间,取样点处实验悬浮物浓度为 C i ,沉速i su u  的颗粒的去除率:000 01 1i iiC C CPC C     ,其中,0CCPii 表示未被去除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比。

 绘制 P ~ u i

 关系曲线,可知1 2 1 21 20 0 0C C C CP P PC C C      , P  是但选择的颗粒沉速由 u 1 降至 u 2 ,即颗粒粒径有 d 1 减到 d 2 时,此时水中所能多去除的,粒径在 d 1 ~ d 2 间的那部分颗粒的百分比。当 P  无限小时, dP 代表了小于 d 1 的某一粒径 d 占全部颗粒的百分比。这些颗粒能

 沉到柱底的条件是:颗粒由水中某一点沉到柱底所用的时间,等于或小于具有沉速 u i 的颗粒由水面沉至柱底所用的时间,即满足:

 x ix Hu u ,xiH uxu

  由于自由沉降颗粒均匀分布,即为等速沉淀,因此沉速i su u  的颗粒只有在水深 x 以内才能沉到柱底,因此沉到柱底这部分颗粒,占这种颗粒粒径的百分比为xH,同一粒径颗粒的去除率为xiu xH u ,令0 iu u  ,s iu u  ,则0su xH u 。

 由上述分析,sdP 反映了具有 u s 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百分比,而0suu则反映了在设计沉速 u 0前提下,具有沉速0 su u  的颗粒去除量占本颗粒总量的百分比,则0sudPu反映了设计沉速 u 0时,具有沉速为 u s 的颗粒所能被去除的部分占全部颗粒的比率。

 这部分沉速0 su u  的颗粒的去除率为:00 0PssudPu  

 颗粒的总去除率:  0000 )1 (PsdPuuP 

 工程中常用去除率公式:00(1 )su PPu   

 三、实验装臵与设备 1、沉淀装臵:包括有机玻璃沉淀柱、储水箱、水泵、搅拌装臵和配水系统等。

 2、秒表。

 3、测定悬浮物的设备:浊度仪,烧杯等。

 4、实验用水采用自来水和硅藻土配臵。

 四、实验步骤及记录 1、将一定量的硅藻土投入到配水箱中,开动搅拌机,充分搅拌混合,注意混合后浊度不可太高,以保证满足自由沉淀的要求。

 2、取水样100ml(测定初始悬浮浓度为 C 0 ),并且确定取样管内取样口位臵(本次实验取二个取样口)。

 3、启动水泵将混合液打入沉淀管到一定高度,停泵,停止搅拌机,并且记录高度值 H 0 ,此时沉淀时间 t =0。开动秒表,开始记录沉淀时间 t 。

 4、观察悬浮颗粒沉淀特点、现象。

 5、当沉淀时间 t 为5、10、20、30、60、80、120 分钟时,在每个取样口分别取水100ml两次,用浊度仪测定悬浮物浓度( C t1 、 C t2 ),记录数据,计算时取两者的平均值22 1 t ttC CC 。(实验指标水样悬浮物浓度用浊度替代)

 6、注意:每次取样应先排出取样口中的积水,减少误差,在取样前和取样后皆需测量沉淀管中液面至取样口的高度 H t1 、 H t2 ,并记录数据,计算时取二者的平均值22 1 t ttH HH 。

 7、实验记录用表。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原始记录

  原水记录 浊度 C 0 :

 水温:

 pH值:

 静沉时间 水样编号 浊度 C t (NTU)

 沉淀高度 H t (m)

 5

  10

  20

  30

  60

  120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小组成员

 使用仪器设备基本参数

  五、实验结果整理和分析 1. 基本参数整理

  实验日期:

  水样性质及来源:

  沉淀柱直径:

 d =

 mm

 柱高:

 H =

 m

  水温:

 ℃

 原水浊度:

 C 0

  NTU 绘制沉淀柱草图及管路连接图 2.实验数据整理及分析

  (1)未被去除悬浮物百分比:0100%iiCPC 

  C 0

 — 原水浊度,NTU;

 C i

  — 沉淀时间 t 后,水样浊度,NTU (2)相应颗粒沉速:iiiHut

 mm/s 原始数据整理

 沉淀高度 H(cm)

  沉淀时间 t(min)

 0 5 10 20 30 60 120 取样编号

 水样浊度 C i (NTU)

 计算用浊度(NTU)

 未被去除颗粒百分比 P i

  颗粒沉速 u i (mm/s)

  (3)以颗粒沉速 u i 为横坐标,以 P i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制 P ~ u 关系曲线。

  (4)应用工程公式00(1 )su PPu    ,利用图解法列表计算不同沉速时,浊度的去除率 η 。

 浊度去除率 η 的计算 序号 u 0 ( u i )

 P 0 ( P i )

 1-

 P 0

 P  u s

 u s〃 P 

 su P  

 0su Pu  00(1 )su PPu   

 0

 1

 2

 …

 …

  (5)以 η 为纵坐标,分别以 u 、 t 为横坐标,绘制 η ~ u , η ~ t 关系曲线。

 3.比较两个不同取样口(沉降高度)的水样绘制的曲线差别。

 六 实验结果讨论 1、 自由沉淀实验的取样口高度该如何选择? 2、 本实验中哪些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该如何改进?

 3、 绘制自由沉降曲线的意义? 4、按照公式00100%iC CC  计算不同沉淀时间 t 的沉淀效率  ,并绘制 η ~ u , η ~ t关系曲线,和本次实验的结果对照分析,指出上述两种整理方法的适用条件。

 实验 二

 絮凝沉淀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絮凝沉淀的实验方法。

 (2)通过实验加深对絮凝沉淀概念、特点的理解。

 (3)能够利用实验数据绘制絮凝沉淀曲线,并学会通过曲线求某一深度的颗粒总去除率。

 二、实验原理 悬浮物浓度不太高,一般在 50~500mg/l 范围的颗粒沉淀属于絮凝沉淀。

 絮凝沉淀的特点是沉淀过程中由于颗粒互相碰撞,凝聚变大,沉速不断加大,因此颗粒沉速实际上是变化的。我们所说的絮凝沉淀颗粒沉速,是指颗粒沉淀平均速度。在平流式沉淀池中,颗粒沉淀轨迹是一曲线,而不同于自由沉淀的直线运动。在沉淀池内颗粒去除率不仅与颗粒沉速有关,而且与沉淀有效水深有关。因此沉淀柱不仅要考虑器壁对悬浮物沉淀的影响,还要考虑柱高对沉淀效率的影响。

