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节日庆典>

框架桥顶进下穿铁路岔区线路加固施工技术

发布时间:2022-03-19 08:52:02 浏览数:

摘要:在地道桥顶进施工中,必须对铁路线路进行加固。线路加固通常采用吊轨纵横梁加固方式:纵、横梁一般为工字钢,吊轨为43kg/m

或50kg/m钢轨组合成3-5-3或3-7-3轨束梁,这种方法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遇有道岔时,加固的质量变差,岔区加固体系薄弱,安全危险性增大,往往导致道岔设备出现故障,影响正常行车及安全,同时养护维修量大大增加。本文结合在秦皇岛市龙港路下穿津山铁路框架桥的顶进施工实例,介绍岔区线路加固施工工艺,对今后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框架桥顶进 铁路岔区 线路加固 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师秦皇岛市龙港路下穿津山铁路津山线K426+

307.8 2-20m框架桥,下穿道路中心线与津山铁路上行正线的夹角为69.4°。结构采用双孔连体式框架结构,净跨为2-20m,结构总高8.6m,结构净高6.0m,桥主体长34.5m,宽43.9m。桥址处共有四股铁路正线,轨底高程差为220mm,其中北侧的八三线高程最低,自北向南依次为:八三线,50kg/m钢轨,砼枕,非电气化铁路;龙山联络线上下行正线,60kg/m钢轨,砼枕,电气化铁路,无缝线路;龙联线,60kg/m钢轨,砼枕,电气化铁路;龙山联络上行正线为直线,龙山联络下行线、八三线、龙联线为曲线。

2 主要施工技术

2.1 施工准备

首先由技术人员按照既有枕木间隔现场布置穿入长木枕及横梁的位置,并用油漆记号标注在钢轨上。其次限速施工开始后岔区线路在加固范围及两侧100米范围内复紧线路连接零件,保证既有轨道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2.2 穿枕木

在满足穿设工字钢横梁的前提下岔区枕木不进行方正也不进行抽换,尽量利用既有枕木空布置长木枕及横梁工字钢的位置,保持岔区既有轨道的强度和稳定性。岔区既有枕木满足吊轨要求长度的尽量利用既有枕木进行吊轨,当既有枕木长度较短,两侧无法吊轨时,需要穿入加长木枕以满足吊轨要求,吊轨木枕间距不大于1.1米并与横梁工字钢间隔设置。

2.3 线路吊轨

吊轨梁采用3-5-3式,组装采用穿袖式,接头错开1.5m以上,并与主轨接头错开摆放,组织人力按5吊轨形式(在道岔内位置不够时改为三吊轨)将钢轨依次扣放在线路外侧及道心,形成轨束梁。吊轨梁与其下面的长枕木采用特制的φ22U型螺栓卡和吊轨扣铁连接加固在一起,与既有轨道形成整体结构。

道岔转辙部分吊轨方法:

在道岔转辙区尽量利用既有岔枕,在道岔钢轨外侧采用3-3形式吊轨,因道岔拉杆的存在,在转辙部分,将道心内5扣吊轨组取消。而3扣吊轨在道岔转辙机处(动作杆与表示杆)采取下吊轨断开、上吊轨连续贯通的“过桥式”方法组装,既保证加固质量又能防止搬动转辙机不灵活发生行车事故,5扣吊轨在道岔转辙活接头后与辙岔间铺设。

岔心及渡线吊轨方法:

在渡线两侧及两侧正线内侧3吊轨及转辙活接头后与辙岔间5吊轨与岔心两侧5吊轨随线路空隙尽量向辙叉心延伸。渡线两侧3吊轨及伸向岔心的正线内侧3吊轨穿插,穿插长度不小于1.0m。

岔区内吊轨必须根据实际布置位置合理确定铺设长度,保证按要求位置断开、尽量延伸满足穿插要求和加固长度,并保证不侵入列车限界满足道岔设备正常使用,满足加固的安全和质量。

2.4 横梁加固

道岔内工字钢横抬梁与其他线路横抬梁贯通设置,穿设间距为1.1m,采用Ⅰ45工字钢采用接头板焊接连接接长,帮焊钢板焊接长度应不短于200mm,厚度不少于10mm。尖轨范围内横梁工字钢托在木枕下方,同时横梁与木枕、上面的吊轨用φ22U型螺栓卡和盖板连接在一起。

人工开挖工字钢槽,采用隔三穿一方式抽穿,组织人力将枕木下石碴掏空,采用吊机辅助人工用棕绳把工字钢拉入挖好的槽内。穿工字钢本着先挖先穿,每穿完一根及时调整起平,与上面的枕木和吊轨梁牢固密贴,下部道碴捣实加固后再穿入下一根。

