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岗位职责>

农村小学科学课中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发布时间:2022-02-20 08:58:23 浏览数:

农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科学课程实施的关键。为了实现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科学课程肩负的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必需加强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根据环境条件,有针对性地探索出一系列优化整合课程资源的策略。在此,笔者就农村小学科学课中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小学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

地方课程资源,是指地方存在的课程资源的总和,即凡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根据农村地方课程资源的性质与形式,可以把地方科学课程资源分为:地方自然科学课程资源、地方人文科学课程资源、地方社区科学课程资源。

(一)开发农村自然课程资源

农村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本身就是一种科学课程资源。小学科学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小学生学习科学多从观察开始,再回到自然之中。因此,关注农村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并把它纳入科学课程资源库,应成为科学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1.植被课程资源。不同地区的植被类型是不一样的。可以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多样性;通过给校园内的植物挂牌,尝试编制校园植物检索表;创造条件改善校园生态环境,建立小型植物园、动物园、气象园、观天园等;让学生根据农村植物生长分布与环境的关系来决定当地绿化树种的选择等等。学生从自然中学习知识,能够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的情感,树立科学的自然观。

2.水文课程资源。让学生了解农村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特征,农村开发利用河流湖泊的方式(发电、旅游、灌溉、航运)等,这些也是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方式之一。

3.气候课程资源。农村的寒来暑往、草木荣枯、鸟兽迁徙等自然现象,阴晴风雨、降水变率、光照多少、气温分布等气候和气象要素的资料,也属科学课程的重要资源。比如,对《云和雨》的教学,若结合学生对农村气象要素的体验来教学,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地形课程资源。山区学校可利用山地特点来认识各种类型的山地地形、山区开发与矿产开采、林果生产、旅游开发、交通通讯建设等的关系。

(二)开发人文课程资源

各地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水平、民族构成、人口素质、风俗习惯等一般是不同的,但是它们往往又都带有农村当地自然环境的烙印。这些人文差异构成了各地区在课程资源方面的独特性,这些独特性也正是地方课程资源的优势所在。

1.民俗资源。农村各地的风味小吃、服装服饰、民族建筑等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调查当地民俗演变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过程,可以作为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形式之一。

2.地方曲艺、手艺、杂艺等。这些民俗也往往与当地自然环境有深刻的渊源关系,是潜在的科学课程资源。

3.名胜古迹。旅游胜地、名人住宅、古代建筑、古战场遗址等都蕴涵着当地自然环境演变的规律,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实写照。引导学生研究这些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引入科学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收集、整理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发社区课程资源

农村社区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农场、田园、动物园、植物园、高新企业、科学试验基地、科技工作者、科技场馆(农村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社区培训中心、农技站)、社区离退休人员等。

1.科技场馆。科技场馆(农村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社区培训中心、农技站)作为一种重要的农村社区文化资源,了解它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加深学生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的理解,对科学课的教学起辅助作用,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应当经常带领学生参加改善社区环境的科技活动。

2.科学试验基地。农村社区中,科学试验基地中的科技人员众多,师资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可与社区的科学试验基地单位建立联系,请他们为学生开设讲座,设计研究性课题,或指导学生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共建科技活动场所,开展现场科技活动等。这既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科学教育资源,又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科技与社会的关系,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离退休的专家学者。农村社区的离退休人员中有不少是科技方面的专家学者,聘请他们担任科技活动的指导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讲座或科普活动,邀请他们来学校做学术报告,都有助于增加学生对社会和科学的了解,促进学生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科普宣传和实践活动。

二、整合农村地方资源,教活小学科学教材

农村的天地如此广阔,科学课不应当被压缩在狭小的书本上,要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教师在实施中要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整合农村地方资源,教活科学教材。

(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追求鲜活

《科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实施科学课程与地方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地区民族的差异,在教学要求和安排上要具有弹性和个性。科学教材也鼓励师生对农村当地的植物、动物、自然环境展开观察和研究,不拘泥于课本所提供的案例,鼓励科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活动案例进行调整和修改。综观各版本的科学教材,教材的内容、方法和途径等方面提供的资源都是共性的、大众化的,城乡和各地的差别很难体现。这就要求农村科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和自然生态状况以及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认知水平,对现有的教材内容加以调整、修改、充实,要有效地把教材内容转化成贴近农村小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并能够从小学生的生活中挖掘出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素材,生成教学内容,让学生去经历、去探究。

(二)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力求亲历

科学课程是“体验课程”,是师生共同经历和体验科学的过程。教师教学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就是为学生创造各种参与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亲历科学的过程,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把教学内容与一个个典型探究活动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经历一个个观察、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活动中,逐渐丰富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提升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果教学中仍然突出知识信息的单向传递,忽视师生互动过程中知识的主动建构,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那么,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的科学新课程教学观也就无从谈起。

(三)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凸显归真

科学课的实施要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实现“教”和“学”的归真。这就要求执教者不仅要在引导学生探究的内容上回归现实、回归生活、回归自然,更要在组织学生探究的教学方法上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提出有兴趣探究的问题,自己设计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有关的结论和信息,主动把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和交流。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千万不要在实验前要求过多,或把现成的方案、程序、方法安排妥当,束缚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完全依照教师的既定要求去重复完成,包办越多越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要给学生以充足的属于自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提问、研究和总结,使学生对农村现实的自然生活产生兴趣,具有真正的内在动机去观察、探究真实的自然和社会生活,从而真切感悟到科学是生活的科学,是自己身边的科学,是促进每个人发展的科学。

农村小学科学教育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乐于学习和探究,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用善于发现的眼光去关注学生的生活,充分挖掘源于农村小学生生活的地方教学资源,整合现有教材,教活科学教材。

(责编 刘宇帆)

上一篇:士?

上一篇: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发展“三农”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