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述职报告>

教育实习管理模式的现代转向:从高校主导到多元共建

发布时间:2022-03-06 08:48:57 浏览数:

摘 要:教育实习管理模式是实习生职业成长中的重要一环。当前,高校主导的实习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教师职前教育的要求。教育实习管理模式应该实现从高校主导到多元共建的现代转向,以适应高素质师资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实习模式;高校主导;多元共建

中图分类号:G65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074(2011)04-0169-03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30)

作者简介:蔡 华(1967 ̄),男,湖南常德人,硕士,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副教授。

教育实习管理模式是实习生职业成长中的重要一环,决定着实习生能否入职,也决定其入职后的发展方向。根据组织管理方式不同,可将教育实习管理模式分为高校主导和多元共建两种类型。高校主导的教育实习管理模式简洁方便,但不利于指导者与实习生良好师徒关系的构建,与当前高质量师资培养要求相去甚远。而多元共建的教育实习管理,作为一种改进模式,正在被广泛采用,其固有的活力使教育实习成效显著。在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师资质量提升的前提下,教育实习管理模式由高校主导到多元共建的现代转向显得很有必要,对提高教育实习实效性意义重大。

一、高校主导的教育实习管理模式弊端渐显

高校主导的教育实习管理模式是指高校单方面负责组织、管理教育实习的所有工作,并通过付酬或互惠的方式获得中小学的实习场地和指导实习模式。在早期,为了满足急剧膨胀的师资需求,世界各国大多以这种模式为主组织教育实习,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师资,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当前,已完成普及任务的世界各国正处在寻求高质量教育的时代,有关教育的各项改革措施不断推出,其中,教师职前教育领域里进行的教育实习管理模式的改革也在逐步展开。在改革过程中,人们发现高校主导的教育实习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高素质师资职前培养的要求,其弊端日益显现。

(一)高校和中小学的工作目标难以整合。在高校主导的实习管理模式中,大学全权负责教育实习的组织管理,作为实习的管理机构向中小学提出实践场所和实践指导的请求,并以付酬或互惠的方式获取支持和配合。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基本不参与,即使参与,也仅行使“放行权”。在实习中,大学的工作目标指向实习生职业实践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的提高,而中小学则不会改变其一贯“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主”的工作目标。虽然,高校和中小学校在实习前均强调,为教育的未来着想,共同为实习生创设良好的实习条件和环境。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没有规定中小学校有接待教育实习的任务,中小学也没有规定教师必须承担指导实习的工作。老师们对教育实习持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这种态度直接导致实习指导缺乏实效。一般情况下,指导老师乐于把实习生当成自己的小助手,帮助做一些简单、琐碎的工作,很少有机会进行教学实践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的训练。其目标指向仅是帮助指导老师完成繁重的日常工作。在这种实习环境中,实习生面临着满腔激情与种种限制的矛盾,许多教育教学设均无法实施。在这种实习模式下,中小学和高校的工作目标始终难以整合,困扰着教育实习的管理和指导。

(二)中小学校的工作积极性难以激发。在高校主导的管理模式中,高校全权负责教育实习的组织管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仅限于“同意在该校组织实习”,有的甚至不知情,作为实习承办方的中小学校处于被动配合状态,工作积极性难以激发。原因有二:其一,对中小学来说,教育实习不属于期初规划任务,不属于年终考评内容,也不属于上级主管部门临时交办的任务,完全是本职工作之外的额外工作。因此,教育实习的各项工作只能是“良心活儿”。其二,教育实习的管理者是高校,承办者是中小学校,但高校和中中小学校没有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高校无法对在中小学开展的教育实习指导进行管理和评估,对于指导教师来说,干多干少没有标准,干好干坏也没有评说。其工作积极性无法调动也在情理之中。

(三)“双导师指导”的实习实效性欠佳。在高校主导模式中,高校一般采取“双导师”对实习生进行指导,即由高校指派的教师和中小学指派的教师共同对实习生进行指导。高校指派的实际上是“带队”老师,他们主要履行组织、管理和联络的职能,极少对实习生进行教学或班队工作指导。而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教师则是在高校“带队”老师和中小学领导的组织管理下开展指导工作,处于一种“被安排”的地位,而且他们的本职岗位工作量丝毫没有因为指导教育实习而有所减轻,工作目标和内容仍然是原岗位所赋予。如果因为放手让实习生全面参与实践而导致班风下滑,成绩退步,则会在期末得到“差评”。因此,中小学教师不太主动,少数老师甚至对指导工作敷衍了事,把实习生晾在一边。

