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通知范文>

区分一般性和特殊性

发布时间:2021-07-17 14:24:01 浏览数: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建设与发展,要体现传承与创新兼顾,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统一的原则。要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化大生产出发,重点区分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概括出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运动的一般过程、内在矛盾、发展规律以及在不同社会制度中的表现。在宏观调控、经济发展、经济周期性等方面,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体系;内容;一般性;特殊性

[中图分类号]F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674(2009)06-0019-0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理论品质,作为理论经济学,其体系和内容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调整变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路构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调整和充实内容,在逻辑上是可行的,在现实中也是必要的。

一、由“两段式”向“三部分”体系转变

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是由“两段式”构成,除导论以外,正文分为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其中资本主义部分又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近几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材,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构筑的体系仍然占多数,基本上还属于“两段式”体系。由逄锦聚、洪银兴等主编的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按照“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三篇构筑教材体系,这种探索为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创新开拓了新的思路。

作者赞同政治经济学采用“三部分”体系,但主张第一篇为“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第二篇、第三篇分别为“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我们指的是某个一定的历史时代,例如,是现代资产阶级生产——这种生产事实上是我们研究的本题。可是,生产的一切时代有某些共同标志,共同规定。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但是只要它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定下来,免得我们重复,它就是一个合理的抽象。不过,这个一般,或者说,经过比较而抽出来的共同点,本身就是有许多组成部分的、分别有不同规定的东西。其中有些属于一切时代,另一些是几个时代共有的,[有些]规定是最新时代和最古时代共有的”。马克思处在“现代资产阶级生产”时代,既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时代,又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西欧国家普遍确立的时代。因此,《资本论》既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性,也包含了对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运动和发展的一般过程、内在矛盾、内在规律的认识。“两段式”体系将反映市场经济运动、发展一般过程和规律的理论包含在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中,“三部分”体系则将其加以总结和概述,独立出来作为理论基础,与“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特殊性加以区别。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这样安排是必要的,也是积极的。

1,“三部分”体系,既可以有效地避免内容重复,也有利于改变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教条。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剖析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现实运动,创立了商品货币理论、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积累和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借贷资本和股份制理论、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地租理论等,从而系统地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运动的基本过程、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特有的矛盾及发展趋势。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还没有产生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当时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典型形式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从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中揭示市场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有的科学研究方法,即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以及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

现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社会主义国家也在积极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经济学如果还采取“两段式”体系,将基本原理中有关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放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分析,一方面不利于改变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教条,另一方面在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动时又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复。而“三部分”体系明确地将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独立出来,从结构安排上就表明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是对市场经济共有规律和共性特征的科学概括,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

2,将“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从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中独立出来,有利于系统理解不同经济制度下市场经济的共同性和特殊性。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在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以及国家利益等方面存在本质的区别,但却都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都在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因此,这些国家在经济运动的一般过程、内在因素和矛盾、发展变化规律、化解矛盾的手段和方式等方面存在着相通性。在宏观经济方面,各国政府在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地进行宏观调控,以达到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和均衡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在微观经济方面,都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所以,概括、总结反映市场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理论,并将其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独立组成部分,有利于系统理解不同经济制度下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

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吸收西方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形成概括和指导市场经济运动和发展的一般理论,并以此为指导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特殊性,既可以有效地避免内容上的重复,又有利于更深刻地揭示其本质。因此,政治经济学“三部分”体系在逻辑上是合理的、可行的。

3,“三部分”框架体现了“传承”与“创新”兼顾的原则。“三部分”的第一篇“市场经济一般理论”。应该按照《资本论》的逻辑顺序进行安排,包括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生产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剩余价值分配理论的基本内容,同时分析资本运动的国际化、市场经济的周期性和矛盾,以及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等一般性理论问题。揭示市场经济运动中包含的带有共同性、普遍性的社会经济关系,以及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要按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和市场经济的现实运动及其特征的发展变化,阐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变化如何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揭示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特征,特别在当代的新情况和新特点。第三篇“社会主义经济”,要在阐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发展过程及其制度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市场体系、微观经济运行、产业区域和宏观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等方面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运动及其发展变化。