 静沉中絮凝沉淀颗粒去除率的计算思路与自由沉淀一致,但方法有所不同。自由沉淀采用累积曲线计算法,而絮凝沉淀采用的是纵深分析法,颗粒去除率按下式计算:

 1 2 1 10 0 0( ) ( ) ( )nT T T T T T n T nH H HH H H                   

  计算如图 2-1 所示。去除率同分散颗粒一样,也分成两部分。

 (1)

 全部被去除的颗粒 这部分颗粒是指在给定的停留时间(如图 2-1 中 t 0 ),与给定的沉淀有效水深(如图 2-1 中H = H 0 )时,两直线相交点等去除率线的 η 值,如图中的 η = η 2 。即在沉淀时间 t = t 0 ,沉降有效水深 H = H 0 时,具有沉速otHu u00  的颗粒能全部被去除,其去除率为 η 2 。

  图 2-1

 絮凝沉淀等去除率曲线 (2)部分被去除的颗粒

 同自由沉淀一样,悬浮物在沉淀时虽说有些颗粒较小,沉速较小,不可能从池顶沉到池底,但是在池底中某一深度下的颗粒,在满足条件即沉到池底所用时间00uHuhxx 时,这部分颗粒也就被去除掉了。当然,这部分颗粒是指沉速00tHu  的那些颗粒,这些颗粒的沉淀效率也不相同,也是颗粒大的沉降快,去除率大一些。其计算方法、原理与分散颗粒一样,这里是 用1 2 1 10 0 0( ) ( ) ( )nT T T T T n T nH H HH H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代 替 了 分 散 颗 粒 中 的000psdPuu。其中,         1 n T n T所反映的就是把颗粒沉速由 u 0 降到 u s 时,所能够去除的那些颗粒占全部颗粒的百分比。这些颗粒在沉淀时间 t 0 时,并不能全部沉到池底,只有符合条件 t s ≤t 0 的那部分颗粒能沉到池底,即00uHuhss ,故有0 0Hhuus s 。同自由分散沉淀一样,由于 u s 为未知数,故采用0Hh s来代替0uu s,工程上多采用等分1   n T n T  间的中间水深 H i代替 h i ,则0Hh i近似地代表了这部分颗粒中能够沉到池底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数。0Hh i(1   n T n T  )就是沉速为0u u u s   的这些颗粒的去除量所占全部颗粒的百分比,以此类推,式∑0Hh i(1   n T n T  )就是0u u s  的全部颗粒的去除率。

 三、主要的实验仪器设备 1、沉淀装臵:包括有机玻璃沉淀柱、储水箱、水泵、搅拌装臵和配水系统等。

 2、秒表。

 3、测定悬浮物的设备:浊度仪,烧杯等。

 4、实验用水采用自来水和硅藻土配臵。

 四、步骤及记录 1、将配制好的实验用水倒入水池进行搅拌,待搅匀后取样测定原水的浊度。

 2、开启水泵,打开水泵的上水阀门和各沉淀柱的上水管阀门。

 3、依次向各沉淀柱内进水,当水位达到溢流孔(或指定液面刻度),关闭进水阀门,同时记录沉淀时间。各沉淀柱的沉淀时间分别为 10、20、40、60、80min。

 4、当达到各柱的沉淀时间时,在每根柱侧上四个取样阀,自上而下地依次取样,测定水样的浊度。

 5、记录数据。

 絮凝沉淀实验记录表

  实验日期:

  水样浊度

 NTU

 柱号 沉淀时间(min)

 取样点编号 浊度(NTU)

 取样点有效水深 备注 1 10 1-1

 115

 1-2

 80

 1-3

 45

 1-4

 10

 2 20 2-1

 115

 2-2

 80

 2-3

 45

 2-4

 10

 3 40 3-1

 115

 3-2

 80

 3-3

 45

 3-4

 10

 4 60 4-1

 115

 4-2

 80

 4-3

 45

 4-4

 10

 5 80 5-1

 115

 5-2

 80

 5-3

 45

 5-4

 10

 五、成果整理 (1)实验基本参数 实验日期:

 水样性质及来源:人工配制水样 沉淀柱直径:

 柱高:

  水温:

 ℃

  原水浊度:

 NTU (2)实验数据整理

 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并计算各取样点的去除率  。

 各取样点悬浮物去除率  值计算表

 沉淀柱号 沉淀时间 取样深度 1 2 3 4 5 10 20 40 60 80

 10cm

 45cm

 80cm

 115cm

 (3)以沉淀时间 t 为横坐标,以深度为纵坐标,将各取样点的去除率填在各取样点的坐标上,如图 2-2 所示。

 图 2-2

 絮凝沉淀柱各取样点去除率 (4)在上述基础上,用内插法,绘出等去除率曲线。

  以 10%为一间距,如 25%、35%、45%。

 (5)选择某一有效水深 H ,过 H 做 x 轴平行线,与各去除率线相交,再根据公式计算不同沉淀时间的总去除率。

 (6)以沉淀时间 t 为横坐标,  为纵坐标,绘制不同有效水深 H 的  ~t 关系曲线,及  ~ u曲线。

 六 思考题 1、两种不同性质的污水经絮凝沉淀实验后,所得同一去除率的曲线的曲率不同,试分析讨论。

 2、絮凝沉淀与自由沉淀有何不同,实验方法有何区别? 3、实际工程工程中,哪些沉淀属于絮凝沉淀?请举三个例子。

 实验 三

 混凝 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确定实验水样的最佳投药量; (2)观察絮体(俗称矾花)的形成过程及混凝沉淀的效果,从而加深对混凝理论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水中粒径小的悬浮物以及胶体物质,由于布朗运动,胶体颗粒间的静电斥力和胶体表面的水化作用,使得胶粒具有分散稳定性,因此水中的胶体颗粒不能靠自由沉淀去除。

