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节日庆典>

辽西青龙河流域冷棚保护地香菇培育技术

发布时间:2021-07-22 08:52:38 浏览数:

[摘 要] 辽西青龙河流域地处辽宁省西南部,自然植被丰富,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湿润向半干旱地区过渡气候。气候具有明显地域特征,雨量相对集中,全年以干旱为主。通过建设冷棚保护地培育香菇,掌握冷棚架设、培养料处理、接种管理、香菇转色、香菇生长等关键技术,调节冷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等,培育香菇,经济效益较高。基于此,本文主要总结辽西青龙河流域冷棚保护地香菇培育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香菇;培育技术;冷棚保护地

[中图分类号] S646.1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36-94-2

1 自然气候概况

辽西青龙河流域包括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西南部及葫芦岛市建昌县部分区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湿润向半干旱地区过渡气候。气候具有明显地域特征,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昼暖夜凉,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8.3 ℃,年平均降雨量540.6 mm,蒸发量是自然降雨量的4倍,蒙古栎等天然次生林生长较好。

2 香菇生长条件

香菇属木腐食用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基质中摄取碳素、氮素、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在外界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菌丝生长,进一步发育为子实体,采收的香菇营养价值较高。

营养基质主要由杂木屑等碎料组成。在保护地内,温度控制在24~26 ℃,菌丝体生长最快,容易衰老;在温度为20~24 ℃时,菌丝生长健壮,粗壮浓密,产量高;温度偏低(10~12 ℃)时,生长慢、肉质厚、柄短,不易开伞,多出厚菇,如调整空气湿度,还会出现花菇,价值更高。其他如培养基含水量、空气湿度及调节散射光,对香菇生长量和品质都可以产生较大影响。

3 冷棚架设要点

根据实践,冷棚应具备保湿、保温、通风性能好及供排水方便、清洁无污染。冷棚设施在6—7月建设,建设镀锌钢管、铁管、玻璃钢或钢筋结构的拱棚,里层蒙塑料薄膜的排架子跨度6.8 m,高度3.3 m,每1.0 m架设一个排架子,用钢筋将各排架子焊接联在一起,焊接点选择在顶部和两侧1.5~1.6 m高处,冷棚长度一般为50.0 m左右,里层架子需51排;外层蒙遮阴网的排架子跨度7.0~8.0 m,高度3.0~3.4 m,每1.7 m架设一个排架子,50.0 m冷棚架外层高架需30排。钢架焊接完工后,里层覆盖高强度农用塑料薄膜,外层铺设遮阴网,在遮阴网外安装微喷灌设施,以备淋水降温。

4 香菇培育技术

4.1 栽培模式和菌种选择

经实践,本地香菇培育为辽宁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推广的808。应用反季节栽培模式,即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制作菌棒,11月中旬至第2年3月底为发菌期,4月中旬至10月末出菇。

4.2 培养料处理

杂木屑79%,麸皮20%,石膏粉1%,含水量55%~58%,杂木屑以蒙古栎等硬杂木粉碎为主,主料与辅料混合搅拌均匀,酸碱度适宜,用机器装袋、封口,将菌棒在消毒室摆放整齐,进行常压蒸汽灭菌,蒸汽由蒸汽锅炉产生,由管道进入消毒室,熏蒸时间20~24 h。采用大型罩膜灭菌灶时,一般一次可灭5 000袋。

4.3 接种管理

一般1 kg菌种可接种40袋,菌龄视菌丝发至袋底10~15 d内使用最好。常用打穴接种封口法,在料袋的一面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后打4個穴,迅速接入菌种,菌种填实、填满,用专用胶布封穴口。最好在早晚气温低时接种,此时杂菌处于休眠状态,成品率高。

4.4 发菌培养

菌棒入培养室常以每层4袋、高10层的“井”字形纵横堆叠法比较理想,菌袋的接种穴应向侧面,防止上下袋之间压菌,影响透气。发菌阶段目标是促使菌丝稳健生长,最好控制在10~20 ℃;发菌透料后进入促熟阶段,菌丝生理成熟适温为15~25 ℃,室内发菌培养需要60~80 d,菌袋菌丝起蕾“发泡”,呈“肿瘤”状凸起,用手抓菌袋有弹性感,菌棒即可达到生理成熟,可转入出菇管理阶段。

