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节日庆典>

论科学分类的无限性

发布时间:2022-02-10 08:43:01 浏览数:

摘要:从唯物辩证法看,科学中没有最终的理论,科学分类是无限的。根据是:客观世界的无限可分性,物质运动形式和思维形式无限发展,客观现象的相互联系和转化,科学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科学分化和综合的辩证统一。语言学是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关键科学,丰富多彩的现代语言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语言工作者和语言学博士生要拓宽科学视野,多角度、全方位地研究语言,共同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科学分类;无限性;语言学;科学视野

当我们进入语言学学术殿堂的时候,首先要了解现代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其他科学的相互关系,并以正确的科学观来看待语言事实。讲科学分类的无限性,目的是拓宽科学视野,提高科学素养,以便自由地在语言学中驰骋,充分发挥语言学作为科学体系中的关键科学的作用。

一、从语言学看无限丰富的科学世界

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来,既没有最终的理论,也没有僵死的、孤立的科学。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科学不断地发展,科学分类是无限的。真所谓“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穷无尽。我们在科学分类总体系的任何一点上开一扇小窗户,就可以看到无限丰富的科学世界,更不用说纵观无限发展的科学体系了。

让我们在语言学上开一扇窗户,略看一看丰富的科学世界。语言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同其他很多社会科学,并且同一些哲学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密切的联系。它本身有不少分科,并且已经形成一系列的语言学科。

早在公元10世纪,中亚细亚哲学家、数学家兼物理学家法拉比在其简单的科学分类中,就确定了语言学的位置。当时他把科学大致分为语言学、逻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政治学。后来,在培根、洛克、狄德罗、安培、库尔诺、科尔律治、克鲁格、奥列宁、柏尔等人的科学分类体系中,语言学都占有一定的位置。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类体系中,语言学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根据客观世界发展的原则进行科学分类,语言学是科学体系中最接近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之一。因为在劳动创造了人同时创造了语言和思维的关节点上,科学研究的对象就从自然领域转入社会领域。语言学与众多科学有联系是由于语言本身的这一特点决定的。语言同社会、文化、历史、思维、文学、信息、符号等现象有密切联系。语言学在研究语言时要考虑这种联系,其他科学在研究相应对象时也要考虑这种联系,并重视语言的重要作用。对文艺学而言,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历史学和文化学把语言当作提供历史文化信息的重要源泉,语言巩固、记载了人民的历史文化。逻辑学把语言当作思维形成和表达的工具。心理学和生理学研究言语建构和理解的机制。符号学把语言体系当作符号体系,研究语言的一般符号性质。信息论把语言当作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加工、存储、改造和传递信息的工具。物理学研究有声语言的声音,生理学研究语音的发音器官。高级神经心理学和脑科学研究言语机制,等等。语言学同一系列科学的密切联系加强了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关键科学。语言学本身是一门社会科学,它不仅与许多传统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密切联系,而且在现代,由于机器翻译、自然语言信息处理、人机对话等方面向语言学提出了迫切任务,使语言学同数理科学、控制论、信息论、概率论、符号学、计算机科学等现代科学也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随着研究的深入,语言学本身建立了不少分科。由于分别研究语言体系的各个结构部分,形成了语音学、语义学、词汇学和语法学,随后又分立出音位学、词素学、词源学、熟语学、词法学、句法学、构词法,由于研究记载语言的书面符号,形成了文字学,等等;由于研究人们言语活动及其建构的话语的状况,形成了现代修辞学、语用学、语境学、语体学、话语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社会心理语言学等等;由于研究人的言语机制,形成了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等。另外,随着研究任务的不同,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系列语言学科,例如:普通语言学和具体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结构语言学和建构语言学,宏观语言学和微观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等等。一门科学是这样,门门科学都如此。科学世界如此丰富多彩,无穷无尽,实在令人深思、引人探索。现在让我们来研探讨一下科学分类无限性的几项根据。

二、科学分类无限性的根据之一:客观世界的无限可分性

世界是无限的,没有一个事物是不可分的。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大至银河系之外数不清的银河系,小至无限可分的基本粒子。自然界是如此,社会是如此,人类的认识也是如此。

科学是研究客观世界,包括客观化了的主观世界的结构及其规律性的。客观世界的无限可分性决定了科学分类的无限性。在科学史上,往往有人把科学发展一定阶段上的某种科学理论,宣布为“最终的理论”,其主要原因就是不认识客观世界的无限可分性。