 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后,由于如下原因:①混凝剂水解提供大量正电荷,中和胶体颗粒表面负电荷,从而降低颗粒间的排斥能峰,降低胶粒的 ξ 电位,实现胶粒“脱稳”;②产生吸附架桥作用,促进胶体的凝聚;③网捕、卷扫作用。从而使胶体颗粒脱稳、相互碰撞、凝聚,形成絮凝体(矾花),然后通过沉淀去除。

 从胶体颗粒变成较大的矾花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研究方便一般分为混合和反应两个阶段。混合阶段主要是原水和混凝剂快速均匀混合,一般来说,该阶段只能产生肉眼难以看见的微絮凝体;反应阶段主要是微絮凝体相互碰撞,凝并不断变大的过程,该阶段絮体不断长大形成较大较密实的矾花。

 混合和反应需要消耗能量,速度梯度 G 值能反映单位时间单位体积水消耗能量的大小,通过控制速度梯度 G 来控制混合和反应的条件。一般情况,混合阶段的 G 值应大于 300~500s -1 ,时间不超过 30s,G 值越大混合时间越短,以保证快速均匀混合。反应阶段的 G 值平均为20~70s -1 ,时间为 15~30min,随着矾花逐渐增大,G 值宜逐渐降低,在实际设计中反应阶段 G值,开始时可采用 100s -1 左右,结束时采用 10s -1 左右。

 混合或反应的速度梯度 G 值计算式:PGV 

 其中:

 P ——混合或反应设备中水流所消耗的功率,W; V ——混合或反应设备中水的体积,m 3 ; μ ——水的动力黏度。

 本次实验采用机械搅拌。搅拌设备是垂直轴上装设的两块桨板,桨板消耗的功率为:

 34 42 1( )4DC LP r rg  

 其中:

 L ——桨板长度,m;

 r 2 ——桨板外缘旋转半径,m;

  r 1 ——桨板内缘旋转半径,m;

  ω ——相对于水的桨板旋转角速度,采用 0.75 倍轴转速,r/s;

  ρ ——水的密度,kg/m 3 ;

  g ——重力加速度,9.81m/s 2 ;

  C D ——阻力系数,取决于长宽比。

 阻力系数 C D

 b/L <1 1~2 2.5~4 4.5~10 10.5~18 >18

 C D

 1.10 1.15 1.19 1.29 1.40 2.00

 三、实验设备及药品 1、实验器材及设备 (1)六联搅拌器,1 台; (2)浊度仪,1 台; (3)pH 计,1 台。

 (4)温度计,1 根。

 (5)1000mL 量筒,1 个; (6)1000mL 烧杯,6 个; (7)150mL 烧杯,6 个; (8)5mL 移液管,1 个; (9)2mL 移液管,1 个; (10)1mL 移液管,1 个; (11)医用针筒,2 个; (12)洗耳球,2 个; 2、药品 (1)1%浓度硫酸铝[Al 2 (SO 4 ) 3 ]溶液。

 四、实验步骤 1.测定原水的浊度及 pH 值。

 2.用 1000ml 量筒分别取 6 个水样至 6 个 1000mL 烧杯中。注意:取水样要搅拌均匀,以尽量减少取样浓度上的误差。

 3.在 6 个水样中分别加入 0.25、0.5、1.0、1.5、2.5、4.0ml 1%浓度的 Al 2 (SO 4 ) 3 溶液。

 4.将烧杯臵于六联搅拌器上,先调转速为快速搅拌 200rpm,启动仪器,然后加药,同时开始计时,快速搅拌时间为 1min;调整转速为 70rpm,搅拌时间 5min;然后转速为 50rpm,搅拌时间 10min;关闭搅拌器,静沉 15min。

 5.注意:加药时,在搅拌器第一次加药后,用蒸馏水冲洗加药试管 2 次。关闭搅拌器后,静沉时不要移动水样。

 6.搅拌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记录“矾花”形成的过程,“矾花”形成的快慢、外观、大小、密实程度、下沉快慢等。

 7.静沉 15min 后,用医用针筒在 6 个水样中依次取出约 100mL 的上清液,臵于 150mL 烧杯中。测定上清液的浊度及 pH 值,并记录至表格中。

 五、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实验原始记录表 混凝剂名称

 混凝剂浓度

 原水温度

 原水 pH 值

 原水浊度

 水样体积

 实验设备参数

 水样编号 1 2 3 4 5 6 投药量 ml

  mg/l

  剩余浊度

  沉淀后 pH 值

  实验小组人员

 实验时间

  六、实验结果整理和分析 1.以投药量为横座标,以剩余浊度为纵座标,绘制投药量-剩余浊度曲线图。

 2.根据混确定混凝药剂的最佳投药量和最佳适用范围。

 七、注意事项 1、加药的药液量少时,可掺点蒸馏水摇匀,以免试管上沾的药液过多,影响投药量的精确度。

 2、移取烧杯中的沉淀水上清液时,要用相同的条件取,不要把沉下去的矾花搅起来。

 八、思考题 1.在混凝实验中应注意哪些操作方法,对混凝效果有什么影响。

 2.为什么投药量最大时,混凝效果不一定好? 3.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简述影响混凝效果的几个主要因素。

 4.参考本实验写出确定最佳 pH 值的实验步骤。

 实验 四

 静态 活性炭吸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工艺及性能,并熟悉整个过程的操作。

 (2)掌握用间歇法确定活性炭处理污水设计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活性炭吸附,就是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杂质的吸附既有物理吸附现象,也有化学吸着作用。有一些被吸附物质先在活性炭表面上积聚浓缩,继而进入固体晶格原子或分子之间被吸附,还有一些特殊物质则与活性炭分子结合而被吸着。

 当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杂质吸附时,水中的溶解性杂质在活性炭表面积聚而被吸附,同时也有一些被吸附物质由于分子的运动而离开活性炭表面,重新进入水中,即在吸附的同时存在解吸现象。当吸附和解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称为吸附平衡,此时被吸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这时活性炭和水(即固相和液相)之间的溶质浓度,具有一定的分布比值。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吸附量 q e 表示如果在一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用 m 克活性炭吸附溶液中的溶质,被吸附的溶质为 x 毫克,则单位重量的活性炭吸附溶质的数量 q e 即为吸附容量。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吸附容量 q e 表示。

