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自我鉴定>

乡土旅游资源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建设中的运用探究

发布时间:2022-02-14 08:40:43 浏览数:

摘要:本文研究了乡土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特色,分析其对《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充分利用本地乡土旅游资源,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适用性人才,并加强课程建设的方法与思考。

关键词:乡土旅游资源;旅游地理;课程建设

旅游地理在中国的发展以1980年中国科学院成立旅游地理组为明显标志,之后快速发展为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旅游地理的学科体系日渐成熟,但是新的旅游资源又不断产生,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理论学科,怎样达到教材与实践的契合,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此笔者以成都市为例,浅谈在《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建设中渗透乡土旅游资源的一些想法和思考。

一、乡土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特色

乡土旅游资源是指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旅游资源,它们根植于一片土地,滋养一方人民,在本地的旅游经济生活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以成都市为例,在近10年的建设中,成都市不仅整个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还出现了三圣花乡•五朵金花、宽窄巷子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成都新“十景”,这些旅游地就存在于我们身边,每天伴随着我们的生活,见证了城市发展的兴衰荣辱,这些是我们活生生的教学素材。

(一)农家乐旅游资源类型

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因此消费就不高。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满足舒缓现代人的精神,因此受到很多城市年轻人的欢迎。

成都是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前沿地带,“农家乐”起步较早,成都周边的郫县、温江、双流、都江堰等地,近年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农家乐”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成都近郊被称为“五朵金花”的5个村,过去都是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农民并不富裕,经过经济结构调整和兴办“农家乐”,形成了红砂村“花乡农居”、万福村“荷塘月色”、驸马村“东篱菊园”、幸福村“幸福梅林”和江家村“江家菜地”5个村5个特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乡结合部兴办乡村旅游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二)古镇旅游资源类型

古镇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可供借鉴的建筑艺术价值,由于其古朴和历经磨难的环境,使人产生亲切的归属感。近年来古镇旅游持续升温,而这些古镇主要存在于城市周边的乡村地带,正是因为相对滞后的发展环境才使得这些宝贵的财富能留存至今,成为现代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资源。

成都周边的古镇数量很多,近年来游客较为集中的有黄龙溪、悦来、上里、平乐、街子、怀远、西来、安仁、元通、洛带古镇等。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成都人就会携家带口来到古镇休息放松,大大地推动了古镇旅游发展。

(三)特色观光农业旅游资源类型

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是旅游业与农业之间交叉性的新兴产业,它的形式和类型很多,主要有: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民俗观光村等类型。有特色的观光农业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旅游资源,成都市周边的观光农业如三圣花乡,龙泉桃花山,新津梨花沟等都以成片的花卉或果树栽种为依托,开发其观赏、休闲、娱乐的旅游价值。龙泉桃花山更是在每年农历二月举行桃花会,是成都居民外出踏青的最好时节。不仅能欣赏到姹紫嫣红的桃花,在桃花会期间,最有特色的项目是花农们开办的家庭接待站,游人在花农家中饮茶赏景,娱乐消闲,更有可口的农村家常风味餐,吃的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别有一番情趣。

(四)特色老街区旅游资源类型

每个城市都有一些保留至今的老街和老建筑,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有些老街消失了,有些老建筑倒塌了,能留下来的恰好是那些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特色的老街区。这些老街区成为人们追思记忆、寻找过去的寄托地,透过这些老街区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城市的变迁。成都市内最有特色的街区当属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8年6月,为期三年的宽窄巷子改造工程全面竣工。修葺一新的宽窄巷子由45个清末民初风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建筑群落组成。宽窄巷子寻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与现代商业成功结合的经营模式,以“成都生活精神”为线索,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形成汇聚街面民俗生活体验、公益博览、高档餐饮、宅院酒店、娱乐休闲、特色策展、情景再现等业态的“院落式情景消费街区”和“成都城市怀旧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打造成“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

(五)现代主题乐园旅游资源类型

现代主题乐园指有特定游憩主题的、可供人们游乐、休闲、享受的特定空间范围的园区。主题乐园的开发建设需要预先进行主题策划,乐园的场馆、设施、活动、表演、气氛、景观、附属设施、商品等都是以此主题为概念而塑造,使这些相关的配合元素都能在此主题的中心思想下统一,形成一个有特定主题统领的游乐园。成都地区现主要有国色天香和欢乐谷两大主题乐园,成都欢乐谷是继深圳欢乐谷、北京欢乐谷之后,欢乐谷连锁品牌走向全国的第三站。成都欢乐谷以“时尚、动感、欢乐、梦幻”的激情体验吸引着无数的国内外游客。那些游乐项目赋予了逼真而完美的主题包装,营造出优美宜人的环境,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历程,一个个扑朔迷离的故事,让游客仿佛进入一个亦真亦幻的神秘境界。

