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会议决议>

对群众性业余摄影爱好者辅导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10-09 08:46:23 浏览数:

摘 要: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摄影,这个属于高消费的艺术门类已经越来越多的走进百姓生活。本文就文化馆摄影辅导干部如何对群众业余摄影爱好者的辅导进行探讨,从微观上阐述了群众性业余摄影的要点、亮点、特点,并予以较深入的研究分析,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群众性业余爱好者;摄影;辅导;文化馆

中图分类号:J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4-0019-01

随着群众性业余摄影水平的普及与提高,业余摄影爱好者的队伍在不断壮大,广大人民群众热衷参加摄影活动,学习摄影,提高技术水平,以便把美好生活的一幕幕瞬间永久保留下来。而文化馆作为发展群众文化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对群文摄影的宏观指导和微观上的具体辅导皆负有重任。宏观上的指导是指群众性摄影团体的组织与活动的导向;微观上的辅导是指抓准群众性业余摄影的要点、特点、与亮点,有的放矢地具体辅导。基于此,本文就文化馆对群众性业余摄影爱好者微观上的辅导进行探讨,谨此抛砖引玉。

一、要掌握群众性业余摄影的要点

要搞好群众性业余摄影辅导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准确把握群众性业余摄影的要点。如果说,群众性业余摄影的亮点与特点都是业余摄影的“软实力”与“软工程”的话,那么群众性业余摄影的要点就是“硬实力”与“硬工程”。

具体而言,群众性业余摄影,有以下三大要点:

(一)构图

构图是包括群众性业余摄影在内的所有摄影艺术的重要要素之一。摄影作为一种画面艺术,首先要讲究构图。所谓“构图”,是指画面结构的安排,它是绘画、摄影、电影、电视等以画面为主要艺术元素的各种艺术的共同要素。摄影与绘画密切相关,摄影艺术的两大流派——绘画派与纪实派,都强调构图,即“经营位置”。

摄影艺术的构图,又包括主体、陪体、背景三大要素的安排。主体即拍摄者或拍摄物,占画面的中心位置或主要位置;陪体即陪衬主体的人或物;背景即主体与陪体所处的地点、场合、环境、氛围等等。主体可以是个体的人或物,也可以是群体的人或物。就群众性业余摄影而言,大多属于人物摄影范畴,其重点是凸显主体的中心位置与主要位置,要防止两种偏向:一种是主体过小,不占中心位置与重要位置,常见于一个人或两三个人在旅游景点的摄影,人小景大,人被景“吞”;另一种是主体过大,常出现整个画面全是主体,未见陪体与背景的现象,甚至出现主体人物“削头”、“砍手”的事故,这种事故多出现于集体合影当中。

摄影构图的类型也多种多样,有立式长方型、横式长方型、斜式型等等。立式长方型多用于少数人物拍摄;横式长方型多用于集体合影;斜式型多用于少数人物拍摄。立式长方型与横式长方型具有稳定、平和之感;斜式型具有动态、新颖之感。具体采取何种构图类型,要根据拍摄人或物的特点而定。

群众性业余摄影的拍摄方式也分为摆拍与抓摄两种:摆拍是事先排好位置的拍摄,其构图的要点容易掌握与体现;抓拍是即兴式的拍摄,其构图的要点相对较难掌握与体现,只有凭借拍摄实践经验得以实现。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讲的都是至理名言,同样适用于群众性业余摄影。

构图的原则讲究均衡与对比。均衡是指画面的各个部分在比例安排上相称,力度、份量均等,形成稳定、平衡的审美效果;对比是指画面各部分物象的大小、高低、远近、虚实、开合、疏密、刚柔、动静、明暗、浓淡的比照,形成活跃、生动的审美效果。均衡与对比在构图中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二)光线

光线直接决定着摄影作品的优劣成败,有人把光线比喻为“摄影的太阳”,此说也颇有一定的道理。的确如此,如果光线选择与运用欠佳,整个摄影作品就会模糊不清,甚至乱成一团、漆黑一片。老式相机,在光圈、光速的选择与运用方面,学问很大,要求很高,涉及的问题也比较复杂,例如早晚、冬夏、晴阴等不同时间与季节,摄影要选择与运用不同的光圈与光速。有些特殊的摄影,如夜景、背景等,要求更高、更复杂,因为这种相机已经不在群众性业余摄影中广泛使用,所以不再赘述。

目前群众性业余摄影使用最广泛的是数码相机,其光圈、光速均有自动调整、确定的功能,故运用也较为简单。但是也要注意,光线的明暗、刚柔、强弱等,也要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这由拍摄者的位置、角度所决定。要用正光、侧光,不用逆光。