 0( )eeV C C xqm m 

 式中:

 q e —— 活性炭吸附量,即单位重量的活性炭所吸附的物质重量 mg/g;

  x

 —— 被吸附物质重量,mg;

  m

 —— 活性炭投加量,g;

  V

 —— 水样体积,L;

  C 0 、 C e —— 分别为吸附前原水及吸附平衡时污水中的物质浓度,mg/L。

 q e 的大小除了决定于活性炭的品种之外,还与被吸附物质的性质、浓度、水的温度 pH 值有关。

 q e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活性炭吸附量随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两者之间的变化曲线称为吸附等温线,通常用费兰德利希(FreundLich)经验式加以表达:

 1ne eq K C  

 式中:

 q e —— 活性炭吸附量,mg/g;

  C e

 —— 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mg/L;

  K、n —— 与活性炭种类、温度、被吸附物质性质有关的常数, n >1。

 通常用图解方法求出 K,n 的值.为了方便易解,往往将上式变换成线性对数关系式:

 1lg lg lge eq K Cn 

 通过吸附实验测得 q e 、C e 相应值,绘制到对数坐标纸上,得到直线,即可求得斜率为n1,截距为 lg K ,则可求得活性炭的等温吸附线的系数 K,n ,并可以绘制出活性炭吸附等温线。

 三、使用设备及仪器:

  1.恒温振荡器; 2.电子天平,精度 0.0001g; 3.分光光度计; 4.温度计; 5.250ml 三角烧瓶 8 个,100ml 烧杯 8 个,移液管,漏斗,漏斗架,滤纸。

 6.实验用水:亚甲基蓝溶液。

 四、实验步骤 (1)活性炭的准备 将活性炭粉末,用蒸馏水洗去细粉,并在 105℃温度下烘至恒重。

 (2)绘制亚甲基蓝溶液标准曲线。

  ① 配臵 10mg/L 亚甲基蓝标准溶液 100ml:取 1mg 亚甲基蓝粉末溶于水中,用 100ml容量瓶定容至 100ml。

 ② 在不同波长 λ 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值 A ,确定吸光度和波长之间的关系 λ ~ A 。

 ③ 确定产生最大吸光度时的波长 λ max ,即为实验用波长(660nm)。

 ④ 取 0ml、2ml、6ml、10ml、14ml、18ml、22ml 的亚甲基蓝标准溶液,用比色管定容到 25ml,用分光光度计测得吸光度。

  ⑤ 绘制吸光度和亚甲基蓝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即标准曲线。

 (3)配臵实验用 100mg/L 浓度亚甲基蓝溶液 1L:取 100mg 亚甲基蓝粉末溶于水中,用1000ml 容量瓶定容至 1L。

 (4)在 8 个 250mL 的三角烧瓶中分别投加 0、10、20、40、60、80、100、120mg 粉末状活性炭,再分别加入 100mL 亚甲基蓝溶液。

 (5)测定水温(25℃),将三角烧瓶放在振荡器上震荡,计时震荡 1h。

 (6)将震荡后的水样用漏斗和滤纸过滤,滤出液 50mL,(过滤到 50mL 比色管中,注意初滤液约 10mL 左右倒掉)。

 (7)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滤出液的吸光度。

 (6)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对应的亚甲基蓝浓度。

 五、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标准曲线实验记录 初始记录:

 标准溶液浓度:

  mg/l

  温度:

  加入标准溶液量(ml)

 0 2 6 10 14 18 22 测定吸光度 A

 静态活性炭吸附的原始记录 初始记录 温度:

 ℃, 亚甲基蓝溶液浓度:

  mg/l, 溶液体积:

  ml

  活性炭性能参数

 活性炭投加量(mg)

 0 10 20 40 60 80 100 120

 吸光度 A

  使用仪器设备参数

 小组实验人员

  六、实验数据整理及分析:

 1.亚甲基蓝溶液标准曲线的绘制

  (1)实验数据整理

 标准曲线实验记录整理 初始记录:

 标准溶液浓度:

  mg/l

  温度:

  加入标准溶液量(ml)

 0 2 6 10 14 18 22 30 亚 甲 基 蓝 溶 液 浓 度 C(mg/l)

  测定吸光度 A

 修正吸光度A

  (2)以亚甲基蓝溶液浓度 C 为横坐标,修正后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A~ C曲线。

 2.绘制吸附等温线 (1)实验数据整理,根据修正吸光度A,在标准曲线上查得对应的亚甲基蓝溶液浓度 C e ,计算亚甲基蓝的吸附量 q e ,分别计算 lg C e ,lg q e 。

 静态活性炭吸附的实验数据整理 初始亚甲基蓝溶液浓度 C 0 :

 mg/l 溶液体积 V:

 L 活性炭量 m (mg)

 0 10 20 40 60 80 100 120 吸光度 A

  修正吸光度A

  吸附后亚甲基蓝溶液浓度 C e (mg/l)

  活 性 炭 吸 附 容 量 :0( )eeV C Cqm (mg/g)

  lg C e

 lg q e

 (2)绘制 lg q e ~lg C e 关系曲线,其斜率为1n,截距为 lg K ,求得 n 和 K 。

 七、思考题 1、吸附等温线有什么现实意义,作吸附等温线时为什么要用粉状炭? 2、活性碳投加量对于吸附平衡浓度的测定有什么影响,该如何控制?

 3、实验结果受哪些因素影响较大,该如何控制?