例如,19世纪末的一些物理学家,由于把原子看作是不可分的、不变的始原,就认为牛顿的力学是最终理论,它支配着大至天体小至原子的一切运动。把大至天体小至原子的一切运动归结为力学,这本身在当时就是错误的,我们在下文还要加以分析。现在且说这所谓“最终的理论”,它在人们发现了镭和电子等等之后就被突破了,因而出现了所谓“物理学的危机”。当时一些物理学家以唯心主义代替了唯物主义,大叫什么“物质消失了”、“原子非物质化了”、“电代替了物质”等等。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深刻地分析了物理学的危机,捍卫了物理学中的唯物主义。他认为物质是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它不可能消失,消失的只是迄今我们认识物质所达到的那个界限,因为我们的认识正在深化。我们过去所认识的一些物质特征,如惯性、质量、不可人性等等,仅为物质的某些状态所特有,它们不是绝对不变的。而科学的对象是无穷无尽的,当我们发现物质的另一些状态时,又将认识物质的新的特征和新的运动规律。为了概括和研究这些新规律,就会建立新的科学。科学的发展证实了列宁的思想。由于物理学家揭示了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在20世纪30年代建立了量子力学。也就是说,人们认识到原子不是物质可分性的极限,认识到不是“电代替了物质”,而是人们认识突破了一个界限,深入到微观粒子的领域。

量子力学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但是它还不能描述微观粒子的相互转化。为了更好地研究微观粒子的性质,描述它们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又建立了量子场论。那么,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是不是最终的理论呢?

许多物理学家认为是最终的理论。他们把构成原子的微观粒子——电子、质子和中子称为“基本粒子”,认为这些基本粒子是物质的始原,是物质可分性的极限。这种看法当然也是错误的。基

本粒子并不是物质的始原,而只是构成自然界的有质的差异的无限个阶层之一。因而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并不是最终的理论。列宁早就说过,电子和原子一样,也是不可穷尽的。他认为日益发展的人类科学在认识自然界上的一切里程碑都具有暂时的、相对的、近似的性质。总之,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来,没有不可分的物质,微观粒子是无限可分的,银河系也是无穷无尽的,近年纳米科技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不存在最终的自然科学理论。

这一观点完全适用于社会领域和语言学。在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地改造了过去的科学成就,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科学共产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等。但他们并没有阻止对真理的探索,而只是开辟了进一步认识真理的道路。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法运动,都能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过程和人的认识过程都是无穷的。

语言学也是如此。传统语音学以及中国的音韵学,正确地从生理和物理的角度研究语音,取得了很大成就。后来的研究发现,语流中的音素不仅是空气介质的振动,也不仅是发音器官动作的结果,它还执行一定的社会功能。当布拉格学派的学者据此提出音位的概念并建立音位学的时候,有的学者不以为然,担心语音学只研究语音的生理和物理属性,音位学只研究语音的社会属性,会把语音和音位割裂开来。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音位的研究和音位学的发展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同理,语法学可分为词法学和句法学,词汇学可分为词的学说和熟语学。当科学研究发现新事实或新属性时,就可以建立新学科加以研究。

因此,客观世界的无限可分性决定了科学分类的无限性。

三、科学分类无限性的根据之二:物质运动形式和思维形式的无限发展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毛泽东在《矛盾论》中,阐明每一门科学都研究物质运动的或思维的一定形式,这种运动形式包含着特殊的矛盾。科学分类体系应从各门科学联系的角度来反映一切运动形式及其历史发展。运动形式是从简单到复杂无限发展的,从简单的位置变动直到思维,从自然形式直到社会形式和思想形式,无穷无尽。

最简单的物质运动形式就是机械运动,它是力学的研究对象。由于摩擦和碰撞的机械作用而产生热、光、电等,出现了分子运动,它是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运动达到一定的强度引起化学反应,出现原子运动,它是化学的研究对象。当化学产生了蛋白质时,就出现了有机生命的运动,它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在漫长的生物进化中,由于劳动的决定作用,出现了人类,同时出现了语言和思维,出现了人类社会,它们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而哲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无数的思想形式和社会形式,正像无数的自然形式一样,成为科学的无穷无尽的对象。客观世界的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也永远没有完结。这样,就可以建立无数门科学。由于这些科学所研究的运动形式有质的差别,各门科学都相对独立,共同构成科学分类的总体系。