“三部分”体系既能传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严谨性、系统性、逻辑性和基础性,又能反映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变化,同时也便于吸收近年来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优秀成

果,较好地处理了一般与特殊、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二、吸收理论研究新成果,增强对现实的阐释力

政治经济学是随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科学,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大胆吸收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增强对现实的阐释力。

1,在坚持劳动创造价值“一元论”的基础上,丰富创造价值劳动的内涵,拓展生产劳动的外延。“在当代拓展对创造价值劳动的认识,主要是突破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只是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领域中一些部门劳动者的劳动也应该纳入创造价值的范畴”。在生产力落后,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的条件下,单个劳动者要完成商品生产和创造价值全部过程。随着分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整个生产过程已经不是单个劳动者所能完成的,而是由众多的劳动者在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总体工人”来完成。从企业内部看,直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和从事辅助性劳动的工人,以及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等构成企业内部总体工人,他们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并创造价值。随着社会分工发展,产品生产越来越社会化,产品由企业内部总体工人劳动的成果发展为社会劳动的成果。从社会总体劳动看,不仅系列化生产分工体系上的劳动,而且知识劳动、服务劳动、管理劳动和交易过程中的一部分劳动等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价值是由社会总体劳动创造的。这些理论新成果应该充实到政治经济学内容中。

2,重新认识资本、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等范畴,正确理解价值增殖过程。资本是能够增殖的价值,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商品经济的产物。资本可以转化为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条件下,资本不断变化形态,在运动中追逐利润,实现增殖。资本与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体现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这是它的特殊性,但是无论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资本都具有运动性、垫支性、补偿性、增殖性、趋利性和风险性等共同的特征。

劳动力商品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劳动力商品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近些年来,我国理论界对劳动力商品的认识有了更符合现实的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基本是具备的,只是性质和情况有所改变。从第一个条件看,劳动者都有人身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劳动力自由支配和流动创造了条件。从第二个条件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仅非公有企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而且公有制经济(包括公有股份制企业)中也存在着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不同的责、权、利关系,劳动者并不能与其共有财产实现直接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都要经过市场来配置,劳动力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只要劳动者是自由人,又不能直接与生产资料结合,而是必须通过市场实现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就具备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一般条件。

不再把资本和劳动力当成资本主义特有的范畴,这是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但是多数政治经济学教材仍然将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当成资本主义特有的过程进行分析,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资本价值增殖过程也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同时保存和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形成新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内补偿劳动力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剩余价值,价值增殖过程是达到一定点而又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延长工作日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剩余价值和资本价值增殖过程,都是市场经济共有的,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体现的经济关系不同。

三、内容改罩的侧重点一区分一般性和特殊性

马克思有关商品货币理论、资本循环周转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在众多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中已经进行区别。但在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国际化和宏观调控理论等方面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区分还较为少见,笔者着重对此进行分析。

1,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经济特有矛盾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中,概括出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中包含的共有矛盾和变化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特有矛盾的分析,最突出地体现在资本积累理论和经济危机理论中。