 实验 五

 离子交换实验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的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的理解。

 2.掌握测定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离子交换软化法在水处理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也很普遍。如表4-1所示,以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为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参数很多,其中交换容量是交换树脂最重要的性能,它能定量地表示树脂交换能力的大小。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参数表 树脂交换容量在理论上可以从树脂单元结构式粗略地计算出来,以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为例,其单元结构式见图4-1所示:

 单元结构式中共有8个C原子、8个H原子、3个O原子、1个S原子,其分子量等于2 . 184 06 . 32 1 9994 . 15 3 008 . 1 8 011 . 12 8         ,只有强酸基团磺酸基-SO 3 H中的H遇水电离形成H + 离子可以交换,即每184.2g干树脂只有1g可交换离子。所以,每克干树脂具有可交换离子1/184.2=0.00543e=5.43me。扣除交联剂所占份量(按8%重量计),则强酸干树脂交换容量应为5.43×92/100=4.99 me/g。此值与实际测量值差别不大。0.01×7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规定为 ≥ 4.2 me/g(干树脂)。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测定前需经过预处理,即经过酸、碱轮流浸泡,以除去树脂表面的可溶性杂质。测定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常采用碱滴定法,用酚酞作指示剂,按下式计算交换容量:

 g meWV NE /固体含量%  (干氢树脂)

 式中 N ——NaOH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

 V ——NaOH标准溶液的用量,ml;

 W ——样品湿树脂重,g。

 树脂类型 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项目 参数或描述 项目 参数 外观 棕黄至棕褐色球状颗粒 下限粒度 1% 功能基团 磺酸基 湿视密度 0.77—0.87g/ml 含水量 45—53% 湿真密度 1.24—1.28g/ml 体积全交换容量 1.0mmol/ml 或≥2.0 eq/L 有效粒径 0.40—0.60mm 范围粒度 (0.315—1.25mm)>95% 磨后圆球率 90% 主要用途 所有水处理的软化、除盐系统。

 三、实验设备与用具 1、电子分析天平,精度0.0001g。

 2、烘箱1台。

 3、干燥器1个。

 4、250mL三角烧瓶2个、10mL移液管2支。

 5、碱式滴定台1套。

 四、实验步骤及记录 1.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 取样品约10g以2N硫酸(或1N盐酸)及1NNaOH轮流浸泡,即按酸-碱-酸-碱-酸顺序浸泡5次,每次2h,浸泡液体积约为树脂体积的2~3倍。在酸碱互换时应用200ml去离子水进行洗涤。5次浸泡结束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

 2.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固体含量。

 称取双份1.0000g的经过预处理的树脂样品,将其中一份放入105~110℃烘箱中约2个小时,烘干至恒重后放入氯化钙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记录干燥后的树脂重。

 固体含量=干燥后的树脂重/样品重×100% 3.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的测定 将一份1.0000g的样品臵于250ml三角烧瓶中,投加0.5NNaCl溶液100mL摇动5分钟,放臵2h后加入1%酚酞指示剂3滴,用标准0.10000N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至呈微红色15秒不褪,即为终点。记录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及用量。

 五、实验原始记录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测定原始记录

 样品湿树脂重 W (g)

 干燥后的树脂重 W 1 (g)

 NaOH标准溶液浓度 N (mol/l)

 NaOH标准溶液的用量 V (mL)

 六、实验数据整理和分析 1.根据实验测定数据计算树脂固体含量。

  树脂固体含量=1100%WW

 2.根据实验测定数据计算树脂交换容量。

  树脂交换容量:

 g meWV NE /固体含量% 

 七、思考题 1、测定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为何用强碱液NaOH滴定? 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的目的是什么?为何要按酸-碱-酸-碱-酸顺序浸泡树脂? 3、写出本实验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六

 活性污泥 性能参数的测定 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活性污泥性能,特别是污泥活性的理解。

 (2)掌握活性污泥几个主要性能指标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是人工培养的生物絮凝体,它是由好氧微生物及其吸附的有机物组成的。活性污泥具有吸附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也有些可利用无机物质)的能力,显示出生物化学活性。在生物处理废水的设备运转管理中,除用显微镜观察外,下面几项污泥性质是经常要测定的。这些指标反映了污泥的活性,它们与剩余污泥排放量及处理效果等都有密切关系。

 污泥沉淀比(SV%)——指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内静臵 30 分钟后,所形成沉淀污泥的体积占原混合液的体积百分率。

 污泥浓度(MLSS)——指单位体积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污泥的干重,即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单位为 g/L。

 污泥指数(SVI)——污泥容积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经 30 分钟静沉后,1g 干污泥所占容积,单位为 mg/L。SVI 值能较好的反映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活性)和凝聚、沉淀性能。一般 SVI 在 100 左右为宜。

 10(%) MLSSSVSVI

 (mg/L)

 污泥灰分——干污泥经灼烧后(600℃)剩下的灰分。

 % 100 污泥灰分  干污泥质量灰分质量 挥发性污泥浓度(MLVSS)——指单位体积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挥发性污泥的干重,即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单位为 g/L。

 1000100灰分质量 干污泥质量MLVSS

 )

 ( L / g

 在一般情况下, MLVSS / MLSS 的比值较固定,对于生活污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混合液,其比值常在 0.75 左右。

 三、实验装臵与设备 1、过滤装臵1套(包括漏斗1个,漏斗架1个,烧杯1个,定量滤纸若干,玻璃棒1个); 2、秒表1个; 3、100ml量筒1个; 4、500ml烧杯2个; 5、坩埚数个; 6、分析天平1台; 7、烘箱1台; 8、马弗炉1台

 四、实验步骤及记录

 1、污泥沉降比(SV%)的测定

 ① 用100ml量筒在曝气池中取混合均匀的泥水混合液体积(V)100ml,静臵,并同时开始计时;

 ② 30分钟后,记录污泥体积V 2 (ml);

 ③ 沉降后污泥体积V与原混合液体积(100ml)之比即为污泥沉降比;

  2、污泥浓度(MLSS)的测定 ④ 将滤纸放在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量并记录W 1 ; ⑤ 将该滤纸放在漏斗上,将测定过污泥沉降比的100mL量筒内的污泥全部倒人漏斗,过滤,用蒸馏水冲洗量筒,水也倒人漏斗; ⑥ 过滤后,将载有污泥的滤纸移入烘箱(105℃)中烘干至恒重,称量并记录 W 2 ; 3、活性污泥灰分的测定 ⑦ 瓷坩埚放在马弗炉(600℃)中烘干至恒重,称重并记录W 3 ; ⑧ 将经过步骤⑥后的污泥和滤纸一并放入瓷坩埚中,先在普通电炉上加热碳化,然后放入马弗炉内(600℃)中烧40分钟,取出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沉重并记录W d ; 4、实验记录用表。

 活性污泥性能参数测定实验原始记录

  混合液体积 V 100

 ml 静沉30min后污泥体积 V 2

  ml 滤纸质量 W 1

 g 滤纸+污泥质量 W 2

 g 瓷坩埚质量 W 3

 g 瓷坩埚+滤纸+灰分质量 W 4

 g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小组成员

 使用仪器设备基本参数

  五、实验结果整理和分析 1. 基本参数整理 实验日期:

