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岗位职责>

浅析知识型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2-04-07 08:59:18 浏览数:

摘要:本文从知识经济提出的背景及其本质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阐明了将来实施区域发展的基本条件,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讨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其所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知识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挑战;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060—02

众所周知,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区别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与形式,所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区域经济发展及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正确分析和认识知识经济及其作用,是加快新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知识经济及其本质

对于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我们可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1958年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 知识正成为真正的资本和首要的财富”[1];1984年美国社会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提出“ 信息社会”和“ 信息经济”,并指出知识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中心资源,是经济社会的驱动力[2];1996年发展组织明确界定了“知识经济”的概念,所谓“ 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3]

对比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农业经济的生产要素主要是自然资源和从事资源开发的体力劳动者,农业生产及分布主要依赖于自然地理环境,属于“ 资源、劳动力型经济” 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经济进人“ 资本经济”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类生产所依赖的主要要素是资本,而资源和人才则都是资本的附属物,有了大量的资本就可以获取生产所需的资源、技术和劳动力而知识经济是在工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知识成为主要生产要素知识不像自然资源那样,具有强烈的有限性和地域性,但可在使用过程中累积、更新和传播,具有“ 边际效用递增” 的特点。总之,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以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使用之上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

二、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条件的制约

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资源条件是区域发展的根本性物质基础所谓资源主要是指自然资源,如土地、矿产、能源、水、动植物等等,对于智力、知识、技术、信息等人文资源不加重视,关于人口和劳动力条件大多关注的只是其数量,而忽视其智力水平、知识结构、技术熟练程度、创造能力等而知识经济大大削弱了人类基于自然资源之上的物质财富的生产,而更多地取决于人类的知识储备、技术水平、创造能力及信息量的占有,因而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发展所需的资源条件,不但包括各种自然资源,更应当包括知识、智力、技术和信息等人文资源。

(二)科技与知识的分配不平衡

传统的区域发展理论注重的是资源型经济要素,用资源丰度、资金多少、人口数量等指标去衡量一个区域的发展水平尽管有时也考虑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等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但只是假定在技术水平和劳动者技能不变的前提下,去研究矿产、能源、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配置、组合及其变化,从而分析各要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知识经济时代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知识、信息和智力资源,它们不再是区域发展的外生变量,而是内生变量,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

(三)区位条件优劣不同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信息产业、生物工程、宇航技术、现代管理等高度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界限范围将日趋模糊,由固定的地理实体空间过渡为动态变化的虚拟空间,使原来影响产业布局的运输、集聚、市场、原料等区位要素的作用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生产、流通和销售等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流动,不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物形态的空间位移,而是被以网络化和信息化为载体的“ 虚拟经济”形态所代替所有这些将使距离衰减原理、区位论、“ 内生经济”论等区位分析的理论和观点面临挑战、怀疑和修正资本与投资方式资本和投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和载体,从社会大生产过程看,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商品资本和金融资本贯穿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诸环节,而知识经济时代资本和投资不再只是建造厂房、购置设备、购人原材料、支付工资等实物形态,更多地在于知识及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即知识资本和智力投资,其边际效用和投资回报率是传统经济学所无法解释的。例如,比尔·盖茨在不久的时间里创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计算机软件产业,资产达到2 000亿美元,令许多经营百年的企业望尘莫及,最根本的就是知识资本和智力投资的巨大作用。

三、将来实施区域发展的基本条件

1.发达的科技和教育水平是区域创新和发展的关键。科技创新是未来区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掌握丰富知识和先进技术的劳动者成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

2.信息网络技术是区域发展必备的技术基础。只有芯片技术、光纤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才能使得基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储存、使用和创新为基础的各种经济活动成为现实,从而推动区域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3.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力军,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与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与海洋开发技术等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创造并形成了许多新产品、新产业和新服务这些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构成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的方向。

4.工业化为知识经济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必须大力发展能源产业、基础材料、邮电通讯等传统工业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建立知识经济体系提供必须的产业基础和基础设施等物质载体另外,区域经济发展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还取决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现行制度的创新,包括知识资本观念、可持续发展观、科研体制、教育体制等等。

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机遇

(一)挑战

面对迅猛而来的知识经济大潮,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整体上看,我国生产力还较落后,工业化尚未完成,劳动力素质较差,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据统计,我国目前15岁以上文盲率高达18%,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仅占2.4%在近3亿产业工人中,中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比例仅为4%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0%,而新加坡、韩国等达到50%,日本、法国、意大利已超过60%,美国更达到70%以上。近年来全国科研经费总趋势是增长的,但所占的GDP比重却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0.81%下降为2005年的0.47%,而OECD成员国同期达到3%。2000年我国科研经费投人总量只占美国的2%,主要发达国家的4%,韩国的50%,仅与印度和巴西持平,而且投入强度较低,人均更少。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科技产业化及创新能力较弱,据统计,2002年我国近6 000家科研机构中,只有8%取得国家级科研成果,16%取得部级成果,我国科技成果实际转化率仅为20%,专利实施率还不足10%从工业发展看,我国钢铁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二,但是能按国际标准交货的只占25%,其原因主要是设备、工艺陈旧落后,而且每年还要进口大量特种钢材我国机械工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不足35%,而国产机电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却逐渐下降,电机不足50%,机床和汽车还不到对于创新能力和联动作用巨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据统计其产值只占工业总产值的20%,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加强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

(二)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了显著提高。我国是一个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东部沿海和城市地区,科技发展和工业化水平都较高,如北京、上海是我国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市场最发达的地区,在知识、人才、技术、信息网络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发展知识经济的若干基本条件,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十多年来发展的成就充分说明这一点,2007年其工业产值达256.4亿元,对北京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0%,人均是全市水平的6倍,劳动生产率为全市的7倍,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企业70多家,有80多种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三位 [4],我国知識经济发展以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五、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应采取的策略

1.增加科技投人,包括企业科技投人和政府财政投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真正实现“ 科教兴国”。

2.增强制度创新力度,尤其是市场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和科研产业化体制,以及素质教育体制,培育区域发展新环境,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

3.在加快工业化的同时,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其为切人点和启动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形成知识经济的区域“ 增长极” ,以抓住世界经济中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4.其他地区要认真分析自己具备的基础条件和潜在优势,遵循循序渐进、适时发展的原则,切忌盲目超前,以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总之,知识经济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们只有积极应对,抓住机遇谋发展,对于存在的问题要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421.

[2]翰·奈斯比特.大趋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21.

[3]阿尔文· 托夫勒力转移——临近世纪的知识、财富和暴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17.

[4]刘洪伟.对知识经济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11).

上一篇:是挑战,更是机遇

上一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开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