(1)关于资本积累理论。马克思指出,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资本主义再生产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商品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在资本主义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产生相对过剩人口,造成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和工人阶级贫困的两极积累,这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导致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就是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中也包含着对市场经济发展一般规律性的认识。除了有关生产和再生产一般性理论以外,对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相互关系的论述,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理论,相对过剩人口和贫困化理论等都具有一般性。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造成相对过剩人口即失业人口。因为在劳动力供给一定的条件下,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既排挤劳动力,又会引起生产规模扩大,吸收劳动力。但是当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速度快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新产业创新对劳动力需求增长的速度时,劳动力过剩就是必然的,这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具有一般性。尽管社会主义国家失业人口存在还有其他原因,但上述原因无疑是最重要的。失业或者就业不足会导致劳动者贫困化,反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2)关于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导致“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冲突成为不可避免的了,而且,因为它在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炸毁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所以它就成为周期性的了。资本主义生产进入了新的恶性循环”。经济危机使生产力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强制性地使商品供求实现暂时的平衡,这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对我们认识市场经济包含的一般性的矛盾和周期运动的规律,探寻化解矛盾的方法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分析具有一般性。马克思指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最一般的表现就是商品买和卖的脱节,“商品的简单形态变化时已经显露出来的危机可能性”,“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危机的可能性就包含在买和卖的分离中”,这是危机产生的第一种可能性,也是分

析经济危机的起点。第二种可能性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形式产生的危机的可能性”,当“无力支付的情况就不止在一点上而是在许多点上出现,由此就发生危机”,但是在简单商品流通中,危机的可能性还不能转变为现实性。“现实的危机只能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竞争和信用中引出,要就危机来自作为资本的资本所特有的,而不是仅仅在资本作为商品和货币的存在中包含的资本的各种形式规定”,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是市场经济的现实运动,资本、竞争、信用是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因此,马克思的分析具有一般性。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对经济危机产生直接原因的分析也具有一般性。马克思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生产过剩的危机和绝对的需要有什么相干呢?它只是和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有关系”,生产和消费是互相促进的,消费是生产的一般目的,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也反作用于生产。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和消费存在矛盾,主要消费品生产过剩转化为普遍生产过剩,生产力不可遏止的发展和群众消费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生产过剩的基础。恩格斯指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导致“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冲突成为不可避免的了”。事实上,生产盲目扩张与消费有限性的矛盾、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微观经济行为与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是市场经济中共有的,当矛盾尖锐化时,就会引发经济衰退。

再次,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周期性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以及固定资本更新“为周期性的危机造成了物质基础”的理论,具有一般性。市场经济中的矛盾时而尖锐,时而缓和,导致社会再生产具有周期性。当矛盾尖锐化时经济出现危机或衰退,当矛盾得到缓和时经济开始逐渐复苏,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又会使生产能力迅速膨胀,为下一次危机的爆发奠定了物质基础。马克思指出“虽然资本投下的时期是极不相同和极不一致的,但危机总是大规模新投资的起点。因此,就整个社会考察,危机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个周转周期的新的物质基础”。这是对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市场经济周期运行轨迹的科学总结。

最后,马克思有关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到巨大的破坏,强制性地使商品供求实现暂时的平衡,经济危机暴露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诸多矛盾等观点,对社会主义发展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生产和消费,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当社会需求严重不足或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和实现形式之间的冲突严重而又不能及时化解时,也会阶段性地出现经济疲软或衰退现象。要避免危机,就要通过宏观调控化解矛盾,增加有效需求,协调比例关系,引导企业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理论既包含了对市场经济内在矛盾和宏观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分析,也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特定的社会性质,应该将其区别开来。在研究经济危机问题时,还应该有选择地借鉴西方学者有关经济周期的一些理论观点,如朱格拉周期、基钦周期、库兹涅茨周期以及熊彼特的创新生命周期等。

2,归纳、总结国际分工和经济国际化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国际分工是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或国际专业化生产,它是社会分工超出国家界限的结果,是国际间经济联系的基础。经济国际化就是指国家之间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断扩大和深入的发展过程,是国际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无论是国际分工还是经济国际化既有一般性,也具有明显的特定社会形态的烙印。