 混合液来源:

 混合液体积:

 V =100 mL

 2.实验数据整理及分析

  (1)污泥沉降比(SV%):

 % 1002 VVSV

 (2)1 2W W   干污泥质量

 (g) (3)污泥浓度(MLSS):

 10001 2VW WMLSS

 (g/L)

 (4)污泥指数(SVI):

 10(%) MLSSSVSVI

 (mg/L)

 (5)1 3 4W W W    灰分质量

 (g)

 (6)

 % 1001 21 3 4 W WW W W污泥灰分

 (7)挥发性污泥浓度(MLVSS):

 10001 3 4 1 2   VW W W W WMLVSS)

 ( )

 ( (g/L)

 六 实验结果讨论 1、通过实验测定的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判断活性污泥的性能。

 2、活性污泥的各项性能指标有什么意义。

 3、试论述影响活性污泥活性的因素有哪些。

 实验七

 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曝气充氧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2)掌握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测定的方法。

 (3)测定曝气设备的氧的总转移系数 K La (20)

 。

 二、实验原理 曝气是人为的通过一些设备向水中加速传递氧的过程。常用的曝气设备分为机械曝气和鼓风曝气两大类。无论哪种曝气设备,其充氧过程均属于传质过程,氧传递机理为双膜理论,它的主要内容是:在气液两相接触界面两侧存在着气膜和液膜,它们处于层流状态,气体分子从气相主体以分子扩散的方式经过气膜和液膜进入液相主体,氧转移的动力为气膜中的氧分压梯度和液膜中的氧的浓度梯度,传递的阻力存在于气膜和液膜中,而且主要是存在于液膜中。

 曝气系统的理论充氧能力是指标准状态下(20℃,1.01×10 5 Pa),水中氧浓度为 0 的条件下,曝气系统向清水传输氧的速率,氧转移系数 K La (20)

 。它的倒数单位是时间,表示将满池水从溶解氧为 0 冲到饱和值时所需要的时间,因此 K La (20)

 是反映氧传递速率达一个重要指标。

 影响氧转移的因素有曝气水水质、曝气水水温、氧分压、气液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时间、水的絮流程度等。在实验中,这些条件对充氧性能都有影响,以此需要引入压力和温度修正系数。

 氧转移的基本方程式为:

 ) (b s LaC C KdtdC 

 V XA DKLLLa

 式中 dtdC——液体中溶解氧浓度变化速率,kgO 2 /(m 3 〃h);

  C s ——液膜处饱和溶解氧浓度,mg/L;

  C b ——液相主体中溶解氧浓度,mg/L;

  K La ——氧总转移系数,1/h;

  D L ——氧分子在液膜中的扩散系数;

  A ——气液两相接触界面面积,m 2 ;

  X L ——液膜厚度,m; V ——曝气液体容积,m 3 。

 由于液膜厚度 X L 及两相接触界面面积 A 很难确定,因而用氧总转移系数 K La 值代替。

 K La值与温度、水絮动性、气液接触面面积等有关。它指的是在单位传质动力下,单位时间内向单位曝气液体中充入氧量,它是反映氧转移速度的重要指标。

 整理得到曝气设备氧总转移系数 K La 值计算式,即

 t ssLaC CC Ct tK00ln1 式中

 C s ——曝气筒内液体饱和溶解氧浓度,mg/L;

  C o ——曝气初始时,曝气筒内溶解氧浓度(一般取 T=0 时,Co=0mg/L),mg/L;

  C t —— t 时刻曝气筒内溶液溶解氧浓度,mg/L;

  t ——曝气时间,min。

 曝气设备充氧性能测定实验,主要有是间歇非稳态法和连续非稳态法两种。目前常用的是间歇式非稳态法,即向池内注满所需水后,将待曝气的水用无水亚硫酸钠为脱氧剂,氯化钴为催化剂,脱氧至溶解氧为 0 后开始曝气,曝气后每隔一定时间 t 测定水中溶解氧浓度,水中溶解氧浓度为时间 t 的函数,然后可以通过计算公式计算 K La 值,也可以以t ssC CC C0ln 为纵坐标, t 为横坐标,绘制直线,通过图解法求得直线斜率即为 K La 值。

 三、主要的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1、无水亚硫酸纳; 2、氯化钴; 3、1000mL量筒;

 4、水桶; 5、分析天平; 6、曝气装臵; 7、溶解氧测定仪。

 四、步骤及记录 1、用 1000mL 量筒称量 5L 水至水桶内,记录体积 V; 2、用溶解氧测定仪测定水中的溶解氧浓度,记录 DO 3、计算加药量:

 ① 桶内溶解氧含量:

 V DO G  

 ② 脱氧剂投加量 ( 无 水 亚 硫 酸 钠 )

 根 据 反 应 方 程 式4 2 2 3 2SO N 2 O SO N 2 a a   , 投 加 量G g    8 ) 5 . 1 ~ 1 . 1 ( (g)

 (结晶水亚硫酸钠)根据反应方程式4 2 2 2 3 2SO N 2 O O H 7 SO N 2 a a    ,投加量G g    16 ) 5 . 1 ~ 1 . 1 (

 其中 1.1~1.5 值为脱氧安全而取的系数。

 ③ 催化剂的投加量(氯化钴):投加浓度为 0.1mg/L。

 4、将脱氧剂和催化剂投入水中,测定水中溶解氧浓度,溶解氧浓度为 0 时,打开曝气装

 臵开始曝气,并同时开始计时。

 5、每隔 1min(前三个间隔)和 0.5min(后几个间隔)测定池内溶解氧值,直至池内溶解氧值不再增长(饱和)为止。随后关闭曝气装臵。

 6、记录数据 清水曝气实验记录表 水样体积

  L 水温 T

  ℃ 初始溶解氧浓度 C 0

  mg/L 饱和溶解氧 C s

 mg/L 氯化钴用量

 g 无水亚硫酸钠用量

  g 曝气设备参数

 测量时间 t (min)

 1 2 3 3.5 4 4.5 5 …… 溶解氧浓度 C t(mg/L)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小组成员