19世纪末叶的一些科学家,不认识运动形式问的质的差别,他们把物理过程甚至化学过程归结为纯粹的机械过程,认为物理学无非是比较复杂的分子力学,化学不过是比较复杂的原子力学。他们把物理学和化学归结为力学的一种,因而限制了科学体系的发展。这种不看质变只看量变的形而上学思想,在当前的认知语言学中也有表现。例如,认知语言学不断谈到的维特根斯坦的范畴化理论,就把范畴中的成员分为典型和边缘,忽视各成员都具有的本质性特征,从而模糊了范畴间的质的界限。我们应该认识到,任何运动形式,包括自然界的运动形式、社会形式和思想形式(认知形式)都有自己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科学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的特殊矛盾性。的确,在范畴之间有共同点,物理运动和化学运动中都含有机械运动,但机械运动不能把分子原子运动包括无遗,正如大脑中的分子和原子的运动,不能把思维的本质包括无遗一样。运动不仅是量变,在比力学更高的领域中,运动也是质变。不能用量的差异来说明质的差异,不能把一切其他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从而不能用力学来代替物理学、化学等等。因此,由于物质运动形式的无限发展,科学分类也是无限的。前面说过,在劳动创造了人同时创造了语言和思维的关节点上,科学研究的对象就从自然领域转入社会领域。语言本身是社会现象,但语言的结构体系有自然属性。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系,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言语机制又是以大脑的物质结构为基础的。所以,对语言结构体系和言语活动的不同运动形式的研究,都可能产生不同的语言学分科。

不错,恩格斯也曾说物理学是分子的力学,但他并没有把物理过程归结为纯粹的机械过程,从而否定物理学的独立意义。他说物理学是分子的力学,正如他说化学是原子的物理学一样,是借以表示这些科学间的联系、过渡和转化。因此,他不是形而上学地把物理和化学过程归结为机械过程,而是辩证地指出运动形式之间、科学之间的联系、过渡和转化。下面就谈谈这个问题。

四、科学分类无限性的根据之三:客观现象的相互联系和转化

唯物辩证法既重视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重视不同运动形式的质的界限,又重视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规律。因此,不认为事物间有僵死的、凝固不变的界限,而肯定客观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恩格斯早在电解理论创立之前就指出,了解了化学作用和电之间的深刻联系,就可使科学摆脱严格分隔化学和物理的传统观点。正是在相互联系和转化的意义上,可以说物理学是分子的力学、化学是原子的物理学、生物学是蛋白质的化学,等等,但这种转化只发生在一定的条件下。也正是由于客观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和转化,科学之间就不可能有绝对的间隙,就必然存在过渡领域,就可以在认识深化时建立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恩格斯在19世纪后期预告的热的机械学和电化学就分别是力学和物理学之间、物理学和化学之间的中间科学。

有些科学家不认识在客观现象之间、从而在科学之间存在的深刻联系和转化。他们死守形式逻辑的划分规则,划分出相互排斥的各门科学,排斥了科学之间的任何过渡,在科学之间划上了绝对的界限。孔德的科学分类体系就是这样的。但是,科学的发展冲破了这种人为的形式主义的界限,形成了一系列的中间科学。从科学分类总体系上取出任何一段,就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一点。现在我们先取出物理学和化学这一段来加以分析。

正如前面所谈到的,物理学的对象是分子的运动,化学的对象是原子的运动。在化学中,原子被看成完整的微粒,它可以结合成分子。但原子是可分的,构成原子的微观粒子的运动又成为微观物理学的对象,如上述的量子力学等。因此,化

学的位置介于微观物理学和宏观物理学之间。在19世纪,形成了一门物理化学,它是化学和宏观物理学的中间科学。20世纪,又形成了一门化学物理,它是微观物理学和化学的中间科学,但与宏观物理学也有密切的联系。此外,在化学和生物学之间形成了生物化学,等等。