(三)色彩

色彩是数码相机摄影的一大重要特色,是大自然的本体美的瞬间再现。我国传统绘画强调“随类赋彩”,主张和谐。所以色彩和谐是群众性业余摄影的要点之一,也就是说,摄影画面上的各种颜色的搭配,要完整、统一、和谐。要避免“靠色”或“失色”现象发生。俗话说:“紫配蓝,讨人嫌;红配绿,夺大戏”,说的都是色彩搭配要和谐的道理。例如背景是红花绿草,人物的衣着就要避免红、绿色,以免“靠色”。

群众性业余摄影对色彩的选择与运用,还应注意到色彩的象征意义,即通常人们所说的“象征色”。例如在人们的传统审美观念上,红色象征热烈、喜庆、温暖、革命;绿色象征青春、希望、环保;白色象征纯洁、清新、朴素等等。

群众性业余摄影对色彩的选择与运用,还要注意到色彩的情感内涵,即“感情色”。色彩的感情是摄影者赋予的,是死的,但运用得好,它们就有了艺术生命。例如在人们的传统审美观念上,红色、橙色、粉色,给人以温暖感,被称作“暖色”;而白色、灰色、蓝色,则给人寒冷感,被称作“冷色”,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群众性业余摄影对色彩的选择与运用,还要注意色彩的对比,使和谐与对比形成有机的统一。这正如某大画家所说:“对立的色彩也能获得统一的和谐差别是和谐的本质”。例如几名身着红色登山服的登山队员登上顶峰时的摄影作品,以蓝天白为背景,以雪山为陪伴,形成了红、蓝、白三种色的强烈对比,而在对比中又呈现出和谐之美。

(四)拍摄角度

拍摄角度有正拍、侧拍、仰拍、俯拍等。正拍较为正统、规范;侧拍有艺术感;仰拍易使人物发胖;俯拍易使人物瘦。究竟用何种角度拍摄,视拍摄者的喜好与具体情况而定。

(五)拍摄情感

摄影艺术是以静显动、以瞬间寄寓永恒的艺术,其主旨是拍出人物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风度、气质等等。所以拍摄者要充分调动被拍摄者的心理因素与感情之波,形成心灵互动、情感链接,共同拍摄出理想的摄影作品。

二、要突出群众性业余摄影的特点

(一)便捷性

群众业余摄影拍摄十分便捷,随手可拍,并无高难要求,以实用、方便为特点。

(二)简易性

群众业余摄影的摄影设备,也比较简易,只备有一台相机,大部分是数码相机,不必配置各种附加镜头。而且大多都是全自动相机,光圈、光速、焦距,都自动调控,拍摄时只需按动快门即可。

(三)人性化

群众业余摄影多半以人物摄影为主,较少有风景摄影、静物摄影、动物摄影、舞台摄影、运动摄影等艺术摄影。这种人物摄影,充分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也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的亲近之情,其人性化特点十分鲜明。也就是说,广大人民群众把摄影作为自己人生历程与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是一种人性之光的定格,也是一种心灵之美的外化。

由此可见,群众业余摄影的上述几大特点,也是群众业余摄影辅导者必须牢牢把握并认真体现的。

三、要强化群众性业余摄影的亮点

(一)主体性

群众性业余摄影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参与、主体创造、主体欣赏的最大亮点,它使摄影成为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直接展现自我的艺术形式,它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密不可分。

(二)亲和性

群众性业余摄影充分体现出与人民群众的亲和性,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乐而为之。举凡外出旅游、家庭团聚、朋友相逢、同学聚会、恋人留连、节日庆典等等,摄影留念都成为最佳选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相机已走进平常百姓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随手携带之物,摄影也随之成为自身的业余活动之一。可见,摄影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统一的体现。

(三)业余性

群众性业余摄影,顾名思义,业余性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所谓“业余性”,即是不以之为谋生职业,而是工作之作,随意、自由地进行摄影活动,多为志在参与自我展现,因而不必刻意雕琢,过分追求艺术或形式上的臻至完美。

由此可见,上述群众性业余摄影几大亮点,正是它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眼球的地方,也是它与众不同之处。笔者建议,群众性业余摄影辅导工作者,尽量把握这些亮点,在辅导工作中,有机地结合自身的实际予以凸显和强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抓准群众性业余摄影的要点特点与亮点,开展辅导工作,能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摄影需求,丰富其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其艺术素质。因此,文化馆业余摄影辅导人员必须加强对业余摄影爱好者的联系,尽职尽责,精心辅导,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张燕方.浅谈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4).

[2]曾黎.如何办好文化馆书画摄影展拓宽公共文化服务之我见[J].南方论刊,2012(08).

上一篇:丁和:用相机留住历史

上一篇:蔡鸣:为摇滚梦想而拍摄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