  五、成果整理

 (1)计算氧总转移系数 K La (T)

  ① 通过公式计算 K La 值 氧总转移系数 K La 计算 t - t 0

 (min)

 Ct

 mg/L C s - C t

 (mg/L) t ssC CC t ssC CCln

 01t t  K La (T)

  ② 以t ssC CC C0ln 为纵坐标, t 为横坐标,绘制直线,通过图解法求得直线斜率即为 K La值。

 可以试比较两种方法获得的 K La 值有什么不同。

 (2)计算温度修正系数 K,根据 K La (T)

 ,求氧总转移系数 K La (20)

  )

 ( TK20024 . 1

  )

 ()

 ()

 ( )

 ( T20T 20024 . 1LaTLa LaK K K K     (3)曝气装臵的充氧能力 E L

  s La LC K E  )

 (20 kgO 2 /(h〃m 3 )

 (4)动力效率 E P

  NEELP

  kg/(kw〃h)

 式中 N ——理论功率。

 (5)氧利用率 E A

  % 10028 . 0QV EELA 式中 V ——曝气池体积,m 3 ;

 Q ——标准状态下的气量,a ba b bP TT P QQ 

 式中 P a ——1atm

 T a ——293T 六 思考题 1、曝气充氧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2、温度修正、压力修正系数的意义如何?

 3、氧总转移系数 K La 的意义是什么?

 实验八

 折点加氯消毒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折点加氯消毒的实验技术; (2)通过实验,探讨某含氨氮水样与不同氯量接触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水中游离性余氯、化合性余氯及总余氯与投加量间的关系,即以投加量为横坐标,余氯量为纵坐标,试绘制折点加氯曲线。

 二、实验原理

 水中加氯作用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

 (1)原水中不含氨氮时,向水中投加氯能够生成次氯酸和次氯酸根,反应式如下:

       Cl H HOCl O H Cl-2 2

     OCl H HOCl -

  次氯酸和次氯酸根均有消毒作用,但前者消毒效果较好。HOCl 是中性分子,可以扩散倒细菌内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妨碍细菌的新陈代谢,导致细菌死亡。

 HOCl 和OCl 称为游离性氯。

 (2)当水中含有氨氮时,加氯后生成次氯酸和氯胺,反应式如下:

       Cl H HOCl O H Cl-2 2 O H Cl NH HOCl NH2 2 3  

 O H NHCl HOCl Cl NH2 2 2  

 O H NCl HOCl NHCl2 3 2  

  次氯酸好氯胺均有消毒作用,次氯酸、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胺在水中均可能存在,它们在平衡状态下的含量比例取决于氨氮好氯的相对浓度、pH 值和温度。

 当 pH<7~8 时,1mol 氯与 1mol 氨氮作用生成 1mol 一氯胺,氯与氨氮(以 N 计)的重量比约为 5:1。

 当 pH=7~8 时,2mol 氯与 1mol 氨氮作用生成 1mol 二氯胺,氯与氨氮(以 N 计)的重量比为约为 10:1。

 当 pH>7~8 时,3mol 氯与 1mol 氨氮作用生成 1mol 三氯胺,氯与氨氮(以 N 计)的重量比为大于 10:1,并出现 游离氯,同时随着氯的投加量不断增加,水中 游离氯越来越多。

 水中有氯胺时,依靠水解生成次氯酸起消毒作用,消毒作用比较缓慢,接触时间不能小于 2h。

 水中的 NH 2 Cl、NHCl 2 ,NCl 3 称为化合性氯。化合性氯消毒效果不如游离性氯。

 (3)氯还能与水中的含碳物质,铁、锰、硫化氢及藻类起氧化作用。

 水中含有氨氮和其他消耗氯的物质时,投氯量与余氯量的关系可以参见折点加氯曲线。

  图 8-1 折点加氯曲线

 OA 段,投氯量太少,氯完全被消耗,余氯量为 0。

 AB 段,余氯主要为一氯胺。一氯胺与次氯酸作用,部分生成二氯胺,部分产生下面反应:O H HCl 3 N HOCl Cl NH2 2 2    

  BC 段,一氯胺和余氯均逐渐减少,二氯胺逐渐增加。

 C 点,余氯值最少,称为折点。

 CD 段,C 点后出现三氯胺和游离性氯,随着加氯量的增加游离性余氯越来越多。

 按大于折点的量来投加氯称为折点加氯。其有两个优点,一是取出水中大多数产生臭和味的物质,二是有游离性余氯,消毒效果好。

 三、实验设备及药品 1、实验器材及设备 (1)20L 水桶 1 个; (2)50mL 比色管若干; (3)100mL 比色管若干; (4)1000mL 烧杯 12 个; (5)250mL 锥形瓶若干; (6)1 温度计 1 支; (7)5mL 移液管,1 个; (8)2mL 移液管,1 个; (9)1mL 移液管,1 个; (10)100mL 移液管,1 个; (12)洗耳球,2 个; (12)分光光度计 1 台。

 2、药品 (1)1%浓度氨氮溶液 100mL; (2)氨氮标准溶液 1000mL; (3)1%浓度次氯酸钠 500mL; 余氯量(mg/L)

 加氯量(mg/L)

 A B C D

 (4)5%酒石酸钾钠溶液 100mL; (5)缓冲溶液(pH=6.5)200mL; (6)DPD 溶液 200L; (7)2.5g/L 硫代乙酰胺 30mL; (8)2.8mmol/L 硫酸亚铁铵溶液 1L 3、水样

 取自来水 20L,加入 1%浓度氨氮 2mL,混匀,即为实验用水,其氨氮含量约为 1mg/L。

 四、实验步骤 1、测量原水水温 2、测原水氨氮含量(波长 420nm,20mm 比色皿)。

 ①做氨氮标准曲线 取 50mL 比色管 18 支,分别诸如氨氮标准溶液 0、0.50、1.00、3.00、5.00、7.00、10.00mL,加水稀释至 50mL,向水样中分别加入 1mL 酒石酸钾钠溶液,摇匀,再加入 1.5mL 钠氏试剂溶液,混匀后静臵 10min 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值 A。