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由于语言的特点,由于语言学是最临近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所以现代语言学有一系列边缘学科,即分别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哲学科学的交叉学科。如社会语言学、教育语言学、信息语言学、统计语言学、地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科学发展的事实证明,边缘科学之间还可能形成第二代边缘科学。如自然科学中的生物地质化学就是地质化学和生物化学的中间科学;社会科学中的语言教育心理学就是教育心理学和语言心理学的中间科学;数学和逻辑学之间的数理逻辑,又同语言学联系而形成一门数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之间又出现一门社会心理语言学;教育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之间又出现教育心理语言学;等等,如此相互联系和转化,形成无限的科学分类系列。

五、科学分类无限性的根据之四:科学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毛泽东在《实践论》中,都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认为只有人的社会实践,才是人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反过来,理论又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理论概念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概括,也就是说,科学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但它又为社会实践服务,指导社会实践。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来观察科学分类,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它的无限性。

一方面,任何科学理论都扎根于实践中,因此,科学研究在进行理论概括的同时,必须进行具体的历史分析。只有理论和历史的辩证统一才能达到客观真理。也就是说,任何科学都应该既从历史观点,又从理论观点来研究。这么一来,任何理论科学就可能有其相应的历史科学。根据理论和历史辩证统一的观点,没有脱离历史的科学理论,正如没有脱离理论的科学历史一样。科学理论如果脱离了历史,脱离了具体的材料和史实,就成为空洞的理论。科学历史如果脱离了理论,脱离了逻辑分析,就成为单纯的年代表。

为了使理论和历史相统一,理论科学本身必须包含历史分析。但这还不够,除此之外还会形成与理论科学相应的历史科学。如生物学和生物史、经济学和经济史、语言学和语言史等等;同时,还会形成关于这门科学的相应历史科学,如生物学和生物学史、语言学和语言学史、哲学和哲学史,等等。此外,还有一门狭义的历史学,它研究整个人类的发展及其一切方面的相互作用。这门历史学按古今顺序又可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等,按地域和社会单位又可分为中国史、美国史、欧洲史、非洲史以及世界史,等等。

另一方面,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为实践服务,因此,科学研究在进行理论探索的同时,必须考虑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问题。也就是说,任何科学不仅可以从理论的观点来研究,而且可以从应用的观点来研究。这么一来,任何理论科学就可能有它相应的应用科学。

当然,理论科学既然要为实践服务,它本身就包含着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但这还不够。随着科学的发展,还会形成与理论科学相应的应用科学。这是因为,当人们把理论科学的原理应用于社会实践的时候,发现应用过程本身往往也是非常复杂的科学问题。它要求进行研究和实验,以便让理论原理因时因地制宜地得到有效应用。例如,当把生物科学的原理应用于农业生产时,不仅要研究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还要研究机体和环境的适应关系,更要考虑到一系列的社会因素,如经济价值、社会需求、技术条件等等,因此还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形成一系列的农业科学。同理,当把理论化学应用于生产实践时,为了研究应用过程本身的许多问题,就形成了应用化学。在语言学领域,应用语言学长期以来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在欧美,应用语言学就是把语言学理论用来解决语言教学,特别是第二语言教学问题。在俄国,应用语言学是指把语言学理论用来解决机器翻译问题。现代语言学研究领域越来越深入,理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当把语言学理论用来解决实际任务时,产生了一系列应用语言学分科,如翻译学、词典学、文字学、修辞学等等。整个应用语言学对社会生活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与理论科学相应的应用科学的门类很多,其中主要的可分为三大类,这就是技术科学、农业科学和医学科学。一般把这三类应用科学列为自然科学。但由于这些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的制约,研究它们时必须考虑一系列的社会因素,所以它们临近社会科学,同社会科学的关系很密切。这一点从建筑学这类应用科学中看得更清楚。

总之,从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来看,科学分类是无穷尽的。

六、科学分类无限性的根据之五:科学分化和综合的辩证统一

整个科学发展史是一部科学分化和综合辩证统一的历史。从专门科学对哲学的关系看是这样,从专门科学之间的关系看也是这样。它们都能证明科学分类的无限性。

先从专门科学对哲学的关系来看。古代的原始科学是一门具有混合性质的科学,它没有按照专门的对象进行分类,也没有形成严格的科学体系。古代一些思想家的学说中,不仅有哲学论述,而且有专门科学的论述。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类科学思维的发展,专门科学一门一门地独立出来,成为具有特殊对象和任务的科学,如数学、力学、天文学、语言学,等等;同时,各门专门科学又同哲学建立了越来越深刻的联系,从而也丰富了科学分类的体系。

