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岗位职责>

民办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工作室”模式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1-10-24 08:43:37 浏览数:

【摘要】:本文以民办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积极响应学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理念,积极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制。学院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建立,為服装设计专业教育与服装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可操作性的平台,为服装专业学生提供了将理论转化为社会实践的机会。

【关键词】:密切校企合作;搭建市场平台;将理论转化为社会实践

引言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相关研究和讨论非常之多,其实质上的核心和出发点无外乎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很多院校本着这一核心和宗旨,在教学方法及办学模式上都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民办三本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积极响应学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理念,积极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制。服装工作室隶属艺术学院,学生在参与项目开发的过程当中,一方面通过具体的社会实高专业技能,另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实际业务能力,具有一定的经济收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一、现状与背景分析

工作室模式其实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很早就已出现,因其将专业教育与行业背景相结合、专业学习与项目实践相结合等,很好地将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挂钩,突出体现了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强化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创新精神。

服装工作室在不同的服装院校其所存在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如以导师项目引领的导师工作室、以科研为主的科研项目工作室以及以设计开发为主的设计工作室等等,因不同专业院校的办学层次、办学理念及地域等因素而千差万别。根据我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建设情况及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本次实验中的工作室以重庆市子棉服饰有限责任公司为载体,以服装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为主要项目,采取“导师+项目”的教学模式。导师通过对行业的深入调研,分析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及其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最终确定相应的实践教学项目。学生按照教学安排进入工作室学习,并与导师一起完成项目的实践过程,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可以说,“导师+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和情景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其摒弃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理念,改变了传统的师生角色,将学生被动地接受式实践转变为完成项目、职业角色体验及解决问题等主动参与、互动及团队协作式,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及快速适应服装市场的职业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

二、拟采取的方法

(1)成立专业技能课程群设置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由课程论专家、学校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根据专业性质分为两个小组,即课程群设置研究小组和课程群设置实施小组。

(2)成立服装企业调研领导小组和项目开发小组

服装企业调研小组主要由相关领导和专业教师组成,主要任务是完成服装企业的调研工作。项目开发小组由相关领导、专家、专业教师以及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完成贯穿服装专业教学的合作项目的开发。

(3)加强项目工程管理,保证实验项目的实施效果

艺术学院对校企合作的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制,学院将根据所确定的工作室模式类别以及相对应的合作企业进行项目划分,每个项目确定具体负责人,并制定应该完成的目标任务,并以考核的形式约束项目的完成情况,并根据项目进度,学院将从立项、中期检查、项目验收等全程进行严格管理,每个学期组织对各个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分明,注重实施效果。

(4)加强过程质量监控,保证创新实验的顺利进行

①加强对服装企业的调研和合作力度,开发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合作项目。此创新实验具有较强的专业教学指导意义,只有通过加强对实验过程的监控,才能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

②加强考核制度,突出专业技能评估。考核本身是检验此创新实验成效的有力手段。加强对学生能力考核是评价服装工作室模式技能培养是否可行的一个重要考核目标。

③持教学检查制度。按期开展期初、期中和期末检查与反馈,坚持组织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定期召开专任教师、教辅人员及学生座谈会,对创新实验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推广,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改进。

三、主要特色

服装设计本身是集艺术性和技术性相结合的应用型很强的专业,工作室模式的技能培养方式,具有以下创新点和优势: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专业知识直接与市场挂钩,市场即为课堂工作室模式改变传统的单向的教师授课模式,将教与学活动直接与服装市场挂钩,教师与学生在完成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项目的同时,即完成了知识的教授过程。

2.密切校企合作,使校企双方各取所需

工作室模式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校将服装企业中的项目作为实践课题引入教学,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而且学生在参与项目开发的过程中也会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而企业将市场实践中涉及到的服装项目移到服装工作室中来完成,一方面得到了更具专业性的保障,大大降低市场风险,另一方面也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创新的工作式模式管理,提高社会效益