 以氨氮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 A′=A-A 0 为纵坐标做氨氮标准曲线。

 ②取原水 50mL 加入 50mL 比色管中,分别加入 1mL 酒石酸钾钠溶液,摇匀,再加入 1mL碘化钾溶液,混匀后静臵 10min 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值 A。

 ③空白样,取蒸馏水 50mL 加入 50mL 比色管中,,分别加入 1mL 酒石酸钾钠溶液,摇匀,再加入 1mL 碘化钾溶液,混匀后静臵 10min 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值 A 0 。

 ④然后在氨氮标准曲线中查出对应的氨氮含量,即为原水中的氨氮含量。

 3、折点加氯实验

 ①分别取 12 个 1000mL 原水臵于 1000mL 烧杯中。

 ②当加氯量为 1、2、4、6、8、10、12、14、16、18、20mg/L 时,计算 1%浓度的次氯酸钠的投加量(mL)。

 ③在 12 个烧杯中分别投加步骤②计算得出的次氯酸钠投加量,快速混匀,静臵 2h。

 ④2h 后测定水样重点游离氯、化合氯和总余氯的量。

 4、余氯的测定

 ①取烧杯中 100mL 水样放入 250mL 锥形瓶中,立即加入 5mL 缓冲溶液,5mLDPD 溶液,迅速混合,立即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至无色,计量硫酸亚铁铵溶液用量 A。

 ②取烧杯中 100mL 水样放入 250mL 锥形瓶中,加入 1g 左右的碘化钾,加入 5mL 缓冲溶液,5mLDPD 溶液,迅速混合,静臵 2min 后,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至无色,2 分钟内如还有红色出现,则再滴定至无色,计量硫酸亚铁铵溶液用量 B。

 ③取烧杯中 100mL 水样放入 250mL 锥形瓶中,加入 1mL 硫代乙酰胺,加入 5mL 缓冲溶液,5mLDPD 溶液,迅速混合,静臵 2min 后,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至无色,计量硫酸亚铁铵溶液用量 C。

 五、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实验原始记录表

 原水温度

  ℃ 次氯酸钠含氯量 mg/L 氨氮含量

 mg/L 硫酸亚铁铵浓度 mmol/L 水样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次氯酸钠投加量,mL

  加氯量,mg/L

  滴定结果 mL A

  B

  C

  余氯量 mg/L 总余氯 21) (待测水样硫酸亚铁铵VC B CD

 游离性余氯 21) (待测水样硫酸亚铁铵VC A CE

 化合性余氯 E D F  

  六、实验结果整理和分析 1.根据余氯的计算结果,绘制游离性余氯、化合性余氯和总余氯与加氯量间的关系,即折点加氯曲线。

 2.讨论采用折点加氯,加氯量应为多少。

 八、思考题 1.水中含有氨氮时,投氯量与余氯量关系曲线中为什么会有折点。

 2.哪些因素影响加氯量。

 附录1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一、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参数

  型号:VIS-7220N 波长范围:

 320~1100nm

 波长准确度:

 ±2.0nm

 波长重现性:

 ≤1.0nm

 透射比准确度:±0.5% τ

 透射比重复性:0.2% τ

 杂散光:

 ≤0.05% τ (340nm NaNO2)

 光谱带宽:

 5.0nm 稳定性:

 ≤0.001A/30min(500nm预热后)

 测光方式:

 透过率、吸光度、浓度、能量

 光度范围:

 -0.3A~3A

 显示方式:

 16×2字符液晶

 检测器:

 进口硅光二极管

 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1)仪器使用前的校准 ① 打开仪器开关,将仪器预热15分钟后进行测量。

 ② 旋转波长旋钮,调整为测量波长。

 ③ 将空白溶液(蒸馏水)、挡光块放入样品池,关好样品室门。

 ④ 将空白溶液拉入光路,按 100%键进行调 100%T(透光率),待液晶显示 T 值为 100%时表示已调整完毕。

 ⑤ 将挡光块拉入光路,观察T值是否为0,如不是按0%键调零 ⑥ 再将空白溶液拉入光路,观察 T 值是否为 100%,如果不是再重复上述④、⑤步骤,直到空白溶液的 T 值为 100%,挡光块 T 值为 0%时完成仪器的调整。

 (2)吸光度(A)和透光率(T)的测量 在完成仪器的调整后,将样品放入样品池,将其拉入光路,此时所显示的 A 和 T 值便是此样品的吸光度和透光率。

 三、注意事项 ① 拿取比色皿时,只能用手捏住毛玻璃的两面,不能接触透光面。

 ② 比色皿使用前需用待测溶液润洗 2~3 次,每次润洗的溶液用量约为 1/3 比色皿体积。

 ③ 测定时比色皿中加入的待测溶液不易过多,一般为 2/3 比色皿体积。

 ④ 比色皿内不得有小气泡,否则影响透光率。

 ⑤ 比色皿在放入样品池测量前一定要用滤纸将比色皿的外表吸干,以免污染样品池。

 ⑥ 比色皿用完后,应立即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倒立晾干。

 附录2 2

 pH计的使用

 一、 pH 计 的基本参数

  型号:PHS-3C型

 电极:pH复合电极 测量范围:pH:(0.00~14.00)pH

  mV:(0~±1999)mV 分辨率:pH:0.01pH

  mV:1mV 基本误差:pH:±0.01pH±1个字

  mV:±0.1%(FS)

 输入阻抗:不小于1×10 12 Ω 稳定性:±0.01pH±1个字/3h 温度补偿范围:(0~60)℃ 被测溶液温度:(5~60)℃ 二、 pH 计的使用 (1)电位(mV)的测量 ① 打开电源开关,按“pH/mV”按钮,使仪器进入mV测量状态; ② 把电极插在被测溶液内,即可在显示屏上读出该离子选择电极的电极电位(mV值)。

 (2)pH值的测量

 ① 仪器的标定

  仪器使用前首先要标定。一般情况下,仪器在连续使用时,每天要标定一次。

 标定步骤如下:

  ● 打开电源开关,按“pH/mV”按钮,使仪器进入pH测量状态;

 ● 把电极插在被测溶液内,按“温度”按钮,使显示为溶液温度,然后按“确认”键,仪器确定溶液温度后回...

上一篇:理财顾问工作计划

上一篇: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合集x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