专门科学从哲学中区分出来而形成各门独立的科学,因而丰富了科学分类的体系,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专门科学同哲学建立了深刻的联系,这又怎么能说明科学分类的无限性呢? 哲学和专门科学的联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专门科学要接受科学哲学的指导,另一方面哲学要概括专门科学的成就。这种相互关系使哲学科学本身产生分化。哲学研究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的规律,但当哲学同研究某一领域特殊规律的专门科学深刻联系时,就会形成新的哲学分科。例如,唯物辩证法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就形成自然辩证法;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就形成历史辩证法;用于关于思维的科学领域就形成辩证逻辑,而用于语言学领域就是现在受到重视的语言哲学了。这样,科学哲学不仅揭示了客观世界的辩证关系,而且揭示了主观辩证关系,同一切专门科学都建立了内在联系。再进一步,当历史辩证法和辩证逻辑用于较为狭隘的社会科学领域时,又形成美学、伦理学等哲学科学。因此,哲学同专门科学深刻联系的结果,也丰富了科学分类的体系。

再从专门科学之间的关系来看。科学分化和综合的辩证统一越来越明显。现代科学的发展更加证明,一方面,科学分化过程日益加深,科学越

来越专门化,分科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科学综合的过程也越来越深刻,形成很多综合科学。如前所述,语言学一方面分化出语音学、语义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等分科,以及一系列的语言科学;另一方面又同民族学、文化学、信息论、交际学综合而形成跨文化言语交际学等等。又如,宇宙航行学是数学、物理学、天体力学、电子学、冶金学、生物学、生理学、控制论的综合科学,而所有被综合的这些科学本身又分化出无数的分科。数学分为代数学、几何学、微积分学、拓扑学、运筹学、函数论、概率论等等;物理学分为光学、声学、电磁学、半导体学、低温物理学、超高压物理学、分子物理学、核子物理学、高能物理学等等。

科学的这种分化和综合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科学分类的无限发展的一种表现。

七、科学分类无限性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科学分类是无限的,科学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现代科学的发展更加令人鼓舞,引人入胜。科学分类无限性的原理对我们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有下列启示:首先,不仅要重视专业技术的学习和研究,而且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当我们研究语言学时,不能停留在孤立词句的分析上,而要有深刻的普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并善于用现代语言学理论来观察、概括、分析、研究具体语言事实。其次,不仅要深入学习和研究本门科学的课题,而且要关心临近科学的发展。现代语言学的丰富多彩,已经淡化了为语言而语言的研究方法。当我们要解决失语症治疗问题时,必须分析大脑的言语机制,并根据脑损伤患者的失语临床病理表现,进行综合治疗。当我们要提高言语修养,提高言语交际效果时,必须充分利用语言体系中的修辞手段,在言语活动中依赖语境,考虑交际者的社会心理,处理好人际话语角色关系等,这就不是简单的用词造句的问题,而是要综合运用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语境学、语体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知识。再次,不仅要从事专门科学的学习和研究,而且要接受辩谜唯物主义哲学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在无限丰富的科学世界中,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学领域里,驰骋自如,翱翔自若;才能在研究问题时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遇到难题时豁然开朗、迎刃而解;才能在科学研究上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三点启示不仅适用于语言学者,也适用于一切科学工作者。 在当前科学技术革命的时代,科学领域时有突破,新的科学不时产生,科学分类无限性的原理更有现实意义。它引导我们去密切注视新兴科学的异军突起,它们或是临近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或是几门科学的综合科学,或是理论科学的应用科学。例如系统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宇宙航行学等,这些科学一产生,就能出奇制胜,推动现代化生产迅猛发展,使现代社会生产力发生根本变革。在语言学中,形态音位学、构式语法学、信息修辞学,语用学、神经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社会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微观语言学、国俗语义学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对提高人的言语修养,提高言语交际效果,提高社会工作效率,促进人类文明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新兴科学相继出现,它们使科学分类体系大放异彩,更为丰富,更为壮观。

现代科学的分类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密切地联系起来,使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结合成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体系。语言学作为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关键科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语言工作者,一个语言学博士生,要有现代科学的视野,要加强科学素养,立足理论语言学高度,在理论指导下认真研究语言事实,多角度、全方位地研究语言,共同推进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上一篇:全面增强物理教学效果之我见

上一篇:计算机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