4.5 菌棒摆放

在地面每隔2.0 m左右安放一排高度为25 cm左右、长1.4 m左右的钢筋架,把细钢线固定在钢筋架上,每行钢线的间距为22~25 cm,中间留人行道,每排6道线,靠边的排三四道。把菌棒的包装袋用刀片划开,使其脱落,把菌棒放于菇床的菌棒架横条上,立棒斜靠,与畦面呈60°~70°夹角。每行摆放9、10筒,筒距4~5 cm,摆放20袋/m2。

4.6 香菇转色管理

当菌丝长满全袋后在一定的通风和温度、湿度及光照下,表面菌丝分泌红棕色酱液并逐步倒伏,从而使菌袋表面菌丝由白色转为粉红色、红棕色,称为转色,标志着香菇菌丝生理成熟。转色一般需要15~20 d,脱袋转色技术包括控温、喷水、变温行干湿差和光暗差的刺激等:脱袋后1~4 d要罩严菇床薄膜,不必翻动,让菌丝恢复生长;罩膜内温度控制在23~24 ℃,相对湿度以85%为好,5 d后以18~22 ℃为宜;经过菌丝复壮后,到七八天菌筒分泌出黄红色水珠,此时应结合揭膜通风,连续2 d给菌筒喷水;变温,则是白天把菇床上的薄膜罩严,不通风,使床内温度升高2~3 ℃,夜间12 h后气温下降时,揭开菇床覆盖薄膜1 h,让冷空气袭击,这样日夜温差在10 ℃左右,连续进行三四天;喷水后空气越流通,菌筒越易转色,达到干湿交替刺激。

4.7 香菇生长管理

菌株在最适温度在13~18 ℃,恒温条件下子实体生长发育很好,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要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清新,还要有一定的散射光。本地昼夜温差大,管理的重点是控温保湿:中午气温高,出菇冷棚要加及时拉盖遮荫网,并通风和喷水降温;气温低时,白天要增加光照升温,如果光线强影响出菇,晚上加保温帘;空间相对湿度低时,可向棚内周边和空间喷雾,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当子实体长到菌膜已破,菌盖还没有完全伸展,边缘内卷,菌褶全部伸长,并由白色转为褐色时,子实体已八成熟,即可采收。

4.8 采收与通风补水

采收时应一手扶住菌柱,一手捏住菌柄基部转动着拔下。整个一潮菇全部采收完后,要大通风一次,晴天气候干燥时,可通风2 h;阴天或者湿度大时可通风4 h,使菌柱表面干燥,然后停止喷水5~7 d,让菌丝充分复壮生长。在第一潮菇采收完,停水5~7 d,待菌丝恢复生长后,直接向菌柱喷一次大水,让菌柱自然吸收,增加含水量,然后再重复前面的催蕾出菇管理。当第二潮菇采收后,待采菇留下的凹点菌丝发白,就给菌柱补水,以后每采收一潮菇,就补一次水。

4.9 香菇越夏管理

越夏管理期,温度过高、空气不流畅,容易造成烧菌,要求越夏时棚上腾空,整天覆盖遮荫网,适时通风,及时在冷棚外面顶部喷水达到喷水降温。菌袋越夏期要经常检查越夏场所的遮阴情况,有漏光现象要及时补充遮阳物,切忌阳光直射。另外,尽可能将温度控制在30 ℃以下,防止高温“烧菌”。

5 培育效果

辽西青龙河流域冷棚保护地反季节栽培香菇,每年可比相近地区多产出一潮菇,产量高出20%,每个冷棚(50 m)可产香菇4 500~5 000 kg,并可生产部分价格较高的白菇,每个冷棚除去雇佣临时人工,生产菌棒等开支,每年可纯收入1.2万元以上,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上一篇:大型工业厂房内工艺管道安装概述

上一篇:浅谈电站锅炉内部检验无法检验部位的处理方法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