(四)“委托管理”使教育实习易流于形式。在高校主导的管理模式中,由于经费和师资因素,高校强调“委托管理”。所谓“委托管理”是指由一位“带队”教师带领几十个学生到一个学校实习,“带队”教师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亲自深入到每堂课、每个班,只能以委托的方式,请中小学校的指导老师对实习生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指导。这种“委托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成效不大。首先,中小学教师没有把指导实习纳入其工作范畴,积极性不太高。其次,高校对实习的管理注重资料的收集,而忽略实效的评鉴。由高校制订的教育实践工作实施方案、各项管理细则、各类实习生应填写表格、结束时的鉴定、总结、汇报展示都做很详实,实习生和指导老师填完所有表格,收集上交后,实习就可以“完美”结束了,至于实习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提升却无人过问,个别学生甚至不参加实习,只完成各项表格的填写就过关了。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主导下的“委托管理”使教育实习容易演化成一种形式。

(五)缺乏反思使教育实习内容单一。一般来说,教育实习的主要任务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训练实习生作为一名新教师所必需的教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是训练实习生作为一名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当前,高校主导模式下的教育实习特别注重对第一方面能力的训练,强调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检验和应用。在这种实习中,内容局限于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对行政管理、教学科研等均无暇顾及,对基于反思的教师自我专业发展能力的训练更不用提。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关键,是教师职前、职后都应关注的重点。由于反思的缺乏,使本来丰富多彩的实习内容变得单一平淡。

二、多元共建的教育实习管理模式

多元共建的教育实习管理模式是指由高校、中小学校以及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组成一个共同体(或工作小组),由共同体(或工作小组)协调多方关系,以中小学为基地管理、组织教育实习的模式。当前,英、美等国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师资大多采用此模式组织管理教育实习。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实习模式就开始由高校主导向多元共建转变。近30年的实践表明,多元共建的教育实习管理模式在现代教师职前教育中显示出了更多的优势。首先,管理主体的工作目标一致。在多元共建模式下,参与教育实习管理的主体一般来自三方面:一是大学教师,二是中小学教师,三是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由这些部门的人员组成一个从事教育实习组织、管理工作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都只有一个工作目标,即尽可能地为实习生提供有利于专业发展的实习环境。工作目标一致,管理顺畅,教育实习的实效性得到增强。第二,管理主体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来自三方的工作人员均不再承担或很少承担原单位的工作任务,主要精力集中于教育实习的指导和管理,对这些工作人员的工作评价,其主要内容也指向教育实习的指导和管理。因此,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教育实习的实效性大大增强。第三,更有利于指导者与学习者师徒关系的形成。由于共同体的目标一致,工作人员积极性提高,提供给学生的环境和指导也呈现一种积极主动的氛围,加上实习生初次参与实践的新奇感和迫切掌握实践技能的主动性,师徒关系很容易结成。在良好的师徒关系中,实习生较容易通过反复的模仿、反思,习得潜藏于教育环境和指导教师身上的默会知识,使专业能力得到发展。第四,学生获取专业实践知识的效率明显提高。根据波兰尼的知识分类理论,知识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通过文本、图表和符号表达,并能够被大规模传递的显性知识,另一类是依附于个体,无法言传,并在日常工作情境中表现出来的默会知识,默会知识的获得对显性知识的学习起着促进作用。波兰尼认为,默会知识与显性知识不同,不可以被大规模传递,师徒相传、口耳相授是最有效的传递方式。[1]而多元共建的教育实习模式有利于良好师徒关系的形成。在同时习得默会知识和显性知识的情况下,实习生专业实践知识学习的效率会明显提高。第五,学生自我专业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多元共建的教育实习管理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师专业自我发展能力。在长时间的教育实习中,对教育教学行为模式进行模仿和反思是主要任务,而且以“伴随指导”为主(伴随指导是指辅导教师在实习生开展实习时,手把手地提供师徒式的指导)。在辅导教师伴随指导下,实习生不仅习得了作为教师应有的专业实践能力,还习得了专业自我提高的能力。

