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岗位职责>

例析中考实验试题编制的命题思想

发布时间:2022-03-28 08:39:59 浏览数:

zoޛ)j馝ׯ饨ky思想;例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4-0012-4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浙江省初中物理中考除了重视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外,还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实验探究过程,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获取事实与证据,以及解释与检验、交流与评价等探究的能力。同时,还关注科学方法的考查,比如控制变量、比较、类比、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

1 重视实验基础,突出思维的广阔性

这几年来,浙江省物理中考试题突出了实验探究的基础性、实践性,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考查实验探究过程与方法,重视初中物理基本仪器和基本实验原理的考查,突出思维的广阔性。具体来说,力学实验试题注重考查力的相互作用、弹力、压强、浮力、杠杆等基本实验,电学考查实验设计,尤其是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伏安法测电阻,考查仪表读取、电路设计、实验原理和方法、变量控制以及数据处理等,光学涉及凸透镜成像、平面镜成像以及光的直线传播等的原理、数据分析与处理,试题突出对物理本质的探究、理解与运用,考查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考查实验方案获取数据以及分析处理数据等过程,掌握观察、实验、收集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1]

比如杭州市31题的“凸透镜成像实验”,宁波市26题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温州市26题的“探究电流热效应的影响因素”,绍兴市25题的“探究影响弹簧受力形变的因素”,嘉兴市25题的“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金华市29题的“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等等。以上实验既是初中物理教学和实验考查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按照“基本技能—綜合实践—创新能力”一体化、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不断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做中学”。

例1 (2016年杭州)如图1所示,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

(1)光屏上像的性质为 。

(2)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 。

(3)从图中读出物距为 cm,并推算出焦距为 (选填字母)。

A.f<15 cm B.15 cm30 cm

(4)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是否仍然成像? 。

参考答案:(1)倒立缩小的实像;(2)照相机;(3)40 B;(4)能成像。

这个题目设计具有层次性,对于凸透镜重要的知识点考查比较全面。试题既与生活结合,也突出物理的推理,体现思维的广阔性。本题的高明之处在第4小题,命题者的意图很明显,不是知识立意,而是能力立意。只有学生真正做过本实验或者说只有认真做过本实验,才能很自信地作答。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是真实光线汇聚而成的实像,不是虚像。没有光屏实像也是依然成像的,但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学生只有真正做过本实验,理解这些“知识”,才能正确作答,也能较好地考查出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物理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自身通过观察、操作与体验,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构建物理概念,掌握科学方法。

2 重视实验设计,凸显思维的独立性

2016年浙江省初中《考试说明》指出:“能对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信息进行记录、选择、分析和处理。能用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方式来表述探究的过程。”[2]实验探究能力是物理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它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针对特定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提问、设计实验、处理数据、对照处理、获取证据、变量控制和检测、实验评价、实验设计等。比如:2016年杭州市31题的“比较甲乙合金丝电阻大小”,丽水市28题的“探究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大小关系”,金华市27题的“物体从高空下落时的收尾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等试题,都强调思维的独立性,而不是强调“死记硬背”的“人云亦云”的思维方式。因此,在日常实验探究教学中,我们不能强调简单的模仿,而是要关注细节、关注实验原理的应用、关注实验方案的设计、关注实验数据获取的方法与手段,强调学生亲身体验,独立操作和独立思考。

例2 (2016年杭州)现有一个电压表、若干导线、两节干电池和一个开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判断两段材料不同,长度、横截面积都相同的甲乙合金丝电阻的大小。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说明实验的步骤以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小金认为:根据上述操作即可判断这两种材料导电性能的强弱。你认为小金得出结论的依据是什么?(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参考答案:(1)如图2:

(2)①按照电路图,把两根合金丝与两节干电池、开关、导线连成串联电路。②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甲乙合金丝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和U 。③因为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大的合金丝,它两端的电压也就大。

(3)电阻的大小是由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来决定的(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实验时选取的是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电阻丝,因此甲乙合金丝电阻的大小就仅由材料来决定,所以测得电阻大的合金丝的导电性就弱。

实验设计是实验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着眼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以及能灵活运用物理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实验探究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促进思维独立性的形成。如本题就涉及到电路设计、步骤的安排、有效数据的获取、数据分析与处理、得出科学结论等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要素,强调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加强探究的“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获取事实与数据,得出结论,合作与交流,作出评价”等探究过程。[3]

3 重视实验分析,突出思维的逻辑性

2016年浙江省初中《考试说明》指出,能根据提供的具体探究过程,判断其方案的合理性,能对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在实验探究试题中,多以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出现,情景复杂综合性强,考量学生思维的思辨性与逻辑性,强调对实验信息的获得及其信息转换、处理和分析能力。比如:2016年衢州的第10、12、20、23等试题,金华的第15、19、20、32等试题,温州的第12、22、25、31等试题。

例3 (2016浙江金华) 拓展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合作进行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设计了图3Ⅰ电路,并连接了图3Ⅱ电路。