道岔转辙部分是加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在主轨下枕木采取加装钢板的方法,使道岔转辙部分保持在整体平面内。同时横梁、道岔枕木、钢板通过U型卡子加固为一个整体。

道岔转辙部分钢板组装方法:

在尖轨尖端至活接头处转辙部分木枕下垫入钢板,钢板采用厚20mm,宽500mm尺寸,每股主轨下垫入一道。在穿入工字钢横梁时,将并列两块钢板顺入主轨枕木下面,至少三根横梁支撑同一截面上的两块钢板,钢板上面的枕木、下面的横梁工字钢采用φ22U型螺栓卡和盖板与吊轨梁连接在一起,利用主轨下垫入的长钢板将岔区线路纵向整体抬平形成平面稳定结构。

加固时必须保证岔区每道工字钢横梁自身的水平和工字钢的高度符合既有线路轨面坡度的要求,同时纵横梁之间加垫木板使纵横梁连接紧密整体受力,形成符合既有线路状况的加固体系,以使上面的道岔整体平整,保持既有道岔的平面几何形位,同时保证了道岔在施工期间的正常使用。

道岔定位柱过渡方法:

线路加固和顶进前,由设备单位配合改造,新建两组临时过渡软横跨事先将桥上软横跨迁移出桥体范围,进行过渡。道岔定位柱在线路加固中接触网要点临时过渡固定到三根工字钢横梁上,桥体顶进就位后再及时挪至桥顶做永久处理,以保证线路加固和顶进的顺利进行。施工次序是:首先在原道岔定位杆的一侧约1m内将槽钢焊在3根连续的线路加固工字钢横梁上,替代的钢立柱通过钢板用螺栓固定于槽钢上。第二步在接触网要点移设软横跨时,将道岔定位杆上的接触网线移设至替代杆上,但相交点不变,保证施工中正常使用。第三步:要点用吊机将原混凝土定位杆拔除。第四步框构顶进到位后,在原道岔定位杆处即现在的桥顶重新安装永久钢立杆(钢立柱,与桥顶通过锚栓连接),要点将道岔定位网线移设将替代杆拆除。

2.5 纵梁加固

横梁铺设后,每股线路外侧均采用I45双工字钢并用作为一组纵梁,接头用20mm的钢板焊接牢固,纵梁要求平整顺直,纵梁连接接头错开不小于1.5m。用人力配合吊机将工字钢抬放到横梁工字钢面上,摆放整齐平稳。纵梁与横梁采用φ22U型螺栓卡和扣板连接为整体,使纵横梁工字钢加固形成框架网格整体结构,并在纵梁下设置枕木垛支撑牢固。

岔区线路两侧I45b工字钢纵梁,两根一组,局部在伸向岔心处采用一根一组,以使纵梁尽量延伸,伸向岔心的纵梁终点处要搭设枕木垛或可靠支垫在框架桥上,保证道岔处线路及加固体系有效支撑,结构稳定不发生变形。

转辙部分纵梁加固方法:

转辙部分因转辙器影响,与岔前后纵梁无法贯通,此处在转辙器外侧单独设置6米长纵梁加强,该道纵梁与前后纵梁每侧至少重叠3根横梁并不少于1.5m以上,以保证纵梁加固的强度及连续性。

2.6 检查验收

纵梁铺设后,全面检查纵横梁及吊轨梁各部分连接是否牢固整体受力。为防止线路框架横向位移,在纵梁与枕木间,用100mm×100mm方木作为支撑,并用木楔打紧;检查道岔的轨距水平支距方向是否良好;转辙部分、辙叉心、尖轨及电器设备无变形卡阻,无下沉故障,密贴灵活,工作正常;满足行车安全要求。

3 结束语

“框架桥顶进下穿铁路岔区线路加固施工技术”的关键是采用横梁抬纵梁挑吊轨过桥、尖轨转辙器下垫入钢板整体加固、转辙器外侧设置补强纵梁、辙岔处道心扣轨延伸穿插及道岔定位柱采取临时替代杆过渡措施等。

参考文献:

[1]毛坤海,龚宏华.箱涵顶进线路加固中便梁支点(桩基)优化设计[J].铁道建筑,2011(02).

[2]郭国棉.框架桥顶进施工时既有铁路架空加固技术[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9(01).

[3]艾长江.框架桥下穿铁路顶进法施工技术[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3(S1).

上一篇: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故障类型分析及防治措施

上一篇:嵌入式Web技术在铁路牵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实现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