多元共建模式下的教育实习强化了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注重专业能力提升的实效性,弥补了传统教师职前教育的弱项,凸显出了多元共建教育实习管理模式在高素质师资培养中的优势。

三、从高校主导到多元共建:教育实习管理模式改革的必由之路

多元共建的教育实习管理模式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师教育实践中已经显示出较强的优势。在英国,由高校、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三方共同组成“伙伴关系指导小组”担负组织管理职能,并以中小学为基地开展教育实习;在美国,由来自高校、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共同组成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负责组织管理教育实习,教育实习工作以中小学为基地;在德国,由直属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研修班负责组织管理教育实习的日常工作,研修班附设在中小学,仍然以中小学为基地组织教育实习。近30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多元共建的教育实习模式组织合理、富有实效,为基础教育培养了无数高素质的新师资。从当前形势来看,选择多元共建的管理模式组织教育实习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英美等发达国家之所以都选择多元共建的管理模式组织教育实习,在于它符合管理科学和认知理论的基本原理。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以多元共建的教育实习管理模式符合现代管理的基本法则。首先,管理主体构成合理,目标一致。多元共建模式下的实习管理主体主要来自高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中小学,理论、实践和管理方面均有兼顾,成员构成合理,并且所有成员的工作目标高度一致,组织管理效率高。其次,指导教师责、权、利高度统一。责、权、利统一才可能强化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比如,在德国,专职指导老师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选拔、任命,以公务员的身份开展工作,责、权、利高度统一,其工作责任心是高校主导模式下的指导教师无法比拟的。第三,评价全面、注重实效。多元共建的教育实习管理模式注重对实习生进行评价,也注重对指导教师进行评价,并且评价的标准比较严格。比如,德国的教育实习结束后,实习生要接受全国的统一考核,合格者才能获得教师任职资格。以公务员身份负责实习指导任务的老师每年均接受本职岗位的质量考核。其本职岗位就是对实习生实施有效的指导。因此,无论是英国的“伙伴关系指导小组”,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还是德国的研修班,因其科学合理的管理,教育实习富有实效,为本国培养了素质较高的新师资,促进了该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默会知识。”[1]根据该理论,教师的专业知识也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显性的教育理论知识,一种是存在于认识活动中,无法用言语表达,却起着决定作用的默会知识。波兰尼及后来的研究者们认为:默会知识不仅具有“非逻辑性”、“非公共性”、“非批判性”,而且还具有“情境性”、“文化性”和“层次性”等特性。[2]这说明默会知识不仅不能用符号进行逻辑说明,无法加以反思和批判,而且还总是与特定的情境和文化联系在一起。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老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经过归纳总结而成的显性知识可以通过讲学、著书进行大规模的传播,但更多的潜藏于教师生活际遇和日常教学过程中的默会知识,却不易被感知,更不易传递。教育实习就是要求实习生在与指导老师朝夕相处中,习得这种默会知识,而习得默会知识的关键是实习者和指导者均具有强烈的意愿,即指导者尽可能地将自己都不曾意识到的默会知识外化,实习者尽可能将指导老师无法言传的默会知识悟透,这样才会达成默会知识的有效学习。

多元共建的教育实习管理模式有一个目标相同、经验丰富的指导团队,有一群为了通过严格考核而努力追求专业发展的实习生队伍,有一套注重实效的考评管理方法。这些条件有利于良好师徒关系和融洽团队的形成,有利于默会知识从指导教师身上向实习生有效转化,有利于高素质师资的培养。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多元共建的实习管理模式符合现代认知科学理论。因此,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践探索,教育实习管理模式由高校主导向多元共建的现代转向是高素质师资培养的必需,也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Polanyi.The study of Ma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

[2] 吴晓义.国外缄默知识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9).

(责任编辑:陈 伟)

On the Transi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from College ̄oriented to Multiple Construction

CAI Hua

(Changsha Normal College,Changsha,Hunan 410100,China)

Abstract: Educational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Presently,the college ̄oriented management cannot meet the pre ̄career demand for teachers.It is important to transfer from college ̄oriented to multiple construction so as to train more highly ̄qualified teachers.

Key words: mode of educational practice;college ̄oriented;multiple construction

上一篇:关于“提高素质教育政策执行效果”的思考

上一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努力加快云南教育现代化进程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