工作室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地方和企业的教学资源优势,切实加强“校地互动、校企互动、校校互动”的联动平台,加强校地、校企、校校在资金、设施、信息、产业、人力资源、知识和文化等方面资源共享,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比如企事业单位的大型设服装设计项目等,可以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预期效果与具体成果

1.工作室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

学习兴趣是学生成才的原动力,兴趣提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学习热情,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比如要完成“流行女裙设计与制作”、“牛仔裤的结构设计与缝制工艺”等企业项目时,这些项目需要紧密结合季节、流行趋势等特征,并且要求学生完成的服装作品具有消费市场,此时学生的学习热情会空前高涨,学生学习主动性极大增强,能够积极思考设计方案,认真完成实验任务,而且实现了从“要我做实验”到“我要做实验”的角色转变,真正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而其在参与的过程中,专业技能水平也将得到极大提高。

2.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服装专业教学,尤其是结构制版和缝制技术的学习操作性强,单

纯靠理论讲授很难达到教学目的。虽然平时的课程设置中也有大量的实训课时、实践动手机会,但学生的作品无法通过服装市场来检验,

特别是服装设计技能单元,学生的设计作品是否被服装消费市场所接受,这些问题在实训课程中是无法解决的。工作室模式作为校企合作的联系纽带,学生的设计作品直接参与企业的服装消费市场,因此,在第一时间检验了学生设计技能。而且学生在参与设计项目的同时又要做流行趋势的调查、品牌服装风格的总结、以及服装市场反馈的设计前期与后期的调研工作,极大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的能力。

将案例教学法、项目导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分阶段用于服装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以实例、案例为教学核心,将企业开发、生产案例带人教学中去,学生通过学习对企业的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项目导入法是教师将企业开发、生产项目引进课堂,学生通过完成企业开发、生产项目,既掌握了所需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同时又增加了许多企业生产、开发经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学生掌握一定专业知识以后,根据老师给定的任务或目标,学生自己到企业寻找项目。以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主要目的,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创业的能力。

4.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具有较强的杜会实践能力

工作室教学主要是以实训、实践教学为主体,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实训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在“联系一批企业、解决一批课题、带好一批学生”的宗旨下,企业和学校工作室师生共同开展科技开发、产品设计和技术服务等活动。老师不仅能够生动地开展案例教学、课题教学和项目教学,而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为企业解决了许多实际课题,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5.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和社会是有差距的,其运行规则和社会的运行规则有很大不同。这种环境的隔离,往往使得“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一些企业对应届毕业生表示出冷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角色转换慢,适应过程长。他们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工作室教学模式借助社会实践平台,提高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此外,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使他们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6.工作室模式使专业教学形成丰厚的教学成果,增强服装专业教育影响力。

学生在参与工作室模式的专业教学活动中,通过具体的项目实践,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将实践心得与体会反思于专业理论知识,可促使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因而可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极大的促进学生们的科研水平,使学生们可以通过项目的具体实践完成专业论文。另外,学生参与项目实践的作品可以为学院所收藏,学院可定期举行以服装表演等形式的作品展示会,可以极大提高服装专业的教育影响力,增强我校服装专业的知名度,扩大社会效益。

结语

服装设计专业涵盖的知识量非常宽泛,涉及到美学、艺术学、设计学、工程学、营销管理学及视觉传达等多种门类。因此,在专业教育中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理论知識,而且还必须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的实践训练,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领悟理论知识并将理论升华为应用技能,并最终形成专业能力。学院服装工作室投入运营后,将立足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服重庆,辐射全国。对于快速变化的服装市场要有足够迅速的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这就要求在专业教育阶段切实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同的培养模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不同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地域特点和专业情况进行选择性结合,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进而有效缩短专业教育与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上一篇:舞台服装设计在人物角色塑造中的作用研究

上一篇:现代服装设计中编织艺术的运用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