(六)古遗址旅游资源类型

古遗址是古代人类各种活动留下的遗迹。既包括人类为不同用途所营建的建筑群体,以及范围更大的村寨、城堡、烽燧等各类建筑残迹;也包括人类对自然环境利用和加工而遗留的一些场所。

成都市内最具代表性的古遗址就是金沙遗址,该遗址为商周时期蜀文化中心遗址,对于研究古蜀文化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揭示的是过去文献完全没有记载的珍贵资料,将改写成都的历史和四川的历史。金沙遗址的性质一旦确定,将把成都的建城史往前推进700年左右——由距今2300年推进至3000年以前。金沙遗址再一次证明了成都平原在商、西周时期便有了非常辉煌的青铜文明。出土的玉戈、玉琮表明,金沙文化不是孤立的,它与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都有深刻的内在联系,是中华文化相互联系的一部分,再次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

二、乡土旅游资源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乡土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旅游活动的三大组成要素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媒介,旅游客体由各类旅游资源构成,乡土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旅游资源重要组成部分,与旅游活动密不可分。

旅游地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介于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之间,是属于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旅游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就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主要分为两个大类,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乡土旅游资源的各种类型主要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被挖掘出来成为新兴的旅游资源,那些过去被我们忽略的社会形态今天逐渐成为了旅游活动的主角,做为旅游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我们必须不断补充这些新的吸引物。

(二)乡土旅游资源能体现《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建设的目的

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让课程结构更合理,针对性更强,更能与实际相结合并更能体现教育目标。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能熟悉市场,了解行业动态并能熟练掌握职业技能的毕业生,旅游行业主要培养的是地方服务业的窗口服务人员,熟悉本土、热爱本土、宣传本土是其主要职责,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主要职能。

乡土化的旅游资源是依附于一个地区发展,最能体现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他们根植于这一方水土,与地区的发展息息相关,展现了一个地区蓬勃的生命力。将乡土旅游资源引入《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建设中是必须而可行的。

(三)通过乡土旅游资源的学习达到素质培养的目标

《中国旅游地理》虽然是一门课程,但是学生的素质培养与课堂教学不是割裂开的内容,通过对家乡旅游资源的熟悉和掌握,不仅能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最关键的是让学生能热爱家乡,培养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感,熏陶学生健康的思想道德情操,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学生通过乡土旅游资源的学习,充分了解家乡在发展旅游业中的优越条件,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强化发展旅游业的信心和决心。这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目的还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四)有助于培养优秀导游人员,为宣传家乡优秀历史文化作出贡献

导游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窗口,游客初来乍到首先通过导游了解熟悉一个地方,导游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接待水平。导游工作又是项脑力与体力高度结合的工作,不仅需要导游人员有健康的体魄,更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导游技能。

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过去人们普遍关注的景点现在只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决定了新兴的乡土旅游资源越来越受欢迎。古镇游、农家乐游等早已占据了市场的部分份额,这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旅游地不仅仅面向庞大的本地市场,也越来越受其他地区游客的喜爱。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导游,娴熟的掌握本地的旅游资源,做好家乡宣传的工作是应该尽到得一份责任,这也是旅游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培养合格乃至优秀的导游,必须要从学校教育开始,在《中国旅游地理》等相关课程上,加强乡土旅游资源的教学,为学生将来从事导游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运用乡土旅游资源,促进《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中能起到很好作用的方法当属实地教学法,乡土旅游资源的优势是位于我们身边,作为学校开展实地教学的操作性来说,易于实现。

虽然现在很多学校花了许多心血和资金建立了仿真模拟实训室,但是虚拟环境跟真实的环境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应该说虚拟环境主要提供在空间上难以到达的地区,而对于身边的资源,完全可以在实地进行教学。

实地教学的现场感是其他任何手段都无法替代的,当我们登临长城的时候,你才能感受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雄伟壮观;当我们站在乌镇的小桥上时,才能感受到古镇的宁静和祥和;也只有当我们流连于故宫博物院时才能感受到中华5000年文明的博大精深。所以组织学生现场教学是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良好形式。

参考文献:

[1]李敏,刘华政;文物古迹与《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建设刍议[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四川省旅游局;导游综合知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3]银元;傅广海; 乡村旅游资源的区域整合与提升——以成都市打造"五朵金花"为例;

[J];经济师;2007年1期.

[4]郑琳;成都市城郊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何景明; 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以成都农家乐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6期.

[6]张丽英;《对高职院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思考——基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实证分析[J],《职教论坛》,2011年第02期.

基金项目:四川省旅游协会2010年课题(川旅研2010-002):《四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江舸(1973--),女,四川渠县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地理。

上一篇:地理专业《土壤地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

上一篇:对加速城镇化时期土地利用变化核心学术问题的认识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