(1)图3Ⅱ实验电路连接中有一处错误,无法完成实验,连接错误的导线是 (填“a”“b” 或“c”)。

(2)正确连接后,继续实验,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4Ⅲ所示的曲线图。

①图4Ⅲ中甲、乙两条曲线是根据图3Ⅰ电路测得的实验数据所绘制的曲线,其中与图3Ⅰ电路中电压表[V1] 对应的曲线是 (填“甲”或“乙”)。

②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 V,根据探究目的分析图4Ⅲ中的曲线,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3)拓展探究:同学们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重新设计了如图4Ⅳ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未知),利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R0(已知阻值)测量未知定值电阻Rx的阻值。闭合开关S,接下来的操作是: (只需写出操作过程和测量的科学量,不需写出表达式)。

参考答案: (1)b;(2) ① 甲;②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3)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测得电压表示数为U1;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或同时闭合S1、S2),测得电压表示数为U2(前后两步操作调换位置也可以)。

此题考查角度多元,分别是对错误电路分析、数据处理以及根据实验信息得出结论,并对实验进行拓展。属于实验探究性综合题,起点较高,落点在欧姆定律的应用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上,是初中物理重点实验。在实验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在实验中如果结合图3I和图3II,分析R1、R2相对应的电压表所测量的对象,就可以找到逻辑关系,进而分析出其错误点。尤其是问题(2),其下的两个小问题,都需要一定的逻辑分析:随着变阻器R2的增大,两个电压表分别怎样变化?在此找电阻与电压的逻辑关系,就可以找到图4Ⅲ中对应的图线。结合图像数据的特点,两表电压之和为定值,即可得到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问题(3)也充分体现物理学的逻辑特点,根据欧姆定律,要知道未知电阻的值,就需要知道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由于本题只给出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电阻的阻值,要得到电流的值,就必须测得相应的电压值。因此,从实验设计的角度来看,命题者的意图是很明显的,就是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对实验方案、实验条件、实验思路、实验数据等进行逻辑分析,充分挖掘试题各个信息的逻辑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逻辑分析能力。[4]

4 重视实验创新,突出思维的灵活性

2011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创造性思维活动、实验活动和逻辑推理交互作用的过程,要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推动科学的发展。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要把实验与创新结合,而且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5]例如:2016年杭州市的第11、17、18、26、33、34等试题,嘉兴市的第11、25、36、37等试题,宁波市的第14、21、23、31、32等试题。

例4 (2016浙江衢州)如图5、6为小柯在科技节中制作的“杠杆力臂演示仪”和“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演示仪”。

(1)如图5所示,杠杆自身质量和摩擦忽略不计(固定装置未画出),O为支点,OA=OD=3OB=0.6米,CD=0.2米。在做背景的白纸上作以O为圆心半径为0.2米的圆。在A点挂5牛顿的重物G,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则作用在B点竖直向下的力FB应为 牛。撤去FB后,按图示方向分别施加FC、FD两个力,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FC、FD的大小关系为 。

(2)如图6,在注射器A、B处分别扎一个等大的小孔,插入两根相同规格的硬质塑料管(连接处密封),并在管上分别系一个未充气的同规格气球(连接处不漏气)。先慢慢往外拉活塞,使注射器中充满空气,接着快速向内推动活塞。请你预测A、B两孔处气球的鼓起情况是 (填序号)。

①A孔处气球大 ②B孔处气球大 ③两个气球一样大

本题中涉及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流体压强和流体的关系,需要用到实验分析法、归纳法、控制变量法等科学方法,难点在问题(1),关键是从图5中分析出力臂的本质是“支点到动力(或阻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这样才能找到FC、FD的关系。而这个关系的建立,是基于日常教学中的物理实验的创新设计,结合比较与归纳等科学方法,才能建立“力臂的数学模型”。问题(2)也是巧妙地设计了流体与压强的关系,材料简单,能很好地揭露科学本质。图6关键是认出A与B的下端注射器横截面积的大小,向左推动活塞,比较A、B下端空气流速,即可找到答案。实验创新对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总之,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初三复习中,教师要善于把握中考试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物理实验探究,在不同条件与因素中进行实践,通过合作交流与智慧碰撞,才能在同样的学习时间中,有效地训练思维的广阔性、独立性、深刻性和灵活性,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分析、抽象、综合能力,从而也培养了创新能力。[6]

参考文献:

[1]唐东辉.把握命题方向,突破生物实验教学[J].中学生物教学,2016(11):65-67.

[2]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2016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6:142-147.

[3]金松.以探究为导向的物理实验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物理教师,2016,37(9):53-55.

[4]周春池,朱柏树.挖掘教材习题潜能,发展学生思维能力[J].物理教师,2016,37(10):84-8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3-15.

[6]谢维中.初中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維的培养[J].中学物理,2013,31(5):77-78.

(栏目编辑 赵保钢)

上一篇:从“表面张力可对外做功”实验看学生能力的培养

上一篇:大学物理实验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思考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