国际分工的一般性主要表现在形成原因和发展变化趋势以及主导力量上。国际分工的形成以国内分工为基础,各国科技水平和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同是形成国际分工格局的决定性因素;地理位置、资源、气候等自然条件是影响国际分工的重要条件;人口的规模和素质是影响国际分工的重要因素;某种生产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以及大国的内外政策也是推动和影响国际分工的重要力量。从生产的关联性上看,国际分工的发展变化具有从垂直型分工到水平型分工再到混合型分工的发展趋势,以及从国家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通过市场联系起来的国际分工,到企业内部生产过程分工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从主导国际分工的力量上看,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拥有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国家,就能够将其生产方式向世界范围拓展,从而成为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主导者和最大的受益者,而不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

经济国际化的一般性的表现,首先在于它是市场经济的国际化,其运行过程要受市场机制的支配;其次,经济国际化的过程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渐进的过程,与国际分工发展程度是同步的;再次,经济国际化的主要内容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不断扩展,逐渐形成了包括商品资本、金融资本、生产资本、经济调节国际化在内的全面的国际化,并进一步向服务、教育、生态环境等方面扩展;最后,经济国际化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一般趋势,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另一方面居于主导地位的国家支配着其他国家,利用经济国际化谋取自身利益。

国际分工和经济国际化的特定社会属性取决于在国际分工格局和经济国际化过程中居于主导力量的国家的性质。迄今为止,国际分工和经济国际化都是由发达资本主义主导的。地理大发现之后形成的最初的国际分工和国际间的贸易,带有西欧殖民主义者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野蛮性;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形成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和广大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垂直型国际分工体系和商品资本国际化,带有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扩张性;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的以资本主义宗主国和殖民地附属国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分工体系,以及商品资本、借贷资本为主的经济国际化,带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掠夺性和殖民主义特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分工和经济国际化带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新经济殖民主义特征。当前经济国际化进一步向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垄断资本的霸权主义特性也明显地显示出来。

在政治经济学中,将国际分工和经济国际化的一般性和特定的社会属性分别进行分析,有利于正确地认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3,将宏观经济调控的共同性纳入市场经济一般理论分析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近年来出版的政治经济学书籍,在安排宏观经济调控的内容时,多数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中分别对宏观经济调控进行分析,突出了特殊性,却没有概括一般性,在必要性、理论依据、目标、手段等内容上出现严重的重复。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同时,保持着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宏观经济调控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需要,又体现出不同的社会属性。

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一般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具有共同点。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自身发展的内在要

求,缓解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弥补和校正市场调节自身的局限性,保持社会化再生产比例协调、结构合理,避免社会经济动荡和资源浪费,都需要借助政府的作用来调节和引导社会经济的运行;宏观调控是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基础具有共同性。当前多数学者从西方经济学中寻找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而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有关社会经济运动和管理一般规律的重要理论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首先,马克思关于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理论,说明价值规律是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的规律,它要求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每个部门都要按照社会需要提供产品,从而论证了保持供给与需求一致,以及各部门之间协调的重要性。

其次,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的理论,说明在一定时期货币的供应量要和商品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要量一致,纸币发行过多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从而论证了控制货币发行量的必要性和基本数量界限。

再次,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说明,社会再生产要正常进行,社会生产各部类之间和部类内部都要按比例协调发展,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在价值总量和实物结构上都要保持均衡。同时还借助于图式,揭示了实现均衡的条件。这就从理论上为市场经济的宏观运行提供了标准范式。

最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中有关社会经济矛盾和运行规律的基本思想,构成了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理论依据。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产生了导致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社会自觉地保持再生产中的比例协调,而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只能通过不断的失衡、动荡和危机的巨大破坏强制性地实现。这里隐含着要缓解危机,就要化解矛盾,通过社会的作用自觉地保持再生产比例关系的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我国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直接的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思想,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及如何实现发展目标等内容。不仅为我国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经济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呈现出一些新情况、新特点和新矛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就是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进一步揭示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创新。把经济运动一般性和特殊性加以区别,既利于完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也有利于在内容上不断充实和更新,是传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支点。

上一篇:国有企业集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上一篇:转移支付制度规范化分析

相关范文