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节日庆典>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旅游管理本土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4 08:50:44 浏览数: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民族地区乡村及旅游发展建设需要熟悉本土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特征,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当前民族地区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定位滞后、人才供需错位、本土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导入特色的本土化课程,完善多元协同培养机制,推进产教融合常态化。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民族地区乡村发展建设过程中,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市场需求旺盛、富民效果突出、發展潜力巨大,是新时代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旅游的大发展急需大量旅游管理本土化创新人才。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地区旅游管理本土化创新人才需求

我国民族地区因乡村资源的丰富性、独特性而具有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优越条件,因此地方政府均把旅游业视为增加乡村经济收入、改善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2016年,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统计显示中国乡村旅游人次达13.6亿,旅游收入达4 000亿元以上,而未来10年,乡村旅游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是改善地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对人才培养也产生新的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造就更多乡土人才,支持地方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围绕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体发展目标,旅游管理地方特色人才培养需突出本土化、创新性、应用型三大特点。

(一)本土化

本土化指将某一事物转换成符合本地特定要求的过程,即密切结合当地现有资源,发挥地方特色,从而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域性风格的过程。乡村旅游是实现民族地区乡村产业兴旺繁荣的重要途径,以乡村旅游为主体的现代乡村服务业是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模式,乡村旅游的发展提质升级需要熟悉民族地区本土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特征且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旅游管理人才。这类人才能够充分认知民族乡村的价值,愿意投身乡村,能运用专业知识,推动实现“三农”要素的重新定位和组合,促进城乡之间资本、人力、知识、消费等各种要素的相互流动和融合发展。

(二)创新性

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是我国当前改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发掘农业农村的新功能新价值,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载体新模式。从旅游层面看,要顺应城乡居民消费拓展升级趋势,结合各地资源禀赋,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上工作的推进需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有创造能力以及团队组织沟通能力的旅游管理专门人才。

(三)应用型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建设需要具备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环境艺术学、旅游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能思考、解释并解决乡村旅游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应用型人才。首先,在乡村文化振兴上能发挥引领作用。通过旅游推动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其次,具有生态意识和绿色发展观,关注乡村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产转型,让乡村旅游发展真正实现“农村增美、农业增值、农民增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促进作用。还要认识到乡村旅游扶贫是产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在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战略,精准、集聚、快速发展。

二、民族地区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多,发展差距大,尤其大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地矛盾突出,农民返贫问题突出,而乡村旅游一直是乡村扶贫富民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艰巨的乡村旅游扶贫攻坚任务下,广西需要大量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据广西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数据统计,2017年全区旅游从业人员78.55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9.26%,远低于全区近5年旅游总收入30%以上的年平均增长率。其中高职或大专以上学历的占38.94%,来自于旅游管理、酒店、餐饮等旅游类专业的从业人员占15%,85%的旅游从业者专业背景分散。目前,广西有17所普通本科院校、5所独立学院设置了旅游管理专业,每年输出专业毕业生约6 000人。总体上全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总量不足,无法满足旅游产业发展需求,尤其面向于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具有创造力的本土化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缺乏,人才培养存在较多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与新时代旅游发展需求脱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党的领导下,举全国全社会之力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乡村旅游在这关键时期也面临着转型和升级。传统的乡村旅游主要以乡土建筑、风土民情、自然遗产为旅游吸引物,产品粗放、类型单一,奉行资源至上,但随着全国旅游市场纵深发展,现实型、自然型、原态型民族旅游,必然要被内涵性、艺术性、符号性、创意性乡村旅游所取代,向“内涵体验性”转型和“文化创意性”升级。广西旅游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强调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推进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把休闲农业打造成为横跨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以及广西旅游产业体系中的优势产业。学者相关研究也指出当前“供给侧改革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错位发展,形成了区位化特征明显的特色经济圈,使人才就业指向更加区位化”,因此新时代新业态背景下旅游管理本土化特色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亟待开展。从当前广西高校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未能反映时代特征及行业转型发展动向,人才培养定位大多雷同、笼统,与时代脱节现象明显。

