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述职报告>

写好社会新闻应注意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2-02-25 09:06:53 浏览数:

社会新闻是晚报都市报纸的主打新闻种类,也是党报新闻报道的重点,写好社会新闻,意义非常重大。如何才能写好社会新闻?笔者认为需要注意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选准角度,提升社会新闻的价值

角度选择要增强群众观念和生活观念。一般情况下,为扩大社会新闻的社会影响,结合媒体的定位,应多考虑采用群众角度和生活角度进行报道。比如报道消防新闻,如果从工作角度去写,很可能就会写成消防部门如何制定措施,领导如何重视,如何抓落实。如果从群众和生活角度来写,就要关注群众生活中存在的消防隐患,应该如何预防和应付火灾等问题。

写作社会新闻,一要勤于研究,了解群众生活,了解群众的痛苦、冷暖、所想、所急。这样的报道,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在掌握其政治、经济、社会等思想指导的前提下,分析其与群众生活、需求之间的“关联点”以及关联程度。这个关联点往往就是群众角度、生活角度的切入点。

以人为本,在“情”字上做足文章

在紧张、多元的现代生活中,人类更需要情感的滋润,社会新闻应在“情”字上下工夫,做好做足“人情”文章。记者在报道中,一方面要注重思想教育作用,另一方面要抓住多样的人伦之情,做好文章,让受众的心田得到情感的沐浴和慰藉。要善于抓动情点,擅长在亲情、友情、人情上做文章,调动受众积极、健康的情愫。记者要善于在凡人琐事中挖掘感人至深的事迹和激动人心的故事,诸如坚强的儿子照顾生病的父母,挑起家庭的重担;身患绝症的孩子面对死亡顽强抗争;数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等等,虽然都是小人物,同样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即便在写非情感类社会新闻时,也要有人情味。

关注弱势群体,倾注新闻关爱

媒体上的社会新闻,不能只满足于休闲性的文化娱乐功能,被动地反映社会生活,完全可以主动地介入社会生活。在一些人群和社会阶层人文精神严重缺失,甚至违背伦理道德、触犯法律的现实背景下,新闻的良知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至关重要,不能丧失。记者要站在党性、人性的立场上,眼睛紧紧盯住社会的弱势群体艰难而苦涩的生存状态,用正义的笔触,反映他们的苦痛,帮助他们伸张正义,呼唤人们的善心和人性的复苏与觉醒。李大钊曾要求记者“应该多方面地报道社会生活,特别要注意报道社会底层的情况”。

实事求是,促进社会问题解决

媒体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和喉舌,既是社会问题的监测者,又是促进解决社会问题的鼓动者,因此社会新闻写作不仅要遵循客观性理念,使受众正确认识社会问题,更要遵循有助于社会问题解决的原则,联系政府和公众共同解决社会问题。认识解决社会问题要以遵循社会规律为原则。

首先社会新闻不能仅仅满足于现象式的描摹某一个社会问题,而是要透过社会问题表层的帘幕,去探究其实质性的内在。也就是说,社会新闻的意义不只停留在使受众感知这个层面上,而且还要通过解释分析帮助受众了解并理解社会问题的来龙去脉、意义和影响,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次,社会新闻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报道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而解决社会问题将会涉及其自身的规律性,解决条件中的规律性及对策措施中的规律性。

用真实厚重的报道,体现报纸的权威性

报纸是党的喉舌,肩负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促进社会发展的伟大使命。因此,报纸宣传必须牢牢把握新闻的真实性原则,通过实事求是地对社会真善美的颂扬和存在的现实问题的批评和纠正,达到引导、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体现党报的权威性。报纸的权威性,是报纸自身特有的一种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新闻报道之中,必然会呈现出它所具有的品位、内涵及其深度,通过及时准确地宣传报道党的声音,指导基层工作;通过客观真实地宣传报道基层的情况,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正确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以其巨大的影响力而拥有广大的读者。报纸自身特有的这种优势,要求报纸的社会新闻报道充分地显示出全面、翔实、厚重的个性,用理性的力量给人以教益,在思想深处给人以震撼,使人产生一种心灵的颤动。报纸要善于运用和充分发挥自己的这种优势。只要这样做,报纸的社会新闻报道就一定能够成为一个亮点,也肯定能够创造出受读者喜爱的品牌。

(作者单位:巢湖日报社)

上一篇:例谈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的策略

上一篇:在政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