(二)高质量旅游管理人才缺乏,人才供需错位

国内旅游统计数字显示,当前全国旅游业人才需求缺口超过200万以上,随着旅游新业态不断产生和扩展,旅游业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人才供需之间的缺口还会进一步加大。然而,在此巨大的专业人才缺口之下,还出现企业找不到适用性人才,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现象,近年的旅游管理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学生毕业5年内的最终对口就业率不到20%,供需存在严重错位。从目前广西旅游人才整体结构看,首先,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所需的企业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服务技能人才质量不高;其次,乡村旅游发展需要策划、商品设计、营销管理、投融资以及信息化等高端新型旅游人才极为缺乏。

(三)本土化创新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协同培养机制不完善

首先,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熟悉本土乡村历史、文化、生态等系统知识的本土化人才,他们愿意回到农村,投身乡村建设,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处理乡村发展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前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整体人居环境较差,乡村民宿、农家乐等产品和服务标准不完善,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建设意愿不强、融资难度较大等,均需要对社会乡土知识有认知和理解的旅游管理本土化人才参与其中。其次,乡村旅游向综合性、创新性、动态性、科技性转型的特征决定了旅游人才的知识结构必须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掌握旅游学、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电子商务等知识,还要掌握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生态学、环境学等诸多跨学科知识。当前广西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内容以及与之相应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上还未能显示出清晰的本土化需求及创新性意识。此外,乡村旅游新业态的涌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与产业紧密联系,而当前地方高校与政府、企业的协同合作存在一定程度形式化、一次性等问题,与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未能构成利益共同体”,广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有待提升完善。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广西高校旅游管理本土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思考

(一)确立本土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乡村振兴战略下广西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应与国家政策发展导向贴合,关注行业发展动向,充分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导向为培养掌握市场经济、现代管理、信息技术等理论知识,兼具本土知识和国际视野,具有创业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和身心健康的旅游行业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人才培养规格上应从知识、能力、素质三大层面补充完善:素质层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文明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具备文化平等的理念,拥有时代责任感及求实创新精神;知识结构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专业知识以及本土旅游产业知识,系统、全面了解区域乡土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历史、文化、艺术、技艺等,了解旅游新业态的变化升级,具备以“乡村+”“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观;能力结构层面要具备创新、应用及沟通能力,能投身乡村建设,在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示范、带动作用。

(二)导入乡村建设特色课程,构建本土化教学内容体系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旅游服务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和旅游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的环境背景下,要开发时代发展、行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紧密结合旅游业技术创新、产业融合等方面需要,以旅游管理人才、旅游研究人才、旅游项目设计策划规划人才、旅游投融资人才等为重点,突出培养高层次、高水平旅游创新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加重本土型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的分量,在专业主干课程、选修课程以及实践教学模块中,把乡村旅游業最新知识融入教学内容,可针对性开设《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民族旅游商品创意与设计》《乡村旅游项目投资与管理》《乡村智慧景区管理》《乡村景观保护与设计》《乡村旅游行业规范与标准》《乡村地方性知识与社区治理》等特色课程,培养学生开发管理、规划策划、技术服务、文化建设等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组织编写与课程相对应的教材,构建完整特色教学内容体系。

(三)完善多元协同培养机制,实现产教融合常态化

乡村振兴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必须落实到“校、政、企”“产、学、研”的多元协同培养机制中,教师队伍需要向双师双能型转变,应用型课程体系需要业界参与,学生需要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只有实现产教融合常态化,专业人才培养才有能力去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变革需求,保证适用性新型人才的供给质量与效率。完善多元协同培养机制首先要针对乡村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校、政、企共同探讨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其次,围绕培养人才目标,系统创建旅游管理专业链,对接乡村产业链的自循环机制,有效推动学科发展、政企决策、产业提升、人才培育的良性互动。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

上一篇:少儿诗意水墨画教学研究

上一篇:浅谈佐藤可士和的品牌视觉设计理念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